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鸭病毒性肠炎发病快,传播迅速,发病后的症状与大肠杆菌感染相似,发病率较高,死亡率亦高,需要通过试验诊断,找到好的治疗对策。  相似文献   

2.
鸭病毒性肠炎,又名鸭瘟,是由鸭肠炎病毒引起的鸭、鹅及多种雁形目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及败血性传染病.典型临诊特点是体温升高,肿头流泪.两腿麻痹和排出绿色稀粪,其特征是流行广泛、传播迅速、发病和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3.
正雏鸭养殖阶段的病毒性肠炎也称鸭瘟,是鸭感染鸭病毒性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容易扩散、传感性强、死亡率非常高,雏鸭病毒性肠炎会引起较大的经济损失,因为雏鸭比成年鸭的抵抗力弱,所以雏鸭病毒性肠炎后会有较高的死亡率,必须采取有效的诊断和防治的方法,才能降低病毒性肠炎对雏鸭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正>鸭病毒性肠炎又称鸭瘟,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危害水禽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以循环系统损伤、组织出血、消化道黏膜溃疡性瘢痕和实质器官退行性病变为主要特征。本病最初报道是在1923年,当时认为是“一种适应于鸭的特异性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随后野生鸭科动物的鹅和天鹅也开始出现此病,并在迁徙水禽中暴发多次,死亡率高[1]。荷兰学者Bos研究这种“特异性禽流感病毒”对鸭的病理损伤、临床特征并通过动物试验证实,该病并非由禽流感病毒引起,而是鸭的一种新型病毒性疾病,称其为“鸭瘟”。  相似文献   

5.
鸭病毒性肠炎,是鸭科动物的疱疹病毒性疾病,严重危害家鸭,也侵袭野鸭等多种水禽。在美国1967年首次确诊。最先用接种鸭胚和幼鸭分离病毒,再用鸭胚原代成纤维细胞培养,作中和试验进行病毒鉴定。而病毒分离与鉴定需1—2个星期,故需要一种更快速的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6.
正鸭病毒性肠炎(DVE)又称鸭瘟,是所有年龄的鸭、鹅和天鹅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突然死亡、死亡率高(尤其是老龄鸭)以及内脏器官出血和坏死为特征。该病在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报道。本病原可致水禽出现散发性的、少量的甚至大批的死亡,造成养鸭场程度不同的经济损失。依据病史和病变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性诊断。本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养殖业发展迅速,为满足人们的饮食需求,应加强对鸭养殖业的重视。在养鸭过程中,疾病始终是困扰养殖户的关键问题,会大大影响养鸭业的发展,对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产生威胁。病毒性肠炎,又称之为鸭瘟,是养鸭过程中的常见类疾病。为此,本文就雏鸭病毒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进行了分析与探究,旨在为后续鸭养殖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鸭病毒性肠炎(Duck virus enteritis,DVE),又名鸭瘟(Duck plague),是鸭、鹅和其它雁形目禽类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的特征是流行广泛,传播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鸭瘟在我国流行的正式报道是黄引贤1957年在广东首先提出的,随后武汉、上海、浙江、江苏、广西、湖南和福建等地陆续发现,至80年代传播到东北各省。1957年以来,本病广泛流行于我国华南、华中、华东养鸭业较发达地区,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1963年全国农业科学规划会议将防治鸭瘟作为重点课题,其后许多单位进行了大量的防治研究工作,并成功地研制了各类预防用疫苗,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本病的发生和流行。目前全国各兽药厂生产的疫苗是由南京药械厂(1964)研制成功的鸭瘟鸡胚化弱毒疫苗。该苗的种毒是用广州毒株鸭胚强毒9代,  相似文献   

9.
鸭病毒性肠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鸭病毒性肠炎(duck virus enteritis,DVE),俗称鸭瘟(duck plague,DP),是常见于鸭、鹅、天鹅等雁行目禽类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目前对世界范围水禽养殖业危害最严重的疫病之一。该病最初在1923年发现于荷兰,在我国于1959年首次报道。近年DVE的研究进展较慢,发病和流行有日趋严重之势,并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鸭病毒性肠炎是一种典型的败血型、急性、热性传染性疾病,是由鸭肠炎病毒感染引起,具有发病急、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致死率高的特征,会对整个养殖业构成较大的影响.临床上患病鸭主要表现为双腿麻痹,不能正常行走,生长发育不良,体温显著升高,引发严重的腹泻症状,排出的粪便呈现绿色,头部显著肿大,短时间内就会造成鸭子死亡.对于鸭...  相似文献   

11.
鸭病毒性肝炎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鸭肝炎病毒的诊断技术,包括常规的病毒分离技术、血清学诊断技术及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着重对目前广泛应用的血清学诊断技术如中和试验、琼脂扩散试验、凝集试验、荧光抗体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胶体金技术等进行了介绍,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对鸭肝炎病毒诊断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鸭病毒性肠炎间接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鸭病毒性肠炎(DVE)病毒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DVE抗体的间接ELISA诊断方法.应用该ELISA诊断方法检测DVE阳性对照血清,当血清稀释至12800 倍时,结果仍为阳性;检测其它7种鸭病阳性血清结果均为阴性;批内重复性试验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该检测方法与血清中和试验的符合率为100%.DVE 活疫苗皮下免疫鸭抗体监测结果表明:鸭免疫后第7d 可以在血清中检测出DVE特异性抗体.本试验建立的诊断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为DVE免疫鸭的抗体监测和DVE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An epornitic of duck viral enteritis occurred at the National Zoological Park in the spring of 1975. The disease affected 8 different species of ducks; geese and swan were spared. Diagnosis was based on characteristic pathologic changes, with herpetic inclusion bodies in the epithelium of the digestive tract and liver, and by viral isolation from 4 ducks. An experimental attenuated live-virus vaccine and sanitizing procedures were used to control the epornitic.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养鸭业的不断发展,鸭病暴发的频率和类型也随之增多,给养鸭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在众多的疾病之中,鸭病毒性肝炎尤为突出。由于鸭病毒性肝炎易感的是3周龄的雏鸭,尤其是3-7日龄的雏鸭,发病早、死亡率高,给防制带来了难度;近几年来不断有工型鸭肝炎病毒的变异株、暂时不能确定的病毒和“新型鸭肝炎病毒”的出现,  相似文献   

15.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高致死率的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致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影响肉鸭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针对山东省临沂市某一肉鸭(樱桃谷鸭)养殖场的鸭发病及防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鸭病毒性肝炎穴DVH雪俗称“揹背瘟”或“背脖病”,是由鸭肝炎病毒穴DHV雪引起的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传播迅速的病毒性急性疾病,以肝炎为其主要特征。多发生于1~5周龄的雏鸭,临床主要症状表现为雏鸭突然发病,身体侧卧,两腿痉挛后踢,角弓反张。鸭肝炎病毒Ⅰ型、Ⅱ型、Ⅲ型都可引起雏鸭病毒性肝炎,由于Ⅱ型DHV和Ⅲ型DHV可引起免疫了Ⅰ型DHV的雏鸭发生病毒性肝炎,因此,它们是独立的病原体。目前我国以血清Ⅰ型为主,在北京、广西等地有血清Ⅱ型病毒性肝炎的报道,程安春等1998年首次发现Ⅲ型DVH在我国存在。这三型病毒,如果防治不当,…  相似文献   

17.
鸭病毒性肠炎病毒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兽医科技》2006,36(6):444-448
  相似文献   

18.
Several muscovy ducks from a free-roaming flock of 65 muscovy and mallard ducks died over a 3-week period. Three muscovy ducks were necropsied. Gross and microscopic changes were compatible with duck virus enteritis, and the virus was isolated. In addition to intranuclear viral inclusion bodies in several tissues, intracytoplasmic inclusion bodies were present in esophageal and cloacal epithelium. By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membrane-bound intracytoplasmic inclusions were found to contain enveloped herpesvirus, and nuclei contained herpes viral nucleocapsids.  相似文献   

19.
20.
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NGVE)是由一种腺病毒引起的雏鹅肠炎的新型传染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目前山东主要发生于30日龄以内从外地引进的雏鹅。该病发病率较高,一般为25%~75%,有时高达100%,传播速度快,严重危害养鹅业的健康发展。其典型病例,肠道有类似于小鹅瘟的“香肠样”病变,但种鹅开产前注射一次小鹅瘟疫苗或雏鹅孵出后注射高免血清后,其雏鹅于3日龄后仍然发病和死亡,发病后注射大剂量的高免小鹅瘟血清,同时附以各种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治疗,均不见效。1病原及其特性本病初步被认为由腺病毒引起,病毒(NGVEV)呈球形或椭圆形,无囊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