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洲斑潜蝇是国内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1993年在海南三亚首次被发现,现已扩散蔓延到我国许多地区。目前.美洲斑潜蝇是海南秋冬种瓜菜的主要害虫之一,每年受害面积226.78万hm^2,受害瓜菜涉及14科60多种,特别是豆科、葫芦科、茄果类蔬菜,叶被害率一般为20%~30%,严重的达80%。笔者自1994~2002年在海南南部的陵水、三亚、乐东、  相似文献   

2.
美洲斑潜蝇属双翅目潜蝇科,俗称蔬菜斑潜蝇、蛇形斑潜蝇、甘蓝斑潜蝇等.我国1994年在海南首次发现后,现已扩散到除西藏等少数地区以外的全国各地,尤其是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发生严重.寄主作物可达130多种,其中以豆类、瓜类、茄果类(甜、辣椒除外)、伞形花科、菊科等受害最重,受害率30%~100%,减产30%~40%,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3.
美洲斑潜蝇(又称蔬菜斑潜蝇,蛇形斑潜蝇、甘蓝斑潜蝇等),原分布在巴西、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1993年在海南三亚市首次发现以来,广州、山东、河南、沈阳、甘肃等省市均报道发生和危害,瓜菜损失达10%~30%,并有加重的趋势。笔者1999年春,在咸阳市郊区日光温室黄瓜上发现,来势凶猛,黄瓜叶片10~15天内叶肉被食只剩上下表皮,白色一片。露地蔬菜也有危害。该虫是日光温室蔬菜新害虫,各地菜农应引起足够重视和及时防治。 美洲斑潜蝇成虫为小型蝇类,体黑色,体长1.3~  相似文献   

4.
美洲斑潜蝇是近年来传入我县的一种检疫性害虫。它的寄主范围很广,其中黄瓜、角瓜、菜豆、番茄等作物受害最重。2002年城南有30栋日光温室黄瓜,据调查有虫株率为100%,造成减产30%~40%。而且由于斑潜蝇有移动破坏性,可传播病菌,引发病害,造成更大损失。为保护蔬菜正常生长,必须积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彻底消灭美洲斑潜蝇。  相似文献   

5.
爱福丁对美洲斑潜蝇田间防治试验邹金环李秀敏吴伟近几年,我省传入了一种比棉铃虫更具威胁的害虫——美洲斑潜蝇,瓜菜类损失严重。美洲斑潜蝇一年发生20多代,繁殖率异常高,世代重叠现象严重,而且美洲斑潜蝇是典型的杂食性害虫,寄主有13个科的60多种植物,以葫...  相似文献   

6.
美洲斑潜蝇1938年首先发现于阿根廷,近60余年来,美洲斑潜蝇在世界范围内不断传播蔓延,现已分布于7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于1993年在海南省三亚市的反季节瓜菜作物上首次发现,随后迅速蔓延分布至除黑龙江和西藏以外的全国所有省、  相似文献   

7.
1美洲斑潜蝇特性 美洲原产,海南首现,疆藏除外,全国蔓延,检疫对象,抗性特点,钻蛀为害,防治困难。主要寄主,茄豆瓜伞,苋科菊科,棉麻油烟,幼虫钻蛀,虫道蜿蜒,由白变锈,自窄而宽。黑色粪便,排列两边,如鬼画符,枝枯叶干,雌虫产卵,刺伤叶片,影响光合,导致减产。注:美洲斑潜蝇属双翅目潜蝇科,寄主作物可达130多种,其中蔬菜以茄果类(甜椒、辣椒除外)、豆类、瓜类、伞形花科等受害最重。  相似文献   

8.
雷丹防治美洲斑潜蝇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洲斑潜蝇在温州市自1995年发生以来,为害逐年加重。2000年5~6月份,温州市美洲斑潜蝇大发生,豇豆、番茄等受害严重,损失很大。为有效控制美洲斑潜蝇的为害,我们引进了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的新农药雷丹(Re1dan)40%乳油,在新桥蔬菜基地进行示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蔬菜病虫害的综合治理(九)──美洲斑潜蝇的发生与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蔬菜病虫害的综合治理(九)美洲斑潜蝇的发生与控制王春林赵守歧(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京100026)美洲斑潜蝇LiriomyzasativaeBlanchard是一种严重为害瓜菜作物的检疫性害虫,自1993年底在我国海南省三亚市首次被发现以来,由...  相似文献   

10.
斑潜蝇又称美洲斑潜蝇,是蔬菜生产的大敌,在中国已发现十年有余,现已遍布全国大部分地区。仅在梨树县菜区已发生5~6年,现已繁延成灾。不少菜区个别棚室受斑潜蝇的危害较为严重,特别是对菜豆、黄瓜、白菜等危害更重,甚至达到绝产的程度。为此,针对温室菜豆生产中斑潜蝇的的综合  相似文献   

11.
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又名甘蓝斑潜蝇,属双翅目潜蝇科植潜蝇亚科斑潜蝇属,为世界危害性害虫。1994年在我国海南首次发现后,在较短的时间内扩散到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对蔬菜生产危害较大,产量损失一般10%~30%。大丰市于1996年首次在农作物上查见大量美洲斑潜蝇危害后,笔者进行了多年的观察研究,对其在苏北沿海地区的寄主情况、发生规律、重发原因及其防治技术作了一些探讨、分析,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蔬菜上美洲斑潜蝇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洲斑潜蝇又名蔬菜斑潜蝇、甘蓝斑潜蝇,属双翅目,潜蝇科.1993年在海南首次发现,1995~1996年在全国各县(市、区)蔬菜上迅速扩散蔓延,成为蔬菜生产主要害虫之一,已知寄主植物60余种,其中葫芦科的黄瓜、丝瓜、西葫芦、西瓜等;茄科的番茄、辣椒、茄子等;豆科的四季豆、菜豆、豇豆、扁豆等;十字花科的青菜、白菜等.  相似文献   

13.
美洲斑潜蝇对番茄、菜豆、瓜类及十字花科蔬菜危害严重,1997~1998年本校温室大棚内蔬菜平均受害率达到52 %以上,曾先后用乐果和杀虫双防治,效果均不好,1999年笔者用6种药剂进行对比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三亚黄瓜生产现状与品种推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三亚地处热带地区,光照充足,温度适宜,雨量充沛,是我国得天独厚的"天然温室",发展冬季瓜菜产业具有其他区域没有的资源优势。多年来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三亚冬种北运产业得到了持续稳定的发展,为保障全国冬春蔬菜供应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现在,三亚已成为全国名副其实的"菜篮子"供应基地。2012-2013年,海南省冬春瓜菜种植面积保持在20万hm2,出岛量也保持在300万t以上。据报道,为保障海南全国冬季"菜篮子"建设,海南省冬季瓜菜基地建设获得国家2亿元的资金支  相似文献   

15.
海南瓜菜质量监管得到全国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认可.4月上旬末,北京新发地市场、上海江桥市场、河南刘庄市场等12家全国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负责人齐聚海南,深人澄迈、屯昌、五指山三市县瓜菜生产基地考察后纷纷表示,加大海南瓜菜促销力度,更多更好销售海南瓜菜.  相似文献   

16.
海南冬季瓜菜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海南热带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并已经在全国冬季蔬菜市场上发挥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种植面积在8 000 hm2以上的作物有西瓜、苦瓜、豇豆、南瓜、辣椒等.西瓜种植主要集中在三亚、陵水、文昌、东方和琼海,其面积占全省种植面积的73.6%;冬种辣椒主要分布于海口、临高、文昌、琼海、儋州和澄迈,其面积占全省种植面积的76.0%;冬种豇豆分布于三亚、陵水、乐东和海口,其面积占全省种植面积的73.7%.  相似文献   

17.
美洲斑潜蝇对高原夏菜寄主的选择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点取样法调查了高原夏菜29个品种的美洲斑潜蝇的虫道数、被害叶率和虫情指数。结果表明:美洲斑潜蝇对高原夏菜不同品种的选择性存在显著差异,美洲斑潜蝇对高原夏菜寄主的选择性表现为软荚豌豆(荷兰豆、甜脆豆)强于大白菜和甘蓝;除少数品种外,美洲斑潜蝇对荷兰豆的选择性强于甜脆豆,对大白菜的选择性强于甘蓝;根据美洲斑潜蝇为害寄主叶片的虫道数、被害叶率和虫情指数,分别将高原夏菜品种划分为成虫最喜食品种、喜食品种和次喜食品种。  相似文献   

18.
<正>斑潜蝇又称美洲斑潜蝇,是蔬菜生产的大敌,在中国已发现十年有余,现已遍布全国大部分地区。仅在梨树县菜区已发生5~6年,现已繁延成灾。不少菜区个别棚室受斑潜蝇的危害较为严重,特别是对菜豆、黄瓜、白菜等危害更重,甚至达到绝产的程度。为此,针对温室菜豆生产中斑潜蝇的的综合防治,我们进行了大量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斑潜蝇基本得到了控制,现将具体作法介绍如下:在防治斑潜蝇时应考虑到对幼虫、成虫及卵  相似文献   

19.
正12月11日,受台风影响较小的冬季瓜菜已经陆续少量上市,不过2013年三亚的冬季瓜菜大量上市的时间和往年相比普遍要推迟一个月,如果不能抢占到瓜菜早上市的先机,那三亚的冬季瓜菜价格会受到影响吗?三亚又将如何保证这些"晚菜"的销路呢?崖城大道两侧就挤满了卖菜的车辆,外地"菜老板"可以随意挑菜,品种也是一应俱全。可2013年,这里显然冷清很多。在500 m的范围内,记者仅仅看到2个档口开张营  相似文献   

20.
张明 《上海蔬菜》2009,(6):64-65
美洲斑潜蝇属双翅目潜叶蝇科,在宿迁地区瓜类、豆类蔬菜上发生危害多年,造成植株叶片枯黄脱落,最后整株死亡,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荷兰豆是宿迁市重要的出口创汇蔬菜,由于采用露地种植,荷兰豆开花结荚期正值美洲斑潜蝇发生高峰期,受害较重。为筛选高效、低毒农药防治美洲斑潜蝇,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荷兰豆品质,2009年4月宿迁市植保植检站在宿豫区蔡集镇杨集村开展了多种药剂防治荷兰豆美洲斑潜蝇田间药效试验,为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