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在依据柑橘全基因组信息的基础上,针对转座子序列开发了一种适合鉴别柑橘芽变品种的分子技术。以43个柑橘芽变品种和7个普通柑橘品种为材料,采用转座子显示技术(transposon display,TD)对转座子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5个DNA转座子(DTM63、DTM58、Helitron1、Spem和mPing2)和4个反转录转座子(Line1、LTR-Gypsy3、LTR-Gypsy5和Tcs2)可以较好地鉴别柑橘不同芽变品种。罗伯逊脐橙及其早熟芽变品种罗脐35号能被DTM63、Spem和mPing2鉴别;m Ping2能鉴别罗伯逊脐橙/罗脐35号、暗柳/红暗柳、普通椪柑/黔阳无核椪柑,以及红肉琯溪蜜柚/橙皮琯溪蜜柚这4对芽变品种。DNA转座子DTH3在甜橙芽变品种中多态性高,可以鉴别不同的甜橙芽变品种。因此,TD技术是一种值得关注的能有效鉴别柑橘芽变品种的分子标记技术。  相似文献   

2.
苹果芽变选种鉴定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芽变选种具有育种周期短、育种进程快的特点,是种质资源创新的重要途径。从形态学、解剖学、同工酶、孢粉学、染色体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及分子标记等方面对芽变鉴定的常规方法进行了综述,认为叶片栅栏组织比例、气孔密度、孢粉形态等是芽变品种鉴定的重要指标,同工酶技术及分子标记技术是芽变品种鉴定的重要手段。进一步对芽变发生的遗传类别及分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对芽变选种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梨已育成芽变品种/品系进行整理分析,将芽变涉及的变异性状分为5大类和16小类,这些变异性状主要集中在大果型、果实皮色、成熟期、耐贮性及自交亲和性等方面。综述了不同芽变品种及相关性状的研究进展,大果型芽变分别由染色体加倍与控制果重基因变异2种因素引起;果实皮色芽变分别由花青苷、叶绿素、木栓合成途径中的基因变异引起;S-基因位点的变异形成了自交亲和性芽变。探讨了芽变选育在梨的不同品质性状改良中的有效性,并对梨芽变选育方法相关研究及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对我国梨芽变品种(系)进行了总结,按照树性、果实和花等器官性状变异类型进行划分并综述了相关芽变机理研究进展。探讨了各类型芽变对梨育种工作的意义,并对今后梨育种工作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今后梨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柑橘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柑橘引种、芽变选种、实生选种、杂交育种、组织培养育种、转基因育种和DNA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研究成果;提出了柑橘品种选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柑橘品种选育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在田间发现"晚棱脐橙"一芽变材料"南瓜状晚棱脐橙芽变",果面从果蒂到果顶方向有突起棱条。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南瓜状晚棱脐橙芽变"与"晚棱脐橙"同为二倍体。与"晚棱脐橙"相比,"南瓜状晚棱脐橙芽变"的春季萌芽期、花期、落果期及新梢生长期无变化,果实着色期稍晚,果实偏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略低,可滴定酸含量略高,固酸比偏低。外果皮显微结构观察发现,"南瓜状晚棱脐橙芽变"与"晚棱脐橙"的外果皮在细胞水平上存在差异。应用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的引物UBC825、UBC827、UBC851、UBC857进行遗传鉴定的结果表明,"南瓜状晚棱脐橙芽变"与"晚棱脐橙"在DNA分子水平上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芽变选种是一种简便易行、经济有效、周期短和进程快的育种方法。中国通过芽变选种选育的葡萄品种较多,对夏黑、巨峰等主栽品种的芽变品种及其性状表现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8.
辐射诱变和芽变柑橘品种(系)的AFLP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对广东省近年来新选育的16个60Co-γ辐射诱变和芽变柑橘优良品系(株系)进行遗传差异分析,应用AFLP技术,对3个亲本和16个辐射诱变和芽变的柑橘品种(系)进行了遗传差异分析。从64对引物中筛选出9对多态性高、分辨能力强的引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与各自的亲本相比,供试16个辐射诱变和芽变的柑橘变异类型的遗传基础均已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2)利用引物EcoRⅠAAG+MseⅠCTT绘制供试样品的AFLP指纹图谱,并根据各自的差异带或特征带区分了19个柑橘试材。(3)对AFLP扩增结果进行聚类分析,根据相似系数0.77的水平可将19个样品分为4组。红江橙品系中的华青1号与亲本间的相似性系数仅为0.647 7,可将其单独划为一组。可为柑橘新品种选育研究的早期鉴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芽变选种是富士系育种的主要途径,我国目前主推的富士品种均来自于不同芽变类型,但芽变选种具有偶然性。本文对有文献报道的富士苹果芽变类型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得出:"长富2号"品种是最易发生芽变的富士品种,变异表现为长枝变短枝、晚熟变早熟、条纹着色到片状着色;树龄较大、重度修剪、逆境胁迫等因素也易诱发富士植株发生变异;以"枝变"形式发现的变异多在老龄果园内,以"株变"形式发现的变异多在新植果园内;参考富士苹果品种变异的特点和频率因素,开展芽变选种,可减少寻找芽变的范围,提高选种效率。  相似文献   

10.
吴振林 《北方园艺》2012,(15):194-198
在查阅《园艺学报》等国内期刊及互联网20余a的核果类果树芽变品种文献基础上,统计比较了各种果树芽变品种数量和人工诱变品种数量,以期分析芽变选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工作,提出了解决和改进建议。结果表明:国内外共查出6种核果已选育出芽变品种65个,国内总共人工诱变品种仅3例,其余都是自然芽变;芽变选种存在工作重视不够、多数未列入育种方案、尚未提出选择淘汰劣变的问题、热衷于一些高深层面的亲缘鉴别课题、关注诱变方式方法较少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世界柑橘品种改良的进展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邓秀新 《园艺学报》2005,32(6):1140-1146
 柑橘鲜食品种的发展趋势是容易剥皮、无核、有香味和风味浓。过去30年, 通过芽变选种、杂交育种等途径, 全世界培育出了上百个柑橘品种。芽变选种获得的新品种主要来自如温州蜜柑、脐橙和克里曼丁橘, 它们分别形成了品种群, 不同品种采收期可长达4~6个月; 杂交育种途径培育出70多个品种(系) , 主要利用了单胚性品种克里曼丁橘、胞质雄性不育的温州蜜柑以及外观色泽好的红橘等作为杂交亲本; 新的砧木品种(系) 主要来自中国的枳与酸橘等品种的杂交; 加工品种的选育相对落后。生物技术, 特别是胚抢救及细胞融合等技术大大加快了柑橘育种步伐。  相似文献   

12.
喷布BA对柑桔内源激素及花芽分化的调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学柱  邓烈 《园艺学报》1992,19(4):314-318
  相似文献   

13.
我国无核柑桔类型选育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邓秀新  孙绪华 《园艺学报》1996,23(3):235-240
综述了国内无核柑桔类型选育研究进展。通过芽变、实生选种及诱变育种等手段,我国已先后获得了119个无核或少类类型的柑桔品种(品系),涉及柑桔属的主要栽培种类和金柑属、黄皮属。芽变选种和实生选种为获得无核或少核类型的有效途径。大多数无核变异与花粉育性下降有关,胚囊败育、倍性变异及自交不亲和也是造成无核的原因。细胞工程技术为培育无核柑桔类型开展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无子瓯柑(Citrus reticulatp Blanco cv.ougan)是从普通瓯柑中选育出的芽变单株,经多子代遗传性状观察和遗传基因鉴定,证明其遗传性状稳定。果实倒卵形,果形指数1.00,平均单果质量150 g左右,果实无子,果肉橙红色,肉质细嫩,多汁,化渣,风味甜酸适口,略带苦味。果实11月中、下旬成熟,极耐贮藏,常温下可贮藏至翌年5月,且风味不变。  相似文献   

15.
无子沙糖橘(十月橘)的选育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采用芽变选种的方法,在四会市石狗镇选出了无子柑橘新品种—无子沙糖橘(十月橘)。果略小,单果重平均40g左右,单果平均种子数0.5粒以内,达到柑橘无子的标准。果实扁平,皮橘红色,薄而脆;果肉橙黄色,味清甜,可溶性固形物13%以上,肉质爽脆化渣,品质上等。早结丰产性好,发梢能力强,3月上中旬开花,12月上旬果实开始成熟。  相似文献   

16.
粤橘1号是从沙糖橘芽变中选育的柑橘新品种.该品种树势健壮,枝梢萌发力较强,成花能力强,易坐果.果实比沙糖橘大,扁球形,果皮厚2.5 mm,易剥皮,果面橙红色,平滑有光泽,平均单果质量约86g,少籽.果肉风味浓甜,有香味,化渣性好,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13.1%~14.2%,可滴定酸质量分数0.24%~0.39%,总糖质...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柑橘品种对柑橘黄脉病毒(Citrus yellow vein clearing virus,CYVCV)变异的影响,将CYVCV毒株CQ01嫁接接种于4类共35个柑橘品种,对不同植株中CYVCV的衣壳蛋白(CP)基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仅有少数位点发生了变异。运用RT-qPCR技术检测不同柑橘品种中CYVCV的相对含量,发现甜橙类品种中CYVCV的相对含量最高,墨西哥来檬中CYVCV的相对含量最低。植株中CYVCV的含量与其症状不存在明显的关联。  相似文献   

18.
柑橘类果实汁胞的红色现象及其呈色色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徐娟  邓秀新 《果树学报》2002,19(5):307-313
柑橘类果实中不乏汁胞为红色类型者,如红肉葡萄柚(Citrus paradisii Macf.)的粉红色是番茄红素所致,血橙(C.sinensis L.)的血红色来源于花青素,此外,还有红色的红江橙(C.sinensis L.)、橙红色的元红(C.reticulata Blan-co)和紫红色的五布红心柚(C.grandis L.)等,它们因色泽鲜艳而具备特殊的市场潜力,但呈色色素尚未见报道。在符合审美观的同时,红色汁胞品种还具有特殊的营养价值,如类黄酮、类胡萝卜素等色素富集可软化血管、抗癌、抗氧化及消除体内自由基等。综合有关文献,首次将国内外主要红色汁胞柑橘品种依宽皮柑橘、甜橙、柚、葡萄柚及杂柑等分类进行综述,分析可能的呈色色素,阐明导致红色性状产生的两类色素—花青素、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