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稻虾综合种养试验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江西稻虾综合种养技术的推广应用背景,本文选择江西省新余市高新区水西镇珍田村稻田作为试验对象开展种养试验,于2017—2019年重复进行稻虾综合种养和水稻单作。从试验效益来看,试验田水稻产量更高,较对照田产值增加0.5万元,小龙虾产值约33.5万元,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稻虾共作种养生态农业模式是利用龙虾和水稻生长季节对水分要求以及养分需求的互补原理,实现水稻秸秆与龙虾排弃物的循环利用,很好地保护了农田生态环境,实现稻虾双丰收。通过实践总结了稻虾共作种养生态农业模式的流程,阐述了水稻种植与龙虾养殖技术要点,对开展推广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稻虾共作种养技术可以减少水稻种植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同时能够减少小龙虾养殖带来的水源浪费和污染,因而能够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同时,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本文在分析稻虾共作种养技术的基础上,结合鄂州市稻虾共作种养技术特点,分析该模式下的水稻种植和小龙虾养殖注意事项,以期为稻虾共作种养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稻鸭共作是近几年主推的绿色高质高效种养模式之一,推广应用面积逐年扩大,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以及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基于生产实践,围绕稻鸭共作呈现出的除草控害、除虫防病、施肥改土、中耕浑水、刺激生长、药肥双减和稻米鸭肉品质双提升等优势特点,分析了稻鸭共作技术模式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围绕品种选择、田块选择、设施建设、科学管理和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稻鸭绿色种养技术,为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技示范户和普通农户推广应用稻鸭共作模式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开江县地处川东丘陵地区,农田大小不均,难以实现机械化连片耕种,受气候影响每年仅能种一季水稻,土地利用效率较低,农民增收困难。笔者借鉴潜江地区成熟的稻虾综合种养技术结合开江自然条件加以优化改良,在现代农业园区内开展了“稻虾共作+稻虾连作”生态综合种养试验取得成功。试验结果显示1hm2稻田能够实现小龙虾产值48060元,水稻产值910元,净利润达到20010元/hm2,是传统水稻种植收入的3.8倍。笔者在总结试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开江水产产业发展政策措施将该种新技术在当地进行了推广,合计推广面积约494.67hm2,实现单产净利润6750元~12000元/hm2实践表明,川东丘陵地貌农田也能够在保障粮食稳产前提下实现更高的经济产出和良好的生态效益,具有较大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稻鸭共作高效种养技术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稻鸭共作高效种养结合模式的技术措施,包括田块选择与整理、设施建设、水稻栽插、饲料投喂、巡田、水稻中后期管理等,并分析了种养效益,该模式可以有效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稻虾共生作为一种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的新型复合种养模式,具有较好的生产效益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于2021年在岳池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内进行稻虾共生绿色生态种养模式试验,从稻田质量要求、田间工程实施、防逃设施、清沟消毒等方面分析了稻虾共生的稻田基础技术体系;从水稻品种选择、栽种、施肥、病虫害防治和水位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稻虾共生的水稻种植与管理技术要点;从种苗投放、水质要求、水草移植、饲料投喂、日常管理、捕捞等方面介绍了稻田养虾的技术要点;客观分析了稻虾养殖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今后稻虾养殖的规模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稻鸭共作是一项种养相结合、降本增效的生态农业技术,符合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为转变传统的种植方式,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及效益,广德县于2015年开展了稻鸭共作生态种养,旨在探索适宜本地的生态种养模式,扩大种养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生态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稻虾共作模式的稻米品质和效益,通过设置秸秆还田投食(SF)、秸秆还田不投食(SNF)、秸秆不还田投食(NSF)和秸秆不还田不投食(NSNF)处理,并以水稻单作秸秆还田(CK-S)和水稻单作秸秆不还田(CK-NS)为对照,对秸秆还田和投食对稻米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投食(F)处理能显著提高水稻、小龙虾产量和稻米营养品质,在秸秆还田(S)与秸秆不还田(NS)的条件下,F处理比不投食(NF)处理的蛋白质含量分别增加了27.41%和36.16%,差异显著。S处理与F处理的交互作用可显著影响稻米加工品质;整精米率和精米率在NSNF处理下最高,显著高于SF、SNF、NSF;秸秆还田、投食及其交互作用对蒸煮、食味品质无显著影响,稻米RVA黏滞性谱差异性较小;稻虾模式可提高稻米外观品质,稻虾共作模式下各处理垩白粒率和垩白度都低于稻田单作,与CK-S相比,SF处理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分别降低了15.09%、15.65%。结果表明,稻虾共作秸秆还田与投食2种措施可以改善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10.
稻虾共作种养模式的特点及技术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总结了湖北潜江市稻虾共作特点,并分别介绍了水稻栽培技术和龙虾养殖技术,以期为该种养模式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稻虾共作模式下稻田pH对土壤和水稻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稻虾共作模式对稻田土壤和水稻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以湘晚籼12号、黄华占、玉针香为试验材料,常规稻作模式为对照,在不同土壤背景条件下(试验地点分别位于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和黄冈市浠水县)开展大田试验。结果显示:在弱碱性土壤背景下,稻虾共作模式中稻田土壤中Cr、As、Cd、Pb和Hg的含量降低,水稻根、茎、穗以及糙米中Cd、Pb含量降低;在弱酸性土壤背景下,稻虾共作模式中稻田土壤中Cr、As、Cd、Pb和Hg的含量升高,水稻根中Cd、Pb含量升高,水稻茎叶穗中Cd含量升高,Pb含量降低,水稻糙米中Cd、Pb含量均降低。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pH土壤背景下稻虾模式对土壤和水稻重金属含量的影响表现不一致,但稻虾模式均可明显降低稻米中Cd和Pb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巢湖地区稻虾共作模式对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监测巢湖地区稻虾共作模式生产前后稻田土壤肥力的变化,2016年度在巢湖周边设置2个监测区域,分别在水稻种植前、营养生长期和收割后3次采集稻田土壤样本,测定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阳离子交换量等肥力指标;并结合水稻和小龙虾产量及施肥投喂管理,比较了常规单作稻田和稻虾共作模式稻田土壤肥力变化及生产效益。结果显示,稻虾共作模式水稻产量均高于常规单作稻田,可增产2%~3%;正常投喂时,共作模式可收获小龙虾1 200 kg·hm~(-2)以上。水稻生产后,A区稻虾共作模式田的肥力水平普遍高于单作稻田,B区域稻虾共作模式田土壤有机质、全磷、阳离子交换量水平高于单作稻田(P0.05),其余肥力因子差异不显著(P0.05)。总体而言,稻虾共作模式更有助于保持监测区域稻田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3.
稻虾共作种养技术集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虾共作种养模式可有效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提升稻米品质,增加收入,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绿色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增收的有效途径。该文介绍了怀宁县稻虾共作种养技术要点,以期为水稻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稻虾综合种养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可取得种植、养殖的双赢。本文结合五河县实际情况,从稻虾种养准备、亲虾和苗种投放、水稻栽培和收稻收虾等方面总结了稻虾综合种养技术,以供种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17—2018年在江苏省靖江市开展了稻鳖共作生态种养模式研究。本文探讨了稻鳖共作生态种养技术,分析了该模式产生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综合来看,稻鳖共作生态种养模式能显著提高经济效益,2年平均纯收益达195 168元/hm2;且利用稻鳖共生关系,避免农药、化肥的施用,能有效改善稻田种养生态环境,提升农产品品质,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的压力,保障农产品安全。  相似文献   

16.
17.
18.
总结了会昌县稻虾共作的种养技术,分别详细叙述了小龙虾的养殖方法和优质水稻种植要点,并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3个方面分析了该综合种养模式的效益,以期为推广稻虾共作模式、提高种养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稻虾共作模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Oryza sativa)-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以下称小龙虾)共作模式作为稻渔综合种养的重要模式,近些年在我国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迅速.综述了近10年来稻虾共作模式相关理论研究进展和产业发展情况.在理论研究方面,从稻田土壤、水质、生物多样性和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阐述了稻虾共作对稻...  相似文献   

20.
稻田综合种养主要是在稳定水稻单产的基础上,通过稻谷的优质优价和养殖收入来增收.在常熟古里,通过稻鳖、稻虾和稻虾草鹅等4种模式的技术示范与经济效益分析,相比单纯种稻,4种模式的综合经济效益分别增加55650、38850、24000和65400元/hm2,经济效益显著.但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对技术的要求较高,也增加了农户养殖生产成本,建议各地根据生产实际选择适合本地自然条件的种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