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玉琳 《河北农机》2020,(4):124-124
野生植物保存着丰富的遗传资源,是典型的基因库,蕴藏着巨大的生态、经济、文化与科研价值,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物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地球气候发生了显著变化,给物种的分布范围与种类带来了不可挽救的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遭受到严重破坏。对此,本文深入分析气候变化对野生植物带来的不良影响,并提出针对性保护策略是维护生态系统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威宁草海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以黑颈鹤等珍稀鸟类及湿地生态系统为其保护对象,其生态系统比较脆弱,极易被破坏而难以恢复,其中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外来入侵物种。从草海湿地的重要性、外来入侵物种对草海湿地破坏性以及防治外来入侵物种等方面阐述全面系统调查威宁草海湿地外来入侵物种种类、入侵途径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正入侵植物小子虉草对入侵地冬春农作物,尤其是麦类作物危害严重,是世界公认的麦田恶性杂草。小子虉草在20世纪70年代随麦类引种从墨西哥传入我国云南省,目前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昆明市、楚雄市、玉溪市、大理市、保山市等地区。小子虉草于2002年在四川省首次被发现,2015年被确认,2018年在四川省广汉市发现较大面积危害,发生面积约46.67 hm~2,其扩展迅速、危害严重和难以根除的特性,且不断向更多类型生境侵入,将会给农业生产和农田生态系统带来较大的危害,为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能促进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应该重视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建设,因为其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和前提。农业气象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文章从生态角度分析了农业气象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同时阐明了人类必须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建设,保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5.
空心莲子草是一种全球性的恶性入侵杂草,具有广泛的生态适应性和极强的繁殖扩散能力.在四川,空心莲子草的分布面积超过120万hm2,严重威胁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和农业生产安全.本文针对空心莲子草在四川的发生危害特点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控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用地为人类提供的多元功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用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农业生态景观进行科学合理设计是提升农用地生态系统服务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占据一定面积的附属农用地在现有的农用地生态景观设计中常被忽略。为了有效发挥附属农用地的生态景观效应,增加农用地物种丰富度和相关生态系统服务,以生态系统服务作为切入点,对田坎、田间道路、沟渠和护坡等附属农用地的生态景观设计进行研究,重点研究附属农用地生态景观的模块化设计方法。研究结果提出了5大类10种景观设计模块,并对其生态和景观效应、适用场地和组合应用进行了分析。该设计方法可以在满足农业生产辅助功能的基础上,构建能够提升生物多样性水平,改善农用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同时又能体现地域性特色的农业土地景观。   相似文献   

7.
园林以森林植物的多样性所闻名,自然界生长的森林是地球表面自然历史长期发展的地理景观。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持续生产力的基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面对城市中植物多样性减少、自然环境变化、各种生态问题的频频发生的现状,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与城市居民开始认识和重视这类问题,城市建设者们已经开始采取多种方法解决城市发展与生态平衡之间的矛盾。本论文主要就植物的多样性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以期对森林的生物多样性提出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作为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具有多种生态功能和显著的经济价值,在涵养水源、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有着突出作用,素来享有"地球之肾"、"生命摇篮"等美称.但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湿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湿地中的大量生物物种濒临灭绝,直接影响到人类可持续发展.这一现象在我国北方表现得尤为突出,受到地理位置以及气候因素的影响,湿地在我国北方并不常见,少部分湿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基于此,文章从生态系统理论以及当地生态资源的现状与特点出发,对我国北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结合生态学与设计艺术学,就解决存在问题提出了建议,以期能够为我国北方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农业大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高产优质和生态友好始终是农业生产永恒的主题。近年来,受异常气候、种植制度和栽培方式等因素影响,我国农作物病虫草害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危害损失逐年加重。加快推进植保机械化,提高植物病虫草害防治能力已成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巨大,同时农业对气候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从生态环境保护和大气污染防治角度,介绍几种利于生态环境改善的农业技术模式——农业微生态技术、农林废弃物高效利用技术、化肥减控技术、农业生产管理技术、植物型自然生物固碳技术等。  相似文献   

11.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是通过工程手段有效地调控动植物生产中的温、光、水、气等环境因素,创造最优的生长发育环境,改变传统农业生产依赖于自然气候条件的被动性,有效避免不利自然条件和自然灾害的影响。接下来本文将结合农业生物环境工程的优势,探讨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在农业生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卢艳 《河北农机》2024,(5):130-132
农业园艺是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通过长期实践和经验总结而形成的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方式,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食物和药材资源,同时也在塑造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在农业园艺生产中,病虫害的发生往往成为威胁作物健康生长和产量稳定的重要因素。病虫害的频繁爆发不仅直接影响了农业园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还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潜在风险。为了更好地了解农业园艺栽培中病虫害的发生原因以及有效的防治措施,需要深入研究和分析这一问题。本文将探讨病虫害发生的根本原因,分析其防治措施,旨在为农业园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实用经验。通过对病虫害问题的深入研究,有望为未来建设更加健康、环保的农业园艺体系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高速发展,前期的消耗型发展方式对生态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和谐理念成为全球共同推进的课题,提出了生态和谐理念,其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生态和谐要求人和自然的共生关系,强调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和统一性.然而,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各种非自然系统的工程建设的开展,其对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主要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危害及防除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四川省共发现外来入侵生物21科62种,杂草居多。一些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如福寿螺、紫茎泽兰等入侵四川省已多年,且分布较广,对农牧业生产造成了较大危害。四川省针对几种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广泛开展防除示范和灭除活动,积累和总结了丰富的防除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宋东阳 《河北农机》2024,(1):124-126
在全球食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紧迫需求下,绿色植保理念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日益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传统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对化学农药的过度依赖不仅导致土壤、水源等环境受到污染,还破坏了生态平衡。因此,越来越多的农业研究致力于发展绿色植保技术,采用生物防控、有机农业和可持续农业等方法,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还能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未来创造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农业生态系统。本文旨在通过对绿色植保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分析其意义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策略,以期在追求高效防治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相似文献   

16.
现代生态河道整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河流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提供了自然资源和生存环境两个方面的多种服务功能。生态系统只有保持了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并具有抵抗和恢复能力,才能长期为人类社会服务。因此保证河流的生态系统健康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之一。本文系统总结了国内外生态河道治理的发展历程,提出生态河道治理的设计要点以及在当前治理过程中所应用的生态修复技术,并指出国内河道整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我国生态河道治理与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论水文生态学的建立及其历史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文生态学的背景及过程,给出了水文生态的内涵和定义,水文生态学就是研究水文和生态相互关系及其形成各种水文生态系统的科学。对水文生态作了论述,认为水文生态实际上表现为水文生态系统,它是由水文系统和生态系统耦合而成。生态要素中必然包含着水,水文系统必然影响和伴随着相应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变化也必然影响水文系统,2个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从而启示人们在认识和揭示生态问题时不应忘记水文作用,而在研究和揭示水文问题时也必须考虑相应的生态条件。以灌区、梯田和绿洲为例,进一步论述了不同水文和生态条件下的水文生态系统。水文生态学将以生态学、水文学、河流学、湖泊学、水文地质学、水工建筑学、农田水利学等为基础而获得发展,从而推动人类认识自然的新飞跃,推进水利建设和生态建设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红树林物种无人机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红树林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但是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环境污染等因素红树林的面积日益减少,红树林的保护变得极其迫切且重要。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红树林物种监测方法,以无人机采集红树林待监测区域图像为研究对象,基于LeNet-5模型结构构建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将得到的新的网络模型命名为LeNet-5(2)。在新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中,利用Leaky-ReLU激活函数解决模型中容易出现的梯度消失的问题,并且采用dropout技术提高网络模型的泛化能力,解决网络模型中容易出现的过拟合问题。利用LeNet-5(2)网络模型对红树林图像进行物种识别并标记,总体识别准确率87.31%,基本映射红树林各类物种的分布情况,预测出图像中4类红树林物种的面积分别为:白骨壤1 578.31 m^2、红海榄162.07 m^2、木榄58.94 m^2、秋茄871.79 m^2。将预测结果与图像中红树林物种的实际分布进行比较,总体上符合四类物种的实际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9.
有机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化学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畜禽饲料添加剂等合成物质,也不使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的生产体系。其核心是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良性循环,以维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机农业生产体系中,作物秸秆、畜禽粪肥、豆科作物、有机废弃物是土壤肥力的主要来源。作物轮作以及各种物理、生物、生态措施是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主要手段。有机农业生产体  相似文献   

20.
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在迅速增加,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极端干旱事件对河流的生态系统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保证极端干旱条件下的生态基流量,对维持物种的生存、保护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大的意义。以渭河宝鸡段为例,分别采用湿周法、Tennant和最小日平均流量法,计算了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年的生态基流量,参考渭河宝鸡林家村断面特大干旱1929年的逐日流量分析,最终得到渭河宝鸡林家村断面的生态基流量为2.51 m~3/s,该基流维持的时间为10 d。开展本次研究,不仅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而且为西北干旱地区的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