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原是维系生态安全的重要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有不可替代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普洱市有丰富的植物资源,野生饲用植物资源、牧草资源是生产草食畜产品的基本物质基础,草地资源状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草食畜牧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饲用灌木是青海省野生植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草地畜牧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饲用灌木在青海省分布广、储量大、利用价值高,了解和研究其数量、分布、营养价值及利用特性,对于充分、合理地利用饲用饲料资源,在理论和生产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天然草地营养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草原畜牧业生产中,天然牧草是构成家畜有机体能量与蛋白质的最主要来源。研究天然牧草的营养成分及其变化规律,对草原畜牧业生产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根据1981年乌拉特中旗草地资源调查时所采集的主要草地类型牧草群体和主要饲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湘西自治州豆科牧草资源的调查与研究.据初步统计共有43属134种.它们是构成天然草地的重要成分,而且贮藏量大,饲用价值高,为该地区草地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同时还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豆科牧草资源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饲用灌木是青海省野生植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草地畜牧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饲用灌木在青海省分布广、储量大、利用价值高,了解和研究其数量、分布、营养价值及利用特性,对于充分、合理地利用饲用植物资源,达到物尽其用,开发草地畜牧业区饲料资源,在理论和生产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 生境概况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隅,北纬31°39′-39°19′,东经89°35′-103°04′,全省草地面积3636.97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50.43%。省内东北、西北和南部的祁连山山地、柴达木盆地和青南高原3大  相似文献   

6.
河南草地野生牧草资源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孝  张莉 《中国草地》1997,(6):7-11
河南草地有野生牧草1405种,其中主要饲用牧草计340种,生产性能,经济性状良好,构成具有中国南北草原特征的,复杂多样的河南草地植被及草地类型。  相似文献   

7.
天然草地灌水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土壤肥力的富缺是决定牧草产量高低的重要因素,草原合理施肥是提高土壤肥力、促进牧草生长发育、提高牧草产量、改善草群植物成分、增加牧草营养物质含量和饲用价值的一项关键技术措施.随着草地畜牧业的发展,牧草产业化、商品化进程的加快,草原"三化"的日益加剧,草原施肥将被国人所重视,草原施肥的面积将会大幅度增加,因此研制和改进草原施肥技术、提高施肥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阿克苏地区天然草原中主要豆科牧草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生态地理分布和饲用特性进行了阐述。豆科牧草是天然草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放牧家畜饲料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同时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又防止水土流失等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湘西自治州豆科牧草资源的调查与研究,据初步统计共有43属134种,它们是构成天然草地的重要成分,而且贮藏量大,饲用价值高,为该地区草地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同时还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豆科牧草资源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刘起 《中国草地》1995,(3):58-62
论述了莎草类牧草在天然草地资源中的分布、数量、生态和生物学生要特征,并根据其生长型和生态分布特征,划分为小莎草、中莎草和大莎草3个亚类群,分析了3个类群牧草在天然草地资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饲用价值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1.
蒿类半灌木植物在草地中的地位及饲用评价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蒿与蒿类半灌木植物是天然草地资源中饲用价值高、分布广、数量多的一类重要牧草。在我国约9属335种,占全国草地饲用植物总数的5.27%,其中蒿属近230种,绢蒿属34种,在生态型上多为旱生和超旱生种类,主要分布在内蒙、新疆、西藏、宁夏、甘肃、青海等省区草原及荒漠草地中、面积4776.19万hm^2,约店全国草地总面积的12.16%,占六省区草地面积的17.3%。主要以建群种和优势种构成草原及荒漠类型  相似文献   

12.
《青海草业》2006,15(1):62-62
《青海草业》是由青海省草原学会和青海省草原总站共同主办的草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任务是在党和国家有关草地科学工作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宣传和推广草地科学研究的成果,交流草地农业生产的经验,普及草地和牧草科学知识,介绍草地农业的发展动态及其科技成就,为振兴青海草业,促进草地科学事业的发展和实现草业现代化服务。报道的内容有:草地资源调查、评价、开发、利用、保护,人工草地建立、管理和利用,牧草和饲料作物资源及栽培技术,饲草料加工饲用,草业和牧草机械,草业科学基础理论,种草养畜,草坪,草地生态环境保护以及草业经济开发,…  相似文献   

13.
我国灌木类饲用植物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灌木类饲用植物特性,分析了灌木类饲用植物在我国畜牧业发展中的开发前景和存在的问题。在对当前我国灌木类饲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总结的基础上,探讨了灌木类饲用植物的饲用价值和生产加工技术,针对我国资源的状况,提出了挖掘资源、综合开发、加强科研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实施人工饲草地建设可以增加牲畜的冬草贮备,为牧区建立草畜平衡制度,推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建立起人与资源、环境之间协调统一的良性生态系统,实现草原增绿、牧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共赢具有重要作用。在实施天然草原禁牧、休牧工程的同时,配套开展人工饲草地建设,可以强化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实现牧区生态保护与畜牧业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黄花苜蓿的优良特性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简要介绍了苜蓿属植物黄花苜蓿的分布、生境以及饲用价值高、抗寒、抗旱、耐盐碱等优良特性,并对其与紫花苜蓿相比所占的优势、对苜蓿育种的贡献及在草地改良中的生态价值进行了评述。在简述目前我国黄花苜蓿国研究现状的同时,提出要大力开发利用这一牧草资源,它必将对我国畜牧业生产、退化草地改良及水土保持等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牧草种子是改良退化草地、建植人工草地,提高草地畜牧业生产能力的物质基础,也是干旱和半干旱区域生态建设、水土流失地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基础材料。随着我区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畜牧业在大农业中比重的增加以及种植业(粮、经、草)“三元结构”逐步完善,国家对草原生态建设投资规模的扩大,人工草地种植面积和草地改良的面积迅速扩大,使得牧草种子的基础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因此大量的牧草种子进入我区用于饲草料地建设,对我区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推动我区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大量牧草种子的引进、使用,对草原畜牧执法与牧草种子质量检验部门如何与时俱进、如何规范牧草种子市场、广大农牧民如何选购合格的草种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从根本上确保牧草产品质量安全,杜绝坑农事件的发生,作者结合工作经验提出几点意见与广大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17.
《青海草业》2010,19(2):52-52
《青海草业》是由青海省草原学会和青海省草原总站共同主办的草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是宣传和推广草地科学研究的成果,交流草地农业生产的经验,普及草地和牧草科学知识,介绍草地农业的发展动态及其科技成就,报道的内容有草地资源调查、评价、开发、利用、人工草地建立、管理和利用,牧草和饲料作物资源及栽培技术,饲草料加工与饲用,草地资源保护与建设和牧草机械,  相似文献   

18.
<正> 本书是英国伦敦大学农学系主任、农学教授W·霍尔米斯等人编著的。收集了美、英、加和澳等国的最新草原科技成果、内容包括天然草原的经营管理与放牧方法;畜牧业同种植业相结合、草地放牧同集约化肥育相结合;人工草地的建立与培育;牧草饲料的营养价值和产量等预测技术;由牧草转化成畜产品的转化率实例分析;各种优良牧草的生产发育特点与饲用价值;豆科牧草的肥料价值;牧草的收获,干草和青贮饲料的加工调制及贮存技术;草地杂草的防除与牧草病  相似文献   

19.
甘肃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蒙新高原和西秦岭山地的交汇地带,有亚热带、温带、寒温带气候和草丛、草原、草甸、荒漠等草地类型,天然草地面积大,植物种类组成复杂、数量繁多。十字花科饲用植物资源丰富,在甘肃各地分布广泛,据统计,共有14属24种,隶属于5个分布型,其中以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分布最多(占42.86%),从其属的分布区类型来看,甘肃所分布的均为温带性的地理成分。该科植物营养价值高,适应性强,是甘肃饲用植物的主要类群之一。文章主要研究了其属种组成、地理分布、区系成分及饲用价值,为我省的植被恢复、草场建设和畜牧业生产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草地饲用灌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饲用灌木资源丰富,据统计,常见的有7科,27属,60种。该类群植物中,主要豆科饲用灌木就有17属47种。大多适口性好,抗逆性强,营养价值高,有些品种营养成分含量可与野生的优良牧草相媲美。灌木为云南省草地畜牧业可靠的物质基础之一,根据植物与环境的统一关系,应开发优质饲用灌木,建立长期人工灌草丛草地,加快云南草地的保护和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