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辉 《绿色科技》2019,(16):269-270
为对因采矿相关活动造成损毁的土地进行了复垦,运用极限条件法对项目区进行了土地适宜性评价,为土地复垦的方向提供指导性意见。以徐州某矿区为例,运用极限条件法,参考评价结果以及当地政府规划、村民意见和矿区发展意见提出了适合当地复垦的方向,确定最终复垦方向为耕地。  相似文献   

2.
以甘肃省临泽县为研究区域,运用GIS技术,在该县行政区划和自然地理条件基础上,划分土地评价单元,运用特尔菲法对预选评价指标集进行筛选,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值,并通过指数加权求和法计算各评价单元的综合评价值,确立土地生态适宜性分级标准。划分临泽县土地生态适宜性分区,确定划分区域的土地用途,建立临泽县土地利用适宜生态发展的模式,以期为该县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技术的区域主要桉树树种用地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与数学模型集成技术,以福建省现状林地、果园、茶园、牧草地、荒草地、沙地以及裸土地为评价对象,建立了评价因子空间及属性数据库。使用250m栅格为基本评价单元,对福建省主要桉树树种土地适宜性、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主要受地域热量状况及低温冻害的制约,福建省桉树树种及其无性系适宜用地资源主要分布于闽南沿海地区和闽中、闽西和闽北内陆低海拔地区。  相似文献   

4.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研究的发展为主线,着重介绍了5类方法,即:极限条件法、指数和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可拓法、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法.通过对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并对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研究的最新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展望,为土地复垦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前苏联的林业土地复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评述了前苏联林业土地复垦的概念和内涵、用于林业复垦的被破坏土地的生物适宜性评价系统。系统地总结了前苏联被破坏土地的土壤改良、促进人工林生长、乔灌木树种选择及人工林营造的先进技术, 简介了前苏联林业土地复垦的经济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对怒江州进行土地利用类型解译,通过3S技术手段,叠加其他相关数据,对怒江州生态系统脆弱性进行评价,并进行生态系统适宜性分区。结果表明,怒江州林地与草地两项占比达86.46%,建设用地占比仅0.27%,怒江州自然环境受制于特殊地形,并未遭到大程度的破坏;怒江州生态系统总体表现为:轻微脆弱与轻度脆弱土地占比达52.34%,重度、中度脆弱土地主要集中在西北部较高海拔地区,生态系统总体保持在较好水平。基于MCR模型,以乡村绿化数据为生态源地,对怒江州绿地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适宜生态用地拓展的土地面积总占比达90.83%,表明总体生态格局较为安全,在未来城镇化、生态格局建设中具有较大回旋余地。  相似文献   

7.
废弃地也是宝贵的土地资源,而我国废弃地资源数量大、分布广、种类多,为了使废弃地资源管理政策制订更科学,以及废弃地复垦与生态修复规划、设计和方案编制等更精准,避免盲目性,运用文献法、资料收集与整理分析研究法、野外调查与测绘法等,对废弃地立地类型、废弃地环境类型、废弃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类型,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进行了探索和研究:确定了废弃地立地类型划分体系,包括7级类型划分标准;确定了废弃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类型划分体系,包括2级类型划分标准,其中第1级划分为林地、灌丛、草地、湿地、农田、城乡建设用地、工业用地、特殊用地等8个方向,第2级包括28个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废弃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方向不仅与废弃地立地类型有关,而且还取决于废弃地所处的气候、生态和地质环境,在实际应用中应全面考虑。  相似文献   

8.
喀斯特地区低丘缓坡林地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合理确定低丘缓坡土地开发为林地的适宜性,进而确定开发的空间和时序,选择了地形地貌、土壤和开发利用条件3类10个指标,建立了适用于喀斯特地区低丘缓坡林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应用GIS技术对喀斯特地区低丘缓坡林地适宜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高度适宜区面积为831.01 hm2,适宜区面积3 680.43 hm2,基本适宜区面积10 668.29 hm2,不适宜区面积785.56 hm2。坡度和相对高度是影响林地适宜性等级和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9.
薛大川  孙希华  陈君  刘沙 《绿色科技》2013,(11):173-176
对济南邢家渡废弃沉沙池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利用GIS工具做出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了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指出了废弃沉沙池对当地环境带来很大的威胁,治理刻不容缓。结合野外调查数据,建立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指标体系,赋予权重,利用arcgis 9.3工具进行了土地适宜性评价,得出了耕地、林地以及湿地的适宜性分等图。对适宜性分等图进行分析,通过3种适宜性分等图的比较分析,提出了湿地是最适宜废弃沉沙池治理的土地利用类型。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国内外林地价格评价理论的研究状况,分析了影响林地价格的主要因素,即不同地域、立地质量、交通条件和经济状况、经营目标和集约度、利率水平、林产品市场价格等。提出了辽宁省林地价格标准化评价体系是:在科学地确定编制林地价格标准化单元的基础上,分别林地价格类型评价林地价格,再按照影响林地价格的不同因素以及各因素不同水平,计算出各种组合的林地价格模型。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土地适宜性评价作为多学科交叉的重要研究领域,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结果得到,(1)文献重点集中在:气候变化、栖息地丧失、地下水质、能源作物、流域、土地利用、土地复垦和农村居民点以及技术方法和模型;(2)研究前沿为:水质、粮食安全、土地复垦、指标体系等;(3)国内外研究区别:国外多以基础研究为导向,更加关注环境科学,生态学与土地适宜性评价定量关联和实证实地研究;国内研究多以实践应用为导向,开展土地复垦、土地利用、指标体系构建等技术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结合湿地的用地现状、生态、环境特征建立AHP评价体系,采用GIS技术方法对和顺湿地用地生态适宜性进行评价。根据综合评价图的分值将和顺湿地分为4个用地生态适宜等级:最适宜用地、比较适宜用地、不适宜用地、禁止用地。结合用地生态适宜等级把和顺湿地划分为4个生态分区,分别是生态核心区、生态恢复区、生态缓冲区、生态展示区。提出湿地土地开发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丹江口市林地质量评价与经营保护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选择林地土壤类型、土层厚度、坡度、坡向、坡位等5项影响林木生长的主要因子作为评价因子,根据各评价因子对林木生长影响的大小确定其权重,并对各评价因子分级赋值,采用层次分析法评定林地"优质、良好、一般、较差、劣质"等5个质量等级,最后依据全市各林地质量等级面积,提出了按其分类开展森林经营与生态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土地利用分区及重心迁移规律研究对区域土地合理利用与科学管理有重要意义。文章将土地利用类型按照主导功能划分为建设区、粮产区、生态区、潜力区4种用地功能区。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研究唐县土地利用变化情况,采用重心迁移理论研究唐县土地利用功能区转变规律。结果表明:(1)2009-2015年,研究区建设用地面积显著增加,水域、林地、园地面积明显减小。耕地转出方向主要为其他土地和建设用地,分布在南部平原地带,耕地转入方向主要为水域和其他土地,分布在西大洋水库和唐河流域;其他土地主要转出方向为耕地和建设用地,主要转入方向为耕地。(2)唐县土地利用功能区转变规律明显,2009-2015年,建设区日趋扩张,增加了232.17hm~2;生态区日趋缩减,减少了457.1hm~2;各土地利用功能区重心均发生明显偏移,其中,建设区、潜力区重心分别向东南方向迁移237.4m、278.4m,粮产区、生态区重心分别向西北方向迁移221.5m、549.8m。(3)建设区中心城镇在原基础上向外扩张,并沿道路迅速发展;粮产区向西北方向压缩生态区,同时南部粮产区被建设区挤占;生态区逐渐被压缩。  相似文献   

15.
在3S技术支持下,以2000年和2004年的TM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方法,探讨了庐山风景区两期景观格局特征及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庐山风景区的旅游景观生态系统内,林地景观类型占有绝对的优势,但耕地的规模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从2000年到2004年,各景观类型的面积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总量减少的景观类型为耕地、林地和其他土地,园地、草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的面积则大幅增加,其中交通运输用地的年均增幅最为显著.庐山各景观类型基本处于动态变迁过程中,林地保留的比率最高,草地和其他土地的原始保留比率都很低,表明自然景观生态系统受到了较大的外力压迫,庐山风景区内各景观类型的斑块数量极不平均,年变动幅度很大.在8种景观类型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是变化最显著的人为干扰斑块,表明了人类干扰能力的快速增加,人为景观斑块对于自然斑块的影响力可能产生了较大的负面作用.林地、园地等斑块形状渐趋简单,表明受干扰程度越大,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也越明显.导致庐山风景区内景观格局快速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源于自然因素、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三大直接动因.  相似文献   

16.
采煤沉陷区土地复垦林草植被恢复,可以改善由于采煤破坏了的区域生态环境。介绍了采煤沉陷区土地复垦林草植被恢复技术指标以及植被恢复流程,提出了对林草用地植被监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研究宁波市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现状、适于开发利用条件、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和林业发展影响的基础上,对宁波市低丘缓坡土地可供建设、复垦用地的能力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土地资源稀缺已成为当前宁波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除了做好现有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推动低丘缓坡林地资源开发势在必行的新形势下依法、有效利用低丘缓坡土地的措...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对巴彦淖尔市山地丘陵区林地立地类型进行划分的基础上,分析各立地类型在林地中的分布状况,同时计算不同立地类型乔木林的单位面积蓄积,从而为评价山地丘陵区林地立地质量、确定经营方向和编制林业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巴彦淖尔市山地丘陵区划分为9个立地类型组23个立地类型,其中石质丘陵中厚层土立地类型面积最大(131 366.7...  相似文献   

19.
以湖南省20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区域为研究对象,采用资料收集、内业判读、外业调查核实等方法,利用限制因子评价法对宜耕土地后备资源潜力图斑进行区划和面积测算,对后备资源潜力的来源、地类和分布特征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后备资源潜力以其他林地、坑塘水面、农村建设用地复垦为主;耕地后备资源来源存在明显的地域特征,平原湖区后备资源主要来源于坑塘和养殖坑塘,其他区域后备资源主要来源于其他林地和园地。最后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资源潜力调查和开发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0.
泗阳县杨树林地质量评价与适宜性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采用专家评价打分的方式对泗阳县杨树林地质量进行评价;根据林地质量评价结果,结合各林班林地面积所占比例大小,对泗阳县杨树林地资源以林班为单位进行适宜性等级区划。结果表明:泗阳县杨树林地的总体质量较高。其中,轻壤和砂壤分布区以及有水系分布的林区,适宜杨树生长;分布在城区、作为行道树的杨树生长状况不良;分布于果园等经济林种植区的杨树经营较为粗放,杨树质量也较低。林班中林地面积比例较大的区域适宜杨树的集约化经营,培育杨树用材林。研究结果较好地反映出泗阳县不同地域条件下杨树的生长状况和适宜性程度,对开展森林分类经营,充分发挥林地生产潜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