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旅游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峰 《林业建设》1995,(6):31-33
生态旅游强调到自然环境中观赏体验。人们全身心融合于自然之中,通过感受陶治性情,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求得自身完善。1、生态旅游是保护自然、获得持续发展的最佳举措;2.生态旅游突存了常规旅游模式;3、从秣旅游的生物条件及旅游者行为规律两个方面对生态旅游规律进行探讨;4、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前景、重庆旅游是一种朝阳产业,方兴未艾,但在发展旅游时对环境影响的绝对性和对经营者、保护者的补偿问题,生态旅游是人  相似文献   

2.
森林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观光自然景观为主要对象的高层次的旅游,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森林生态旅游也将越来越感兴趣,特别是自然保护区。福建省已有15个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面积为10.5万公顷。国家级主要有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13个大省级自然保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生态旅游已经成为目前福建省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以连江县青芝山为例,不仅拥有了岩洞石泉景观,更拥有了丰富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介绍了森林生态旅游的概念,分析了连江县目前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森林生态旅游的营造模式,从多方面提供了青芝山生态旅游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李斌 《福建林业科技》2012,39(2):142-145
分析了福建省寿宁县犀溪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包括漂流、千年名村和特有民俗、古建筑、山水风光、红色旅游等,着重对森林旅游资源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寿宁县犀溪文化生态旅游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全国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背景下,如何协调森林旅游开发与森林资源保护的关系是各个景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中以福建省泰宁县为例,分析了泰宁县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条件和优势,提出优化森林旅游项目,建设人才队伍,加强宣传、提高游客保护森林、亲近森林的意识3条建议,以实现森林生态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生态旅游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的不同,结合目前生态旅游的发展状况.以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为例.分析生态旅游业的兴盛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给出对策。  相似文献   

7.
森林生态旅游是当今的一个旅游热点。本文提出了森林生态旅游的概念,并在分析山西省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森林生态旅游今后的岩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1999年是国家旅游局确定的生态旅游年,一时间生态旅游的号角在举国上下吹响。国家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成为生态旅游的首选地区,开发生态旅游被许多地方政府列为发展经济的支柱产业。近期对全国100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的调查结果显示,已有82个保护区正式开办旅游,年旅游人次在10万以上的保护区已达12个。其中上个世纪80年代前对外开放旅游的只有4个,到上个世纪80年代开放旅游的增加了15个,到上个世纪90年代又增加了52个,目前这一明显上升趋势仍在加速。就在人们纷纷为自然保护区成为旅游新热点…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光泽县拥有丰富的竹旅游资源和深厚的竹文化底蕴,被中国竹产业协会授予“中国特色竹乡”称号。自2015年起,光泽县建设了一系列以竹子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点。文章介绍了竹乡生态旅游点的建设内容和取得的成效,并为竹乡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生态旅游是新兴的高级旅游形式,代表着旅游的发展方向。我国生态旅游还处起步阶段,前景广阔。本文从生态伦理学和可持续利用的观点出发,对我国森林公园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开发和保护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1.
陆鸿 《林业调查规划》2009,34(2):134-138
根据朝天马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现状,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劣势及面,临的机遇和威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大资金投入;拓宽客源市场;强化促销,增加知名度;借鉴它山经验促进科学发展;树立整体观念,增进互利互惠;推行区域合作,实现共赢发展等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针对滨海湿地生态旅游的特点,提出滨海湿地生态旅游产品策划的原则,并围绕科普教育游、渔家体验游、康体娱乐游、观光休闲游、文化采风游等5个方面对旅游产品进行详细策划,旨在为福建省滨海湿地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社区生态旅游是将社区发展融入到生态旅游中,以保证社区的利益和环境保护的双赢。文章探讨川东北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重要意义及社区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川东北发展社区生态旅游的模式和措施,对社区生态旅游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对于落后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或待发展的地区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竹林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及其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竹林生态旅游的3个核心内容,利用SWOT分析方法对中国发展竹林生态旅游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结合目前中国竹林旅游景区的发展现状,探讨竹林旅游与竹林生态旅游的具体差异,力图为其顺利过渡提供理论和实际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生态旅游的蓬勃发展,生态较脆弱的旅游目的地出现了盲目开发等问题,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成为协调景区矛盾的一种有效手段和科学管理方法。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发展和各种观点,对旅游环境容量的相关定义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旅游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和国内的实证研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生态旅游瑰宝——大熊山》一书已由中国气象出版社发行。该书全面介绍了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旅游资源、生物多样性以及蚩尤故里、苗瑶祖山和黄帝巡游等传说故事,阐述了森林旅游资源、生态旅游产业开发原则和方法,对该景区科学开发森林旅游,发展环境友好型经济,实现生态明,具有重大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对生态、森林旅游的特点分析世界旅游业为2.04亿人提供了就业机会,1993年产值达3.4万亿美元。生态旅游是一个发展最快的分支。据美国对市场调查表明,参加生态旅游的以高收入、高文化水平的男性中青年为主。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原野景观正在迅速消失,现在必须...  相似文献   

18.
为了加快建设国家旅游示范区、锻造三大旅游板块,以临汾市和运城市为研究对象,对两市2002~2018年旅游收入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地理探测器,对影响两市旅游总收入的11个因素进行了探究,定量对比了两市的旅游发展情况,结果表明:在2002~2018年间临汾市和运城市的旅游总收入持续增长,旅游业整体发展良好,但两市的入境旅游发展较为薄弱;接待国内旅游人次、A级景区数量、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旅客客运量是对两市旅游总收入影响力最大的因素。据此,从增加旅游人次数、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增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加快和完善交通运输体系及加快入境旅游发展5个方面,提出了促进两市旅游业发展的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农业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旅游是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式,也是一种新型旅游活动项目,是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上有机地附加了生态旅游观光功能的交叉生产产业,是当今旅游新需求的必然产物。本文从生态旅游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河北省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资源优势,并提出了开展农业生态旅游的相关政策和发展模式,对河北省农业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通过介绍福建省古树名木现状,从物种、分布、年龄、保护等级、保护价值、生长状况等多方面的分析出发,阐述了如何利用福建省古树名木资源开发科普旅游、观光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历史旅游、宗教旅游、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等思路。在有效保护福建省古树名木资源前提下,充分发挥古树名木旅游资源服务乡村振兴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