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首次报导柑桔花药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同花粉育性密切相关。育性正常型品种(锦橙、先锋橙、血橙、1232桔橙、本地广桔)花药脯氨酸含量很高,败育型品种(脐橙、温州蜜柑,先白无核)含量极低,部分败育型品种(梨2号、宜园3号)含量則居中,差异极显著。本法可用于大量栽培品种,种质资源及育种中间材料雄性育性的生化鉴定,并确定其育性指标。  相似文献   

2.
采用树脂包埋半薄切片技术,对国庆一号温州蜜柑小孢子发育过程及其药壁组织进行了系统观察,将这一过程初步划分为4个时期,即小孢子母细胞形成期、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期、花粉粒形成期、花粉败育期。在这一过程中绒毡层发育既表现过早解体,又表现肥大生长、延迟退化的现象。同一枚花药中4个花粉囊的发育也存在明显的先后次序。这些观察结果对于研究温州蜜柑的雄性不育性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以尾张温州蜜柑为母本、细叶薄皮甜橙为父本杂交获得的F_1代杂种,花粉育性出现广泛分离,并从中选育出迄今世界上唯一的人工无核柑类杂种晚蜜1号。另一典型杂种单株晚蜜2号因其育性稍强,果实具少量种子(单果平均种子数5.6粒),属  相似文献   

4.
我国无核柑桔不育机理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柑桔无核或者少核是一重要商品经济性状,今后培育的新品种,若不是无核或少核,就不能成为世界一流产品,更不能占据国际柑桔市场。研究柑桔无核的内在原因,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近几年研究表明,大部分无核或少核品种是由于授粉受精、胚胎发育以及种子形成过程中的某一环节受阻,从而产生无核的。1 雄性不育11 花药及花粉母细胞退化在引起花粉败育的整个过程中,花粉退化是最强的不育,并且是遗传性不育。不管花期气候如何,其花药退化性状相当稳定。不育性状主要表现为:花药及花丝输导组织退化,药壁绒毡层细胞过早解体,花粉发育缺乏营养供应,如…  相似文献   

5.
新高系梨雄性不育的鉴定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在砂梨( Pyrus pyrifolia Nakai) 中首次发现新高系梨绝大多数品种为雄性不育品种(品系) ,运用5种方法对其进行了鉴定: 形态学观测花药、花粉情况; 花粉离体培养法; 整体染色透明法对花药显微观测; 石蜡切片解剖法对大蕾期花药、花粉囊、花粉显微观测; 田间授粉试验。结果表明: 新高系梨9个品种中除‘早生黄金’梨为雄性可育品种外, 其它8个品种即‘新高’、‘黄金’、‘水晶’、‘荣山’、‘天皇’、‘金秋’、‘晚大新高’、‘农家新高’均无正常花粉或正常花粉极少, 为花粉败育, 属孢子发生性雄性不育类型, 且其雄性不育程度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6.
无核优质丰产椪柑新品系——黔阳无核椪柑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从湖南省黔阳县普通柑中选育出来的优良芽变新品系———黔阳无核柑 ,经 8年继代高接繁殖 5代鉴定及多点栽培试验 ,证明其果实稳定无核 (0~ 0 .0 0 1粒 /果 ) ,果形美观 ,肉质脆嫩 ,汁多化渣 ,风味浓郁 ,品质极优。并表现生长旺盛 ,早果、丰产 ,适应性广。该品种已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根据花粉育性研究及人工授粉试验结果 ,初步认为花粉败育及雌性器官 (胚囊 )可能也高度败育是导致其稳定无核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枣树雄性不育新种质的获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测定花粉生活力、花粉量并结合解剖学观察, 首次从枣树自然群体中鉴定得到了1个黄蕾无花粉的雄性不育材料枣雄性不育1号。在雄性不育1号花粉发育过程中可见四分体, 之后小孢子聚集解体, 至黄蕾期花药空囊或仅留花粉残迹, 其花粉败育发生在四分体以后。四分体时期绒毡层肥大增厚可能与花粉败育有关。雄性不育1号胚中度可育、大果和早熟, 可以作为枣树杂交育种中有价值的母本材料。  相似文献   

8.
1991年从湖南省黔阳县普通Peng柑中选育出来的优良芽变新品系-黔阳无核Peng柑,经8年继代高接繁殖5代鉴定及多点栽培试验,证明其果实稳定无核(0-0.001粒/果),果形美观,肉质脆嫩,汁多化渣,风味浓郁,品质极优。并表现生长旺盛,早果、丰产,适应性广。该品种已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根据花粉育性研究及人工授粉试验结果,初步认为花粉败育及雌性器官(胚囊)可能也高度败育是导致其稳定无核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为了观察大树移植对温州蜜柑雄性不育性的影响,1985年和1986年3月15日在华中农业大学柑桔园移栽6年生温州蜜柑。移栽树6月1日开花,平均每花药含饱满花粉29005粒;而对照树(末移栽)4月30日开花,每花药含饱满花粉2825粒。1986年3月10日  相似文献   

10.
为了从细胞学角度研究大葱雄性不育的机理,利用石蜡切片法对大葱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花药与花粉发育过程进行比较研究。观察结果表明:大葱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小孢子母细胞都能正常进行减数分裂,四分体可以释放出小孢子。雄性不育系的花粉败育发生于单核小孢子时期,具有单核败育的特征。观察发现大葱雄性不育系的小孢子有2种败育类型:(1)绒毡层细胞正常发育,但中层细胞发生了延迟解体的现象,小孢子时期仍然存在,与逐渐缩小的药室一起挤压小孢子细胞成一染色极深的团块状物质;(2)绒毡层提前解体,不能提供小孢子发育所需的营养,小孢子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解体,仅剩下内空的花粉粒。花粉败育不仅与绒毡层有关,还与中层细胞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小知识     
小知识雄性不育系在两性花植物或雌雄同株植物中,虽然雌蕊发育正常,但由于遗传性的原因造成自身无花粉或花粉失去生活力的植株所构成的品系,叫做雄性不育系简称不育系。雄性不育可分为雄蕊退化、花粉败育、功能不育三种类型。利用雄性不育配制一代杂种,可免除制种过程...  相似文献   

12.
茎芥菜胞质四倍体白菜雄性不育系花药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茎芥菜胞质雄性不育系与四倍体白菜杂交获得的同源四倍体白菜异源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为材料,采用形态学和石蜡切片方法研究其花药解剖结构及发育。结果表明:该雄性不育为结构性雄性不育,其退化或畸形雄蕊分为5种类型:盾状雄蕊、条状雄蕊、片状雄蕊、羽状雄蕊和瓣状雄蕊。该雄性不育系花药发育败育有两个时期,盾状雄蕊花药败育于孢原细胞分化期,雄蕊整个发育时期均处在孢原细胞分化期,无绒毡层与花粉母细胞的分化,不形成药室,属孢子体败育型;其它类型雄蕊,花药败育发生在雄蕊原基分化时期,由于雄蕊原基偏离正常的分化轨道,形成瓣状化雄蕊。  相似文献   

13.
利用cDNA-AFLP检测甘蓝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时序性表达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通过cDNA-AFLP技术分别对4种具有不同败育时期特征的甘蓝雄性不育材料和遗传背景一致的可育材料进行分析, 揭示了4种不育类型育性相关基因的时序性表达特征, 并对4种育性相关基因分别选取1个转录表达片段(TDFs) 克隆测序。结果表明, 获得的113条不同表达方式TDFs可分为12种模式: 其中按照不同雄性不育败育顺序表达中断的有A、B、C、D 4种模式, 分别代表造孢细胞期、花粉母细胞期、四分体前期和四分体后期发育中断的育性相关基因。这4种表达模式包括76条TDFs, 占总TDFs的67.25%。结合发育中断模型和序列分析结果, 推测糖基水解酶家族基因、具有VQ结构域的基因、富含甘氨酸蛋白和促进游离小孢子解离的果胶裂解酶基因可能分别参与上述花药发育4个时期雄性育性的建成。  相似文献   

14.
为系统探明椪柑无核发生的机制,以无核椪柑新品种丽椪2号和普通有核椪柑为试材,对雌雄配子体的育性和亲和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丽椪2号花粉发芽率、花粉染色活力和花粉粒数量等与有核对照存在显著性差异,属于低育型花粉。丽椪2号花粉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期染色体行为发生了异常,出现较高频率的染色体链及少部分的染色体环和落后染色体。授以高育性的雪柑花粉后,丽椪2号仍能形成无核果。切片观察发现,丽椪2号胚囊母细胞在四核期已完全退化。因此,胚囊高度败育是丽椪2号产生无核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观察和分析南丰蜜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var. kinokuni(Tanaka)H. H. Hu]的花粉育性、成熟胚囊结构以及胚胎发育情况,探讨其产生无核现象的原因。结果表明:南丰蜜橘的花粉具有一定的生活力和萌发率,属于中育性花粉;南丰蜜橘胚囊发育正常;授粉4周后大部分合子胚发育停滞并且出现败育迹象;饱满种子在授粉8周后胚发育到心形胚阶段时,部分种子的胚乳开始瓦解,到授粉16周后退化形成瘪籽和痕迹,另一部分发育成正常种子和充满胚乳的饱满种子;到成熟期时,小果系、早熟系南丰蜜橘种子全部退化,大果系南丰蜜橘种子大部退化,形成无核果实。胚胎早期败育是南丰蜜橘无核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森田尼无核'葡萄胚发育及败育的细胞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种子败育型葡萄‘森田尼无核’为试材,系统研究其胚发育及败育的细胞学进程,分析胚乳败育与胚败育的关系。结果表明:种子败育型葡萄‘森田尼无核’与有核葡萄‘谢花红’的胚均能发育到球形胚阶段,随后‘森田尼无核’的胚逐渐败育,而‘谢花红’的胚珠继续发育为成熟种子。‘森田尼无核’的胚乳败育早于胚败育,其胚挽救适宜取材时期是花后28 d。  相似文献   

17.
在辣椒上同时存在细胞质不育和细胞核不育两种遗传类型的雄性不育,是研究植物雄性不育育性表达很好的试验材料。介绍了辣椒雄性不育的小孢子败育机理、育性与生理生化指标昀关系、育性相关基因遗传特点以及最新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并指出今后辣椒雄性不育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大白菜雄性不育系小孢子发生的细胞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采用塑料半薄切片技术, 在光学显微镜下系统地观察了大白菜同质异核、异质同核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细胞核雄性不育系及其相应保持系花药发育过程的细胞形态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细胞核雄性不育系花药败育主要发生在减数分裂期, 花粉母细胞不能发生正常的减数分裂;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花药败育主要发生在四分体时期或小孢子单核期, 表现为绒毡层细胞异常, 四分体或小孢子败育。  相似文献   

19.
温州蜜柑雄性不育遗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温州蜜柑的雄性不育是果实无核的主要原因,也是本品种极宝贵的特性。如能通过有性杂交等途径,将这种特性传递给杂种后代,就有可能培育出符合人们要求的无核新品种。而且,只要在杂种一代出现优良的类型,即可通过无性繁殖加以固定。  相似文献   

20.
萝卜雄性不育性的几性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萝卜234株雄性不育株的花器形态观察,将其分成3种类型:花冠退化型,雄蕊萎缩型,花粉败育型。花粉败育型中按柱头外露情形可观察形可观察到柱头外露,半外露及不外露3种状态。萝卜雄性不育系的四分体子孢子正常,花粉粒从小孢子形成以后开始退化。401A、7701A在小群体中的育株率达100%。通过3对雄性不育材料及其保持系的酯酶同功酸分析,不育系与保持系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第5条和第6条酶带,酶带显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