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眼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龙眼壳、核等加工废弃物,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文章主要基于龙眼核、壳等丰富的营养、活性成分,对龙眼深加工废弃物的研究开发情况进行了探讨,并对龙眼深加工中的废弃物及其活性物质的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正很多人都认为夏季天气炎热,易发生皮肤病。殊不知,冬季因气候寒冷,昼夜温差大,空气干燥等原因,也是部分皮肤病的高发季节。临床研究发现,冬季常见的皮肤病有以下四种,分别是老年性皮肤瘙痒症、顽固性皮癣、季节性荨麻疹、干性湿疹。1.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皮肤瘙痒症多发于老年人,特别是冬季,很多老年人常在睡觉时,感觉身体某个部位或者多个部位瘙痒难忍,并且越抓越痒,有的患者甚至因瘙痒而不能安眠。因  相似文献   

3.
龙眼在加工过程会产生较多副产物,如何对其有效利用已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问题.以龙眼典型加工副产物—果壳、果核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基本营养组成,以期为龙眼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龙眼壳和龙眼核中均含有较为丰富的营养物质,其中含龙眼壳中可溶性膳食纤维0.48g±0.03g、不溶性膳食纤维0.14g±0.01g、...  相似文献   

4.
皮肤瘙痒症在中老年人中较常见,特别是到了秋冬季节,发病人数更多.涂搽花椒盐水,方法简单,效果良好,有助于解除秋冬季皮肤瘙痒之苦. 花椒是调味品,气味芳香,可以去除肉类的腥膻之气,也是解毒良药.如果是冷热食物引起的牙痛,用1粒花椒放在痛牙上,痛感就会慢慢消失.在古代,中医外科在手术前后没有药用酒精,大多用花椒盐水来消毒.  相似文献   

5.
龙眼杂交后代果实性状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立冬本和青壳宝圆杂交后代为试材,对杂种后代果实13个性状进行测定并分析它们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龙眼杂种后代果实大小、果肉厚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种子大小和可食率属于数量性状遗传,果肉质地属于质量性状遗传;龙眼杂种后代果实大小有趋小回归和退化的遗传倾向,低亲遗传极其明显;在亲本(立冬本、青壳宝圆)同为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大种子和甜味时,杂种后代遗传有明显的趋小变异,但也有出现高亲的遗传表现;龙眼果肉不流汁对流汁、离核易对离核难、果皮颜色青褐色对黄褐色、果肉乳白色对黄白色在杂种后代中有较大的遗传优势,而种脐大小在杂种后代中表现趋中变异。  相似文献   

6.
正青山龙眼长乐栽培龙眼历史悠久,百年以上的古树达2000多株,青山龙眼具有晚熟、核小、肉厚、质脆、味香的特性,据文献记载,应始于唐宋时期。宋朝时,青山龙眼就开始作为贡品进贡朝廷,宋光宗皇帝曾赐匾青山龙眼为"黄龙"(因青山黄勉斋进贡的龙眼)。明弘治《刘志》物产篇有龙眼的记载,赋贡篇也记述长乐生产的龙眼和宝圆(龙眼干)曾定额进贡朝延,可见当时龙眼栽培之盛,据清同治用彭老藻、杨希润所修的《长乐  相似文献   

7.
作为龙眼立冬本和青壳宝圆的优良杂种后代,"冬宝9号"是福建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培育出的优质大果晚熟龙眼新品种,不仅特晚熟、果实大,同时具有可食率高、肉质爽脆、不流汁等优点。本文主要从冬宝9号特征入手,对冬宝9号龙眼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管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以龙眼核、壳提取物、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和壳聚糖为原料制备涂膜液,应用于中等湿度的龙眼干,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以半干龙眼的菌落总数为指标,优化涂膜液配方。结果表明:涂膜保鲜液中苯甲酸钠浓度对半干龙眼保鲜效果的影响最大,而龙眼核、壳提取物、山梨酸钾和壳聚糖浓度对保鲜效果没有显著影响。综合考虑保鲜效果与成本,涂膜液的最佳配方为:龙眼核、壳提取物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6 Brix,苯甲酸钠浓度0.16%,山梨酸钾浓度1%,壳聚糖浓度1%。  相似文献   

9.
将常被丢弃的龙眼壳和龙眼核高效合理地利用起来,不仅不浪费资源,还能够提高龙眼的整体利用价值,提供了获得黄酮的另一途径,降低提取黄酮的经济成本。研究了超声波辅助乙醇浸提法从龙眼壳、核中提取黄酮,其量的测定是采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利用响应面法在单因素试验结果之上再做优化试验,最后得到最佳提取工艺:超声温度61℃、原料目数41目、乙醇浓度63%、料液比1 g∶20 mL、超声时间30 min,实际黄酮提取量可达39.1 mg/g。  相似文献   

10.
CaCl2浸泡处理对银杏贮藏品质和种壳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银杏核用主栽品种佛指和龙眼为试材,将其种核用1% CaCl2浸泡处理24 h,然后置于室温下贮藏,研究在贮藏过程中种核呼吸强度和品质变化规律,并对种壳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①银杏种核单粒重和种仁呼吸强度、含水量、总淀粉含量及支链淀粉含量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浮籽率则呈上升趋势;品种间比较以龙眼呼吸强度高、水分散失快、营养消耗高;CaCl2处理后种核的水分散失和养分消耗均受到抑制,种仁呼吸强度也有下降,其中龙眼的处理效果较为明显.②银杏种壳由大量管胞组成,管胞表面光滑,穿孔明显,穿孔主要有圆形和撕裂状;管胞直径和穿孔的形状、分布、大小品种间差异显著,与佛指比较龙眼的管胞直径较小、穿孔面积较大;CaCl2处理后种壳表面密布钙质颗粒,部分颗粒覆盖于管胞的穿孔洞口,减少了水分的散失和O2的进入,提高了银杏种核贮藏性能.  相似文献   

11.
云南热区龙眼经过上世纪90年代末期的发展,全省龙眼种植面积和总产量1998年为0.3万hm2、450t;2002年为0.51万hm2、1万t;2003年为0.77万hm2、1万t。[1]由于龙眼在云南发展较晚,大多数果农缺乏科学施肥的方法和知识,只凭经验对龙眼施肥。施肥不当易造成龙眼低产和烧伤。本试验旨在对龙眼园,特别是投产初期的龙眼园进行合理施肥探讨,以提高本地区龙眼产量,增加果农收入。对龙眼施肥的研究,在龙眼发展较早的福建、广西等地区有所研究。由于地区差异,土壤类型不同。为实现本地区龙眼园高产、稳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果园经济收益,从2002~2004年…  相似文献   

12.
以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壳为原料,硝酸为改性剂,制备硝酸改性龙眼壳活性炭(LCN),并吸附水溶液中的Pb(Ⅱ),研究了pH、吸附温度、Pb(Ⅱ)质量浓度、吸附时间对Pb(Ⅱ)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改性能显著提高龙眼壳活性炭对Pb(Ⅱ)的吸附能力,当溶液pH 5、吸附温度298K、Pb(Ⅱ)质量浓度100mg/L、吸附时间40min时,LCN对Pb(Ⅱ)的吸附量为192.72mg/g。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更符合LCN对Pb(Ⅱ)的吸附过程。与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相比,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更符合LCN对Pb(Ⅱ)的吸附行为,说明LCN对Pb(Ⅱ)的吸附是以单分子层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13.
绿色食品龙眼生产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眼俗称“桂圆”,是我国南亚热带名贵特产。龙眼果实富含营养,具滋补功能,自古受人们喜爱,并视为珍贵补品。莆田市位于东海之滨、台湾海峡西岸,因其独特的地理、气候资源,盛产龙眼,现有优质龙眼种植面积在1.3万hm^2以上,素有“兴化桂圆甲天下”之美誉。  相似文献   

14.
在黄壳石硖龙眼(Euphoria longana Lam.)无性系群体中通过营养系选种选育出大果型桂花味石硖龙眼芽变新株系,平均单果重达10.5-11.1g,比普通石硖龙眼重26%-31%;果粒均匀;果肉具有桂花香味,有3种香气成分只在芽变系中检出;复叶、花序、果穗显著比对照短(P<0.01,P<0.05);单株产量比对照稍高,果实品质基本保持原黄壳石硖的水平,认为是优良芽变新株系。  相似文献   

15.
凤梨穗龙眼优良品种原产地系厦门市同安区新民镇,现广东、广西及我省部分地区都有引种栽培,表现不错。该品种在同安种植面积达2万多亩,已超过第二主栽赤壳龙眼品种。且正以每年5000多亩的速度在原水涨、赤壳品种的8年生以下幼龄树高接换种。 一、品种简介 树冠圆头形,树姿开张,树形紧凑,树势强壮,多分枝。主干、主枝灰褐色。纵纹深是其品种最主要  相似文献   

16.
特优龙眼株系石硖32号的特性及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广西,广东各地的龙眼品种石硖中选出7个优良单株,经嫁接培育后进行栽培对比试验,最终选出石硖32号比一般黄壳石硖龙眼提早收获7-10天,树型矮化,适应性强,质优,丰产稳产性能好。  相似文献   

17.
<正>龙眼是热带亚热带果树,偏北部的龙眼产区个别果园冬季易出现冻害。根据龙眼冻害的特点,现将其防御及处理措施简述如下。一、龙眼冻害的防御1.选择园地。在较易出现冻害的产区,冷空气沉积的低洼地段龙眼易受冻害,且坡度越低受害越重,因此,龙眼果园应建立在地势较高的地段;若果园地势虽较低,但靠近有水库、河流等大水体,对温度变化有缓冲作用,冻害会较轻。冬季经常有冻害的果园不适宜  相似文献   

18.
龙眼果实采后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龙眼是我国南方的热带亚热带水果,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龙眼果实一般成熟于高温、高湿的夏季,采后贮藏期间易发生品质劣变、腐烂,严重制约了采后贮藏保鲜。就物理保鲜技术(如低温、气调、热处理和辐照)、化学保鲜技术(如有机酸、磷脂酶D抑制剂、外源ATP和涂膜)和生物保鲜技术的国内外龙眼保鲜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保持龙眼果实采后品质、延长保鲜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龙眼史话     
南方珍果 龙眼(Dimocarpus longana Lour.)系无患子科龙眼属唯一广为栽培的常绿果树。自古以来,龙眼与荔枝蜚声齐名。《后汉书》记:“龙眼之见珍,自汉已然”。《南方草木状》载:“魏文帝(公元200—226年)诏群臣曰:南方果之珍异者,有龙眼、荔枝”。宋代著名诗人苏轼吟曰:“龙眼质味殊,绝可敌荔枝,异出同父祖,端如柑与桔,未易相  相似文献   

20.
龙眼缺镁症及其矫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福建龙眼园土壤镁素状况因土壤母质不同而异,玄武岩发育的土壤供镁充足,河流冲积物发育的土壤供镁尚可,而第四纪红土,尤其是花岗岩、凝灰岩发育的土壤供镁水平低或极低,这些土壤是我省龙眼园土壤的主要类型,应重视施用镁肥。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喷施硝酸镁结合土施钙镁磷肥可矫治龙眼缺镁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