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风文明是指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在农村形成崇尚文明、科学的社会风气,农村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逐步适应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乡风文明建设是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工程的灵魂工程,必须得到高度重视。乡风文明建设必须从整体出发,坚持整体乡风文明布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提升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为中心工作,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扎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金融大背景下,利用中国农村地域广、人口多、需求大的优势,以扩大农村文化消费为契机,适应农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通过保证农民增收、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农村文化消费市场、因地制宜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培养人才和加强管理等途径,有针对性的满足和引导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启动广大农民潜在的文化消费需求,以开拓农村消费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就成为扩内需、保增长、实现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3.
为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积极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科普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服务群众,促进农村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用实实在在的服务,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密切城乡关系,推动农村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4.
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获得安全饮用水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事关群众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就如何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理,提出一些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五千年文明看西安,八千年文明则要看秦安,秦安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辖区内有17个乡镇,历史源远流长,民俗特色鲜明。天水“五大文化”中的伏羲女娲文化、大地湾文化和三国文化都在秦安,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民间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文化底蕴深厚,发展潜力巨大。党的十八大指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丰富,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如何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本文从秦安县农村文化发展的现状出发,就如何创新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广大农民群众看书难、借书难、看报难、读音像制品少的问题,满足农民求知成才和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愿望,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0):216-217
农村文化生活是社会文明程度和群众文化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步发展,基础设施得到相应的改善,人民群众对于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愿望日益强烈。要建设新农村,文化必须先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可以使农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水平、民主法制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其精神文化需求呈现迅速上升之势。为此,各地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解放文化生产力,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文化积淀深厚的河南,不仅戏多,剧种、剧团也多,众多的地方戏剧种扎根于民间,一直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9.
<正> 为了进一步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求知、求富、求乐的文化生活需求,扭转山区农村文化贫血的落后局面,我们保康县两峪乡在集镇和一些条件较好的村组,依托能人建起了农村科技文化书屋。但据笔者跟踪调查,农民群众对此反映冷淡。农村科技文化书屋的主人也对农村科技文化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群众对公共文化的需求日益迫切。为了解目前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现状,课题组深入河北省4个县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农民自办文化具有适合群众需要、投资小、贴近群众生活等优势,但因普遍面临政策支持不足、核心人才短缺、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其发展面临重重障碍。调整政府角色定位,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推动农民自办文化发展,是推动农村公共文化供给模式创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开展文化下乡工作,就是要通过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多类型的宣传教育服务,把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和文化送进千家万户,帮助农民依靠科技脱贫致富,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2.
张易镇后石嘴骨干配套建成后改善和保证了当地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极大程度上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当地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除了物质需求,还有精神需求。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西方国家试图通过文化软实力来渗入我国,发展好我们自己的文化,不被外来文化渗入,群众文化充当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积极发展群众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精神文明建设也离不开群众文化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杨华平 《北京农业》2011,(30):171-172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满足农民的基本文化需求,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不可缺少的关键性要素之一。要搞好新农村文化建设,就要关注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进而繁荣农村文化。当前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强烈,对于大众性文化活动、文化场所和文化设施的建设、民间传统文化的浸染和传承等方面的需求日趋高涨。为了有针对性地满足和引导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就要注重精神文化产品的开发,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发掘、保护民族民间文化,使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凝聚人心。  相似文献   

16.
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加强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是丰富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在要求,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是顺应并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载体、最佳平台和重要途径。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日益改善和提高,农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趋上升。  相似文献   

17.
江总书记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其核心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农村实际的方针政策,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给广大农民带来了实惠,农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总的来说,群众对党和政府是满意的,农村的党群、干群关系是好的,农村社会是稳定的.但对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当前,农村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张忠成 《农家参谋》2022,(8):168-170
供水工程建设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村山区居住的群众来说,其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生产水平.供水工程在农村地区施工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为当地人民提供日常用水,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即将发生的自然灾害,促使农田灌溉面积进一步扩大,满足当地人民生活基本需求的同时,改善当地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为"吃饱"而劳碌的生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丰富的农村文化生活已经成为当前农村农民的最大需求。因此,丰富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它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为"吃饱"而劳碌的生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丰富的农村文化生活已经成为当前农村农民的最大需求。因此,丰富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它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