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漳州黑荆树基地造林检查及作业设计;2.福建省林业图集绘制;3.飞播造林成苗、成效调查;4.福建省林业产业检查;  相似文献   

2.
黑荆树原产澳洲,树皮富含单宁,是一种见效快,经济价值高的优质栲胶原料树种。七十年代初,我区宜山县开始大面积引种,生长迅速,6—8年生就可砍伐收获。近年来已引起各地重视,发展很快,全区造林面积约4万亩。在适生地区推广黑荆树造林,是加快我区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  相似文献   

3.
由世界林业科学院院士、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贺近恪研究员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林业研究所所长 A.G.布朗高级主任研究科学家主编的“黑荆树及其利用”一书,以通讯方式通过了同行专家的评审。黑荆树是世界优质栲胶原料之一,是重要的能源和经济树种,适生于中国南方许多地区.本书是中国、澳大利亚、巴西、日本等国一些知名科学家在统一规划下合作编写的关于黑荆树的学术专著。  相似文献   

4.
<正> 黑荆树(Acacia mearnsii De Wild)是速生、经济价值高、用途广的经济用材树种。树皮单宁含量46%以上,是优质的凝缩类栲胶原料;材质坚韧,是良好的家俱、坑木等用材;木材纤维素高达45%,是人造丝和造纸的好原料;枝桠可作燃料。本文根据在江西、福建、浙江、贵州、云南、四川和广西等七个省(区)黑荆树的重点引种栽培区的调查,着重讨论黑荆树生长的生态条件。一、引种情况黑荆树原产澳大利亚,五十年代由华侨引入我国福建、广东等沿海一带,尔后,林业  相似文献   

5.
新书介绍     
本书由世界林业科学院院士贺近恪和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林业研究所所长高级主任研究科学家艾伦·布朗主编,邀请中国、澳大利亚、巴西、日本等国的20多位有关专家合作撰写。是1971年Sherry S P的重要著作“The Black Wattle”(黑荆树)出版20年后出现的新的黑荆树学术专著。它系统地介绍了重点地区发展黑荆树的情况和经验,充分地吸取了20年来黑荆树研究的最新成果,详细地论述了有关的基本性质和利用途径。因而是一本综合性的、反映当代水平的重要著作。  相似文献   

6.
根据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ACIAR)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合作项目“黑荆树栽培及其栲胶利用”的规定,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陈温舒高级工程师和亚热带林业研究所高传壁工程师于1987年1月26日至2月22日赴澳大利亚考察黑荆树种源原产地的自然生态情况及立地条件,同时采集树皮样品以分析测定不同种源树皮的单宁含量,受到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的林业研究所、化学与木材工艺研究所,南澳大利亚州南方树木育种委员会,塔斯马尼亚州林业委员会的热情接待。在CSIRO林业研究所本项目负责人的周密安排并派员陪同考察下,先后到达新南威尔、维多利亚、南澳大利亚和塔斯马尼亚四个州的悉尼、堪培拉、墨尔本、霍巴特四  相似文献   

7.
柳州市柳江县等地自1983年引种黑荆树,至今已逾万亩。据悉:柳江县福塘乡高兴村等一些地方,造林后一年零两个月,最高的一株达5 .56米,胸径3.9公分.这与造林后及时抚育是分不开的.为探讨抚育管理对黑荆树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林业工作研究》2006,(6):44-52
法国是林业发达国家,在森林培育、经营和管理等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为借鉴林业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技术,改进我国森林质量管理,推动中法林业交流合作,经国家外专局批准,2006年3月16日至4月5日,国家林业局造林司组织河北、浙江、安徽、福建、广西、西藏及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森工集团等8个单位从事森林质量评价管理的专业人员22人,赴法国进行了森林资源质量评价管理培训。  相似文献   

9.
优良树种黑荆树高尚士黑荆树,又名澳洲金合欢,豆科,金合欢属之一种。原系非洲、大洋洲的乡土树种。六十年代引种到我国安家落户,经三十多年来栽培试验,已经成为我国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福建、江西、浙江等省非常优良的造林树种。黑荆树为常绿乔木,树高15米左...  相似文献   

10.
应用ABT3号生根粉进行黑荆树裸根苗造林和种子处理的田间试验和大区对比试验的结果表明,ABT生根粉能有效地提高黑荆树裸根苗的造林成活率11.1~25.2个百分点。对幼苗的高、径生长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从提高成活率看,浸根法>浆根法>对照。浸根法最佳处理浓度是50~100ppm浸根2~4小时后造林,但用50ppm药泥浆沾根后造林,其操作方法简便;应用于黑荆树种子处理时,对促进发芽有一定的作用,但必须先用开水烫种法除去种皮胶质物后应用方见效果,适宜的使用浓度是3号ABT生根粉100ppm浸24小时。  相似文献   

11.
黑荆树,又名澳洲金合欢,豆科,金合欢属。原系非洲、大洋洲的乡土树种。60年代引种到我国,经30多年来栽培试验,已经证明在我国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福建、江西、浙江等省、区均为优良速生造林树种。 黑荆树为常绿乔木、树高15米左右,树干通直,羽状叶、深绿色,树干黑色,树冠开展,  相似文献   

12.
<正>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单位1 104 樟子松在河北北部地区的引种和推广河北省林木种子站2 105 福建黑荆树地理种源试验研究福建林学院3 108 主要针叶造林树种优树选择、子代遗传测定、种子南京林业大学园营建三项技术标准的制定4 109 林木种子快速检验方法的研究福建林学院5 110 三明市杉木优良无性系选择的研究福建省三明市林业科学研究所6 111 湖南板栗良种区域化试验研究湖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7 115 岑溪软枝油茶2号、3号高产无性系选育广西壮族自治区林科所8 121 兴安落叶松育苗稀土微肥应用技术的研究北京林业大学  相似文献   

13.
黑荆树是世界著名的速生、高产、优质鞣料树种,近年我县栽培面积又有进一步的扩大。但是黑荆树幼苗茎杆高、纤细、枝叶多,不仅会给苗木运输和栽培带来诸多不便,而且苗木容易失水,影响造林成活率。为此,我们进行切杆造林试验,旨在切去地上一部分茎叶,减少苗木的水分损失,保证造林成活;同时也减少苗木运输和栽植时的麻烦。  相似文献   

14.
<正> 1962-1963年我省平阳县山门林场、省林科所和本所引种黑荆树(Acacia mearnsii Wi-nd)获得成功,并保留较多的片林和母树。引种的黑荆树7-8年后陆续开始采伐利用。1980-1981年,温州地区各县、市及台州地区的温岭、玉环等县又陆续造林1万余亩。我省在引进黑荆树的同时,又引进银荆(Acacia dealbata Link)和绿荆(A. decurrensWilld)。一、环境条件黑荆树适应性较强,对环境要求不严,其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15.
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我们的提高,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我们的普及,是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的教导,我所于1973年1月6日——17日和1月17日——22日,分别举办了“林木害虫生物防治”和“林木良种选育”训练班。 参加“生防”训练班的46人;参加“林木良种选育”训练班的五51人。学员来自全省10个地区、86个县(市)的林业生产、科研和教学单位。他们大都是从事林业工作多年的技术骨干。为了进一步开展群众性的林业科研活动,他们肩负着学习、交流和传授林业新技术的重任聚集到省林蚕研究所。  相似文献   

16.
黑荆树是现今南方比较理想的栲胶树种之一。近几年闽南地区有较大面积的造林,其树体的流胶是一种普遍现象,明显地影响黑荆树的生长。因而,对黑荆树的流胶病进行观察,分析和探讨它的病因,加以预防,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黑荆树是当前的主要栲胶树种,也是珍贵的鞣料树种之一,在我国南方省份广泛栽培。由于幼苗主根发达,侧根少,实生裸根苗造林成活率较低,只有采用营养钵苗造林才能保证造林成活率。本文从采种、种子贮藏、育苗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黑荆树营养钵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8.
澳大利亚高级育林专家斯图尔特先生(Stewart H T L)、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ACIAR)林业项目协调员特布尔博士(Turnbull J W)、CSIRO林业研究所林业项目协调员舍丽小姐(Suzette Searle)3人评估小组于1992年3月30日~4月2日访问中国林科院林化所。目的是对中澳第二期合作项目“黑荆树栽培及制浆研究”(1989~1992)三年工作进行全面评估.以决定该项目今后的去向——结束、延期或取代。  相似文献   

19.
我区自1972年开始引种黑荆树以来,目前已发展到七个基地,造林面积16386亩。普遍生长良好。。通江县文峰公社1974年营造的黑荆树1980年开始开花结实,4年采种5000余斤。经测定,种子质量如下:  相似文献   

20.
园林快讯     
世行贷款林业项目还贷金管理座谈会召开11月18日,国家林业局世行贷款林业项目还贷金管理座谈会在浙江千岛湖镇召开。据了解,目前中国利用世行贷款投资的林业项目已有6个,全国林业利用外资额累计已达57亿美元,实施了“国家造林项目”、“森林资源发展和保护项目”“贫困地区林业发展项目”“林业持续发展项目”四个项目,在全国680多个县(市、区)完成造林面积325万公顷,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林业的改革开放进程,加快了我国林业建设步伐。(千岛湖新闻网)根据生长周期的不同,叶片可以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既是白菜又是花,这是山东省胶州市大白菜研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