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同水平磷日粮补充细菌植酸酶对蛋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 玉米、大豆等多数植物种子内以植酸盐形式的磷占60%以上。这种植酸磷利用率低,因而促使人们使用无机磷,以满足家禽、猪等单胃动物对磷的需要。由于植酸的碱性磷酸盐基团能与质子化氨基酸,如赖氨酸基、组氨酰基、精氨酰基的残留物发生离子结合,使植酸对蛋白质的溶解性和胃蛋白酶功能产生副作用。 在磷的吸收时存在明显的二次植酸酶反应,添加高水平的植酸酶将使单位植酸酶当量更低。据报道,在产蛋鸡日粮中补充250u/kg植酸酶,相当于0.9g单磷酸钙MCP)。在一项饲喂玉米——大豆基础日粮的产蛋鸡研究中,日粮添加500u/ kg…  相似文献   

2.
植酸酶提高肉鸡生长性能和磷利用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在不同类型和有效磷水平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对肉用仔鸡进行生长性能和磷利用效果评定,结果表明:①不同有效磷水平日粮加植酸酶(200~400Pu/kg)均明显提高体增重、饲料利用率,在玉米—糠麸—菜、豆粕日粮中加植酸酶的反应受日粮有效磷水平的影响,低磷日粮加植酸酶有较大的应答;②肉鸡生长性能的改善与磷、钙、锌利用增高相关,饲喂添加植酸酶日粮的肉鸡血清磷、胫骨灰分、磷、钙、锌含量提高,植酸磷、总磷、钙的表观利用率增加;③添加植酸酶,玉米—豆粕型日粮对肉鸡增重和饲料效率未见明显改善,而玉米—糠麸—棉、豆粕型日粮对肉鸡生长性能有提高趋势;④含较高植酸磷的肉鸡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可减少或不添加无机磷酸盐  相似文献   

3.
植酸酶对樱桃谷肉鸭矿物元素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用162只1日龄樱桃谷肉鸭,随机分成6组,研究在低有效磷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植酸酶对肉鸭胫骨、血清、肝脏、排泄物中矿物元素的沉积和利用的影响。第1组为正对照组,饲喂正常有效磷日粮;第2组为负对照组,饲喂低有效磷日粮(有效磷比第1组降低0.1%);第3、4、5、6组为试验组,分别在第2组日粮的基础上添加300、500、700、900 FTU/kg的植酸酶。试验结果表明:(1)低有效磷日粮中添加植酸酶提高肉鸭对植酸磷、总磷、钙的利用率,减少排泄物中植酸磷、总磷和钙的含量(p<0.05),玉米-豆粕-米糠型日粮条件下,肉鸭在生长后期对植酸磷的利用率为26.40%。(2)低有效磷日粮中添加植酸酶能提高肉鸭胫骨中灰分、灰分中钙、磷、血清中无机磷的含量(p<0.05),但对血清中钙含量无显著影响。(3)低有效磷日粮中添加植酸酶提高了肉鸭对锰、锌的利用率,但降低了对铜、铁的利用率(p<0.05);植酸酶促进了肉鸭肝脏中锰、锌的沉积,但降低了铜、铁在肝脏中的沉积(p<0.05)。  相似文献   

4.
蚯蚓体内植酸酶对麦麸中植酸磷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酸酶(Phytase Enzyme)是一种水解酶,广泛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中,它能将植酸磷降解为无机磷酸和肌醇。蚯蚓体内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及抗菌肽,还含有胆碱酯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植酸酶等。麦麸在畜禽日粮中被广泛应用,其植酸磷含量高达0.7%。为探究蚯  相似文献   

5.
植酸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其使用效果也得到认同.试验证明,在猪和鸡日粮中添加适量植酸酶能取得很好的应用效果,一方面植酸酶水解植酸盐释放出很大比例植酸结合态的磷,既减少了无机磷添加量,又增加了饲料配方空间,同时降低粪磷排泄量可达34%~54%;另一方面,植酸酶具有潜在的营养价值,添加适量的植酸酶可以提高微量元素、蛋白质和能量的利用率.本文针对当前植酸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探讨植酸酶应用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对植酸酶的应用效果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
植酸酶在家禽养殖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其太 《中国家禽》2001,23(16):39-41
1 提高氮、磷利用率,减少氮、磷排泄,降低污染家禽对植酸磷的利用率非常有限,一般饲粮中60%~75%的磷不能被禽类消化,对饲粮所含植酸磷的利用率基本上为零,即使象小麦和大麦这类含有内源性植酸酶的饲料,其植酸磷的利用率也仅能达15%~30%。饲料中添加微生物植酸酶后,由于植酸酶可使谷类和油饼类等植物饲料中植酸磷所含的大部分磷释放出来,用以满足动物对磷的需要,从而提高对磷的利用率,同时减少磷的排泄量。Nelson等(1968)首先报告了向日粮中添加植酸酶提高了雏鸡对植酸磷的利用率(以体增重和骨灰分作为指标)。将无花果…  相似文献   

7.
猪日粮中添加植酸酶能提高植酸磷及植酸盐的利用率,改善日粮养分的吸收与利用,降低养分的排泄,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对有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植酸酶的来源、植酸磷当量以及植酸酶在猪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植酸磷水平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对肉鸭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1日龄樱桃谷肉鸭504只,随机分为7组,包括1个高非植酸磷(前期4.0 g/kg;后期3.4 g/kg)对照组和6个低非植酸磷(前期2.4 g/kg;后期1.8 g/kg)试验组.试验组饲粮采用2×3因子完全随机设计,植酸磷设2.00和3.50 g/kg2个水平,植酸酶设500、1 000和1 500 U/kg 3个水平.每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鸭.试验期40 d.结果表明,饲粮植酸磷和植酸酶水平显著影响肉鸭全期平均日增重(ADG)(P<0.01)、平均日采食量(ADFI)(P<0.01)以及后期料重比(F/G)(P<0.05),其中高植酸磷饲粮显著优于低植酸磷饲粮(P<0.05).植酸磷和植酸酶水平对末均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呈现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低植酸磷饲粮中肉鸭ADG和ADFI随着植酸酶添加量提高而显著提高(P<0.05),高植酸磷饲粮中1 000 U/kg组显著高于500 U/kg组(P<0.05),与1 500 U/kg组无显著差异(P>0.05).植酸酶水平显著影响肉鸭21和40日龄血清磷水平以及21日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P<0.01),但对21和40日龄血清钙水平和40日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提示,在低非植酸磷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可提高肉鸭的生长性能,其中在高植酸磷饲粮中的效果优于低植酸磷饲粮;随着植酸酶水平的增加,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9.
植酸和微生物植酸酶在家禽营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植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籽实的有机络合物,它常和二价或三价阳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盐,也可以和蛋白质络合从而降低蛋白质的生物利用率,它还可降低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α-淀粉酶的活性。资料表明幼年家禽消化道内植酸酶很少,随年龄增大而稍有增加。由于体内缺乏水解植酸的内源性植酸酶,所以家禽对植酸磷的生物利用率很低。许多因素如日粮钙、无机磷水平、维生素D3添加量、家禽年龄和品种都影响植酸的水解。在谷物为主的家禽日粮中添加微生物植酸酶可促进被植酸络合的磷、钙、锌和铜的生物利用率,提高肉仔鸡和火鸡对粗蛋白、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微生物植酸酶的效果取决于添加量、日粮钙、磷水平和钙与磷的比例,它的经济效益通过提高被植酸络合的矿物元素和蛋白质的生物利用率,以及降低粪中磷、氮排出,减少环境污染来表现。  相似文献   

10.
1前言   施用家禽粪便给土壤带来的磷污染日益成为一个环保问题。人们在家禽日粮中添加无机磷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促进家禽的生长和骨骼发育。如果无机磷的添加水平能够降低一点,家禽粪便中的磷含量就会下降一点。家禽日粮中必须添加无机磷,这是因为诸如玉米和大豆等谷物中的磷大多是不能被家禽利用的植酸磷。植酸酶是一种能够促进磷从植酸磷中被释放出来的磷酸酶。不过,单胃畜禽没有足量的植酸酶可以让其利用植酸磷。 20世纪 60年代,一批科学家认识到,如果用植酸酶处理谷物从而使植酸磷能够被畜禽利用,那么,在单胃畜禽日粮中无机磷的…  相似文献   

11.
中性植酸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钒钼酸铵法对中性植酸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并对酶活的测定条件进行了摸索。研究结果表明,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8℃;最适反应pH值为6.0;在pH值5.0~6.5之间有较大的活性区间;有较强的耐酸性,在pH值2.0~9.0之间处理1h仍有90%以上的活性;具有很强的耐热性,经湿热试验箱85℃、95%RH处理5min酶活能保存70%左右;Zn2+离子对酶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Mn2+离子对酶活有一定的激活作用;该酶抵抗胃蛋白酶的能力比较强,抵抗胰蛋白酶的能力较弱;该酶的米氏常数Km=0.563mmol/l,最大反应速度Vmax=6.250μmol/(mg·min)。  相似文献   

12.
选用135头体质健康、体重60kg左右的杜×大×长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研究不同植酸磷水平对植酸酶使用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植酸酶情况下,有效磷达0.165%、植酸磷水平为0.25%时大猪的生长性能最好。玉米—豆粕型大猪饲粮中的植酸磷水平能使500IU/kg的植酸酶发挥正常功效,一般不会出现“底物”不足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在动物营养中,钙在磷的利用上起着重要作用,这对肉鸡的生产性能来说至关重要。因此,优化可利用钙水平(相对于日粮中磷的含量)有助于改善日粮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发挥植酸酶的作用始于优化日粮中钙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植酸酶的应用效果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酸酶是近年来开发应用的一类环保与新型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一方面,具有生物活性的植酸酶通过催化和水解能将饲料中丰富的植酸及其络合物分解为能被畜禽利用的无机磷和肌醇,取代或减少在配合饲料中需要添加的无机磷。从而提高饲料中磷的利用率,节约大量无机磷资源,并大幅度减少畜禽粪便中磷的排放量,降低磷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植酸酶通过分解植酸,解除了对磷、钙、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结合作用,提高了饲料潜在的营养价值和畜禽肌体骨骼矿化程度,相对降低了饲料成本,使植酸酶在畜禽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5.
植酸酶(Phytase)是催化植酸及其盐类物质水解成肌醇和磷酸的一类酶的总称,广泛存在于微生物、麦芽、种子等中[1].植酸酶可使单胃动物对饲料中磷的利用率提高60%,粪便中磷的排出量减少40%,另外还可降低植酸的抗营养作用.因此植酸酶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对提高养殖业效益和降低环境污染有重要意义.生产植酸酶的表达系统包括真核表达系统和原核表达系统.真核表达系统主要有丝状真菌表达系统和酵母表达系统;原核表达系统主要是大肠杆菌表达系统.  相似文献   

16.
植酸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酸磷是一类能分解植酸 (肌醇六磷酸 )释放无机磷的生物酶 ,它可以降解饲料中的植酸盐 ,生成无机磷和肌醇以及与植酸结合的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等 ,从而减少单胃动物饲料中无机磷的添加量 ,降低动物粪便中植酸磷的排放。植酸酶的研究是从 2 0世纪 60年代开始的 ,现在对植酸酶的研究已进入到分子水平 ,多种微生物来源的植酸酶已得到分离纯化并进行了较深入的生理生化研究 ,多种植酸酶编码基因已从不同的微生物中得到分离。目前研究的主要思路集中在通过基因工程的手段克隆植酸酶基因 ,然后在生物反应器中高效表达植酸酶基因 ,以解决植…  相似文献   

17.
饲用植酸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酸是畜禽植物性饲料中磷的主要存在形式,也是一种广谱性的抗营养因子。植酸酶是催化植酸及植酸盐水解成肌醇与磷酸(盐)的一类酶的总称,可改善磷酸盐的利用率,减轻动物排泄物中的磷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营养成分的吸收利用。目前植酸酶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如表达量低、热稳定性不能满足饲料制粒的要求、作用条件与畜禽体内pH值环境存在差异、对消化酶的抗性差等。基因工程等生物学上游技术的发展,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途径。文章综述了植酸酶基因工程研究的最新进展,并讨论其进一步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在进行植酸酶活性的化学分析时存在着许多可影响分析结果的因素,这些因素并不会以一种并行和同步的方式影响所有的植酸酶。因此,要正确评价植酸酶活性首先应了解所采用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9.
植酸酶是一种功能强大的酶,能够使无法消化利用的饲料释放出大量的养分。 但当植酸酶使用不当时,那些养分将不能被释放出和/或被动物机体所获取。如果那样,植酸酶的投入成本和价值就将被浪费了。  相似文献   

20.
选用720羽1日龄白羽肉鸡.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基础日粮组、减少日粮中磷酸氢钙6妇分别添加3种(1、2、3号)普通植酸酶和2种(4、5号)耐高温植酸酶.研究耐高温植酸酶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及饲料制粒前后的酶活损失率。结果显示:与基础日粮组对比,在降磷酸氢钙日粮中添加酶的各组(2号酶除外)差异均不显著.其中微颗粒耐高温植酸酶有降低料肉比的趋势.且与普通植酸酶2号酶有极显著差异(P〈0.01);加酶饲料制粒前后的酶活.普通植酸酶的损失率均大于20%.而耐高温植酸酶的损失率均小于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