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兽药杂志》2015,49(6):38-44
为研究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对干乳期奶牛乳房炎的预防与治疗效果,试验选择100头临近干乳期的奶牛,随机分成5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其中I、II、III组分别给予高、中、低剂量的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300、150、75 mg)治疗;IV组给予对照药物氨苄西林钠+氯唑西林钠乳房注入剂4.5 g(氨苄西林0.25 g+氯唑西林0.5 g)/支治疗;V组为空白对照组。间隔3周,各组随机选择10头奶牛以相同剂量追加一次用药。试验结果显示,高、中剂量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治疗干乳期奶牛乳房炎的头、乳区清除率均为75%~100%,头、乳区新增感染率分别为0~16%、0~7%;1次用药和2次用药对治疗奶牛乳房炎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比较后认为,每个乳区单次注入1支(3 g∶150 mg)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效果更好,能显著降低乳房内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的细菌感染率(P0.01),并能有效预防和治疗干乳期奶牛乳房炎。  相似文献   

2.
于文会 《兽医导刊》2014,(12):47-53
一.奶牛乳房炎 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养殖业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约1/3奶牛患各种类型的乳房炎。据报道,美国每年因奶牛乳房炎造成的损失达20亿美元,而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则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有资料报道:某牛场临床型乳房炎及阳性乳区分别为8.47%和3.32%;隐性乳房炎及阳性乳区分别为78.94%和50.34%;临床型乳房炎、隐性乳房炎的阳性乳区奶样和健康奶牛的奶样细菌检出率分别为86.67%、87.83%和73.00%;检出的细菌主要是葡萄球菌和链球菌。  相似文献   

3.
奶牛干乳期乳房炎在临床上发病率高达30%~50%,严重地影响了奶牛产后的产奶量,为了降低奶牛干乳期乳房炎的发生,我们用0.3%醋酸氯已定凡士林混悬剂对97头干乳期荷期坦奶牛进行了实验,其有效率达92.2%。  相似文献   

4.
一、奶牛乳房炎 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养殖业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约1/3奶牛患各种类型的乳房炎.据报道,美国每年因奶牛乳房炎造成的损失达20亿美元,而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则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有资料报道:某牛场临床型乳房炎及阳性乳区分别为8.47%和3.32%;隐性乳房炎及阳性乳区分别为78.94%和50.34%;临床型乳房炎、隐性乳房炎的阳性乳区奶样和健康奶牛的奶样细菌检出率分别为86.67%、87.83%和73.00%;检出的细菌主要是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奶牛乳房炎造成的损失约70%是由隐性乳房炎引起的产奶量下降,我国每年因隐性乳房炎造成的损失约达1.35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在干奶期使用乳头保护膜对奶牛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的预防效果,试验选择248头奶牛的992个乳区,将每头奶牛4个乳区分为左右两部分,左侧使用奶牛乳头保护膜(试验组),右侧不做任何处理(对照组),以奶牛离开产房第1次回奶厅挤奶为期限,用LMT法检测隐性乳房炎,在奶牛产后2个月内对乳房的外观症状、触诊情况、乳汁变化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试验组乳区临床型乳房炎乳区阳性率为1.01%,对照组乳区阳性率为17.94%(P0.01);试验组乳区隐性乳房炎乳区阳性率为10.48%,对照组乳区阳性率为46.77%(P0.01)。说明在干奶期使用奶牛乳头保护膜对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6.
鱼腥草注射液治疗临床型乳房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奶牛常见的三大病之一,严重影响牛奶产量和质量,严重性急性乳房炎还会导致奶牛败血症或乳房废弃。目前治疗奶牛乳房炎主要使用抗生素类药或化学药物,抗生素类药物和化学类药物在牛乳汁中的残留,使正常乳区乳汁废弃,造成极大的浪费。用鱼腥草注射液灌注治愈后2~3天,虽然检测试剂呈阳性反应,但时间极短(即24h),牛奶进入人类的食物链后对人体的健康也无危害。笔者先后两期试用鱼腥草注射液治疗临床型乳房炎,分别采用乳房灌注药物、乳房灌注同时肌肉注射两种给药途径,第1期试验牛8头、10个乳区临床型乳房炎,一个疗程用药治愈率达37.5%,好转率62.5%,总有效率达100%。第2期试验牛10头、11个乳区临床型乳房炎,  相似文献   

7.
重庆部分地区泌乳奶牛乳房炎的病因及发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重庆部分地区6个奶牛场118头泌乳奶牛进行临床型乳房炎的病因及发病情况调查,并对其中76头泌4乳奶牛进行隐性乳房炎检查。同时对226份患乳房炎和健康奶牛奶样进行细菌学分离鉴定,结果表明:临床型乳房炎奶牛及阳性乳区分别为8.47%(10/118)和3.32%(15/452);隐性乳房炎奶牛及阳性乳区分别为78.94%(60/76)和50.34%(148/294);临床型乳房炎、隐性乳房炎奶牛的阳性  相似文献   

8.
催乳灵药物残留导致奶牛急性乳房炎赵宜援(黑龙江省香坊实验农场奶牛场,哈尔滨150038)我场在1994年7月对进入干奶期奶牛进行药物干奶时,用曾经注射过“不孕奶牛”催乳灵(以下简称催乳灵)的针管进行药物干奶,导致8头进行干奶的牛发生急性乳房炎,是一次...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观察利福昔明乳房注入剂对干奶期奶牛临床性乳房炎的预防效果.选择非临床型乳房炎的泌乳末期健康奶牛共计75头,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不给药对照组),苄星氯唑西林乳房注入剂对照组(600 mg/乳区),利福昔明高(400 mg/乳区)、中(200 mg/乳区)、低(100 mg/乳区)三个剂量组,每组15头.分别在干乳期、泌乳期进行乳房观察,并采用致病菌的分离培养和乳汁中体细胞计数检测临床型乳房炎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利福昔明低剂量组保护率与空白对照组保护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苄星氯唑西林对照组、利福昔明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对干奶期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预防效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利福昔明高、中剂量组与苄星氯唑西林对照组之间的预防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利福昔明乳房注入剂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可以作为预防类药物用于奶牛生产中,降低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大理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规律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调查于2004年7~11月在大理地区奶牛主要养殖区内进行,共选择了10个自然村,随机选取临床健康、乳汁无肉眼可见异常变化的泌乳奶牛106头;应用奶牛体细胞计数法(Little和plastrige法)、加州乳房炎试验(C·M·T)法、溴麝香草酚蓝试验(B·T·B)法进行检测。结果为:奶牛隐性乳房炎阳性率为44·00%~61·73%,平均57·55%;乳区阳性率为23·58%~32·08%,平均29·24%。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与奶牛的年龄、胎次、乳区间有一定的关系,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奶牛泌乳量和季节间的关系密切,呈显著差异(P<0·05);患病乳区数发病率间呈极显著差异(P<0·01),患病乳区数与其发病率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但患病乳区以一个为主;C·M·T法阳性反应强度+、++、+++乳区数间呈极显著差异(P<0·01),乳区发病率按反应强度由低至高排列为+>++>+++。  相似文献   

11.
奶牛乳房感染发炎对奶牛的泌乳机能和乳汁的质量都产生很大影响,除造成经济损失外,还危害消费者的健康。奶牛患乳房炎,有的有临床表现,有的则无,即所谓的隐性乳房炎。为了了解本地奶牛隐性乳房炎情况,笔者应用凝乳法对我市奶牛重点养殖区的新发乡、兴隆乡108头奶牛进行了检测。检出阳性牛82头,感染率78%。共检乳区432个,检出阳性乳区192个,占被检乳区的44%。检查及判定方法用3%十二烷基硫酸钠为试剂。现场采取各乳区的乳汁ZmL加入检验盘,再加人试剂ZmL后,轻轻旋转检验盘,随着摇动就可以判定:被检乳汁与试剂混合后,呈液状…  相似文献   

12.
利用PortaSCC奶牛隐性乳房炎测试技术对太原和朔州两地的奶牛隐性乳房炎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PortaSC妒隐性乳房炎测试技术方法简便&#183;陕捷、测定数据准确,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奶牛隐性乳房炎头阳性率为55.5%(111/2O0),乳区阳性率为26.34%(196/744);3胎及以上奶牛乳房炎阳性率达到70.18%(40/57)并显著高于1-2胎35.42%(17/48)(P〈0.01);奶牛个体混合乳样体细胞与个体乳区乳样体细胞平均数呈直线相关,差异极显著(r=0.7418,t〉t0.01,P〈0.01)。  相似文献   

13.
对重庆部分地区6个奶牛场118头泌乳奶牛进行临床型乳房炎的病因及发病情况调查,并对其中76头泌4乳奶牛进行隐性乳房炎检查,同时对226份患乳房炎和健康奶牛奶样进行细菌学分离鉴定。结果表明:临床型乳房炎奶牛及阳性乳区分别为8.47%(10/118)和3.32%(15/452);隐性乳房炎奶牛及阳性乳区分别为78.94%(60/76)和50.34%(148/294);临床型乳房炎、隐性乳房炎奶牛的阳性乳区奶样和健康奶牛的奶样细菌检出率分别为86.67%(13/15)、87.83%(130/148)和73.00%(46/63);检出的细菌主要是葡萄球菌和链球菌。  相似文献   

14.
应用“干奶康”防治奶牛干奶期隐性乳房炎740头。干奶期发生临床型乳房炎109头次,发病率为14.73%,比用其他药剂防治的发病率下降55.20%。干奶前和产犊后均作隐性乳房炎检查的奶牛共296头1149个乳区,干奶前检出阳性乳区787个,占被检乳区数的68.49%,产犊后降至155个,下降80.30%;在干奶前的787个阳性乳区中,产犊后转为阴性667个,阳性乳区转阴率为84.75%;干奶前的362个阴性乳区中,产犊后仍保持阴性327个,阴性乳区保持率为90.33%。  相似文献   

15.
青岛市奶牛乳房炎的病原分离、鉴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奶牛乳房炎是造成奶牛业损失的重大疾病之一 ,对奶牛业、乳品工业及公共卫生的危害早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经对青岛奶牛场的 2栋牛舍中 85头奶牛 (3 2 5个乳区 )用LMT法进行隐性乳房炎检测 ,结果该场奶牛隐性乳房炎头阳性率71 76% ,乳区阳性率 3 8 77% ;且感染一个乳区的百分率最高 ,达 41 0 4% ;感染 2个、 3个、 4个乳区的百分率则依次减少。随着年龄的增加 ,乳房炎发病率也逐渐增多。为了掌握细菌感染情况和药物敏感情况 ,我们进行了病原菌分离鉴定 ,并对分离到的细菌进行药敏试验 ,筛选敏感的抗菌药物。1 材料奶样的采集 :用温水…  相似文献   

16.
1986年10月,笔者采用兰州乳房炎试验法(LMT)对我区饲养奶牛较多的西峰市、庆阳县、合水县的奶牛,进行隐性型乳房炎的调查。共抽检泌乳期2—8岁的奶牛135头,患隐性型乳房炎病的86头,占被检总数的63.7%,被检奶牛共检523个乳室,发现患病乳室为195个,占被检乳室的37.28%。患有隐性乳房炎的86头牛中,四个乳室均患病的16头,占18.6%;三个乳室患病的22头,占25.58%;二个乳  相似文献   

17.
我国部分地区奶牛乳房炎的病因及发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1980~1989年对22个城市32个奶牛场10371头成年泌乳牛进行乳房炎病因及发病情况调查,并对其中3384头泌乳期奶牛的12660个乳区进行隐性乳为检查,结果临床型乳房炎奶牛发病率为33.41%,隐性乳房炎奶牛头阳性检出率为73.91%,乳区阳性检出率为44.74%,采集2015份患乳房炎和健康奶牛奶样进行细菌性检查,临床乳房炎,隐性乳房炎和健康奶样病原菌检出率分别为85.37%,62.76  相似文献   

18.
奶牛干乳期乳房炎发病率较高,对此,本试验进行了人工停乳,青,链霉素快速干乳和新洁尔灭溶液快速干乳预防奶牛乳房炎。效果观察结果表明:人工干乳发病率为21.8%,青,链霉素快速干乳发病率为12.5%,比人工干乳降低9.3%;新洁尔灭溶液快速干乳发病率为6.2%,比青,链霉素干乳降低6.3%,比人工干乳降低15.6%。使用新洁尔灭溶液快速干乳,配制使用方便,价格低廉,预防乳房炎收效甚好,对产奶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新疆某地区三个规模化奶牛场989头奶牛乳房炎感染情况的调查,奶牛临床发病200头,发病率20.12%,隐性乳房炎感染808头,感染率81.70%,其中一乳区感染181头,两乳区感染233头,三乳区感染202头,四乳区感染192头,分别占到被调查奶牛的18.21%、23.44%、20.32%、19.23%、16.08%;经对产奶量统计分析健康牛单产平均比一乳区炎症牛、二乳区炎牛、三乳区炎症牛、四乳区炎症牛高2.88、3.03、3.37、7.89Kg,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20.
通过选择年龄、胎次、产奶量、泌乳期等指标相近的健康奶牛4头,临床型乳房炎自然发病病例4头,连续7d分别抽取4头乳房炎患牛正常乳区、患病乳区及4头健康奶牛的牛奶进行测定,测定乳房炎病牛治疗过程中的乳蛋白、乳脂、密度、非脂乳固体、乳干物质、乳糖等成分含量,并对这些测定数据进行相关性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同一头患牛的患病乳区的各乳成分含量极显著高于正常乳区;乳房炎患牛正常乳区组、异常乳区组与健康奶牛组的乳成分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健康奶牛的乳脂含量极显著高于乳房炎患牛正常和异常乳区组;乳房炎患牛的正常、异常乳区组与健康奶牛组的牛奶成分含量均值图存在明显变化趋势,健康牛组的牛奶成分在一周内保持稳定,而乳房炎患牛的正常与异常乳区在一周内都存在曲折上升和不断上升的过程。乳房炎患牛正常乳区各成分含量显著低于异常乳区。乳房炎患牛的乳蛋白、非脂乳固体、乳糖含量高于健康牛,乳脂低于健康牛,乳干物质则与健康牛保持相对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