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我国木材化学成分分析国家标准,对湖南40种主要树种木材的化学成分组成进行了分析测定.并结合各树种木材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质,对其在工业方面的开发利用进行了探讨.所测得的数据,可供各地开发利用各种木材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2.
湖南七种桉树化学成分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湖南地区生长的不同桉树品种及不同种源的树种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比较它们的化学成分组成,为湖南栽培选出优良品种,为林产化工、木材加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陈山红心杉木材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对不同树龄陈山红心杉和江西省不同产地普通杉木的木材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了红心杉木材化学成分的特点,结果表明,:红心杉的红色物质与木质素,1%NaOH抽提物和苯醇抽提物有关。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湖南林区木材山陆运输方式及其道路类型实地调查与分析,为林区木材山陆运输方式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火炬松种源木材化学成分的变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报道了火炬松种源试验林木材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异,方差分析表明火炬松种源间纤维素,木质素含量无显著性差异,戊聚糖,苯-醇抽出物含量则差异显著;木材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广义遗传力较低,种源内株间木材化学成分含量变异大于种源间的差异。纤维素,木质素,苯-醇抽出物,戊聚糖含量与种源原产地地理气象因子间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木材化学组成的分析是木材化学基础研究的组成部分,在于研究木材的各种化学组成及其含量,对于提高木材的利用有着重要的依据。云南是我国重要林区之一,森林资源丰富,树种多,乔木种类达800种左右,主要树种有200多种,为合理地利用我省木材资源,开展木材化学组成的分析就显得十分必要。本工作着重于对云南重要木材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现将已分析的32种木材的化学成分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7.
5种杉科植物不同部位的精气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杉科植物所含精气的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在湖南南岳、江西靖安、浙江临安选择柳杉、杉木、水杉、池杉和落羽杉5个树种的纯林采集各树种的叶片和木材释放的精气,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法分析、鉴定其所含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杉科植物所含主要化学成分是α-蒎烯、β-蒎烯、莰烯,柳杉的叶片和木材单萜烯、倍半萜烯相对含量之和分别达96.89%、98.84%;杉木的叶片和木材所含单萜烯与倍半萜烯相对含量之和分别达95.60%、96.34%;水杉的叶片和木材单萜烯、倍半萜烯相对含量之和分别达99.03%、97.69%;池杉的叶片和木材所含单萜烯与倍半萜烯相对含量之和分别达98.83%、94.91%;落羽杉的叶片和木材所含单萜烯、倍半萜烯相对含量之和分别达95.77%、96.71%.  相似文献   

8.
针对湖南的人工林木材加工整体水平不高,资源浪费严重,经济效益低等问题,分析当前人工林木材的发展潜力和趋势,提出发展湖南人工林木材深加工产业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两种不同起源(人工林和天然林)酸枣木材纤维形态和化学成分的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酸枣人工林木材纤维长度和长宽比小于天然林,宽度大于天然林;纤维素、戊聚糖和木素的含量均稍高于天然林,灰分和抽出物含量均低于天然林。  相似文献   

10.
几种木材表面化学成分分布特征的XP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XPS表面分析技术,分析了意杨、红橡、色木、柚木和红檀五种树种木材的表面化学成分特征。结果表明:⑴不同树种木材表面的化学成分存在差异;⑵意杨、红橡、色木、柚木和红檀5个树种木材表面都存在四种结合方式的C;⑶不同树种木材表面的O/C比值和C1/C2比值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拉氏栲木材纤维形态和化学成分的测定和分析,揭示了拉氏栲木纤维形态和化学成分的特征及其纤维形态随轮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拉氏栲木材可作为林产工业的纤维材料使用。  相似文献   

12.
木材易产生吸湿变形和腐朽等问题,影响其应用效果。热改性处理可有效提升木材的尺寸稳定性和耐久性,并具有无毒、环保的特点,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木材改性方法。文中综述了木材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抽提物)在热改性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变化,以及木材树种和部位、处理介质、处理温度和时间对木材热降解的影响。经不同热改性工艺处理后,木材的化学成分变化存在较大差异。探明热改性工艺、热改性材化学成分变化和性能之间的响应机制,将有助于开发或优化热改性技术,从而得到性能优异的热改性材,拓宽其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3.
山杨木材材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北方六省六个地区天然林中的山杨木材解剖, 物理力学性质, 化学成分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六个种源的山杨木材解剖特征,化学成分无明显差异,物理力学性质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此外,还对六组山杨的胶质纤维,侵填体,髓斑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日光的分布、木材组分对日光的吸收情况以及木材光老化的机理,并从木材的化学成分、颜色以及微观结构变化等方面,分析了光波对木材性质的影响,为木材及木质材料在室外应用的耐老化性能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木荷、枫香树不同树龄木材理化性能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采集浙江各地不同树龄的木荷、枫香树木材,进行木材主要物理性质、力学性能、化学成分、化学性质的分析测定和比较分析,初步揭示了木荷、枫香树木材不同年龄材性变化差异规律,为更好地利用木材、培育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分别对两个批次含瘿瘤的降香黄檀和大果紫檀木材,采用GC-MS技术顶空进样方式,获取其总离子流图并进行相关系数、系统聚类和特征性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木材之间总离子流图差别大,无相关性,而同种木材不同批次间相似度高,均含有相同的特征峰,相关系数高(R>0.900);系统聚类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该试验结果;两种含瘿瘤木材主要特征化学成分种类和含量也完全不同;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特征性成分分析均可鉴别区分这两种含瘿瘤木材,解决了含瘿瘤木材传统方法难以鉴别的难题。  相似文献   

17.
民国时期,湖南山林绝大部分为私有林。木材生产纯属民间自发经营,手工作业,生产方式落后,但年总量不菲,在全国举足轻重,是湖南两大财源(桐油、木材)之一。民国初年,全省木材年销量110.991万立方米,竹材产值89.4万元。民国中期,年销量达277.35万立方米,竹材产值250万元左右。最高年输出木材180多万立方米。主要运销武汉、南京等地,尤以武汉为甚,最多时达120万立方米,竹材480万根,当时市场极为可观。武汉鹦鹉洲有大小湖南木材商123家,市场达10公里。树种以杉木为主,松木次之;材种以原条、原木为主,板材次之。杉木中的“辰杉…  相似文献   

18.
短轮伐期雷林1号桉木材材性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7-8年生雷林1号桉木材密度及化学成分在株间和株内的变异规律,及施肥措施对木材密度及化学成分的影响。径向的变异,木材密度和纤维素含量由髓心向外呈增加趋势,分别由髓心处的0.505g/cm^3和42.88%增加到树皮附近处的0.560g/cm^3和44.91%;木素及多戊糖含量则呈减小趋势,分别由26.54%和18.03%减小到25.94%和165.55%。树干度高方向的是,木材密度是由基部向  相似文献   

19.
《林业科学》2021,57(1)
【目的】研究金丝楸木材化学成分在纵向不同高度及径向心、边材中的含量和组成特点,为金丝楸木材加工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金丝楸木材纵向不同高度心、边材苯醇抽提物、聚糖和木质素含量,采用细胞壁全溶法结合二维异核单量子核磁共振(2D HSQC NMR)技术对相应部位的原生木质素分子结构进行表征。【结果】金丝楸木材边材苯醇抽提物含量高于心材,且心材中靠近树心部分的苯醇抽提物含量高于靠近边材部分。心、边材苯醇抽提物化学成分存在差异,但不同高度相同径向区域苯醇抽提物含量及其成分差异较小且并未随树高不同体现出特定变化规律。边材木质素含量低于心材,但心、边材木质素含量在树高方向上无明显变化规律。金丝楸木材木质素为典型G/S型木质素,纵向不同高度区域木质素大分子结构基本一致,但心材木质素分子结构中β-5'连接的相对含量高于边材。木聚糖是金丝楸木材半纤维素的主要组分。边材聚糖相对含量高于心材,但心、边材聚糖含量并未随树高不同体现出特定变化规律。【结论】金丝楸木材径向心、边材化学成分含量及相应成分分子结构具有规律性差异,边材向心材过渡过程中主要变化为木质素成分的积累和发色物质的生物合成。木材纵向不同高度相应区域中各化学成分含量也存在一定差别,但并未随树高不同发生规律性变化。木材纵向不同高度相同径向区域中各组分的化学成分和分子结构基本一致。对金丝楸木材进行加工利用时,应重点关注其径向方向的化学成分含量和性质差异。  相似文献   

20.
杨柴木材的构造,纤维形态及其化学成分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杨柴木材的显微结构、纤维形态和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杨柴材木纤维所占比率较多,纤维形态好,综纤维素含量高,是替代针,阔叶乔木树材制造刨花板的纤维板的优良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