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自从1902年Haberlandt提出了细胞全能性的概念以后,直到40年代末,Skoog和崔蟩等人用烟草髓组织培养诱导根、芽器官形成获得成功。随后,1958年Steward和Reinert在各自的实验室由培养的胡萝卜细胞诱导形成体细胞胚胎,进而形成完整植株,开创了生物技术研究时代。生物技术在甜菜方面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经取得可观的进展。本文综述了国内甜菜生物技术研究进展情况,简洁与国际上同类研究进行了比较,介绍了研究方法以及取得的成果,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离子注入在甜菜育种中的诱变功效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分析了以35Kev N^ 离子注入甜菜种子出现的各种有益变异,结果表明:1)M0、M1种子发芽率受到抑制;2)M2代主要经济性状出现明显变异,含糖率提高0.28~1.04度;3)在M1代基础上再处理1次后,产量和含糖均有明显提高;4)经离子注入可出现早熟性材料,M2代含糖积累时间较对照提前15~20d。  相似文献   

4.
在不同土壤环境(病地、非病地)条件下,研究了12份杂交组合和10份生产种(其中含2个组合)的产质量表现。结果表明,各组合(品种)根产量、含粮率和产糖量非病地均高于病地,并且品种差异幅度小;98302、96301在病地、非病地表现出具有良好的经济性状;98308、98309在病区表现差,在非病地表现较好;98306、98303、98307、甜研302在病区表现较好,在非病区则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5.
分子标记在甜菜离子注入诱变育种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经过离子注入诱变产生的早熟、高糖突变体为材料,结合RAPD标记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离子注入诱变应用在甜菜上的有效性:通过分析材料同DNA水平上的差异,得到了甜菜品系7208、Wll、S10之间有差异的引物;建立了7208、W11和S10的指纹图谱库,为新标记的创制奠定基础;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撑:同时也为拓宽甜菜种质提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甜菜早期生育与育种选择李淑萍,李元彬(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甜菜早期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形态特点、生长特性、生理生化特性等直接影响幼苗的生长,乃至与最终的收获期经济性状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因此,加强甜菜生育早期选择愈来愈引起人们重视。目前,国内外学者已...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6年间关于甜菜O-型系保持通用性及Q-型系在甜菜优势育种中利用可行性等方面问题的试验研究,得出了:甜菜O-型系具有一定的保持通用性;(A_i×B_i)组合的雄不育率和配合力是O-型系在优势育种中利用的关键因素;单交、双交和三交的杂种优势均有突出表现。这些杂交方式间虽无显著差异,但有三交>双交>单交之趋势;充分利用O-型系类种质资源,可提高甜菜优势育种的成功机率。  相似文献   

8.
试验结果表明,甜菜单粒种采种母根主、侧花枝种子的块根产量、含糖率不同。单粒种根头周边芽所形成的花枝种子比根头中央部芽的花枝种子所产生的块根含糖率高0.79-2.45度,表现趋势较一致;但主、侧花枝种子的块根产量高低表现趋势不一致。为提高含糖率,此方法可在甜菜单粒型品系育种中应用。  相似文献   

9.
国外甜菜育种试验机械化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甜菜田间育种试验的各个环节出发,详细介绍了目前国外甜菜育种试验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充分说明了实现甜菜田间育种试验机械化的意义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茶叶绿色食品生产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论述了现代生物技术在这一领域诱人的应用前景,强调今后的加强投入,促进生物技术在茶叶绿色食品生产中应用研究的深入,使美好前景尽快成为生产现实。  相似文献   

11.
甜菜杂交种—内甜201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内甜201系以本所育成的二倍体雄性不育系14403A为母本,以二倍体自交系AB8301为父本,按母:父=4:1杂交制种育成。经生产示范试验,平均根产量、含糖率和产糖量分别比对照品种工农4号高17.5%、0.21度和18.9%,褐斑病罹病率也低于对照品种,属多粒型二倍体雄性不育杂交种,适宜在内蒙古土默川地区和条件相同的甜菜种植区推广。  相似文献   

12.
“吉甜201”系利用不同世代的自交系杂交,再进行单株自交分离,至生态型基本一致,再采取田间轮回选择与室内检测分析相结合、春夏播相结合等系统选择方法育出的标准偏高糖型品种。吉甜201比当地主要推广品种范育一号块根产量提高8.5%,含糖提高1.17度,产糖量提高17.5%。  相似文献   

13.
甜研八号是以KH为骨干系,与4个自交系按4∶1(自交系等量)配制的多系自然杂交组合(代号KH-5),生产上利用一代杂交种。1991~1995年参加全国13个网点区域试验和4个点两年(1994~1995年)的生产试验,平均根产量为42638.6kg/hm2和43782.0kg/hm2,前者比对照增产9.0%,后者与对照持平(-0.1%),平均含糖率为16.6%和16.1%,比对照提高1.32度和1.35度,平均产糖量为7101.9kg/hm2和7003.7kg/hm2,比对照增产22.9%和9.5%;1993~1997年参加黑龙江省10个点区域试验和6个点两年(1996~1997年)的生产试验,平均根产量、含糖率和产糖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0.2%和27.8%、0.8度和0.64度、18.5%和34.9%。抗褐斑病和根腐病,较对照低0.8级,根腐病罹病率5.5%,亦较耐立枯病和丛根病。适宜在黑龙江省的佳木斯、齐齐哈尔、哈尔滨、大庆,内蒙古的中部、东部,宁夏的银川,甘肃的黄羊镇,新疆的石河子、和静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14.
甜菜单粒型雄性不育杂交种新甜九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甜九号系以自育单粒雄性不育系石单m202A为母本,多粒二倍体自交系Z—2为父本配制的甜菜单粒型二倍体雄性不育杂交种,经小区试验、区域化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丰产性好,含糖率高、抗(耐)甜菜褐斑病、白粉病及丛根病等特点,属标准偏丰产类型的甜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甜菜多倍体双交种——甜研308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甜研308(原代号甜8622)系以雄不育二倍体单交种(MS202×2014B)为母本,以四倍体单交种(MP407×MP409)为父本配制的钳菜多倍体双交种。在生产示范试验中(1993~1995年,14点次),根产量、含糖率与产糖量分别超过统一对照种(甜研301)11.79%、0.49度与16.13%,且抗褐斑病性优良,为我国第一个甜菜多倍体双交种.适宜在黑龙江省部分甜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为应用轮回选择法改良已有的四倍体甜菜品系,获得了一轮轮回群体,表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试验中应用了种株腋芽培养技术,各系号的基因型均得到了一定数量腋芽培养的母根。  相似文献   

17.
甜菜新品种甘糖三号是以两个抗病高糖品系杂交而成的二倍体甜菜新品种,其亲本品系采用系统选育的方法。该品种块根产量高,工艺品质好,抗黄化毒病和白粉病,经区试结果,平均块根产量比对照增产10.4%,含糖率(18.16%)提高0.45%,产糖量比对照增加13.1%。  相似文献   

18.
甜菜多倍体新品种甜研309的选育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甜研309是由四倍体甜427与二倍体甜211杂交而成的普通多倍体品种。该品种具有抗病性较强、含糖较高、丰产性稳定、适应性广等优点。区试中,平均根产量30562kg/hm2,分别比统一对照甜研302、当地对照增产5.01%、11.12%;平均含糖率15.18%,分别较上述对照提高0.16度、0.67度;产糖量4661kg/hm2,分别较上述对照提高5.82%、17.47%。甜研309在“八五”国家甜菜育种攻关项目中的丛根病品系鉴定试验中,在内蒙、宁夏、甘肃、新疆等试验点表现出较强的耐丛根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