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2.
浙南红树林现状分析及开发前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红树林是热带和亚热带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温度是制约红树植物生长的主要因子,在全球变暖的今天,将有利于红树林的分布向北扩移。浙南红树林开发前景广阔,浙南沿海地区有着漫长的海岸线,拥有丰富的滩涂资源,宜林地面积达4280.4hm^2,通过人工引种红树或半红树,在浙南建立具有防护功能、净化功能以及观赏功能等海岸防护林体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浙南作为中国红树林人工引种北界的温州西门岛为例,历史上红树林面积超过10.0hm^2,但受堤塘改建、围塘养殖和海岸工程建设等因素的影响,红树林面积急剧减少,仅剩0.2hm^2。近年来,浙南各级政府都在加大红树林移植投入,但都还未成林。通过分析这些年浙南红树林引种试验结果,发现除了温度之外,种植红树林所面临的主要威胁因子还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近岸海域水质污染严重;②人为的损害;③海洋生物的危害;④滩涂养殖的影响;⑤近岸海域固体废弃物的影响。提出加强浙南红树林的保护和修复工作的一些建议,即加强红树林宣传教育,制定保护条例,注重浙江红树林科研人才培养与保护队伍建设,加速红树林湿地的生态修复进程,开展红树林保护研究,旨在为引种造林及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如今的引种热潮,回顾树木引种的过程,总结引种结果。通过对杨浦公园园中园十六种新优植物引种的实践,证明小规格绿化树种的引种,只要因地制宜地精心挑选,悉心科学地养护保育,完全可以长成我们预期的“景观树”,实现城市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5.
[目的]从几种鸢尾属植物中选出观赏性高、适应性强的品种。[方法]对‘金娃娃’鸢尾、西伯利亚鸢尾、花菖蒲等10种鸢尾属植物的开花特性、生长节律及在武汉地区的越冬和越夏表现进行了研究。[结果]西伯利亚鸢尾的平均花径达16.4 cm,与其他9个品种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金娃娃的单株平均着花数达36朵,与其他品种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从生长节律来看,除西伯利亚鸢尾的生长最快时间出现在6月下旬~7月初外,其他9个品种都是出现在5月。越冬和越夏表现最好的是西伯利亚鸢尾。[结论]该研究为鸢尾新品种在武汉地区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7.
8.
9.
几种高粱属饲料作物的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11个品种的高粱属牧草为研究对象,于2003年在景泰县草窝滩乡(代表绿洲灌区)对其进行了物候期、鲜草产量、干草产量、种子产量研究,结果表明:干草产量以甘露BMR最高,为42358.46kg/hm2,其次为瑞奥3号和意大利,分别为35516.16kg/hm2和33709.41kg/hm2;种子产量以瑞奥3号最高,为9753.30kg/hm2,其次为丽欧9202.60kg/hm2和海牛9160.58kg/hm2。研究表明在景泰地区,最适宜利用的是高丹草,最好的品种是甘露BMR,其次为瑞奥3号、意大利和丽欧。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温州市民已不再满足各类常见的花卉,而追求各种新、奇、特的品种。为了丰富温州地区花卉及地被绿化种类,我们进行了许多新种类观赏植物的适应性栽培观察,并对其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从中筛选出适合温州栽培的美女樱(Verbenahybrida)这一新的观赏植物。 相似文献
11.
海南东寨港几种国外红树植物引种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我国华南沿海防浪护岸林体系工程建设试验性引进优质红树植物资源,旨在提高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工程质量和增强生物工程体系的抗灾、减灾能力.从生物生态学特性、生长适应性、树高、地径的生长量以及开花结实情况,初步分析了海南岛东寨港从澳大利亚和墨西哥引进的几种红树植物的生长表现.结果表明:拉关木、直立柱果木和阿吉木在该地区可开花结果,其中拉关木生长表现量优,为一种耐高盐度的速生树种,根据寒害调查情况,拉关木和澳洲白骨壤有较耐寒的生长特性,具北移栽培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浙南木本植物引种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引种驯化的成功取决于引种植物与引种地环境之间的协调状况。作者在引种驯化400多种木本植物的实践过程中,一方面努力创造环境使引种植物适应,一方面设法改造引种植物的本性使之适应于新的栽培环境,并由此总结出了5条行之有效的南种北移技术和原则。目前浙南地区能露地栽培、自然越冬的引种木本植物达256种。 相似文献
13.
14.
根据2006年5月--2007年2月在浙江南部外海渔场使用单拖网开展渔业资源调查所获的鱼类样品,初步研究分析了该海域鱼类种类组成和区系特征。结果表明:浙江南部外海渔场调查海域共有鱼类205种,其中硬骨鱼类为195种,软骨鱼类为10种,隶属于20目,85科,145属。大多数为暖水性种类,共有135种,占鱼类总种数的65.9%;暖温性种类次之,共有67种,占鱼类总种数的32.7%;冷温性种类较少,仅3种,占鱼类总种数的1.5%。鱼类区系属印度-西太平洋区的中-日亚区,其区系关系与我国南海的关系最为密切,其次是是日本,而与黄海、渤海关系较疏远。在调查所得的鱼类中,以底层鱼类所占比重最大,为65.9%,近底层鱼类次之,占15.6%,岩礁性鱼类、中上层鱼类分别占9.8%、8.8%。经济价值较高、捕捞产量较好的重要种类主要是刺鲳、竹筴鱼、短鳍红娘鱼、带鱼、黄鳍马面鲀等。 相似文献
15.
根据2007-2009年浙江北部沿岸张网作业区(29°30′~31°00′N、122°00′~123°00′E)进行监测所获得的资料,用相对重要性指数、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等指标,对浙江北部沿岸张网作业区鱼类的季节变化、时空分布和重要经济种类生物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浙江北部沿岸张网作业区第一、二、三季度共有优势种8种,第四季度优势种7种。将调查的10个作业点划分为5个区域,其中,黄大洋、嵊泗区共出现优势种6种;普陀区和岱衢洋共有优势种5种;杭州湾有优势种3种。对黄龙点主要经济种类生物学测定和分析得出,本次调查主要经济鱼类带鱼、小黄鱼、银鲳等平均体重较历史上有较大变动,群体组成趋于小型化。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浙江省 3 4种地方重点保护野生珍贵植物的分布情况、濒危现状及保护价值 ,提出了加强珍贵植物资源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7.
18.
利用2006年5月、9月、11月、2月在浙江南部外海26°00′-28°30′N,121°44′-125°44′E海域测得温度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表层平均水温:春季23.40℃,夏季25.85℃,秋季23.41℃,冬季17.48℃;底层平均水温:春季17.26℃,夏季20.78℃,秋季22.27℃,冬季18.36℃。垂直分布上,春季在50~80m存在0.11℃/m的温跃层,夏季在30~70m处温跃层强盛,约为0.20℃/m,秋季0~10m处有逆温层,50-70m处存在0.19℃/m的温跃层,冬季均匀层增厚,温跃层消失。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