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家蚕与中国野桑蚕的RAPD标记遗传多样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家蚕品种C10 8及江苏地区野桑蚕进行了RAPD分析 ,并利用已有的不同家蚕品种及其它地区野桑蚕的RAPD数据 ,比较了家蚕品种内和野桑蚕地理种群内个体间、家蚕品种间和野桑蚕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家蚕品种内的多态位点比率、Shannnon信息指数、Nei基因多样性指数等都远较野桑蚕地理种群内个体间的小 ,2 5个家蚕品种在分组和未分组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仅有一组例外 ,其余均较野桑蚕地理种群间的大。由此说明家蚕品种内的遗传多样性比野桑蚕地理种群内个体间的低 ;而家蚕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却比野桑蚕地理种群间的高。未分组家蚕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指数略大于分组后的 ,表明分析比较的样本数不同对结果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孟刚  彭云武  楚渠 《蚕业科学》2018,44(2):249-256
家蚕(Bombyx mori)由野桑蚕(Bombyx mandarina)驯化而来,深入分析野桑蚕的遗传多样性,对发掘和利用其基因资源有重要意义。对来自秦巴山区的3份野桑蚕种质材料的线粒体COⅠ基因及其侧翼序列进行测序,并与从Gen Bank数据库中获取的15份野桑蚕、30份家蚕种质材料的线粒体COⅠ序列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和遗传进化分析。16份中国野桑蚕种质材料之间、2份日本野桑蚕种质材料之间的COⅠ序列分别存在65个和10个碱基的差异;30份家蚕种质材料的COⅠ序列中只存在7个碱基的差异。与来自中国四川、江苏等地的野桑蚕相比,来自日本、中国山东青州及秦巴山区的野桑蚕具有更为丰富的SNP位点。18份野桑蚕种质材料和30份家蚕种质材料的COⅠ序列共定义了25种单倍型,其中野桑蚕18种,家蚕7种。基于18份野桑蚕种质材料、30份家蚕种质材料的COⅠ序列的聚类分析表明:18份野桑蚕种质材料的聚类与其地理来源存在一定关联性,四川、江苏等地的野桑蚕各自独立成一枝,来自秦巴山区的5份野桑蚕种质材料分别与来自山东青州、四川地区的野桑蚕聚类;家蚕与中国野桑蚕的亲缘关系较近,与日本野桑蚕的亲缘关系较远,而来源于安康市汉阴县、岚皋县、汉滨区及山东青州的野桑蚕又与家蚕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同是来自秦巴山区的野桑蚕也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也再次佐证了家蚕起源于中国野桑蚕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几种绢丝昆虫遗传多样性的RAPD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选用重复性较好的 10个引物对 6种绢丝昆虫 2 3个个体进行扩增 ,共得到 2 45个RAPD标记。RAPD分析结果表明 :家蚕及野桑蚕种内各品种材料的遗传距离较大 ,天蚕、蓖麻蚕及柞蚕较小 ;家蚕与野桑蚕两者之间遗传距离小 ,反映出家蚕和野桑蚕亲缘关系较近 ;而天蚕、蓖麻蚕和柞蚕三者之间以及分别与家蚕和野桑蚕之间的遗传距离较大 ,亲缘关系远。聚类分析的结果与之相同。并且对家蚕的起源及绢丝昆虫遗传多样性的保护利用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田善富 《中国蚕业》2004,25(3):15-16
野桑蚕茧丝性状的直接利用价值有待发掘,但由于野桑蚕具有独特的生物学性状,且与家蚕有较高的亲缘关系,在家蚕的遗传育种学、分子生物学、生理生态学等科学研究中有较高的利用价值.以野桑蚕作材料的许多相关实验取得了较好的研究结果,从而野桑蚕被认为是良好的实验昆虫.野桑蚕长期生存于室外,室内人工交配、制种比较困难.为了提高繁育野桑蚕种质量,以便大量饲育野桑蚕,本实验对野桑蚕的室内人工制种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中国野桑蚕DNA多态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用RAPD技术对浙江省、陕西省和重庆地区的野桑蚕及家蚕品种C1 0 8和大造进行了DNA多态分析。结果发现 :中国野桑蚕具有极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就DNA多态性而言 ,不仅地区之间有很大的差异 ,同一地区不同个体之间的DNA多态性差异也类似家蚕品种之间的差异 ;同时 ,野桑蚕也与家蚕有较大的相似性 ,其共有的DNA带数高达 1 3 6%,相似系数也在 0 6以上 ,这从另一个侧面证明家蚕是从野桑蚕进化而来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野桑蚕和日本野桑蚕的RAPD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用RAPD PCR技术初步研究了中国野桑蚕与日本福冈野桑蚕之间的DNA多态性。结果表明 ,不同地域中国野桑蚕个体之间及其与日本福冈野桑蚕个体之间均呈现出丰富的DNA多态性。中国野桑蚕同家蚕共有带率达 3 5 5 % ,同日本福冈野桑蚕为 4 5 1% ,而日本福冈野桑蚕同家蚕为 3 2 % ;中国野桑蚕与家蚕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 5 2 ,日本野桑蚕与家蚕的平均遗传距离为 0 6 3,与中国野桑蚕的为 0 5 8,而且与中国沈阳地区野桑蚕之间的遗传距离最近 ,为 0 4 8,以此创建了它们的系统进化树。  相似文献   

7.
野桑蚕与家蚕对敌敌畏的抗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李兵  沈卫德 《江苏蚕业》2003,25(1):57-58
野桑蚕是家蚕的亲缘类群,其遗传背景、生活习性及对农药的抗性等方面与家蚕有一定的相关性。在蚕期,野桑蚕作为危害 桑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对其进行农药防治十分困难。蚕期常用的农药是敌敌畏,本文就野桑蚕和家蚕对敌敌畏抗性进行了分别调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国野桑蚕和家蚕的AFLP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利用AFLP技术和统计学分析原理 ,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 10个不同地区野桑蚕和 33个家蚕品种以及 5个作为外群对照的柞蚕品种进行了分子系统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地区野桑蚕之间的遗传距离 (0 0 0 0~0 419)与家蚕品种之间的遗传距离 (0 0 0 0~ 0 40 6 )相似 ,而家蚕与野桑蚕之间的遗传距离为 (0 35 5~ 0 5 32 ) ,明显地小于家蚕与柞蚕 (0 76 1~ 0 86 5 )和野桑蚕与柞蚕 (0 776~ 0 839)之间的遗传距离 ,进一步证明了家蚕起源于中国野桑蚕。聚类分析发现 ,中国一化种与二化种聚类在一起 ,中国二化种与热带种聚类在一起 ,热带种不与一化种聚在一个类群 ,这一结果证明中国二化种在进化上介于一化种和热带多化种之间  相似文献   

9.
野桑蚕和家蚕的环境适应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0,他引:12  
野桑蚕和家蚕对不同组分人工饲料的食性比较研究表明 ,野桑蚕不取食无桑叶粉的人工饲料 ,4 8h不出现疏毛现象 ,其食性较家蚕单一。以完成虫态的积温研究二者对气象环境的适应性 ,发现野桑蚕对气象环境的适应性较家蚕强 ,野桑蚕完成不同虫态所需的有效积温较稳定。对野桑蚕和家蚕添食农药和紫外辐照处理 ,结果表明野桑蚕对不良的环境的耐受性较家蚕强 :添食相同浓度的农药 ,家蚕全部中毒死亡 ,而野桑蚕却部分存活 ,且正常化蛹 ;紫外线辐照可使野桑蚕提前老熟营茧  相似文献   

10.
Ⅰ研究目的从下面的知见想来野桑蚕(Bombyxmandarina)是家蚕(B.mori)的直接祖先。 1)分类上和家蚕同属。 2)形态和生态与家蚕类似。” 3)酯酶等同功酶与家蚕具有相同的成份。 4)能和家蚕交配。一般栖息在中国或台湾的野桑蚕和家蚕同样,具有28对染色  相似文献   

11.
利用ISSR标记分析几个家蚕品系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ISSR技术对6个家蚕品种和2个不同地域的野桑蚕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6条ISSR引物扩增,共检测到66个位点。平均每条引物扩增的条带数为11条,其中65条具有多态性,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8.48%。基于Ne&Li遗传算法计算出各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家蚕品种问的遗传距离为0.4286—0.6491。根据遗传距离,用UPGMA方法进行了聚类分析。  相似文献   

12.
家蚕和野桑蚕的起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兵  沈卫德 《中国蚕业》2008,29(2):11-13
综述了家蚕和野桑蚕的起源研究进展,从殷墟的蚕茧、钱山漾的丝线和丝绸残片、南杨庄的陶蚕蛹、河姆渡的“蚕纹”骨盅等出土的文物研究证明:家蚕起源于中国的古野蚕;从近年来对家蚕染色体数(家蚕及中国野桑蚕的染色体数2n=56,日本野桑蚕的染色体数2n=54)、DNA多态性和线粒体等方面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中国和日本的家蚕都起源于中国的野桑蚕。  相似文献   

13.
蛾类的性信息素信号传递是研究昆虫化学通讯的模型,性信息素结合蛋白(pheromone-binding protein,PBP)亚家族是研究热点之一。克隆了野桑蚕PBP亚家族的3个基因,命名为pbp1、pbp2、pbp3(GenBank登录号:GQ246497、GQ468569、GQ468570)。分析野桑蚕和家蚕pbp基因的编码区,发现碱基突变主要以转换为主(14/18),氨基酸变异主要为同义突变(16/18),成熟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变化小,二级结构无变化,推测野桑蚕向家蚕的进化过程中PBP亚家族的基因功能没有变化。对具有PBP亚家族3个已知基因的6个昆虫物种进行氨基酸遗传距离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野桑蚕和家蚕间PBP1、PBP2、PBP3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02、0,同源性分别高达100%、98.6%和100%,物种间基因的进化速率很慢,进化分析显示PBP亚家族在这几个物种分化前已经产生。  相似文献   

14.
杀虫剂溴氰菊酯对野桑蚕和家蚕的毒力比较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4  
基于了解野桑蚕(Bombyxmandarina)和家蚕(Bombyxmori)对农用杀虫剂溴氰菊酯的抗药性差异,采用点滴法和浸叶法测定了溴氰菊酯对野桑蚕和家蚕的毒力,结果其毒力基本一致。野桑蚕和家蚕对溴氰菊酯的敏感度均较高,LD50在0.027~0.429 ng/头之间,但吴江野桑蚕、启东野桑蚕和苏大野桑蚕的抗药性较相对敏感的家蚕品种大造、菁松、皓月强10.11~15.89倍,较家蚕品种L11强4.37倍。  相似文献   

15.
家蚕由野桑蚕驯化而来,而野桑蚕sericin1及其上游调控序列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以家蚕sericin1及其上游调控序列设计引物克隆野桑蚕sericin1及其上游调控序列,将克隆得到的野桑蚕Sericin 1序列翻译后用muscle软件与家蚕Sericin 1蛋白序列比对,结果表明预测的野桑蚕Sericin 1氨基酸序列与家蚕Sericin 1 A′(Ser1 A′)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很高,达98%。野桑蚕丝胶1基因上游调控序列与家蚕一样也存在多态性,克隆得到了1061bp和636bp的两条序列,中间存在425bp的插入序列,与家蚕丝胶1基因上游调控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8%和97%。  相似文献   

16.
家蚕、野桑蚕线粒体Cyt b基因片段序列分析及分子进化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以家蚕中系一化地理品种延吉、印度多化品种迈索尔、欧系一化品种法 4 0 8油和中国镇江地区野桑蚕为材料 ,采用PCR技术扩增了其线粒体 (mitochondrialDNA ,mtDNA)细胞色素b(cytochromeb ,Cytb)基因 ,测定其 5′端5 91bp的核苷酸序列 ,并从GenBank中调取中系家蚕品种C10 8、夏芳 ,日系家蚕品种青熟 ,韩国家蚕品种Backokjam和日本野桑蚕的相应序列 ,进行同源性比较 ,发现日系家蚕品种青熟 ,印度家蚕品种迈索尔 ,欧系家蚕品种法 4 0 8油 ,韩国家蚕品种Backokjam和中系家蚕品种C10 8、延吉序列间的同源性最高 ,相互间均为 10 0 % ;日本野桑蚕与各家蚕品种序列间的同源性约 94 %~ 95 % ;中国野桑蚕与各家蚕品种序列间同源性约 98%~ 99%。分子进化树分析显示日本野桑蚕和各家蚕品种相应序列的分歧时间远远早于中国野桑蚕与各家蚕品种序列的分歧时间 ,这是在分子水平上证实家蚕起源于中国野桑蚕的证据之一。  相似文献   

17.
SSR标记在中国野桑蚕和家蚕的遗传多态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25个微卫星标记(SSR)对中国5个不同地区的野桑蚕及2个家蚕品种进行了多态性分折,共产生58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多于2个等位基因。表明微卫星标记能反映各品种之间丰富的多态性,品种间的聚类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家蚕和野桑蚕之间的遗传特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行家蚕与野桑蚕的远缘杂交研究,在广西实验室条件下试养重庆地区野桑蚕,并调查了其相关性状。结果表明:引进外地野桑蚕在广西气候条件下难于饲养,交配难,产卵量少、茧层率低,但龄期经过较短,以期可作为培育龄期较短家蚕品种的育种素材。  相似文献   

19.
基于mtDNA ND1基因的家蚕进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青州野桑蚕mtDNA中ND1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野桑蚕ND1基因全长为933bp,编码310个氨基酸残基,A+T含量较高,达78.7%;同源性分析显示,不同来源的家蚕和野蚕ND1基因在核苷酸水平和氨基酸水平具有很高的相似性;以ND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氨基酸残基序列进行了家蚕及野桑蚕的分子进化分析,进一步证明家蚕起源于中国野桑蚕。用mtDNA的ND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Blast家蚕的基因组序列,发现家蚕基因组中存在与ND1基因部分区域同源的序列,表明家蚕基因组中存在起源于线粒体的假基因。  相似文献   

20.
中国野桑蚕mtDNA中A+T丰富区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中国野桑蚕mtDNAA +T丰富区片段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在所测定的 72 0bp左右的片段中 ,A +T含量为 92 0 8% ,与不同家蚕品种的mtDNA相近 ,中国野桑蚕与家蚕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呈高度同源性 (98%以上 ) ;但与日本野桑蚕相比 ,中国野桑蚕mtDNA的A +T丰富区片段 ,缺少 2个 12 6bp的重复单位 ,A +T含量低 0 9% ,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也较低 (72 % )。该片段与中系家蚕mtDNA比较 ,有 15个变异位点。对mtDNAA +T丰富区的中国野桑蚕和日本野桑蚕及中系、日系和韩国的 4个家蚕品种进行聚类分析表明 ,日本野桑蚕有可能由中国野桑蚕分化而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