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ELISA法对泗水县12个蛋鸡场共360份血清进行J亚群禽白血病的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2个感染J亚群禽白血病的蛋鸡场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6.7%、43.3%,另外10个蛋鸡场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10%、0、23.3%、16.7%、20.0%、3.3%、0、3.3%、0。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泗水县已存在J亚群禽白血病。发病鸡场鸡新城疫免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6.7%、90.0%,抗体效价平均值分别为5.1log2和7.13log2,说明鸡群感染ALV-J对鸡新城疫免疫效果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禽白血病、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和鸡传染性贫血在本地鸡群的感染情况,对宁波市7个区、县的15个鸡群进行了3种疫病4种抗体的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362份被检血清中,AB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AB)抗体阳性率为55.0%,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抗体阳性率为21.5%,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抗体阳性率为32.0%,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抗体阳性率为66.8%;15个鸡场AB亚群禽白血病和鸡传染性贫血共感染率为100.0%;12个鸡场共感染了3种免疫抑制性疫病,混合感染率高达80.0%。调查结果表明免疫抑制病在宁波市鸡群中非常普遍。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和掌握禽白血病在贵阳地区发生和流行的基本情况,采用禽白血病A、B亚群抗体(ALV-A或B)和J亚群抗体(ALV-J)检测试剂盒,对贵阳市13个养鸡场中的15个肉鸡和商品蛋鸡共481份血清进行禽白血病抗体间接ELISA检测,结果 ALV抗体阳性率达到11.43%(55/481),其中9个鸡群172份血清样本A、B亚群抗体阳性率达到18.60%(32/172),13个鸡群309份血清J亚群抗体阳性率达到7.44%(23/309),结果表明该地区存在禽白血病病毒的感染。  相似文献   

4.
对上海地区2个规模化商品蛋鸡场疑似禽白血病病例进行了组织病理学观察和ELISA检测,发现发病鸡群中血管瘤占50%,纤维肉瘤占37.5%,髓细胞瘤占12.59/5,J亚群禽白血病的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达25%和15%。血管瘤主要见于脚部和翅膀,组织病理学观察表明为海绵状血管瘤,纤维肉瘤主要见于肌肉组织内,对弥漫性肝、脾肿大的病例观察表明肿瘤组织为髓细胞瘤。证实该鸡群感染了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并表现为以髓细胞瘤、血管瘤和纤维肉瘤为主的多种肿瘤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天津地区种鸡场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L)流行情况,在全市8个父母代种鸡场采集了血清样本2024份,泄殖腔棉拭子2030份,通过ELISA试剂盒进行了ALV-J、ALV-AB抗体检测及P27抗原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天津地区种鸡场禽白血病AB亚群抗体阳性率4.25%;禽白血病J亚群抗体阳性率11.12%。明显高于ALV-AB抗体阳性水平,P27抗原的阳性率10.74%,表明天津市种鸡场禽白血病感染普遍。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开阳县某蛋鸡场进入育成阶段后,鸡群整体消瘦、贫血和发育不良,59 d后开始出现不正常死亡,至71 d时死亡率达1.3%.经流行病学和血清学调查、病理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诊鸡群感染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并发生髓细胞瘤型禽白血病.调查发现,感染鸡群死淘率显著增加,生产性能严重下降.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沈阳地区不同品系鸡群禽白血病(AL)流行情况,于2015年7月份—2016年6月份采集了沈阳市5个县(区)28家规模化鸡场72个不同品种、不同代次、不同日龄鸡群的泄殖腔棉拭子1 896份、翅静脉血液4 656份,对采集的样品分别进行了禽白血病病毒(ALV)p27抗原和血清中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ALV-J)抗体的检测。结果表明:沈阳地区不同品种鸡群中存在不同程度的ALV-J亚群感染,平均阳性率为3.39%,p27抗原阳性率平均为5.70%;且肉鸡品种的J亚群抗体阳性率(4.50%)高于蛋鸡品种(2.05%),肉鸡品种的p27抗原阳性率(7.37%)高于蛋鸡品种(3.10%);产蛋初期的鸡群p27抗原阳性率(9.97%)和J亚群抗体阳性率(5.56%)高于其他生长阶段。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广西纯地方品种龙胜凤鸡中禽白血病(AL)的流行情况,采集龙胜凤鸡的肛拭子217份、蛋清样品59份和血清样品276份,采用禽白血病病毒(ALV)群特异性抗原p27和A/B、J亚群抗体检测试剂盒分别对肛拭子、蛋清样品和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27抗原的总阳性率为26.45%(68/276);A/B亚群抗体的总阳性率为24.64%(10/276);J亚群抗体的阳性率为3.62%(73/276).结果表明,龙胜凤鸡的种群已存在ALV的感染,以A/B亚群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禽白血病(avian leukemia, AL)在中国进口品种鸡群中的感染状况,2008年12月至2010年6月,在4个省市各选择1个进口品种鸡场进行禽白血病流行病学调查。此次调查共涉及4个场、5个品种、不同代次、不同生长阶段的115个鸡群共计7000余份样品,分别采集泄殖腔拭子进行p27抗原的检测和血清中的J抗体、A/B抗体的检测。结果表明,中国进口品种鸡群中存在不同程度的ALV-J亚群、ALV-A/B亚群感染,J抗体阳性率普遍高于A/B抗体阳性率,且肉鸡品种的J抗体阳性率高于蛋鸡品种;此外,本次调查结果还显示,产蛋初期的鸡群p27抗原阳性率和J抗体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浙江省禽白血病病毒(ALV)流行情况,本研究对2018-2020年浙江省定点监测场点开展ALV J亚群和A/B亚群抗体检测,共检测来自9个地市518个场次的19 224份次鸡血清样品,通过对时间、群间、空间等情况分析,掌握当前浙江省禽白血病感染及分布情况。结果显示:浙江省ALV-J平均个体阳性率为11.63%,平均场次阳性率为61.78%,ALV-A/B平均个体阳性率为3.52%,平均场次阳性率为39.77%;不同群体、地市均有感染分布。监测结果分析表明,浙江省禽白血病存在一定范围的感染,种鸡场内相对可控但感染有上升,研究结果可为浙江省禽白血病防控、净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畜牧与兽医》2015,(3):114-116
为了解河北进口种鸡群禽白血病病毒(ALV)及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的感染情况,对实验室留存的2011—2013年间来自美国、加拿大和法国的15批进口种鸡的血清样品450份,通过ELISA方法进行ALV-A、B亚群和REV的抗体检测。结果共有8批28份样品为ALV-A、B亚群抗体阳性,群体阳性率和个体阳性率分别为53.3%和6.2%;未检出REV抗体阳性样品。结果表明目前我国进口种鸡群中存在一定比例的禽白血病病毒A、B亚群抗体阳性个体。  相似文献   

12.
对南平市2014年度4~9月份定点调查的4个原种禽场、3个原种猪场、2个种公猪站、23个规模乳牛场的重点疫病进行本底调查、统计。结果:猪病方面,猪瘟和蓝耳病病原阳性率为0%;猪瘟及蓝耳病免疫抗体水平良好,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96.4%和87.3%;伪狂犬病g E抗体阳性率为2.7%,g B抗体合格率仅为42.1%,说明伪狂犬病控制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压力;禽病方面,检测样品除禽白血病病原学阳性率为0.7%外,禽流感、鸡新城疫病原学阳性率为0%;禽流感、鸡新城疫、鸡白痢免疫抗体合格率高,分别为100%、100%、99.4%,禽白血病感染抗体ALV-A/B抗体、ALV-J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2%、16.9%,说明禽白血病的感染仍较普遍;同时对布鲁氏菌病及结核病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阳性率均为0%。根据本次检测结果,为制定南平市种畜禽重点疫病净化工作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玉林市部分种禽场三黄鸡禽白血病流行情况,本研究分别采集了玉林市4个未进行禽白血病净化的小型规模种禽场(场1~场4)和2个已连续多年开展禽白血病净化的中大型规模种禽场(场5~场6)的三黄鸡蛋清和相应鸡血清样品,通过检测禽白血病ALV-p27抗原、ALV-A/B抗体、ALV-J抗体,分析玉林市部分规模种禽场三黄鸡禽白血病的流行情况。结果显示,场1~场4 ALV-p27抗原、ALV-A/B抗体、ALV-J抗体抽样总阳性率分别为13. 62%、15. 02%和72. 77%,混合感染现象严重,以ALV-J亚群感染为主;场5~场6ALV-p27抗原、ALV-A/B抗体、ALV-J抗体抽样总阳性率分别为0. 75%、0. 00%和0. 75%,3项指标均低于禽白血病净化所要求的标准。结果表明禽白血病在玉林市小规模种禽场已经普遍存在,今后要采取措施加强对该病的净化及根除工作,有效控制其蔓延。  相似文献   

14.
为掌握我省种鸡场主要疫病的流行情况,制定有效防控政策。笔者对黑龙江省5家种鸡场进行随机采样。监测结果表明,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禽流感病毒H5亚型100%;禽流感病毒H7亚型99%、禽流感病毒H9亚型100%;新城疫100%;感染抗体监测结果表明禽白血病A/B亚群个体阳性率0-42%,场阳性率为80%。禽白血病J亚群个体阳性率0-40%,场阳性率为80%;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个体阳性率为8-82%,场阳性率为100%;鸡白痢个体阳性率为0-68%,场阳性率为60%。  相似文献   

15.
随机抽取安徽省3个肉种鸡场种鸡及3个地市农贸市场商品鸡的血清样本和泄殖腔拭子,采用ELISA进行鸡白血病检测,并对J亚群鸡白血病病毒抗体阳性鸡群中病鸡的肝组织、全血及上毒细胞提取DNA进行PCR扩增和基因测序。检测结果表明,3个肉种鸡场中J亚群鸡白血病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73.50%和15.22%;3个农贸市场商品鸡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2.00%、2.22%和9.10%。3个肉种鸡场A、B亚群鸡白血病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17.93%和1.08%,ALV抗原阳性率分别为2.17%、17.93%和15.22%。PCR检测结果表明,从可疑发病鸡的肝组织和全血中均能扩增出ALV-J gp85特异性片段。结果证实安徽省鸡群中有ALV-J感染,并呈不同程度的流行,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了解河南省禽白血病(AL)感染情况,采用商品化ELISA试剂盒对河南省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系)、不同代次的12个祖代禽场、父母代场和商品代场,共计360份血清样品和300份蛋清样品,分别进行了ALV-J、ALVAB血清抗体和P27抗原的个体阳性率、场群阳性率、ALV-J、ALV-AB血清抗体及P27抗原共感染数据分析。结果表明:ALV-J、ALV-AB血清抗体和P27抗原的平均个体阳性率分别为14.72%、7.22%和15.00%,其中祖代禽场分别为15.83%、8.33%和14.17%,父母代禽场分别为16.67%、2.22%和20%,商品代禽场分别为12.67%、10.67%和13.33%,场群阳性率分别为75%、58.33%和58.33%,ALV-J、ALV-AB血清抗体和P27抗原共感染鸡场3个,共感染场群阳性率为30%,6个品种(系)中仅有爱拔益加ALV-J、ALV-AB抗体和P27抗原均为0。不同区域鸡群ALV感染普遍存在、各个品种(系)感染的亚群及其阳性率各不相同,调查结果将为河南省开展禽白血病防控、净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对种鸡群实施禽白血病净化过程中,检测并淘汰感染公鸡对推进净化极其重要,然而对于以血液病毒分离为准还是以精液病毒分离为准还缺乏准确的参考数据。为此,本研究对中国正在实施禽白血病净化的4个不同品系的种公鸡群同时采集血液和精液分别实施病毒分离,并对其中某蛋鸡场公鸡通过这两种方式分离的病毒进行了gp85基因扩增并分析其同源性与遗传进化关系。病毒分离结果显示,4个鸡群采用血液分离禽白血病病毒(ALV)的阳性率分别为15.51%(188/1212)、3.25%(13/400)、4%(4/100)和2.5%(5/200);采用精液分离ALV的阳性率分别为3.71%(45/1212)、2.75%(11/400)、2%(2/100)和1.5%(3/200);而两种病毒分离结果同时为阳性的公鸡分别有16只、8只、1只和2只。结果表明,血液病毒分离和精液病毒分离结果不完全一致,后者较前者ALV分离的阳性率总体要低。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该蛋鸡场阳性公鸡经血液和精液两种方式分离ALV的gp85基因序列(分别为11与9条基因序列)的同源性高达99.0%~100%,所有分离株均与ALV-A亚群参考株同源性为88.6%~99.2%,而与其他各亚群参考株的同源性仅为50.0%~89.6%。遗传进化分析也表明分离株均属于A亚群,表明该蛋鸡场主要以ALV-A亚群感染为主。上述结果提示在禽白血病净化过程中,应对公鸡分别采用血液和精液两种病毒分离方法,任何一种病毒分离结果为阳性的公鸡均应被淘汰。本研究为完善现有禽白血病净化技术方案提供了数据支持,有助于加速种公鸡禽白血病的净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1净化意义禽白血病病毒(ALV)在自然条件下可通过饲料、饮水、孵化、输精、性别鉴定、污染粪便、疫苗及免疫接种等途径传播,带毒母鸡经蛋垂直传播给下一代。感染ALV的鸡其抗体产生动态规律是50日龄抗原阳性率开始上升,抗体阳性率低于10%。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抗原阳性率远大于A亚型禽白血病病毒(ALV-A)。ALV-J感染可显著干扰抗体产生,ALV-A感染则抗体水平较高。ALV感染鸡后会出现抗原阳性率上升而抗体阳性率下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我国部分地区蛋鸡群ALV-J及与REV、MDV、CAV混合感染检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解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及其与禽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病毒(REV)、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和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AV)的混合感染现象,本研究从宁夏、湖北、广东、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7个省的39个蛋鸡群收集临床表现和剖检病理变化疑似禽白血病的病料样品184份,采用PCR、病毒分离和IFA检测样品中ALV-J、REV、MDV和CAV。结果表明,7个省蛋鸡场均存在ALV-J感染,病料样品阳性率为60.9%,检测鸡群阳性率为82.1%,与REV、MDV、CAV的混合感染率分别为13.6%、24.5%、22.8%,其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双重感染(29.0%)和3重感染(18.8%),甚至4重感染(1.7%)。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蛋鸡群中普遍存在ALV-J感染,而且与REV、MDV、CAV混合感染严重;提示ALV-J已经可以引起蛋鸡群发病,在临床诊断和致病性研究中,应考虑到多重感染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贵州省鸡群中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感染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禽白血病J亚群抗体检测试剂盒对4个不同肉种鸡场的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发现ALV-J抗体阳性率平均达到16.52%(3.33%~0.0%).对出现肿瘤病变的显性型病鸡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在肝、肾、脾组织中观察到大量增生的、含嗜酸性颗粒的髓细胞样瘤细胞.针对J亚群gp85基因部分序列进行PCK扩增,从ALV-J抗体阳性鸡的肝病料扩增出一条545bpDNA带,而ALV-j抗体阴性鸡的样本显现阴性反应.将扩增的gp85基因序列与国内外J亚群毒株相应序列进行比较,结果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达到94.8%~96.5%和95.50%~96.8%.综合血清学、病理组织学变化和病原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证实贵州省肉种鸡群中存在ALV-J 亚群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