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该文针对工业文明时代高校对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片面性,提出了生态文明观教育应该使大学生深刻领会生态文明的哲学观、价值观,形成以生态文明观为指导的、持续生活的道德标准,建立起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共存,共同发展的文明形式——生态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论述了生态文明观教育中林业高等院校特有的优势;提倡把以生态文明观为指导的生态科学上升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以生态文明观为指导的教育将走向生态化,成为当前林业高等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主流。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各高校纷纷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工作,以充分发挥大学生特有的辐射功能,努力使其成为实践和传播生态文明的主力军。以北京林业大学的大学生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从大学生对生态文明概念的了解程度、获取生态文明知识的渠道、生态文明实践行为的现状、参与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的情况以及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的效果、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途径和形式等方面,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研;深入分析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指出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以及实践活动缺乏评价指标、活动的宣传形式缺乏创新、活动的组织有待加强、活动缺乏延续性等;并提出高校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包括以班级为单元开展实践活动、发挥环保社团的引领作用、优化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体系、建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的评价制度、促进生态文明网络社区建设、有效利用高校的特色资源、以高校的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等。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生态文明的产生过程及其内涵,阐述了加强高校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是高校德育的时代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我国竞争力的必然需要;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提出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生态环境现状教育;生态科学的基本常识和基本规律教育;生态文明观教育;绿色精神教育。探讨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和方法:重新认识与思考教育价值观;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活动;注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生态文明的产生过程及其内涵,阐述了加强高校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是高校德育的时代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我国竞争力的必然需要;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提出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生态环境现状教育;生态科学的基本常识和基本规律教育;生态文明观教育;绿色精神教育。探讨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和方法:重新认识与思考教育价值观;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活动;注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5.
开展大学生生活方式教育是社会转型期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抵御不良思潮侵蚀的迫切需求,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实现青年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的必由之路。但是,当前高校大学生生活方式教育体系和机制仍不健全,教育内容较为滞后,教育形式单一,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教育资源整合度不高,这些都制约和影响了大学生生活方式教育的开展。因此,为了促进大学生生活方式教育向纵深发展,要以政府为主导,从资金支持到制度支持,建立生活方式教育的专业队伍,构建完善的大学生生活方式教育机制和体系;要以高校教育为主力,以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为补充,充分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大学生生活方式教育的合力;要转变育人理念,创新教育形式,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文明发展的要求和趋势,其思想价值取向的内在要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具有一致性,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具有指导性作用。本文试从阐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内涵出发,探讨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体现和落实。  相似文献   

7.
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和未来的导向者,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基于对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起源及内涵的阐述,对目前我国高校开展的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存在教育目标不具体、课程设计有欠缺和授课教师的能力不足等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质量的建议,包括基于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的通用性和专业性2个特性明确教育目标;完善课程设计,合理整合课程内容,优化相关课程的设置,丰富授课方式,完善课程考核方式;组建教学团队,提高授课教师的教学能力等。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首要的而且必须要做的就是要树立生态文明的思想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方法贯彻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始终。在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之下,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提出了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路径,旨在促进人们生态意识水平的提高,实现公众价值观的转变,从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更好的前进。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要体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先进理念,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就要借鉴和运用心理学理论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开放3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也为心理学理论的运用奠定了基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营造平等、宽松的育人环境,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该文认为,强调荣辱观念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内容、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目标、“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部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现实状况等,也都迫切要求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因此,该文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核心价值观教育,注重培育民族精神;大学生荣辱观教育应坚持“三贴近”原则,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手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并广泛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应引导大学生做到“自省自律、知耻改过”;此外,全社会还应积极营造一个“尊荣抑耻”的外部大环境。  相似文献   

11.
梅惠平 《林产工业》2020,(1):I0011-I0011
教育是为人类社会源源不断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可靠保证,也是社会发展人才发展的必然选择。现阶段,素质教育是各大高校研究的重要内容,各大高校都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高校文明素质教育是以新文化和素质教育为目的的人才滋养,是指以大学生为主要的教育对象。在大学生的文明素质教育中,针对他们的文明素质教育是一种综合教育,即是将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既是时代和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人格完善的需要.现代生态意识必须与传统生态意识相融合,才能真正具有实践指导和历史发展的意义.为此,在阐述哈萨克族概况及其民族风俗的基础上,分析探讨了哈萨克族民俗中崇拜、禁忌、装饰图案、清洁卫生和衣食住行等的生态价值,指出无论是哈萨克族古老的自然崇拜还是其贯穿于现代生活、生产中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都在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指出哈萨克族民俗的生态价值对培养和完善大学生的生态价值观、生态消费观、生态道德观、生态发展观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并基于此提出民俗生态教育是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实现生态文明教育多样化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正经过长期的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人们不仅对社会物质文明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应该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文明观,但就目前而言,大学生对生态文明观的认知不足、高校的舆论宣传引导力度  相似文献   

14.
在全社会倡导生态文明,首先应从中小学教育入手,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新时期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采用美术这一特定的载体和形式,在中学美术教育中大力倡导生态文明观,让绿色、让生态文明成为校园七彩笔下的主色调,在学校、学生及社会中大力弘扬,对于培养学生乃至整个社会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的世界观、道德观,提高公民的生态文明素养,推动全社会生态文化建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诚信与否对未来社会的影响极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大量的调查数据,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论证了目前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为提高大学生诚信度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供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初,贵州省作出“生态立省”的重大战略举措,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发展生态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全面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在“生态立省”建设中要注重和培养新发展意识的文明观——生态文明观,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态文化体系,包括生态环境、生态意识和生态制度。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史上的一种新的文明形式,是当代环境与发展形势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生态化形式。  相似文献   

17.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现象的总的看法和观点,它受社会历史条件和实践发展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变化是整个社会价值观念变化的一种鲜明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大学生的传统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目前在大多数学生中虽然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如竞争观念、效益观念、自强自立观念、社会公正观念、艰苦奋斗观念等),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有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甚至有些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还有世俗化、功利化的倾向。针对这种趋势,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要主动适应多元化的客观情况;另一…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体,以其数字化、信息化、高效化、全球化、多媒体化和交互性、虚拟性、学习性等特点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且越来越成为人们尤其是青年大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渠道。互联网的发展,一方面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另一方面又给青年大学生的成长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如何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探索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新方法,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大思政”的“整体观”思维和“三全育人”方法论,为推进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带来了新的视角、新的思路。在“大思政”视域下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中心任务,实现个人全面发展;有利于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创建绿色校园;有利于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创建美丽中国;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20.
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为指导,该文论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并提出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就要不断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新途径,即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观念、组织、内容、方法和制度五个方面坚持创新性地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