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怡宁  韦杰 《绿色科技》2019,(16):105-106
指出了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地表水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人们越来越关心自己生存环境的质量问题,这就给当前的水环境自动监测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简要介绍了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和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的站房技术要求,并提出了监测仪器的运行管理要求以及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子站运行管理中的质量控制实施手段。  相似文献   

2.
杨悦  黄明 《绿色科技》2015,(3):187-190
指出了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主要有单因子评价、污染指数评价和不确定性评价等方法。采用单因子评价、灰关联分析和内梅罗指数法对H市地表水环境质量作出了评价,共选择9个指标作为评价因子,分别对33个水质样品进行了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3种评价方法的水质评价结果,在污染小的河流相差较大,在污染河流中较为接近。建议采用单因子评价和灰关联分析结合的评价方法对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为掌握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全国各级环境监测站每月开展所辖地区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常规监测时含泥沙河流采样需现场静置30min,然而对感潮河流来说,30min的沉降时间远达不到沉降性固体和悬浮性固体分离的目的。对感潮河流4种水样预处理方式进行了23种方案试验,从中寻找了一种更加快捷、不受现场条件限制的感潮河段地表水沉降性固体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4.
于2010~2011年在西宁市主要地表水体设12个断面,对10项水质指标进行了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氨氮和总硬度严重超标,远高于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铁、化学需氧量(COD)、挥发酚、总氯、电导率、六价铬、pH值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浓度限值;个别断面平水期、枯水期的溶解氧(DO)浓度略低于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浓度限值。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养猪污水灌溉对人工林集水区水质的影响,分别采用开"弓"型浅沟引流、均匀浇灌2种方式将附近养猪污水引入木荷×杉木混交林16个月(试验点1)、尾巨桉套种皇竹草人工林7 a(试验点2),并对集水区水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个试验点森林集水区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除微生物指标和试验点2锰含量超标外,2个试验点集水区地表水其它指标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试验点1污灌集水区地表水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和试验点2溶解性总固体、铝、硫酸盐等指标较灌溉前地表水有所升高,但均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试验点1污灌后集水区地表水总氮含量明显增加,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Ⅴ类。  相似文献   

6.
郑淑玲 《绿色科技》2019,(8):136-137
2018年本溪市选取了6个典型村庄进行了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结果表明:本溪市典型村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较好;饮用水源地水质较差,主要超标指标为总大肠菌群;县域地表水环境质量较好;土壤中镉略高于风险筛选值,可能存在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为此,应加强土壤环境监测和农产品协同监测。  相似文献   

7.
以郴州市境内的9个地表水的控制断面为研究对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选取了21个污染因子,运用内梅罗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法,得到了各控制断面2008~2012年的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对各控制断面的污染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舂陵水-麻地村、浙水-四拱桥、西河-官溪桥、玉溪河-城关曹排村控制断面属轻度污染,郴江-梁家湾控制断面属中度污染,耒水-下渡、耒水-铜角湾、耒水-塘门口和武水-临连公路大桥控制断面属于尚清洁状态。针对郴州市水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善水环境质量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凌海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概况,对凌海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分析,监测了污水处理厂运营后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并探讨了凌海市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营后所产生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9.
在水资源日趋严重的今天,水资源问题也变得层见迭出,尤其是地表水污染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限制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分析了晋城市10个代表性断面不同时期的氨氮、总磷、COD和COD_(Mn)的含量。结果显示:造成当前地表水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总磷和COD。通过分析近几年来晋城市废水总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的情况,针对目前地表水环境存在的问题,为改善晋城市地表水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冯家江水质状况,通过对溶解氧、氨氮、pH、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水温等指标监测,并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为依据,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其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从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可知冯家江水体污染严重,特别是氨氮和五日生化需氧量严重超出Ⅲ类地表水水质限值,从综合污染指数等级也可知冯家江水体污染严重,从污染程度看上游大于下游,应重视上游污染源监测与防治,以改善水质。  相似文献   

11.
针对了针对目前综合分析软件不能全面实现数据自动分析处理,未能满足环保部门考核评价等特殊需求的现状,苏州环境监测中心开发并应用了实用型网页版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综合分析系统。该系统基本全面实现了数据自动分析处理,同时与综合分析的目标紧密结合,提炼形成了领导决策模块,充分体现了监测数据和报告的时效性,更好地为决策者提供实时、准确的监测与考核信息。以该系统中地表水环境质量分析模块为例,详细介绍了该系统对各类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的分类查询、统计、分析以及报告展现等功能。  相似文献   

12.
对重庆丰都县赤溪河溜沙坡2011年、2012年、2013年的水质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并采用单项水质参数评价法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赤溪河溜沙坡水质符合Ⅲ类水质要求,但总磷、镉、铜、氨氮等含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因此,需加强赤溪河溜沙坡水质的污染预防及水质改善工作,避免水质的进一步变差以致影响其原有的使用功能。  相似文献   

13.
陈媛媛  郑晨  孙慧玉 《绿色科技》2021,(6):118-119,121
采用旁路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某河道水体,处理规模为10000 m3/d,设计出水的主要水质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地表水Ⅳ类标准。根据水质监测结果显示:旁路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效果良好,各项出水指标稳定达标,出水COD、TN、NH3-N远远优于设计出水要求,环境效益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4.
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研究区域,从自然生态状况及环境质量状况两方面对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监测。自然生态监测包含植被生长状况监测及土地利用状况监测两个方面,其中植被生长状况监测采用实地测量与DJI Phantom 4无人机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土地利用状况监测采用遥感解译方法。环境质量监测主要包含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及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两个部分,采用自动监测与手工监测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结果表明:2018年甘南藏族自治州植被生长状况监测样点的草地类型主要为高寒草甸和山地草甸,高寒草甸监测样点植被盖度均值95.76%,草层高度均值18.34cm,地上生物量均值266.73g/m2;山地草甸监测样点植被盖度均值95.73%,草层高度均值19.51cm,地上生物量均值165.75g/m2。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草地和林地为主,草地、林地面积分别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50.62%、33.30%,草地主要集中分布在玛曲、夏河、碌曲及卓尼县,林地主要集中分布在迭部、舟曲、卓尼及夏河县。环境空气有效监测天数共计2821d,其中达标天数为2759d,日均值达标率为97.80%,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及臭氧(O3)。Ⅱ类地表水水质频次比例为63.44%,Ⅲ类地表水水质频次比例为25.81%,超标地表水水质频次比例为6.45%,主要超标项目为化学需氧量、铬(六价)。  相似文献   

15.
以武陵山区女儿寨森林小流域5个水质监测断面的监测结果为依据,以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作为评价指标,运用综合指数法、模糊数学评价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其地表水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源头水、山洞出水口、二级出水口上、二级出水口下和总出水口的水质分别可以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Ⅲ...  相似文献   

16.
大连的“生态园林城市”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连市的城市园林绿化是与城市建设和发展同步进行的。80年代末期,省政府开展绿叶杯竞赛其间,大连市曾经连续三年夺冠。到90年代后,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和城市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城市绿化的投入,开展了大规模的城市绿化建设。在十几年间,城市绿地面积增加了3586hm2、达到了10250hm2,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2%;公共绿地面积增加了1633hm2、达到2172hm2,实现人均10m2。基本形成了绿地分布较合理、植物配置较科学、生态功能较齐全的城市绿化格局。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效益大大提高。大连市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城市"、"国家旅游城市"、等称号。2001年成为我国当时唯一获得联合国环境署颁发的"全球环境500佳城市",前不久有被评选为"中国十大最佳具有经济活力城市"和"市民最满意城市"。这一切荣誉的获得,都离不开城市园林绿化事业长足发展这一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汉中市人居环境质量得到较大的改善,但改善速度仍落后于经济增长速度,并且生态环境和居住条件改善更为缓慢。针对这些问题,从城市规划、城市化发展战略、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优化人居环境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营造林技术在退耕还林中的推广应用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质量也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其中,退耕还林工程是国家重点项目,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营造林技术在退耕还林工程中不断推广,退耕还林工作又实现了新的发展,为新时期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改善带来新的可能性。结合营造林技术在实际推广中表现出的问题,对在退耕还林工程中进一步推广应用营造林技术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9.
巴西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由于城市化的发展,75%的巴西人口居住在城市,人口的激增带来了许多的环境问题。为改善和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巴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发展城市森林,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总结了巴西发展和管理城市森林的经验,这对于我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发展城市森林、改善和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在水环境管理方面,地表水水质监测工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我国地表水水质监测发展情况,从监测指标、监测制度、监测技术三方面对地表水水质监测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