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东北样带(NECT)森林区域中主要树种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用地统计学与分形方法对中国东北样带中16个主要树种(属)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得出山杨、蒙古栎、色木槭和白桦的斑块大小在372 km左右,红松、黄檗、枫桦、椴、胡桃楸、榆、水曲柳、花曲柳、黑桦、云杉、臭松和落叶松的斑块都在10 km以下。通过克里格方法得到各树种在样带中的分布区域,黑桦、山杨、椴、蒙古栎分布于整个研究区,大多数树种分布在120°E~131°E之间,根据分布位置得到树种的耐旱能力等级。耐旱能力中等的黄檗、胡桃楸、花曲柳、榆和水曲柳的分维数最高,它们的空间结构比不耐旱与耐旱的树种复杂。  相似文献   

2.
以松花江哈尔滨市城区段水体为研究对象,采集代表性地点的水体水样,对其悬浮颗粒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松花江水体悬浮颗粒物表现出沿程增大的分布特征,南岸水体悬浮颗粒物粒径大于北岸,马家沟、何家沟水体悬浮颗粒物粒径显著大于松花江水体。  相似文献   

3.
青岛市森林与湿地负离子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对森林和湿地负离子密度影响较大的几个生态因子,采用ALOS遥感影像、区划图、地形图,结合少量地面调查数据,借助于变异分析和3S技术的空间插值及叠加分析方法,对青岛市森林和湿地进行大尺度的定性、定量和可视化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植被生长初期负离子最大影响矢距为10 m,生长中期最大影响矢距为40 m.2)不同林种释放负离子顺序:生长初期,混交林>针叶林>阔叶林>湿地>经济林,生长中期,经济林>湿地>混交林>阔叶林>针叶林.3)生长初期一二级分布在市区、胶州和崂山区,平均密度1 651个·cm-3,平均相对湿度35.38%,平均温度16.05℃,面积77.01 km2,其中林地面积40.85 km2,湿地面积0.37 km2,森林覆盖率53%.生长中期一二级分布在莱西南部、即墨、城阳、市区、崂山、胶州湾、胶州、平度、胶南地域,平均密度3 550个·cm-3,平均相对湿度67.43%,平均温度26.77℃,面积5 687.58 km2,其中林地面积2 380.25 km2,湿地面积为472.07 km2,覆盖率42%,且负离子平均密度在3 550个·cm3以上的面积占青岛市面积的53%,且生长中期负离子密度是生长初期的4倍.4)经济林具有同样的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4.
张见昕 《绿色大世界》2013,(4):194-194,199
以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2.5和PM10)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采暖期和非采暖期不同监测点位PM2.5占PM10的百分比,结果表明:可吸入颗粒物中PM2.5占绝大比重,细颗粒物是主要污染物,采暖期PM2.5占PM10的百分比为48.4%~74.9%,非采暖期PM2.5占PM10的百分比41.3%~61.0%,采暖期大于非采暖期;PM25占PM10的百分比高层大于地面,地面处为41.3%~55.0%,高层处为67.2%~74.9%。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乌拉特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于由荒漠向草原化荒漠的过渡地带,研究保护区植被组成及其空间分布对维护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保护区内61个样点的植被组成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1)保护区内有植物15科、47属、52种,其中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分别有38种、30种和37种,3个区共有物种为22种。藜科植物最多(12种),其次分别为菊科(9种)、禾本科(7种)和蒺藜科(6种);(2)保护区植被平均盖度为15.67%,梭梭的平均密度为420株·hm-2;(3)保护区的植被空间分布表现出其盖度西高东低的特征,梭梭主要分布在保护区的东南部和西北部,高于1 m的梭梭主要分布在核心区的东北角和西北角、缓冲区的中部以及实验区的东部。本研究为保护区长期监测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应用地统计学知识为基础,探究不同植物群落结构对空气颗粒物的影响,研究城市道路林最佳植物配置模式。本试验以6种不同植物群落配置的道路林作为研究对象,测量其不同时间条件下TSP、PM10、PM2.5和PM1的浓度。结果表明4种颗粒物浓度日动态变化规律明显,8:00-12:00时空气颗粒物含量下降,12:00-14:00时出现最低值,14:00-16:00时空气颗粒物含量略有增加,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植物群落结构复杂的道路林滞尘能力优于结构简单的道路林。因此,在进行道路林植物配置时,应尽量选择复杂的植物群落配置方式,而非选择较为单一的配置方式,这有利于降低空气颗粒物浓度。  相似文献   

7.
运用GIS空间分析法对辽宁辽河流域古村落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辽宁辽河流域内的古村落主要分布在锦州、沈阳、铁岭3个市域,其中锦州市古村落最多,占辽宁辽河流域古村落的27%。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主要分布在沈阳、抚顺、铁岭,其中沈阳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最多,占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总数量的31%。辽宁辽河流域古村落的空间分布类型为集聚分布型,局部地区传统村落分布有明显差异,呈现出“小集聚、大分散”的空间分布格局。经过漫长的演变过程,辽宁辽河流域古村落逐渐形成了锦州北镇、沈阳、抚顺、本溪、鞍山辽阳边界5个高密度区。  相似文献   

8.
采用大兴安岭地区盘古林场2011及2012年天然落叶松林实测碳储量数据,分析林木各器官(树干、树枝、树叶、树根)及全树的碳密度与海拔、郁闭度、坡位及林分密度的关系。基于空间克里格插值原理,利用Arc GIS空间分析软件分别绘制该地区各器官及全树的碳密度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天然落叶松林各器官及全树的碳密度与海拔、郁闭度和坡位都有密切的关系。各器官及全树均在633~683m的海拔范围内达到最大值;在0.4~0.5的郁闭度范围内达到最大值;不同坡位上各器官及全树碳密度按下坡、山谷、平地、上坡的顺序而逐渐降低;在林分密度为3022~3521株/hm2的范围内,各器官及总量的碳密度达到最大值。利用空间克里格插值能够很好的进行空间林木各器官碳密度分布的估算,树干的碳密度变化范围是5.99~46.33 t/hm2,树枝的碳密度变化范围是0.31~2..92 t/hm2,树叶的碳密度变化范围是0.27~0.78 t/hm2,树根的碳密度变化范围是2.25~20.39 t/hm2,全树的碳密度变化范围为6.43~60.40 t/hm2。综上所述,大兴安岭地区天然落叶松不同器官的碳密度变化范围是不同的,而且其变化规律与林分因子之间的关系也不同。因此,应该分器官研究其碳密度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明成都市森林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的数量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以成都市2017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为数据源,运用生物量转换因子法估算生物量,实测和选取植被含碳率,基于小班尺度估算成都市的森林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并运用ARCGIS 10.5软件进行空间分布格局分析.结果显示:(1)全市森林植被总碳储量为1.3369...  相似文献   

10.
《湖北林业科技》2017,(2):35-38
以2003年4月16日的TM\ETM数据为数据源,采用最大似然法提取了湖北麻城市境内杜鹃分布信息,分析了麻城杜鹃在不同海拔、不同坡度、不同坡向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麻城市的野生杜鹃主要分布于海拔600~900 m的范围内,海拔越高,杜鹃的覆盖率越大,是海拔900 m以上山地的优势物种,60%以上的杜鹃分布在坡度15~35°的范围内,南坡分布的比例多于北坡,表明本地杜鹃趋向于分布在高海拔、陡坡度的南坡。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北江流域森林土壤采样,对其174个土壤样点进行研究,对土壤样点分层采样与测定含量,分析土壤氮养分指标,运用Arc GIS技术与地统计分析等方法进一步揭示土壤氮的空间分布特征。统计分析与空间制图结果显示,4个土壤层(D1~D4,0~80 cm)氮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070.492 g/kg、855.457 g/kg、763.956 g/kg、709.222 g/kg;D1~D4土壤层随土壤深度的增加,氮含量整体降低,每个土壤层的空间变异性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2.
应用地统计学方法,对福建省阔叶类林分进行了数据处理,对其空间异质性和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硬阔类林分半变量函数曲线的理论模型符合线性有机台值模型,软阔类林分半变量函数曲线的理论模型符合球状模型。在空间格局上,硬阔类林分分布广泛,而软阔类林分分布狭窄。  相似文献   

13.
在惠州选取4 个桉树林区,对油桐尺蠖Buasra suppressaria 幼虫的空间分布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油桐尺蠖幼虫的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不同高度层、不同方位,尺蠖幼虫数量分布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中,尺蠖数量分布最多的为中部,中部尺蠖幼虫占各层尺蠖总量平均达55.97%~65.34%,最高的可占尺蠖幼虫总数的67.74%;同时,在不同方位上,尺蠖种群主要集中分布在南方位,其次为东、西两方位,分别占幼虫总数的34.59%、22.56% 24.81%。因此,进行该虫监测与防控时,应合理利用尺蠖种群在不同方位与高度的分布差异,重点防范中部层与南方位枝条并重施药防治。  相似文献   

14.
自然保护地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是保护地整合优化的重要基础,对于自然保护地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广东省6种类型1359处自然保护地为研究对象,利用GIS空间分析和地理统计模型,采用地理集中指数、不平衡指数、最邻近点指数和核密度估计的方法对广东省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 表明:自然保护区是面积最大的保...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土壤容重空间变异特征及其采样间距,以杉木成熟林为研究对象,选取100 m×100 m区域,利用网格法(10 m×10 m)设置样地共计100个,采用经典统计学与地统计学方法分析研究区内不同土壤深度(0~20、20~40 cm)土壤容重的空间异质性,并进行再采样探寻该尺度下最佳采样间距及采样数,旨在减少土壤容重采样人力和物力的消耗。结果表明:土壤容重及其变异系数随土层增加而增加,中等变异,0~20、20~40 cm最佳模型分别为指数模型、球状模型,空间分布呈斑块状,属中等空间自相关;采样间距增大会导致采样数呈"减小-稳定-极限"的变化趋势,变异系数变化虽不大,却能获得更为真实的土壤容重变异系数,20 m×20 m采样间距以下空间自相关性变化程度、拟合效果、块金值等参数较好,小尺度(100 m×100 m)空间变异分析时,采样间距20 m×20 m、采样点布设25个,既能满足Kriging插值精度,又能节省人力和物力。  相似文献   

16.
应用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广东省东莞市森林土壤有机质(0~1 m)的空间变异性和主要林分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莞市森林土壤有机质属中等变异性;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空间分布呈东西高、中北低的趋势;主要林分土壤有机质含量由小至大依次为:荔枝林、桉树林、马尾松林、针阔叶混交林、马占相思林、阔叶混交林。  相似文献   

17.
贺兰山位于内蒙古阿拉善高原和宁夏银川平原之间,油松林是该区重要的植被类型之一。针对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油松林种群的分布特点,在封育区、旅游区和矿区分别选择有代表性的样地,以样地调查数据为依据,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其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样地的油松种群均处于稳定状态,且年龄结构基本相同,但是实生苗和幼树生长发育不良,种群呈现一定的衰退趋势,需要实施必要的人为抚育措施。由于生境中资源分配较均匀,不同油松种群在样地尺度上均表现为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18.
杉木炭疽病空间分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利用3种分布型和几种聚集度指标法,对杉木炭疽病在杉木种子园中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杉木炭疽病在不严重的样地(病情指数20.0以下)中为聚集分布,随着病情加剧,由聚集分布变为随机分布型,而个体群又处于均匀分布型.在同一植株不同部位抽样调查表明,杉木炭疽病在植株上中下部位枝条分布有显著的差异性(F=4.63>P_(0.05)=3.24),而在不同方位上分布是一致的(F=2.6相似文献   

19.
以江西省行政区划图和各自然保护区相关资料为基础,基于GIS技术,从区域水平上对保护区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已建立的保护区呈现出一定的聚集性,但部分保护区之间的空间连接度较差。因而,在今后的保护区建设过程中,应做好空间隔离度较大的保护区周围应选点工作,以提高区域森林植被及重点保护物种保护成效。  相似文献   

20.
蚱蝉成虫有群居性。卵枝和出土羽化若虫的分布符合鱼二项分布的聚集分布。若虫在杨树根区土壤中的分布表现为“聚表性”和“向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