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杉木无性系生长表现和优良无性系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营造在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的10年生杉木无性系测定林进行调查分析得出:试验林总体生长表现较好,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在无性系间存在明显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无性系的重复力均比较大,其中胸径和材积的无性系重复力达0.691和0.757,无性系的生长稳定性较好;通过综合比较,从试验林选择出优良无性系5个,10年生时平均材积遗传增益达23%以上,材积现实增益达30%以上,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适合湘东低山丘陵区种植的杉木良种,以6种不同类型不同世代的杉木良种为试验材料(分别为福建洋口林场杉木3代种子园混系实生苗、福建优良杉木无性系洋020组培苗、湖南杉木2代种子园混系实生苗、湖南杉木1.5代种子园混系实生苗、湖南杉木1代种子园混系实生苗、湖南普通杉木人工林林分种子实生苗)营造试验林。结果表明:在6年生、8年生时,不同类型不同世代良种间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在8年生时,湖南2代杉木良种材积最大,其均值为0.088 2 m~3,比对照大120.0%;其次是福建3代杉木良种和福建无性系,材积均值分别为0.085 8 m~3和0.085 4 m~3;福建无性系变异系数最小,为26.57%。杉木高世代良种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选择本地选育的杉木良种造林能取得较好的增产效益。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适宜在福建杉木中心产区推广的杉木良种,选择5个杉木良种(福建尤溪第2代种子园实生苗、福建洋口第2代种子园实生苗、广西融水第1代种子园实生苗、洋020无性系组培苗、福建沙县本地种源实生苗),在福建农林大学莘口教学林场开展不同杉木良种、不同坡位造林对比试验,造林后12 a对不同杉木良种林分的生长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  相似文献   

4.
选取云南省广南县坝美镇平孟村为试验点,对不同种源的2个杉木优良品种(云南马关杉木种子园种子、福建洋口白露亭杉木第3代种子园种子)与对照(文山商品种子)培育的1年生苗木进行苗期生长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云南马关杉木种子园种子、福建洋口白露亭杉木第3代种子园种子播种品质良好,苗木总体合格率为95.56%;云南马关杉木种子园种子培育的苗木苗期表现最为优良,福建洋口白露亭杉木第3代种子园种子次之,文山商品种子表现最差。  相似文献   

5.
测定广西本地转化培育和从湖南引进的28个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无性系试验林17年和21年生的生长量,结合这些无性系试验林7年和9年生时的测定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参试无性系生长量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随着林龄的增长,生长性状的差异均呈逐渐增大的趋势。试验林17年生的生长表现与21年生时显著相关,表明杉木无性系在17年生或更早林龄阶段时已可进行决选。根据决选结果,运用3类聚类法进行的杉木优良无性系早期选择,参试无性系9年生时进行选择比7年生的选对率提高了24.0%。相对于对照无性系,7个优良无性系的材积增益在15%以上。  相似文献   

6.
句容林场摇铃口部分近20年生杉木林由于年久失管,杂草丛生,茅草尤为茂密,杉木生长极为不良,形成矮小、多头、黄瘦的“小老树”。近几年来采用人工垦复、除草等改造措施,对促进杉木生长已取得良好的效果。但这种办法花工多、成本高,第一年每亩需花15元左右的人工费,当年只能除去茅草80-90%,以后3-5年内,还需进行垦复间种,直至林木郁闭。我们为了探索在改造杉木“小老树”的过程中减少劳动力,降低成本的有效办法,进行了除草剂四氟丙酸钠灭草的试验。经过一年的观察,初步看到了一定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与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杉木造林优良种源多性状选择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杉木种源两次全分布试验的13年生、16年生试验林的生长、材性测定资料进行系统研究表明,杉木种源间的树高、胸径、材积、木材比重、形数等性状都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其种源的遗传变异率在中等以上。从57个参试种源中,评选出贵州锦屏、福建建瓯、广西融水和福建崇安、浦城、大田、武平、南平共8个优良种源,其中贵州锦屏、福建建瓯为生长材质兼优的种源,广西融水、贵州锦屏、福建大田和南平为稳定性好的种源,村积遗传增益为41.7%~82.3%,生长性状与木材比重无显著的表型相关,但两者遗传相关呈负向,随林龄增加达到高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对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1994年营建的杉木无性系测定林的生长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16年生时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分别为13.19 m、14.59 cm、0.1339 m3;无性系树高、胸径、材积重复力达0.6873以上,生长性状受到中等强度的遗传控制。以16年生时材积为指标选出4个速生无性系,平均树高、胸径、单株立木材积分别为14.30 m、16.30 cm、0.17696 m3,遗传增益均值分别为13.03%、12.26%、33.26%。  相似文献   

9.
一、杉木“小老树”的概念与特征 杉木“小老树”是指那些在人工造林后,长时期处于成活不成林,成林不成材的低产、低值林分。如17年生的杉木“小老树”,平均高不及一米,平均每株地上部分干重仅0.22公斤,平均每年干物质积累量为0.013公斤;而正常生长的12年生杉木林,平均树高7.10米,胸径10.6厘米,平均每株地上部分干重达18.07公斤,年平均生长量为1.8公斤。相比之下可见“小老树”的产量之低。再从干物质产量的分配比例来看,构成用材树木的经济产量是指树干部分,“小老树”的经济产量只占其生物产量的2/5,叶子的干重却占1/2;而正常生长的12年生杉木林,经济产量占生物产量的3/5强,叶子的干重仅占1/5。据研究,随着杉木年龄的增长,其树干的重量比例是逐渐加大,17年生的杉木林经济产量约占总生物产量的4/5左右。相比之下亦可见杉木“小老树”经济价值之低。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适合赣南地区生长的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良种,本试验对6种不同世代不同类型杉木良种造林后的树高、胸径、材积生长量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杉木不同世代不同类型良种试验林的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4年生与5年生的杉木良种中,洋口3代良种表现最佳,其树高、胸径均显著大于其他良种(P0.01);7年生时,同样是洋口3代杉木良种生长表现最好,杉木平均材积生长量为0.040 0 m~3,高出平均材积生长量的29.45%,其次是信丰杉木2代、信丰杉木1代良种,其造林后6 a材积生长量显著高于陈山红心杉1代(P0.01)、融水种源杉木林分良种与洋口杉木2.5代。本试验结果表明,杉木高世代良种具有较明显的增产效果;选择当地选育的杉木良种造林能够取得较好的增产效益。  相似文献   

11.
我场营造的成片杉木林,由于采用块整穴植方法造林,规格质量差,加之造后管理又未跟上,因此,从第三年后,杉木长势就一年不如一年,逐步形成了“小、黄、低”的“小老树”。 为了迅速改变杉木林面貌,促使迅速恢复长势,我场进行了改造杉木“小老树”的试验,取得了一些结果,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该文讨论了遂昌杉木人工林立地特点,林龄分布,生长过程及杉木小老林生长特点。分析了形成低价值林的原因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3.
杉木两水平双列杂交子代生长性状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对23年生杉木种源间和种源内两水平双列交配设计的90个杂交组合子代测定林的树高、胸径、材积3个生长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西×湖南和湖南×福建种源组合在23年生时3个生长性状中的总配合力表现均排在前3位;江西×福建种源组合在23年生时胸径性状的总配合力表现最优;江西(全南12)×湖南(靖县21)家系组合在23年生时3个生长量性状中的总配合力表现均排在第1位。  相似文献   

14.
【目的】阐明杉木无性系间幼龄材的力学性能差异,筛选力学性能优良的无性系,探究影响杉木幼龄材力学性能的微观结构特征,为杉木优良无性系选育、杉木木材加工利用和加工工艺研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福建洋口国有林场杉木无性系品种比对示范试验林中2个经国家认定的杉木无性系新品种‘洋020’和‘洋061’10年生幼龄材为试验材料,各采伐8株标准株作为样木。按照国标加工、制备主要力学性能试件,测定木材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和硬度,应用光学显微图像分析系统、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显微成像等技术观测样品显微构造并测量微纤丝角、结晶度和木质素含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处理,系统分析2个杉木无性系幼龄材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的相关性。【结果】杉木无性系‘洋020’早材管胞形态与‘洋061’较为接近,但年轮晚材区比‘洋061’宽,管胞壁较厚,管胞腔较小,壁腔比较‘洋061’约大25%。‘洋020’的平均微纤丝角为12.06°,较‘洋061’(14.97°)约小18%;平均结晶度为39.73%,较‘洋061’(35.88%)高11%左右;木质素含量特征峰高比的平均值较‘洋061’高8%左右;平均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和硬度分别为51.36 MPa、10.18 GPa、30.27 MPa和1 497 N,较‘洋061’的平均抗弯强度(42.56 MPa)、抗弯弹性模量(8.98 GPa)、顺纹抗压强度(27.20 MPa)和硬度(1 391 N)分别高21%、13%、11%和8%。【结论】除结晶度外,杉木无性系‘洋020’与‘洋061’幼龄材在解剖构造参数、微纤丝角和木质素等微观结构因子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洋020’幼龄材的抗弯、抗压和硬度等力学性能均高于‘洋061’。杉木无性系幼龄材管胞壁厚度、壁腔比等解剖构造参数以及木质素含量与力学性能呈正相关,细胞壁纤维素微纤丝角与力学性能呈负相关,这些微观结构因子的协同作用影响其力学性能。评价杉木无性系幼龄材木材力学品质性状,解剖构造参数和微纤丝角是最主要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杉木不同优良品种早期生长对比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对2年生杉木不同优良品种对比试验林连续2 a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试验林1年生时的成活率和2年生时的保存率分别为94.38%和93.67%,优良品种适应性强且品种间差异极显著;试验林生长良好,1年生时平均树高为0.78m,2年生时达到1.98 m,当年平均抽高达到1.20 m,不同优良品种在树高性状上差异极显著;杉木优良品种适应性和早期速生性具有一致性。除了2号无性系和3号无性系表现较差外,其他杉木优良品种均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16.
湘林—90等5个美洲黑杨新无性系速丰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引进国内外优树材料、优良无性系、人工杂交及天然实生苗230多份种质材料中,经过苗期选择、无性化繁殖,在湖区分3地、共71个无性系参加对比试验造林;经过7~8年的定位观测,选定美洲黑杨55/65×W07杂交组合FI的湘林-90、湘林-75、湘林-101,美洲黑杨W10×2KEN8杂交组合F1的湘林-77、湘林-92共5个美洲黑杨杂交新无性系为优良、速生杨树无性系。5—8年生,湘林-90等5个杨树新无性系的胸径、材积均大于试验林平均数+标准差,且生长量排序均位居参试无性系前列,显著高于对照I-69杨、中汉-17杨。8年生,湘林-90、湘林-77材积比I-69分别增产50.1%和44.8%,比中汉-17增产32.8%和28.1%,生长优势显著;湘林-101、湘林-92、湘林-75材积比I-69增产29.1%-25.3%,比中汉-17增产14.3%~10.9%,均达新种审定增产10%以上的增产标准。诸多无性系试验表明,新无性系的生长性状,需5~6年后才稳定。  相似文献   

17.
闽南杉木优良无性系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闽南 14a生杉木无性系测定林调查分析表明 ,参试的各无性系、对照在生长性状上的差异都达到极显著的水平 ,杂交组合表现一般 ;无性系广义遗传力 (含杂交组合 )均较大 (0 5 4~ 0 90 )。以材积指标为主对杉木无性系进行评价 ,从参试的 16个无性系及杂交组合中筛选出表现最好的立 1- 16 5、新 6、立 1- 3、立 1- 8和立 1- 13等5个优良无性系 ,14a生时的平均值分别为 10 5 6m、13 9cm和 0 0 7931m3 ,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 4 70 %、10 0 4 %和2 4 0 7% ,尤其是立 1- 16 5无性系 ,生长优势最为明显。这些优良无性系可在闽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测算杉木实生林与无性系林的生长因子数值,建立测树因子与林龄的回归模型,选取不同生长因子的最优生长模型,采用分层切割法及树干解析法对广西省苍梧县天洪岭林场23年生实生杉木林和21年生无性系杉木林的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种人工林的胸径、树高及材积总生长量都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大;2种杉木人工林胸径、树高及材积的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呈现出波动式生长,从2种生长量曲线的走势上看,实生林的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曲线波动幅度较大,但无性系林的生长趋势要强于实生林。可见,杉木无性系的生长量比实生林更具优势,具有更高的生长稳定性和生长潜力,更符合杉木人工林"速生、丰产、优质"的培育目标。  相似文献   

19.
杉木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在木材安全重大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株型是决定杉木产量的核心要素,掌握理想株型的性状组成对提高杉木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来自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的14个杉木组培无性系造林后3 a内生长量和造林后第2年的形态指标进行比较与分析,研究试验林分郁闭前幼树阶段的形态与和生长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杉木理想型无性系的选择和不同株型的定向培育方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造林后1至3年林分树高的平均值分别为1.00、2.52和3.87 m,第3年的胸径平均值为4.76 cm,无性系的树高生长变异系数随着生长时间的增长呈下降的趋势,不同无性系的生长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其中除020在高生长上优势明显外,054、061、063和023在3 a内的树高和胸径生长均具有较大的优势。2)造林后第2年坐生密度、冠幅、枝盘数、当年生节间距离、一级侧枝数和年盘二级分枝数的平均值分别为63.58片、176.1 cm、6.11、21.76 cm、21.02和19.88,且不同无性系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说明杉木株型之间的差异较大。3)通过聚类分析将无性系063、054及061归为浓密型杉木,无性系047、148、023及049归为稀疏型。4)生长与形态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浓密型杉木的生长量更大,根据以上的分析初步认定,在生长初期,杉木的理想株型具有枝条浓密和冠幅宽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为对比杉木不同种源在瘠薄土壤生长状况,以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福建省尤溪国有林场、福建省光泽华侨国有林场、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福建省邵武卫闽国有林场6个国家级林木良种基地1 a生杉木第3代种子园实生裸根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方法,土壤来自杉木林分40~60cm深的土壤,在盆栽1年分别测定不同种源苗高和地径,结果表明:洋口种源、尤溪种源和官庄种源,相对6个种源苗高生长总数平均值分别增长了5.7%、5.6%和4.1%;官庄种源和洋口种源,相对6个种源地径生长总数平均值分别增长了11.0%和0.8%。通过聚类分析,可将6个杉木不同种源分为3个类群,A类群是尤溪种源、洋口种源和官庄种源具有较高的苗高和较粗的地径,在低养分土壤生长较快;B类群是华侨种源和卫闽种源在低养分土壤生长中等;C类群是将乐种源在低养分土壤中生长较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