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合理规划与利用,以河北省为研究对象,选取人口、GDP、水资源总量、各产业用水量、万元GDP用水量等指标构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河北省水资源承载力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0-2015年降水量变化在390.0~606.4mm之间,多年地表水资源量变化范围在39.07~117.76亿m3,地下水水资源量在94.25~164.84亿m3之间,水资源总量以2012年最高,达到235.53亿m3,2006年最低,为107.43亿m3。对水资源承载力影响起主导作用的分为3大主成分因素,累计贡献率达88.064%,其中第1主成分反映了经济、人口和科技的发展状况,贡献率为59.866%;第2主成分反映了水资源的自然禀赋条件,贡献率为19.033%;第3主成分反映了服务业用水量的变化情况,贡献率为9.165%。2008年以后承载力评价结果均为正值,河北省水资源承载力状况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2014年水资源承载情况。结果显示:主成分分析中2014年通辽市水资源承载力总分最高,阿拉善盟总分最低。  相似文献   

3.
汪念  梅晶  王正美 《绿色科技》2022,(2):98-100,104
由于资源环境承载力对于区域生产生活产生直接影响,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对安顺市6个县(区)开展了水环境承载力评价工作,分析判定水环境承载状态,识别水环境污染的重点区域和时段,采取了加大重点领域节水力度、强化城镇生活污染减排、加强生态恢复与生态建设、注重水环境承载力与寻找"和谐平衡"的结合等对策,以进一步加强区域水污...  相似文献   

4.
榆林市土地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榆林市2000年和2010年土地资源生产力和人口数量进行预测的基础上,考虑三种不同生活类型所需的营养结构,分别计算出榆林市3个分区的土地可承载人口及土地生产与人口需求的盈亏情况,提出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生产力,以保持与人口需求平衡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已经成为制约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对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研究,主成分分析法可以确定指标的权重,避免了人为因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山东省17地市水资源相对承载能力的大小,取得了较好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6.
水资源紧缺地区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论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详细论述土壤水资源概念发展和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研究尺度的基础上,介绍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量化模型,包括经典的承载力模型、种群增长通用模型,密度-土壤水分模型和基于物理过程的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模型,述评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研究现状,提出今后应在完善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理论的同时,加强水资源紧缺地区土壤水分与植物生长的野外长期定位研究,从不同时空尺度确定不同植物群落的土壤水分承载力.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持续践行高质量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林业系统在自然资源供给、生态功能服务及生态安全保障等领域具有显著影响。文中提出林业系统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对其基本内涵进行理论解构,并辨析其与我国高质量发展之间的作用关系;基于2008—2018年统计数据,通过构建林业系统生态承载力综合测度模型、GM(0,1)灰色预测模型以及障碍度评价模型,进一步探究中国林业系统生态承载力水平及变动趋势,识别制约林业系统生态承载力提升的障碍因子,以期为不断优化林业系统内在协调性、增强林业系统生态支持潜力、促进林业系统自身及其与其他经济社会系统之间协同并进,继而有力支撑我国高质量发展实践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8.
根据郑州市公园绿地和人口分布现状,对郑州市公园绿地有效避难面积和承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公园绿地的避难承载力远远不能满足城市人口规模;以碧沙岗防灾公园为例进行安全性评价,分析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增加城市公园绿地避难容量、多渠道发掘有效资源、示范建设防灾公园等手段增加城市防灾抗灾能力。  相似文献   

9.
重庆喀斯特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动态变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承载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对喀斯特地区更是如此。对重庆喀斯特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首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法筛选出载荷较大的指标,其次利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最后通过灰色关联模型对重庆市喀斯特地区2001~2015年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动态评价。结果表明:重庆喀斯特地区水资源承载力整体较好,与最佳水资源承载力关联度适中保持在0.85以上,但是形势不容乐观,从2001年开始,水资源承载力就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015年降至最低。经济发展是该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压力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0.
开展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对于地区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以澄江市孤山村为研究对象,从耕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3个方面构建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承载指数法对孤山村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孤山村耕地处于承载力弱区,建设用地、生态用地处于承载力平衡区,总体上孤山村土地资源处于“平衡”状态,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开发潜力,与孤山村实际情况较为符合。依据研究结果,提出可通过科学的村庄规划和政策导向,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杏林地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台地和26°坡地杏林地连续3年的降雨、冠层截留、地表径流、土壤水分和生物量的定位观测结果,研究分析陕北黄土区自然降水与土壤水分补给、土壤水分补给与生物量、土壤水分消耗与生物量的关系.提出台地土壤水分可承载的杏树生物量为3 728 kg·hm~(-2),坡地为2 423 kg·hm~(-2),台地杏林地适宜的果实产量为4 714 kg·hm~(-2),坡地杏林地适宜的产量为3 064 kg·hm~(-2).建议综合应用水保工程、修剪、保墒、花果控制、生长激素等措施,平衡利用雨水资源,实现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描述了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及发展,阐述了环境承载力的涵义,归纳了环境承载力定量化的各种方法,并对主要的方法进行了介绍。搜集了有关于环境承载力的实例,并进一步做了陈述。指出了环境承载力的相关研究仍然缺乏能够客观科学描述环境承载力的指标体系,并且缺乏标准化可量化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方法上也表现为创新性不足。提出了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充分运用环境学等相关学科理论,逐步建立完善准确的环境承载力定量评价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3.
森林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协调森林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必然要适时评估区域森林承载力。本文分析了影响森林承载力的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即自然条件、资源基础、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为进一步的森林承载力定量评估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国外旅游环境容量理论的发展历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旅游环境容量的确定、控制是生态旅游规划、管理中的重要步骤,也是达到可持续经营的关键步骤。通过对国外旅游环境容量理论发展历程的回顾,笔者希望能进一步明确旅游环境容量的内涵、意义及操作方法,为我国生态旅游的规划与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丹江口库区环境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从理论上阐述了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及计算模型,并将这一理论运用在丹江口库区环境承载力研究。通过建立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分析了丹江口库区从2001~2005年综合环境承载力状况。研究表明:丹江口库区环境处于可载阶段,环境承载力具有逐步增强的趋势。最后提出了提高环境承载力的策略,为丹江口库区持续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游憩承载力在游憩区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憩承载力(简称RCC)是一种使资源环境与游憩体验和谐共存的管理机制, 包括生态承载力、空间承载力、设施承载力和社会承载力, 可以帮助游憩区管理者制定游憩规划和场地管理。文中从RCC的理论出发, 列举了其相关因素, 并概括地总结了国内外在游憩区管理中对RCC的应用; 最后, 展望了其理论和应用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选择森林公园类型旅游区——亚龙湾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旅游容量指标体系,定量研究了该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研究结果表明:亚龙湾森林公园的旅游生态环境容量为6600人次,旅游空间环境容量为8244人次,旅游功能设施容量为6400人次,旅游社会心理容量为2310人次,综合旅游环境容量为6200人次。生物环境容量、交通环境容量和游客心理环境容量成为制约景区接待规模的限制因子。在三亚旅游旺季,尤其是春节黄金周期间,整个景区呈现超载状态。针对出现的过载问题,提出了新建扩建景点和游步道、扩建停车场面积、合理安排停车组织方式和园区内交通组织及建立淡旺季两套管理等措施,以提高亚龙湾森林公园的整体环境容量并缓解旅游旺季带来的环境容量超载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文中分别采用旅游发展指数(TDI)和生态足迹法对2003-2017年中国森林公园旅游发展水平和生态承载力进行测度,并对二者进行拟合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森林公园旅游发展水平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年度增速有轻微波动,2008,2013,2014,2017年TDI值位于趋势线以下,而2007,2010,2012,2015年TDI值处于趋势线以上。森林公园总生态承载力持续提高,且自2015年以来出现显著大幅提升;人均生态承载力整体呈持续下降态势,但2008和2013年下降趋势减缓,2014年以后连续出现降速减缓,并在2017年实现增长。森林公园生态承载力与旅游发展水平呈高度线性相关关系,人均生态承载力与旅游发展水平呈负相关,总生态承载力与旅游发展水平呈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森林公园旅游发展总体水平和生态效益均有明显提升,但仍不能有效满足迅速增长的旅游市场需求,更面临着品质化和中高端化旅游需求的严峻挑战。发展森林公园旅游应进一步突出可持续发展理念,重新审视保护和开发的界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寻找发展新动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