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不同干湿循环次数后的棉花秸秆纤维水泥土进行了无侧限抗压实验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干湿循环的过程中纤维在水泥土强度的提高和降低的过程中均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对于纤维加筋水泥土,在养护早期(7d左右)进行一段时间的干湿循环可以有效加速水泥的水化反应,缩短养护时间。  相似文献   

2.
《林产工业》2021,58(10)
秸秆板材作为环保人造板,在家具制造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不同种类螺钉在人造秸秆板材中的抗拉拔性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从螺钉拧入深度、导孔直径、螺钉种类3个因素入手,采用正交试验探讨其对螺钉结合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螺钉拧入深度对秸秆板中螺钉结合强度影响显著,螺钉种类与导孔直径对秸秆板中螺钉结合强度影响不显著。螺钉的螺距小,螺钉与板材的结合强度高,在应用中应根据板材实际厚度尽量加大拧入深度,适当减小螺距以提高螺钉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3.
以棉花秸秆为原料,采用KOH活化法制备活性炭样品,探讨了炭化、活化及后处理过程中各实验条件对活性炭样品性能的影响。综合考虑活性炭样品的性能及得率,得出较优的实验条件为:炭化温度450~500℃、碱炭比值1.0、活化温度800℃、活化时间120 min;在较优条件下制得活性炭的比表面积2 312 m2/g,碘吸附值1 936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392 mg/g;孔径分布以微孔为主;表面含有羟基(—OH)、活泼氢(—H)等基团。  相似文献   

4.
在大气湿度循环变化的过程中,木材含水率随之改变,导致木材胀缩性发生变化,引起家具零部件松动,甚至脱落和开裂。采用人工模拟大气湿度变化规律,对尾巨桉木材进行循环干湿处理,探索尾巨桉木材含水率的变化规律,旨在探索降低尾巨桉木材胀缩性的新途径,为尾巨桉木材干燥和实木加工提供新理论。  相似文献   

5.
经乙二胺预处理后大豆秸秆先溶解于8%LiCl/DMSO木质纤维全溶体系,然后于乙醇中凝胶化制备多孔吸液木质纤维凝胶。研究发现:木质纤维原料脱木质素程度会影响凝胶的多孔结构、热稳定性及溶胀性能。随着脱木质素程度加强,木质纤维原料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之间解离程度加强,凝胶热稳定性提高,残炭量减少,可形成小孔径、高比表面积的致密多孔网络结构并影响其溶胀性能。当大豆秸秆经2 h脱木质素处理时,该秸秆原料所制备的凝胶热分解温度、残炭量、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分别为230℃、15%、64.29 m~2/g和17.813 nm,在15℃下平衡溶胀率为2 126.79%,与未脱木质素的大豆秸秆制备的凝胶相比,热分解温度提高了30℃,残炭量降低了47.7%,比表面积增加11.02 m~2/g,平均孔径减小了2.468 nm,而平衡溶胀率降低了16.6%。  相似文献   

6.
麦秸秆纤维改性两性高吸水树脂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麦秸秆、丙烯酸、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原料,通过接枝共聚合成高吸水性树脂。对影响反应的因素,如麦秸杆用量、单体丙烯酸、丙烯酰胺、DMC的用量和配比、引发剂及交联剂用量、丙烯酸中和度等进行了详细研究,得到了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制备的两性高吸水性树脂吸蒸馏水达853 g/g、吸生理盐水为118 g/g。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作为农业重要副产品的作物秸秆,既是农业及下游产业的重要资源,又是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源。近年来,随着农业的迅猛发展,作物秸秆从品种和产量上发生了质的变化,而秸秆利用技术滞后,过剩秸秆正在成为农业生态环境中的非点源污染源。分析了我国作物秸秆利用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创新综合利用作物秸秆资源,提出了我国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建议,对我国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8~11年生泡桐为研究对象,主要探究了泡桐枝材、根材的生物量分配比及木纤维变化规律,研究泡桐枝材、根材用于制浆造纸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泡桐枝材、根材在整株生物量中所占分配比较高;泡桐枝材木纤维含量、纤维长度随枝龄的增加而呈现递增趋势,并逐渐接近于树干材;泡桐化学性质稳定,综纤维素含量高;用枝材、根材制得的纸浆理化性质符合国家标准,多数物理强度指标表现优异。泡桐废弃枝材、根材可作为造纸纤维原料进行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9.
麦秸秆成分剖析及其胶合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以麦秸为研究对象,将其解剖分层,采用化学分析和现代仪器分析相结合,对其各层进行成分分析,找出其最大差别.同时针对其表面的特殊性,采用两大类共7种不同的偶联剂对其进行处理,以探讨其胶合性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整秆相比,麦秸外层厚度约占20%,其各组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灰分含量比整秆高17.2%,而灰分中的SiO2含量更是明显高于整秆的一倍多,苯酚-乙醇(苯-醇)可溶物含量比麦秸整秆的高21.95%;电子自旋共振波谱仪(ESR)测试麦秸整秆的自由基比外层要高,扫描电镜(SEM)可看出麦秆外表面光滑,内表面没有角质层,利于胶滴的润湿、扩散和渗透.偶联剂KH-550对麦秸各层面的胶合均较好,尤其是对外表面的胶合强度提高很大,其他类偶联剂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的附属品,作为可再生能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相关文献及报道为基础,综述了目前我国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现状、并对其未来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性研究。  相似文献   

11.
刘瑶  熊巧  文利平  刘梦佳 《绿色科技》2023,(6):187-190+196
城镇污泥中存在大量亲水性有机质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EPS),导致脱水困难,其高效脱水及处置是污水行业的共性难题。采用木屑协同过硫酸盐/Fe0复合调理剩余污泥,探究了Fe0、过硫酸盐、pH值对剩余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污泥表征结果发现,复合调理过程中Fe0激发过硫酸盐产生硫酸根自由基,加速了污泥颗粒中EPS的分解,污泥絮体碎片化明显,木屑作为骨架构建体进一步促进水分的分离和释放,提高了污泥的脱水性能。综合现有结果,提出了污泥厂内处理与循环利用新思路,3次循环后脱水泥饼含水率可稳定降至72%左右。结果表明:Fe0/过硫酸盐协同木屑复合调理可以有效提高污泥脱水效率,3次循环后可保持脱水效率,为实现城镇有机污泥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实验将耐盐碱牧草(碱茅、披碱草、羊草、紫花苜蓿)分别种植在滨海盐土、田园土壤两种土壤中,每种牧草3次重复,并对粗蛋白与粗脂肪这两种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在测定的牧草两种成份中,种植于田园土中的四种牧草的粗蛋白,粗脂肪大于种植于盐渍土中这两个指标的含量。根据研究结果,综合评价了盐碱土对于四种牧草的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通过对两个指标的比较来评价了四种牧草的耐盐碱能力,该结果对盐碱地的改良有实践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碱茅的耐盐能力及其对滨海盐渍土的改良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碱茅的耐盐能力及其对滨海盐渍土的改良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碱茅的耐盐能力在8g/kg左右,耐盐极限为12g/kg左右。种植碱茅能够有效的降低土壤表层含盐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中N、P、K的含量。本研究对滨海盐渍土的生物改良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林产工业》2021,58(1)
为实现废材循环利用,以废水为混凝土拌合水设计研发高性能混凝土。在废水混凝土中分别掺入体积含量为0%、0.5%、1%、2%、3%的木纤维,分析木纤维掺量对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坍落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由废水搅拌配制而成的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坍落度和抗压强度性能低于普通混凝土的性能;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由废水搅拌配制而成的混凝土的3种性能均有所提高;综合3种混凝土性能变化,在废水拌制的混凝土中以掺入2%的木纤维为宜。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由橡木纤维和回收的废旧瓦楞纸纤维混合制备的中密度纤维板(MDF)的阻燃性能,讨论了阻燃剂氢氧化铝(ATH)对MDF的内结合强度(IB)、膨胀率和吸水性等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ATH用量的增加,MDF的极限氧指数(LOI)增大,表明加入适量的ATH能提高MDF的阻燃性能。当MDF中不含树脂时,其IB值会随ATH用量增加而增大,并随回收的废旧瓦楞纸纤维用量的增加呈递增趋势;树脂的加入,提高了MDF的粘接强度,降低了MDF的膨胀率和吸水率;但当回收的废旧瓦楞纸纤维用量增大时,MDF面板的膨胀率也增大。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野外观察,研究了栗疫病菌的侵染源、越冬方式、有性及无性世代、侵染途径、传播方式及潜育期等侵染循环规律;用化学药剂氧氯化铜、退菌特、20%银果可湿性粉剂、生物颉抗剂S511、S308以及弱毒菌株293、185对栗疫病进行了防治试验比较研究;并讨论了防治栗疫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通过测定和比较红松人工林下光照条件的差异,植被组成及多样性的变化,研究5种不同间伐强度对红松林群落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间伐强度增大,林内散射光强度增大,单子叶植物科的数量增多,双子叶植物减少。间伐强度不同,红松林内草本建群种不同。间伐可改变群落的植物多样性、均匀度和丰富度,其中以弱度区最明显。运用关联度分析得出:不同间伐强度红松林下的无截取散射光量对植物多样性各指标影响的大小顺序为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综合分析认为,合理间伐红松林,使其密度维持在1 000~1 600株.hm-2最有利于维护红松林的稳定。  相似文献   

18.
为开发适用于汽车内饰件的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以福建省资源丰富的绿竹和聚丙烯膜(PP)为原料,通过分析碱液预处理工艺对竹片得率、竹纤维得率和白度等的影响,优化预处理工艺,制备生产效率高、长径比大的竹原长纤维(LBF);进一步研究热压工艺参数和LBF添加量对LBF/PP复合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较佳的热压工艺和原料配方。实验结果表明:在处理温度100℃条件下,采用10%(质量分数)氢氧化钠、处理时间180 min的工艺预处理制得的LBF较竹片中的纤维素含量增加,木素含量下降,结晶度增大;LBF纤维平均长度为25.79 mm,长径比为173.02∶1.00,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分别为584.85 MPa和45.41 GPa。热压温度190℃、热压压力8 MPa、热压时间20 min、LBF质量分数为50%时,LBF/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较佳,其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冲击强度分别达到31.55 MPa、46.11 MPa、2 833.80 MPa和28.55 kJ/m~2,24 h的吸水率和厚度膨胀率分别为14.19%和8.11%,可应用于硬质仪表板、杂物箱等汽车内饰件。扫描电镜结果显示,纤维表面粗糙,热压过程使熔融状态的PP渗透到LBF表面的孔隙,形成较好的物理机械结合。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工程木产品-正交胶合木,并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对于木材及正交胶合木在销槽承压强度等方面的相关研究现状,以期为这种新型工程用木产品的开发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西南亚高山暗针叶林下缺苞箭竹的养分含量和动态,枯枝落叶的年凋落量和分解速率等物质循环过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1)缺苞箭竹各器官之间的养分含量有很大差异:笋和叶片等幼嫩的新生器官养分含量最高,地下茎和老竹秆的养分含量很低;氮,磷,钾等3种主要营养元素含量动态变化规律在各器官中的表现大体相似。(2)缺苞箭竹林年凋落枯枝落叶量为678kg/ha,归还到土壤的氮,磷,钾,钙和镁等5种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