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杨桐人工栽培模式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杉木林分、毛竹林分下进行套种杨桐和农田集约化栽培杨桐试验,栽培后第2年进行生长量调查,结果表明,3种模式下杨桐生长状况均良好,其中以农田集约化栽培模式生长最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无性系、株行距及两者交互作用对杨树人工林的林木生长和树冠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双因素随机试验设计,通过调查36块13年生杨树样地胸径、树高、活枝下高和冠幅等指标,以综合指数法构建3个林分综合指数(生长指数、冠形指数、干冠协调指数)。【结果】南林95杨和南林895杨的胸径、树高和生长指数显著高于南林797杨(P <0.05)。南林797杨的冠幅、树冠体积和树冠圆满度显著高于南林895杨,与南林95杨差异不显著(P> 0.05)。株行距为6 m×6 m和4.5 m×8 m的林分胸径、冠形指数和生长指数均显著高于5 m×5 m和3 m×8 m林分,不同密度林分对树高影响不显著(P> 0.05)。在相同密度条件下,正方形和长方形配置对东西和南北冠幅有显著影响,较大株行距促进树冠生长,但对胸径、树高和平均冠幅等影响不显著(P> 0.05)。无性系和株行距对冠长、活冠比、树冠表面积和干冠协调指数影响均不显著,且无性系和株行距对林木生长和树冠结构均无显著交互作用(P> 0.05)。【结论】杨树无性系对林木胸径、树高和树冠结构的影响大于株行距。综合考虑林木生长和树冠结构等两个方面,在类似的立地条件上,相比于其它无性系和配置方式,以南林95杨在种植株行距为6 m×6 m(278株/hm^2)时具有培育大胸径林木的潜力,适于培育速生、优质大径材。  相似文献   

3.
浙江新昌县丰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绍兴市第11位“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徐孝方,开发经营杨桐、柃木枝叶加工、果蔬罐头、果蔬饮料、鲜切花盆花、国际贸易、房地产开发等六大产业。2002年销售收入1.87亿元,实现利税2000多万元,带动农村走上创业致富之路。杨桐、柃木系山茶科的常绿亚乔木,原为新昌山区农民作薪柴用。徐孝方获悉日本民众有喜欢用杨桐、柃木的成束枝叶代替香烛供奉祭祀的传统习俗信息后,1993年独资成立了新昌丰岛物产有限公司,变薪为宝,开发利用杨桐、柃木加工出口业务。他先后组织发动了新昌县小蒋、巧英等8个乡镇80多个行政村3200多户农户采集野生杨桐、柃木枝叶。同时,在技术专家的帮助下,搞林间套种,建成12000亩杨桐、柃木基地。采用“公司 基地 农民”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带领农村创业致富。5年来,公司向基地农户累计投入资金2亿多元。目前,杨桐、柃木年出口量已超过3200万束,创汇达到2500万美元。从业农民仅此一项,户均增收近2万元。为提高杨桐、柃木栽培成活率和产品质量,徐孝方多次率领公司技术骨干赴北京考察学习,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签订了多项技术合作协议。配套建立了一个生产加工与保鲜储运中心,成为省内外...  相似文献   

4.
杨桐的育苗及造林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桐 (DeyerajapomicaThunb)又名红淡、红淡比 ,属山茶科杨桐属植物 ,常绿小乔木 ,喜生于湿润、肥沃、庇荫之地。在海拔 2 0 0~ 32 0 0m的东南沿海一带的山谷、水边、林下多见。为开发杨桐基地有序的发展 ,我们从 1992年着手种子育苗 ,相继开展扦插繁殖试验 ,并在 1999年开始在不同林分下开展大规模的造林。目前全县已营造了 12 0 0hm2 杨桐林 ,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2 0 0 1年被浙江省林业局命名为浙江省首批林业特色基地县。1 育苗技术1 1 种子育苗杨桐种子于 11月中旬成熟 ,果实为浆果 ,果实内种子数通常 7~ 15粒…  相似文献   

5.
杨桐、柃木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桐、柃木被日本人尊称为“神木”,是山茶科植物,常绿灌木与小乔木,是日本人的传统供神祭祖的吉祥物,市场需求量大且稳定。目前,日本每年需求杨桐、柃木插叶5亿~6亿束,中国出口约1.5亿束,出口金额约60亿日元。由于利益驱使,大量野生杨桐、柃木被开发,数量下降,质量变差。另外野生资源变异大,利用率低,病虫害难以控制,采收成本提高,而且仅靠野生资源远远不够满足市场的需要。为了使野生资源免遭进一步的破坏,并确保杨桐、柃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人工栽培基地。  相似文献   

6.
杨树纸浆林优化栽培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 1 991~ 2 0 0 0年历时 9a时间 ,进行了杨树纸浆林造林模式、土壤施肥、叶面喷肥、林粮间种、纸浆林基地建设等研究和开发。结果表明在辽西地区杨树纸浆林的造林模式为 :造林品种应优先选择辽宁杨、荷兰 3930杨、盖杨、辽河杨等 ;造林最佳密度为 1 1 1 1~ 1 6 6 6株 /hm2 ;配置方式应以宽行密植和宽行窄带为主 ,如 1m× 6m、1 5m× 6m、(1× 4 )m× 8m、(1 5× 4 )m× 8m等。纸浆林的主伐年龄为 6~ 7a。在金城原种场的立地条件下 ,无论是土壤施肥 ,还是叶面喷肥对林木生长影响均不显著。林粮间作方面 ,改变造林由常规方式为宽行窄带和宽行密植后 ,间种年限可提高 1~ 2a ,间种面积可提高到 2 0 % ,产量提高 30 %~ 5 0 % ,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依据17龄意大利214杨随机区组设计的不同密度,根据树高和胸径生长量用林业统计软件进行蓄积计算,用不同密度下的立木蓄积量来确定最佳的造林密度。试验结果表明,4m×6m试验密度尽管单株蓄积不是最高的,但公顷蓄积是最大的,为260.74m^3·hm^-2,该密度林分林木符合大径材标准的株数最多,为87株。因此4m×6m密度是较为丰产的最佳密度。  相似文献   

8.
杨粮间作系统中林木遮荫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利用遮荫指数和遮荫程度 ,描述华北平原农区杨粮间作系统毛白杨对农田的遮荫情况。结果说明 ,毛白杨幼林 (株行距 3m× 2m× 18m) 1~ 7a生的遮荫指数为 1 3%~ 6 7 8% ,遮荫程度是 0 3%~16 5 % ;中龄林—成林 (株行距 4m× 30m) 10~ 14a生的遮荫指数是 5 1 3%~ 76 0 % ,遮荫程度为 2 2 8%~2 8 1%。利用遮荫程度表示林木对农田的遮荫情况比用遮荫指数更符合实际 ,并且提出 15 %的遮荫程度是田间可接受的最大遮荫程度  相似文献   

9.
为选育适合当地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的杨树品种,须确定最佳的栽植密度。伊犁州林木良种繁育试验中心于2013年开展试验。选取本地13个优良杨树品种,分别在2m×0.5m、3m×0.5m和2m×1m等3种栽植密度下进行试验,经过2年的试验调查,结果表明:3m×0.5m栽植密度较适合杨树能源林的生长,大叶钻天杨、I-467和I-262较适合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大叶钻天杨(Populus balsanifera Linn.)、沙兰杨(P.×euramericanacv.‘Sacrau79’)、I-467(P.euramericana cv.‘I-467’)杨等3个优良杨树品种不同造林密度下生长规律的分析,研究了3个杨树品种合理的经营密度及采伐年限,结果表明:高生长随密度改变变化不大,胸径生长变化与密度紧密相关;I-467杨和沙兰杨适宜大株行距种植,大叶钻天杨适宜3m×5m和4m×5m两种株行距;3m×5m株行距的理想采伐年限在10年,4m×5m株行距最理想的采伐年限应在12年,3m×8m株行距可适当放宽采伐年限。  相似文献   

11.
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林业建设对林木良种的需要,推动林木良种基地持续健康发展,建设成为林木良种的生产基地、科研院所的研发基地、种质资源的保存基地、科技成果推广的示范基地,2009年1月国家林业局公布第一批131处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林场发〔2009〕11号),浙江省有6个林木良种基地入选,分别是:龙泉市林科所国家杉木良种基地,杭州市余杭区长乐林场国家杉木、  相似文献   

12.
用已认定的思茅松良种(景谷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种子)建立采穗圃生产的扦插苗,开展不同密度(2 m×2 m、2.5 m×3 m、3 m×4 m)及不同种类苗木(思茅松良种实生苗、思茅松良种扦插苗、卡西亚松扦插苗、湿加松扦插苗、湿加松实生苗)的造林对比试验。对造林后第4年的测量数据进行比较,在不同种类苗木试验中,思茅松良种扦插苗与其它种类苗木的树高在0.01水平上存在极显著差异,比卡西亚松扦插苗、湿加松扦插苗、湿加松实生苗、思茅松良种实生苗树高分别高出39.5%、24.7%、46.5%、30.1%;思茅松良种扦插苗与湿加松扦插苗的胸径在0.05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比卡西亚松扦插苗、湿加松扦插苗、湿加松实生苗、思茅松良种实生苗高出8%、-15.3%、6.4%、-9.1%;在用思茅松良种扦插苗定植的密度试验中,树高差异不显著,密度2.5 m×3 m和2 m×2 m、3 m×4 m的胸径在0.05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密度2.5m×3 m比密度2 m×2 m、3 m×4 m的胸径分别高出10.5%、29.2%,3个密度处理的平均树高和胸径可达到327 cm和56mm。由此可见,思茅松良种扦插苗造林效果显著高于其它苗木,造林密度以2.5 m×3 m为好。  相似文献   

13.
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选在绥阳林业局双子林场23林班的1~4小班、5、6小班以及18林班的1小班。1~4小班林木组成为6柞、3桦、1椴,林内天然幼树有水曲柳、杨树、椴树,伐区清理时都均匀地予以保留。小班土壤为暗棕壤,上层厚度30cm,坡向东北,坡度为12°。采伐作业时上层林木均匀的保留0.4郁闭度,采伐后于当年秋天进行了暗穴整地,于1985年春造林。5、6小班未采伐,上层林分原始郁闭度为0.6,18林班1小班采伐后保留部闲度为0.2。2结果与分析2.1不同保留郁闭度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23林班1~4小班上层林木保留郁闭度为0.4,当年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4.
1983~1984年,林业部先后下达给我省“杨树良种及速生丰产栽培技术推广”项目,要求营造丰产林466.7公顷,培育10年每公顷立木蓄积达150立方米的指标。在推广中,我们选择了既适应关中条件,又能经过集约栽培达到丰产的沙兰杨,截叶毛白杨,15A杨、陕林1、2号杨作为推广的优良品种。推广中的主要栽培技术是:确定适宜密度:鉴于确定轮伐期为10年,不进行中间利用,并实行农林间作,因此株行距一般采用4×6米,树冠较窄的陕林1号杨采用3.5×6米。大苗造林:要求2年生苗,高4米,地径4厘米以上;2年根1年干的苗木,高  相似文献   

15.
造林密度和修枝对‘欧美107杨’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种造林密度‘欧美107杨’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年份胸径、树高、枝下高等,来分析造林密度及修枝对‘欧美107杨’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欧美107杨’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即3种造林密度‘欧美107杨’2a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株行距3m×12m、5m×6m、3m×6m,而树高生长量变化趋势正好相反.修枝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树高生长和提高枝下高,有利于提高杨树木材质量.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技术推广站于2001年建成,有林木良种基地725公顷,主要树种为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皮云杉、鱼鳞云杉、杂种落叶松、甜杨、春榆等,为实现林木良种生产基地化奠定了基础.2009年秋冬季,该良种基地鼠害突发,鼠口密度每公顷多达8只,平均被害率为5.6%,个别严重地段被害率达17.8%.该站针对鼠害突发的实际情况,采取了多种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害鼠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17.
对渭北高原及陕北高原的一些林分进行次生林改造.经模型和ANOVA分析证明:改造后,林木被害程度随定植年限的变化总体遵从Logistic模型.其中,全面清坡模式林木被害程度最高,林下更新模式最低.鼢鼠对油松、侧柏和刺槐的危害年限依次为林木定植后11、9和6年,其中油松定植2~6年,侧柏1~4年,刺槐1~2年被害最严重.单个鼢鼠对油松和刺槐的危害强度主要取决于林木的定植年限,与改造模式和林地鼢鼠密度关系不大;而对侧柏的危害强度不仅取决于林木定植年限,也与林地鼢鼠密度和改造模式密切相关.林木定植年限和单个鼢鼠的危害强度是影响林木被害死亡率的关键因素,林地鼢鼠密度和改造模式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在12年生杉木人工纯林中进行不同强度间伐后套种丝栗栲,对林分的生长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现有杉木林间伐后,保留杉木1 110~1 350株/hm2,林下丝栗栲生长状况良好,而且能够促进上层保留杉木林木的生长,形成层次明显的复层林分。方差分析结果也显示,三种不同保留密度的杉木林分套种丝栗栲后,杉木单株材积生长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与对照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杉木丝栗栲复层林分杉木单株材积明显增长,有利于培育杉木大径材,且保育了一定数量乡土阔叶树种,有利于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建议在闽西北林区适宜林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福建省宁化国有林场36年生福建柏林下套种闽楠生长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闽楠适合在福建柏成熟林林下套种,在套种前,需对福建柏进行择伐并修枝;福建柏择伐后保留密度对套种的闽楠生长具有显著影响,保留密度300株/hm2的闽楠生长最好,平均胸径4.3cm,平均树高5.4m,胸径、树高生长量的高低顺序依次为300株/hm2﹥600株/hm2﹥900株/hm2;在相同保留密度下福建柏修枝对林下套种闽楠生长具有显著影响,修枝高度6米的林下套种闽楠生长效果最好,平均胸径4.2cm,平均树高5.5m;闽楠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依次是福建柏修枝高度6m﹥4m﹥不修枝。  相似文献   

20.
水曲柳造林密度与林分生长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水曲柳人工林合理的造林密度,以帽儿山实验林场10年生的水曲柳密度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造林密度对林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m×1m(A)、1.5m×1.5m(B)、2m×2m(C)、3m×1.5m(D)4种不同造林密度对林木生长、林木的干形、林分的产量均有显著地影响,其中林分胸径、单株材积、冠幅、单株叶面积、冠高比随密度的减小而显著增大;造林密度对树高生长、叶面积指数无显著影响。综合比较4种密度水平林分,C水平的造林密度是最为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