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综述了乡村旅游产品的类型与开发模式,探讨了乡村旅游产品的谱系,归纳为农家乐、乡村餐饮、乡村科普、乡村景区、乡村社区、乡村运动、康体养生、乡村度假、乡村俱乐部9种产品,从消费档次划分出相应的乡村旅游产品维度,提出了依附型、自主型、开拓型3种产品开发模式"三位一体"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家乐是乡村旅游与农业休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让游客感受自然、体验乡村乐趣的旅游方式。浙江省的农家乐建设已初具规模,并且类型多样。文章根据现有的建设条件,将浙江省农家乐分为4个模式与11个类型,并对现有农家乐建设提出3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乡村旅游成为城市居民的消费热点。乡村旅游这一业态在成都早有发展,"农家乐"则是乡村旅游的雏形,在成都极为普遍。以成都农科村和桃花故里为研究对象,针对农家乐的可持续性建设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当前成都农家乐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产品同质化普遍;环境污染与破坏程度高;盲目开发,缺乏合理规划与建设,缺乏文化内涵。就此,有针对性地进行了系列问卷调查,提出了部分解决方案。希望对当前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浙江农家乐休闲旅游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分析了目前农家乐休闲旅游经营模式,指出了存在许多制约发展的问题.就当前浙江农家乐经营模式,转型升级的必然性,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制约因素及农家乐转型升级的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进行阐述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乡村民宿"这一"事学"出发,以民宿景观设计生态学理念为指导,从消费者"人学"需求视角分析乡村民宿景观设计的整体性、需求性和文化性原则,提出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民宿景观空间;因材施策,统筹民宿景观传统地域元素;利用植物,营造生态一体化民宿景观氛围等民宿生态景观设计策略,以期探索出乡村民宿景观设计个性化之路,推动乡村旅游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在沙河豆腐文化一条街着力打造一批豆腐名食店,统一店招,做强做大沙河豆腐品牌。开发专营沙河豆腐品牌、具有较高档次的餐饮业20余家。着力发展以休闲娱乐和餐饮服务两条线的乡村特色旅游,在周边大力发展星级农家乐,完善配套设施,增强接待能力,延伸旅游产业链,念好吃、住、娱"三字经",做活、做旺旅游业。建设条件:基础设施完善,水、电、  相似文献   

7.
正农家乐是一种新兴的游乐形式,又称乡村旅游,目前已经成长为比较成熟的产业,也为农村脱贫致富开创了一条新路子,是农民脱贫致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近些年来,农家乐旅游在我国诸多地区如火如荼地发展着,已成为很多农村和城郊地区农民创收增收的新模式,也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好选择。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在老龄化社会进程中,老年人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分析了养老地产景观设计的必要性,从无障碍设计、空间设计、植物景观设计3个方面提出了养老地产的景观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乡村民宿作为其特色的关键一环,也逐渐发展,但是越来越多的千篇一律的乡村民宿出现,让人们认识到具有地域文化民宿的缺失。提出了把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作为设计要点,基于侗族地域文化民宿景观设计的思路,并把要点和思路应用于实际实践。将侗族地域性文化元素应用于民宿景观设计,不仅能提升民宿文化内涵,更能让乡村景观保留地域特色,有利于对游人展现地方特色、民族文化和历史。  相似文献   

10.
罗捷  李光跃 《绿色科技》2019,(11):27-29
指出了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旅游方式也向多元化发展,传统的观光游已经被时代淘汰,短时间、近距离的“乡村微度假”日渐深受人们喜爱,但由此引发乡村景观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以成都市三星杨梅小镇为例,通过分析了当地景观建设问题,结合“微度假”背景下的旅游需求提出了合理的景观设计来改善乡村现状,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可对其他乡村提供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长沙市园林花卉型"农家乐"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花卉苗木基地为依托,发展长沙市园林花卉型“农家乐”旅游产业,是促进花卉苗木产业和“农家乐”旅游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针对长沙市园林花卉型“农家乐”旅游产业发展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乡村景观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然而却存在着千村一面缺乏村庄特色文化等一系列问题。系统阐述了寄托乡愁的乡村景观设计理念,提出了乡村微景观设计策略,以晋江苏垵村黑茶古窑微景观设计为实例,分别从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和特色产业三个方面提炼出了美丽乡村微景观建设中"乡愁"理念的设计原则,旨在探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微景观设计的模式,为改善和恢复乡村景观环境、营造美丽乡村生活环境提出了一些参考性的意见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乡村旅游作为乡村特有资源与旅游业有机融合的一种旅游业态,以其休闲、生态的特质,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潮流之一,在中国旅游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新农村建设成效初显的环境下,乡村旅游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成份。以广西巴马盘阳河长寿养生休闲旅游开发规划为例,探讨景观设计在乡村旅游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都市乡村旅游获得了长足发展,林家乐是继农家乐和渔家乐后出现的乡村旅游新形式。广州作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发展林家乐具有独特的生态优势和历史人文底蕴。文章分析了广州发展林家乐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探讨了广州市林家乐的发展方向、策略,以期为林家乐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罗自力 《绿色科技》2012,(10):213-216
指出了面对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开发的政策机会和21世纪休闲旅游的市场机会,广安、华蓥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有哪些优势,探讨了应遵循什么开发原则,才能有效避免20世纪末很多地方"农家乐"陷入"同质、单一、小规模、不可持续"的发展境地。  相似文献   

16.
乡村旅游作为乡村特有资源与旅游业有机融合的一种旅游业态,以其休闲、生态的特质,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潮流之一,在中国旅游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新农村建设成效初显的环境下,乡村旅游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成份。以广西巴马盘阳河长寿养生休闲旅游开发规划为例,探讨景观设计在乡村旅游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选取河南省有代表的禹州市乡村旅游地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研究,首先对问卷所得数据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然后对其进行了均值和差异性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了有些乡村的餐饮卫生和价格有待规范、有些地区的乡村环境和乡村氛围需要改进和提升,以及住宿方面等一些问题,最后提出了几点具体的解决措施,以期为禹州市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从全域旅游的角度,梳理新兴县及其周边旅游资源现状。以新兴县六祖镇水湄村为例,阐述了水湄村旅游发展存在着文化资源利用不足,乡村特色体验景观缺乏和自然资源破坏的现状问题。通过对水湄村文化、自然资源深入挖掘,根据乡村景观资源的综合特征,提出以"红色文化参观、民俗风情体验、田园风光游览"三线并行的景观设计文化策略,形成以体验为导向,"红色"文化与民俗文化、生态资源相结合的混合开发模式,期望打造全域背景下六祖镇差异化的乡村特色文化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9.
旅游公路沿线景观设计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旅游公路沿线景观的特点,提出了旅游公路沿线景观设计的原则,并初步探讨了旅游公路沿线景观设计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豫南地区自然、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现状的广泛调研和对优秀的规划设计方案进行梳理和总结,归纳出了多种基于旅游产业导向的不同村镇发展规划模式,主要包括古村落保护—乡村旅游模式、郊区农家乐模式和特色产业支撑—新农村模式。研究成果除获得系统理论总结和提升外,可直接用于指导河南省“美丽乡村”试点建设工作,同时对于其他省市“美丽乡村”建设也将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