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以龙泉市的林权改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龙泉市集体林权制度后续配套改革对集体林产权变动、流转形式和地方经济的成效影响,总结了林权抵押贷款、林权流转和林农脱贫致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林权改革的对策,以期为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提供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2.
正江西省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217.54亿元,贷款余额62.5亿元。江西出台林权抵押贷款、公益林(天然商品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将林地经营权和补偿收益权纳入抵质押范围,拓展公益林和天然商品林经营保护主体的融资渠道。省林业局联合省自然资源厅发布通知,推动林地经营权登记,为林权流转、抵押贷款提供政策保障。2019年3月,江西省林业局引进蚂蚁金服,建设林业  相似文献   

3.
以调查访问、调阅档案、查阅资料等方法对遂昌县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行探索分析。遂昌县作为浙江省5个森林资源流转试点县之一,把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为盘活林业资源的关键性举措积极探索,取得了政策制订、机构建设、流转促活、抵押贷款、贷款贴息、减免税费和合作经营等七个方面突破,有效地激发了林业发展活力,促进了当地新农村建设。遂昌县这种以规范森林资源合理流转和林权抵押贷款为重点,完善林权动态管理,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林权制度改革的创新之举,不仅在浙江省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而且在全国范围内也有很大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林权抵押贷款作为一种融资手段随着集体林权改革应运而生,是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过程中的产物,是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增强林业发展内生性动力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林业增效、林农增收、林业兴旺的有效途径。全文分析了林权抵押贷款的内涵、积极作用,并针对林权抵押贷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正2019年3月25日,广西首笔生态公益林预期收益质押贷款发放活动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中南村南昌屯举行。此次发放的贷款金额为30万元。据了解,南昌屯是生态公益林面积大屯,户均生态公益林面积50亩,每年全屯有生态公益林补偿金6.5万元。通过生态公益林预期收益质押贷款,按5年收  相似文献   

6.
正安徽省宣城市抓住被列为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契机,紧紧围绕探索集体林地"三权分离"、建立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金融支持林业制度、创新林权流转机制和制度这四项改革试点任务,大胆试验探索,勇于实践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17年6月底,全市确权发证面积967万亩,发证率98.7%。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4276个,经营面积215万亩。林权流转面积117万亩,流转金额15.5亿元。林权抵押贷  相似文献   

7.
林权流转是现代林业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林权流转有利于实现林业产业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促进传统林业产业向现代林业产业的发展。随着楚雄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推进,集体林权流转对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动现代林业建设和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有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流转行为不规范、侵害农民林地承包经营权益、流转合同纠纷增多、擅自改变林地用途,以及林权流转管理和服务不到位等问题。为确保集体林权流转规范有序,保障广大农民、林业经营者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楚雄市主要从以下6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
在分类经营体制下云南林业存在着分类经营粗放、产权结构单一、政府参与程度高、经营体制不明确等问题。提出了林权结构多元化、公益林管护权流转、商品林经营模式创新、建立并完善林业投融资机制等建议,以构建云南林业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首届“安徽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发展高峰论坛”于2008年12月27日在合肥举办。主要研讨了国内有关林改先行省林改的经验、体会、问题破解及配套改革成功做法等内容。专家们呼吁,要在深化林改上做到林业要素市场建设有所突破、林权抵押贷款有所突破、专业合作社建立有所突破、公益林改革及管护有所突破、林木采伐管理有所突破、林权规范流转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省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状为基础,分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效,探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木采伐管理制度、集体林权制度、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林业贷款融资和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制度性障碍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一、全面启动地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意义重大、形势紧迫(一)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迫切需要当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正在全面推进,但公益林补偿制度的建立滞后于林权制度改革,公益林林权所有者和管护者权益得不到保障,公益林与商品林之间经济收入差距增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状、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通过试点县(区)的实践探索,已在全省全面推开,进度不断加快,取得了可喜成绩.但目前,仍然存在着进展不平衡、基础工作不够扎实、产权流转机制不健全、资产评估机构亟待完善、林业产业受到抑制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开展"分类指导,分区施策"、做细林改基础工作、完善林权流转机制、加快推进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的建设、尽快实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促进林业生产实现规模经营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中国林业》2009,(16):15-15
遂昌是浙江省的重点林区县。2007年以来,遂昌县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创新机制,完善制度,优化服务,大胆探索林权抵押贷款新模式,有效盘活了森林资源资产,成功突破了资金不足对农民发展林业的瓶颈制约。一、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林权贷款制度建设是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保障,也是开展林业金融服务的重要基础。在金融支持林改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以来,江西省九江市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市、县、乡、村四级集体林权流转管理服务体系平台,规范林地流转行为,减少或降低林地经营权流转合同纠纷。大力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促进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建立林地经营权流转证在林木采伐、林权抵押贷款等方面的权能,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市共有9个县(市、区)87个乡(镇、场)420个行政村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林地流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作为北方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先行省份,于2005年3月拉开了改革的序幕。目前主体改革已基本完成,以建立林业金融支撑制度,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规范林权流转制度,完善采伐管理制度和建设科技服务平台为主要内容的配套改革也取得进展。辽宁省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人工造林、森林保护、产业发展、林农增收、林业投资等方面取得成效。文章针对辽宁省林改在林地流转、公益林界定、采伐限额、林下经营、林权抵押贷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杭州市富阳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基本现状,分析了在改革中亟待解决的林地流转呈现出"四多四少"现象、规模经营不多,林权抵押贷款量少面窄,商品林综合保险进展缓慢等问题,并从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加强宣传和引导,加大林权抵押贷款及林业融资创新力度,规范做好林地流转服务,切实加强政策性林木保险推进工作,引导与鼓励农民结成林业经营体、发展股份制林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增强发展后劲,合力防范山林纠纷、打造平安林区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对贵州省瓮安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情况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瓮安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符合农户意愿,并取得了显著效果,主要体现为农户收入增加,林业生产积极性提高,林权纠纷调处卓有成效,盗伐滥伐林木明显减少。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如何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完善林权流转机制和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加强林业保险体系建设等,已经成为巩固和深化瓮安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的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2003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提出要进一步深化林业体制改革。三明市梅列区根据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从本地区林业发展的实际出发.进一步完善了林业产权制度.依法保护林权所有的财产权.对林业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进行了突破.此次林权制度改革对传统的林业经营理念、管理方式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改变了集体林经营管理中的种种弊端.解决了长期以来制约集体林业发展的体制性、政策性障碍.明确了集体林权由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共同所有.建立了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3月被确定为全国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三年来,宁陕县在林权抵押贷款、林地经营权流转证制度、公益林管理经营机制、"银林合作机制"等方面,开展了一些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林业社会化服务能力。一是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出台《宁陕县林果产业建设实施方案》《宁陕县林果产业奖励扶持办法》等政策,鼓励和引导农民兴办林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林业协会等多元化、多类型的  相似文献   

20.
海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事关海南省经济发展和国际旅游岛建设大局,对促进现代林业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针对海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后,森林资源管理面临着生态理念薄弱,森林资源管理滞后,采伐制度不完善,公益林经营不灵活,林权流转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提高生态保护意识,完善森林资源保护体系,严格采伐管理,完善公益林经营机制及规范集体林权流转等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