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3.
林下产业经济模式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林下经济的概念,林下产业经济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在总结不同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适宜的林下经济模式,对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提出以生态为基础、以效益为目标,林下资源开发要根据生态承载力,确保林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林下经济的概念,林下产业经济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在总结不同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适宜的林下经济模式,对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提出以生态为基础、以效益为目标,林下资源开发要根据生态承载力,确保林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6.
7.
辽东林下经济模式分析及其产业发展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辽东山区在天然林禁伐和"林改"后,实现由以木材生产为主的林业经济增长向以资源保育为主的转变中,为增加林农收入和解决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依据辽东山区自然条件提出5种适合发展的林下经济模式,并对发展林下经济提出了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8.
辽东山区林下经济模式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林下经济不仅能充分利用林下资源,而且能增加林农收入,对林区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辽东山区林下经济发展有着丰富的资源潜力,文章总结了适合辽东山区林下经济发展的经营模式,并提出发展辽东山区林下经济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发展林下经济推进林下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问题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林木的生长周期相对比较缓慢,发展林下经济,增加林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是一条有效的路径。介绍了林下经济的内涵及特征,就林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展问题提出了几点可行性的建议,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14.
为了探索退耕还林适宜的造林树种,在福建省福安市进行了坡度在25°以上的山垅田,土质分别为黄底、青底、白底灰泥田的退耕还林造林树种选择试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三种农田的土壤退耕还林造林的适应树种有香椿、深山含笑、邓恩按、拟赤杨、马尾松等12种,其造林成活率均在86%以上。退耕还林造林应根据立地条件、经济条件、造林目的选择最佳的造林树种,才能发挥出最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退耕还林适宜的造林树种,在福建省福安市进行了黄底、青底、白底灰泥田的退耕还林造林树种选择试验,应用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种土壤的农田退耕还林造林的适应树种有香椿、深山含笑、邓恩桉、拟赤杨、马尾松等12种,其造林成活率均在86%以上。退耕还林造林的选择应根据立地条件、经济条件、造林目的选择最佳的造林树种,才能发挥最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该文通过对省内外平原地区发展林下经济的情况分析,详细介绍了林下经济的几种主要类型和相关技术要点,阐明了发展林下经济是退耕户增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确保退耕还林"稳得住、不反弹"的有效途径,对今后退耕还林提质增效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曲靖市自2000年试点以来共完成退耕地还林面积26534hm2,其中营造生态林25860hm2,经济林674hm2,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但是,林农重退轻管,导致营造的林地林分质量差,林地产出率低。因此,为加强退耕还林地中、后期经营管理,提高果品、木材产量和质量,针对退耕还林进入中、后期林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退耕还林地后期经营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退耕还林地可持续发展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是全国退耕还林 (草 )的重点地区 ,生态环境处于不断恶化的趋势中 ,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较为突出。通过对云南省退耕还林情况的分析 ,提出了退耕还林地可持续发展的集成配套技术措施是 :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和林种配置 ,采用生态经济兼优的多用途树种营建生态经济林 ,推广等高固氮植物篱技术和混农林业经营等。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草药的不断发展,远志已成为中医临床常用药之一,但是,随着环境的逐渐破坏,野生远志资源逐渐短缺供不应求,远志已被国家有关部门列为短缺中药品种之一。为了减缓供求矛盾,推广野生自然生长为人工栽植极其必要,本文总结了建平县利用退耕还林林间地间作远志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20.
《林业实用技术》2017,(2)
退耕还林(草)工程在改善我国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对于农民而言,失地即意味着失业,国家的补贴政策只能在短期内缓解退耕对农户种植业纯收入的冲击,一旦补贴停止,未找到新的收入来源的退耕农户是不是会选择复耕、破坏现有的成果就成了一个未知数。所以认为消极依靠政府的"输血"来维持的退耕还林工程,其经济可持续性令人堪忧,主张在后退耕时代,退耕政策要重视提高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为退耕地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富余劳动力寻求新的就业途径。具体从规范畜牧业生产、发展林下经济、培育区域特色主导产业、形成现代农业组织模式、拓宽就业渠道与鼓励农民创业等几个方面展开讨论,探索退耕区后续产业的健康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