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李柱 《绿色科技》2020,(5):114-115,134
指出了旅游业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俱佳的阳光产业,也是创造美丽、传播美丽、分享美丽的美好事业;乡村旅游是游客需要、农民获益、前景广阔的阳光产业。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推动下,乡村旅游莲勃发展,在不断开发各项旅游资源、持续丰富大众文化和精神生活的同时,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潼南区乡村旅游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探讨了潼南乡村旅游存在的发展瓶领,提出了推进潼南乡村旅游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2.
乡村生态旅游成为当今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能够带给人们返璞归真的感觉。江西凤凰沟风景区拥有秀美的田园风光、优良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正在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介绍了江西省凤凰沟风景区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详细探讨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战略,总结了凤凰沟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以期为江西发展乡村旅游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德阳市乡村旅游起源于上个世纪90年代,历经了初期发展、优势发展、地震下滑、近期高发的过程,已经逐渐成为部分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方式,德阳市乡村旅游产业也逐渐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产业。到2015年底止,德阳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20.64亿元,同比增长30.26%,国内外游客1 843.93万人次,同比增长6.24%。其中,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 253.87万人,占游客总量的68%;乡村旅游收入50.67亿元,占旅游总收入的42%。但是,德阳市乡村旅发展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通过对德阳市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分析,提出推进德阳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德阳市人民政府制定德阳市乡村旅游规划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4.
于笑云 《贵州林业科技》2007,35(2):51-53,22
乡村旅游是新世纪我国乡村发展的主题之一,乡村旅游对其它产业和整个乡村经济的有效拉动,使其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这种倍受欢迎的旅游方式却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包括对经济、自然环境及社区文化的影响等。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理念来源于对乡村社区的自然、经济、社会系统整体性认识和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本文对符合中国国情的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机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近10年来,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需求的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乡村旅游业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蓬勃发展。成都作为以"中国式乡村度假旅游"为主导的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之一,乡村旅游发展速度处于全国前列。探讨了声音景观在乡村旅游中的"正设计"、"负设计"以及"零设计"思考,强调了声音景观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值得旅游管理部门和从业人员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7.
宁波 《绿色科技》2014,(5):260-261
指出了三亚的乡村旅游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乡村旅游一方面满足了都市人享受迷人的田园风光、回归自然的愿望,另一方面也可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重要的增长点。经过30多年的发展,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情况出现了恶化的趋势,如何正确处理资源环境禀赋与旅游地承载能力的关系是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乡村性体现了乡村旅游的本质特征,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点,然而由于对乡村性的认知模糊,导致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乡村旅游逐渐丧失了乡村性。乡村性的缺乏造成了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通过解析乡村性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问题,并提出了创新民宿这一体现乡村性的旅游新业态,以期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试论乡村旅游的特点及本质属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乡村旅游近年来备受青睐,但我国的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的不足,对其理论研究也刚刚开始。本文从资源、市场、产品和效益4个方面分析了乡村旅游的特点;比较了乡村旅游与一般景区旅游在诸多方面存在的显著差异;认为乡村旅游的本质属性是乡村文化,并从乡村景观、乡村旅游产品、乡村旅游的消费和需求3个方面加以说明,以期对丰富乡村旅游的理论体系和指导乡村旅游的开发实践有所帮助和促进。  相似文献   

10.
在全域旅游、乡村旅游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古村落的旅游价值正不断得到重视,旅游业对稳定乡村人力资源、助力乡村发展的作用越发凸显,在常态化风险防控和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情境下,韧性成为旅游古村落风险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以广东丹霞山夏富古村为例,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挖掘了影响旅游古村落组织韧性的重要因素,并构建模型进...  相似文献   

11.
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消费方式,是农业生产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该文首先对乡村旅游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探讨了乡村旅游开发的动力机制和发展现状,伴随着乡村旅游的迅猛发展暴露出的一系列弊端,在对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并指出乡村旅游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乡村旅游作为乡村特有资源与旅游业有机融合的一种旅游业态,以其休闲、生态的特质,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潮流之一,在中国旅游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新农村建设成效初显的环境下,乡村旅游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成份。以广西巴马盘阳河长寿养生休闲旅游开发规划为例,探讨景观设计在乡村旅游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宇  俞锐康 《技术与市场》2022,(11):192-193
乡村旅游是新型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桐庐县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但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的问题也逐步凸显。通过实地调研,对桐庐县乡村旅游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我国乡村旅游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李晶晶 《绿色科技》2020,(3):209-210,216
指出了丽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民族文化绚烂多姿,纳西族、摩梭人、傈僳族等各具特色的饮食、民族服饰、民俗活动、传统节日等都是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但是,目前丽江乡村旅游总体还存在发展不平衡、旅游产品单一、商业化严重等问题,乡村旅游发展处在亚健康状态。通过分析丽江乡村旅游现状存在问题,结合游客参与周边乡村旅游意愿,乡村旅游发展的新业态,探索性地提出了一些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5.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乡村振兴为落脚点,对乡村旅游的现状进行剖析,分析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并提出相应的发展路径,旨在促进乡村旅游高效地向前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6.
全域旅游视角下环万绿湖地区乡村旅游资源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提出广东河源环万绿湖地区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构想,探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内外部影响因素。通过实地与二手资料调查和分析,指出环万绿湖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的优势和劣势,存在问题及发展机会。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IFE(内环境)和EFE(外环境)矩阵分析法对环万绿湖地区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内部环境评价得分2. 6,外部环境评价得分2. 9,内外部评价得分都高于2. 5,表明环万绿湖地区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利大于弊。说明环万绿湖地区非常适合开展乡村旅游,但是在开发过程中要积极发挥资源优势,融入全域旅游理念,突破门票经济,推进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并在发展过程中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与教育,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乡村旅游是一种随着社会主义建设而不断发展的新兴的旅游模式。在调研泰州市溱潼镇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上,探究了溱潼镇发展乡村旅游的产业文化优势、交通优势及5A景区优势。从科学规划景区建设、加强基础设施打造特色品牌等方面提出了乡村旅游深度发展的路径,以期能更好地促进溱潼镇的乡村旅游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新兴大众旅游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森林旅游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极具生态效应、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对乡村振兴战略有着非同寻常的促进作用。乡村振兴主体发展主要以农村经济发展为基础,包含有农村文化、民生、生态、治理等元素在内的乡村发展水平及其整体性的提升。根据泸溪县森林旅游与乡村振兴发展现状,结合县森林旅游发展的特点,分析了森林旅游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并针对发展森林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加深对森林旅游与乡村振兴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9.
桂林的乡村旅游发展走在了同业前列,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运SWOT分析方法,对桂林周边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行分析。提出了桂林周边乡村旅游应采取一系列有效策略和措施,以促进乡村旅游的快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的界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中国的乡村旅游开发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其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的不足。笔者认为,乡村旅游的本质属性是乡村文化,以乡村文化为核心是乡村旅游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新的增长点。论文引入文化的三分法,把乡村旅游文化的内涵界定为乡村物质文化、乡村制度文化和乡村精神文化3个层次,并分析了乡村旅游开发中可利用的3个层次的文化素材的具体内容。同时指出,发展乡村旅游与保护乡村文化传统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矛盾的,其发展策略应引起进一步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