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指出了杜鹃三节叶蜂是危害杜鹃的重要害虫,严重时可造成秃枝,影响景观效果。为筛选杜鹃三节叶蜂高效低毒防控药剂,以毒死蜱为对照,选用几种绿色农药进行了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苏云金杆菌和苦参碱处理防效最佳,与毒死蜱处理防效相当,因此可作为杜鹃三节叶蜂防控绿色农药使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5种杀虫剂进行了杜鹃冠网蝽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0%氯氟·毒死蜱微乳剂、10%烯啶虫胺可溶液剂、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是防治杜鹃冠网蝽的有效药剂。氯氟·毒死蜱、烯啶虫胺、吡蚜酮、甲维盐为防治杜鹃冠网蝽的首选药剂,药后第14d的防效均在97%以上。其次是甲氧虫酰肼,药后第14d的防效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对核桃举肢蛾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本试验选择48%毒死蜱乳油、18%阿维灭幼脲悬浮剂2种农药作为试验药剂进行试验。试验结果显示,供试的2种农药的不同剂量处理对核桃举肢蛾分别表现出一定的防效。其中,48%毒死蜱乳油以800倍液处理对核桃举肢蛾的防效较好,为81.5%。阿维灭幼脲不同剂量处理对核桃举肢蛾的防效偏低。建议在核桃举肢蛾成虫发生的高峰期,使用48%毒死蜱乳油800倍液进行防治核桃举肢蛾。  相似文献   

4.
试验采用长效保护剂、涂白剂、不涂抹任何药剂的方法,通过调查核桃树感病率及病情指数的影响,探索各涂干方式之间的区别。结果表明,通过4次喷施防治介壳虫的药剂,除CK外,各处理对介壳虫防治效果较好。长效保护剂对天牛、根象甲有一定的防效,涂白剂和对照无防效。  相似文献   

5.
在丽江市玉龙县,采用6种化学药剂(40%乐果乳油、80%敌敌畏、2.5%溴氰菊酯乳油、40%毒死蜱乳油、45%晶体石硫合剂、40%速扑杀乳油)对危害油橄榄(Olea europaea)的3种介壳虫:橄榄黑盔蚧(Saissetia oleae Olivier)、红圆蚧(Aonidiella aurantii Maskell)、矢尖蚧(Unaspis yanonensis Kuwana)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6种化学药剂对3种油橄榄介壳虫均有防治效果;40%的速扑杀乳油对3种油橄榄介壳虫的防治效果最理想,施药后第6天防治效果均达到90%以上,在生产中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用5种药剂对草履蚧壳虫进行喷施试验,发现随着喷施时间的延长,防效不断提高,喷施72 h后,达到极佳的效果;不同药剂处理防效存在较大差异,均明显高于对照,以48%毒死蜱+40%杀扑磷各1 500倍液+0.8%高泡无磷洗衣粉+0.5%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处理防效最好,喷施72 h后,达到完全杀灭草履蚧壳虫的效果,并在试验中安全无药害,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7.
7种农药对两点山钩蛾室内毒力测定的结果表明:48%毒死蜱、2.5%溴氰菊酯、1%甲氨基阿维菌素、20%氯虫苯甲酰胺、Bt和20%虫酰肼6种农药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药后3 d的校正死亡率均在96%以上,而77.5%敌敌畏的毒力较差;野外防治试验表明:除敌敌畏外,6种农药药后7 d的校正防效均在96%以上。  相似文献   

8.
在丽江市宁蒗县西川乡花椒基地,开展了几种不同杀虫剂对花椒长足象[Alcidodes sauteri(Hellter)]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自然状态下花椒长足象死亡率极低,几种药剂(25 g/L溴氰菊酯乳油、77.5%敌敌畏乳油、45%毒死蜱乳油、40%速扑杀乳油、90%灭多威可溶粉剂、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0%三唑磷乳油)对花椒长足象均有防效。其中,25 g/L溴氰菊酯乳油防效最好,药后7 d防效达90.17%,其次为45%毒死蜱乳油(88.11%)、40%速扑杀乳油(84.02%)、77.5%敌敌畏乳油(82.78%);90%灭多威可溶粉剂、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0%三唑磷乳油防效较低,均未达到63%。  相似文献   

9.
以促进农药减施和提高果实质量为目的,探究避雨栽培条件下6种物理防治措施对西昌市‘克瑞森’葡萄主要虫害的防效。结果表明:在单独实施的6种物理措施中,有5种对夜蛾的防效>40%,以灯光诱杀效果最好;3种对实蝇的防效>62%,以纱网阻隔效果最好;2种对蓟马的防效>43%,以性信息素诱杀效果最好;仅有挂色板1种措施利于粘杀蚜虫,但防效<25%;6种措施对螨类和蚧壳虫的防效<10%。综合实施6种物理措施防控,葡萄虫穗、虫叶、虫果的发生率分别比对照低49.8%、44.35%、49.5%;优等果率比对照高74.64%,中等果率和次果率比对照低36.04%、46.53%;增收3 945元。综合实施物理防控比单独实施的虫叶率、虫果率平均防效高57.14%、50.74%。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防治核桃举肢蛾效果较好的杀虫剂,本试验选用毒死蜱、乙酰甲胺磷和杀灭菊酯3种杀虫剂对核桃举肢蛾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选用的3种杀虫剂不同剂量处理对核桃举肢蛾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40%乙酰甲胺磷乳油以1000倍液处理对核桃举肢蛾表现出了最高的防效,为92.11%;48%毒死蜱乳油以1000倍液处理对核桃举肢蛾的防效次之,为85.35%;20%杀灭菊酯乳油以1500倍液处理的防治效果最低,为76.27%。3种试验药剂中40%乙酰甲胺磷乳油和48%毒死蜱乳油以1000倍液处理对核桃举肢蛾的防效较好,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浸虫法测试了多杀霉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苏云金芽孢杆菌3种生物杀虫剂对油茶考氏白盾蚧Pseudaulacaspis cockerelli的室内毒力,并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种生物农药48 h的致死中浓度(LC_(50))分别为2.40,4.60,31.18 mg/L;多杀霉素的田间药效最高,1 500倍液10 d的防效达94.38%,其次为甲维盐79.67%和苏云金芽孢杆菌64.83%。相比于化学杀虫剂,多杀霉素与毒死蜱的防效相当,故可作为有效防治油茶考氏白盾蚧的药剂。  相似文献   

12.
选用阿维菌素、丁氟螨酯、联苯菊酯、螺虫乙酯、噻虫嗪5种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原药对朱砂叶螨进行了室内生测试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和丁氟螨酯对朱砂叶螨具有优异防效,LC50分别为0.102 mg/kg和2.514 mg/kg,联苯菊酯对朱砂叶螨防效较差,LC50为320.76 mg/kg,螺虫乙酯原药对朱砂叶螨具有高效杀卵活性,其LC50为8.12 mg/kg;而螺虫乙酯、噻虫嗪对朱砂叶螨成虫均无明显作用。可见,朱砂叶螨防控应以阿维菌素、丁氟螨酯为主,在叶螨产卵期可兼用螺虫乙酯进行有效防控。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低毒农药噻嗪酮对马氏粉虱的防治效果,以联苯菊酯为对照,采用喷雾法研究了噻嗪酮对马氏粉虱初孵幼虫的防治效果,并测定了30 d后虫体大小。结果表明:噻嗪酮不同处理对马氏粉虱防效不同,但与对照药剂防效无显著性差异,且各处理组30 d后虫体大小均显著小于空白对照组,说明噻嗪酮可对马氏粉虱进行有效防控。  相似文献   

14.
在室内对扶桑绵粉蚧分别进行了土壤药剂处理和熏蒸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处理效果均效差的8种药剂毒力最高的为480g/L毒死蜱乳油,防治效果40.24%。熏蒸处理供试的5种药剂对扶桑绵粉蚧的毒力作用最大的为40%丙溴磷乳油。从施药方法上比较,熏蒸处理的防效要明显好于土壤处理,其中40%丙溴磷乳油和42%阿维·毒死蜱乳油的熏杀效果明显,防治效果可达97.8%和91.1%。  相似文献   

15.
马尾松微红梢斑螟的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2008年南方重大冰冻灾害后,微红梢斑螟在湖南省马尾松人工林大面积暴发。应用4种不同类型农药林间喷雾防治微红梢斑螟幼虫,其中以2.2%甲维盐EC 1 500 mL/hm2用量防效最佳,施药第3天和第10天,防效分别为81.96%和84.60%;其次为30%氯胺磷EC 600 mL/hm2用量,施药第3天和10天,防效分别为67.95%和79.14%;而5%氟虫腈EC和10%吡虫啉WP防效较差。另外,4种药剂施药后均对马尾松生长安全,对非靶标昆虫无明显影响,且环境友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红枣食心虫,即桃小食心虫(Arposina niponensis)越冬幼虫树下防治的研究,在几种物理措施中树盘覆膜防效为43.75%,较扎草把、粘虫胶带分别高24%、9.37%。2种药剂处理防效明显,化学药剂辛硫磷较植物源药剂氯虫·噻虫嗪高6.25%,综合防治防效高达90.63%。较2种药剂毒土处理防治效果明显提高,比辛硫磷高18.75%,比氯虫·噻虫嗪高25%。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选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啶虫脒和氧化乐果对泰安市徂徕山林场内板栗透翅蛾进行防治。结果表明采用注射法施用3%的啶虫脒乳油防治效果最好,施药15天后平均防效为94.7%,40%氧化乐果乳油的平均防效为91.3%,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的平均79.6%;直接涂抹药剂比注射法施药防效略低,三种药剂的平均防效分别为93.1%、89.2%、78%。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防治沙棘溃疡病的有效药剂,分别采用室内抑菌实验和田间防治试验研究了5种杀菌剂对沙棘溃疡病原菌的抑菌作用和田间防效,结果表明:5种药剂中戊唑醇和寡雄腐霉药效优于乙蒜素、石硫·矿物油微乳剂和甲硫·福美双。药剂浓度处理上,药剂浓度为60μg/mL优于30、6、3μg/mL。抑菌效果较好的药剂80%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其次为寡雄腐霉,效果较差的是70%甲硫·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80%乙蒜素乳油0.13%浓度药液及80%戊唑醇水分散粒剂0.10%浓度药液对沙棘溃疡病防治效果较好,涂药后3个月防效分别达82.14%和79.65%,而微生物杀菌剂寡雄腐霉防效较差,防效低于60%。  相似文献   

19.
利用40%氧化乐果EC等几种药剂,采用非常规方法——踏板式喷雾器树干注射法防治果树蚧壳虫、叶螨等害虫。结果表明,各药剂树干注射对蚧壳虫均有较好的防效,其中以40%氧化乐果EC、25%阿克泰水分散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的防效最好,明显优于其它几种药剂,药后20d的防效分别为92.4%、90.0%、85.0%.  相似文献   

20.
试验筛选出3种防治悬铃木方翅网蝽的无公害杀虫剂。3种药剂对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240 g·L-1虫螨腈悬浮剂60、90和120 g·hm-2的防效在90.88%~96.90%;60 g·L-1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9、15、21 g·hm-2的防效在89.89%~95.41%;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20、40和60 g·hm-2的防效在89.95%~95.54%。3种药剂的缺点是价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