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道是一个与土地有很大关联的线状网络系统,具有多种用途设计的目的,包括生态管理、娱乐、文化、审美或其他用途的概念,其兼容土地可持续利用。基于绿道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具有连接性、网络结构性、整体性等特点。研究通过借鉴绿道相关理论经验,阐述多用途规划目标的绿道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整合研究的必要性。以江苏盐城绿地系统规划为例,在分析城市资源特色基础上,理顺绿道规划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相关功能关系,在市域、规划区、中心城区3个层面,整合绿道规划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霞浦中心城区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基础,提出了富有"山海福宁"特色的景观风貌特色定位,并依据福建省景观风貌专项规划导则,探讨了霞浦城市景观风貌特色空间体系的构建与塑造,旨在为具有相似文化背景和山水资源条件的城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深圳光明区各类资源进行的详细本底调查,立足于“携光明山水之灵气,建最美公园之城区”的战略目标,以“青山绿水,绿廊连接,以人为本,特色发展”的规划策略,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融入城市双修理念,积极探索生态绿地公园化,维护山水格局;构建水域蓝脉网、绿道网及修复生态断点,构筑绿色生态网络;完善各级公园服务布局及其与各类公共空间的共建共享,提升生活品质;打造地域特色公园及植物风貌营造,实现多元统一复合,探索新时代公园城市规划建设的路径,以期为我国公园城市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浅析城市绿道的生态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开君 《广东园林》2010,32(6):31-34
从城市绿道的概念、作用、研究概况和生态学基础入手,探讨了绿道对城市的生态安全、生态平衡、景观格局、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重要影响。同时还介绍了广州绿道建设的成果,展望我国绿道研究和规划建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以深圳梅林山云步道为例,探索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的浅山山地风景游步道的选线研究及建设策略。采用层次分析和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法,从空间、生态、行为3个层面,选取了地形地貌、植被、用地阻隔、交通、建设5个因子,建立综合评价体系,生成了梅林山云步道开发适宜性的分级图,结合梅林片区的用地规划、相关保护规划、城市空间格局与以及景观人文资源等现状,将云步道线路与区域、市域绿道系统和周边绿地等对接,在高密度的城市结构中创造展示自然生态法则的山地风景道系统与城市眺望系统。  相似文献   

6.
以国内绿道建设及理论研究为背景,对南昌市的绿道系统进行调查和分析,对城市绿道的总体规划布局、绿道建设的慢行系统、交通衔接系统、服务设施系统、标识系统、植物景观进行比较分析。同时,结合南昌市的城市自然地域特色和近远期绿地系统规划,总结现阶段南昌市绿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其不足提出了优化策略,以期为南昌市绿道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绿道网规划层级入手,详细探讨了市级绿道网尤其是中心城区绿道网的规划方法,提出中心城区绿道网和城市慢性系统结合,将有利于绿道的通勤、休闲、生态和景观展示等多目标融合,并提高其可实施性和利用率的思路。同时以三明市绿道网规划为例,着重介绍了中心城区绿道网规划的多目标要素分析、结构布局、类型划分和分段建设指引等内容,分析了中心城区绿道的功能和作用及其目前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适应使用者特征的厦门市集美区城市绿道概念规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卢璨  肖铭 《广东园林》2020,42(6):52-57
健康步道系统规划是厦门市实现生态、宜居、低碳城市的重要项目,集美区城市绿道作为健康步道系统规划的重要部分,如何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是设计中面临的主要难点。基于对绿道周边未来的使用者和游客的调查,采用SPSS数据分析的方法,对3个片区内使用者的需求进行分析和提炼,并反馈在整个绿道的规划理念中,使各片区内的城市绿道符合其使用者的需求,同时形成各自的特色,并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城市中心城区由于建筑高密化、人口密集化等特征,绿道建设与城市固有交通、绿地等基础建设之间存在多方面的矛盾,不同绿道体系之间接驳契合度、通达性不完善,不能为市民绿色出行提供良好的体验性。本文立足于将慢行交通系统融合于绿道这一规划模式,在满足绿色交通多元化的基础上,寻求合理的途径与策略,以期对今后的城市中心城区绿道建设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海岛绿道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景观风貌的绿道,在满足一般绿道作为绿色基础设施功能的基础上,更要突出对海岛自然、文化景观的保护与串联功能。游客作为绿道的主要服务对象,其游览体验质量会对绿道建设产生很大的影响。文章从海岛绿道游客体验需求角度出发,以福州市平潭北部绿道为例,确定影响游客体验满意度的20个因子,运用IPA分析法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平潭北部绿道需重点提升文化景观知名度、道路交叉口通行、交通指示连续性、夜间照明、骑行坡度、慢行设施分布情况等因子,并从突出海岛景观特色、提升骑行体验感、加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分段打造多主题游览路径4个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为我国海岛绿道建设与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