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东北6个沿海城市大气中臭氧浓度变化为研究对象,选取2018~2020年6个城市共计77个国控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24 h连续监测数据,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分析了臭氧年均浓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18~2020年东北沿海城市臭氧浓度和臭氧污染日逐年下降,春夏季节臭氧浓度较高,超出二级标准,秋冬季臭氧浓度较低,符合二级标准。臭氧污染日基本集中在4~9月,其中,5~6月的臭氧污染日最多,臭氧日浓度最高;1~2月和11~12月臭氧日浓度最低,臭氧污染日为0;臭氧小时浓度6~7时为最低值,15~16时为最高值。  相似文献   

2.
根据2018年遂宁市4个国控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据,分析了臭氧污染的现状,研究了臭氧污染变化特征及污染原因。结果发现:2018年遂宁市城区臭氧小时平均浓度为147μg/m~3,在全省排行第11位,较全省均值高出15μg/m~3;臭氧高值浓度主要集中在4~9月,呈现出夏秋季节显著高于春冬季节特征;臭氧浓度日变化呈现出倒U型分布,一般在14~15时达到峰值。结合臭氧污染的现状,从全国污染状况、区域污染、氮氧化物浓度变化以及治理4个方面分析了臭氧污染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4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长三角地区2016—2018年臭氧浓度超标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6—2018年,24个城市年O3污染评价为优的城市数量为0,O3浓度超标城市由11个增长至14个;O3超标浓度和超标天数均为2017年最严重;O3浓度超标2—11月均有出现,O3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仅在4—9月出现;O3浓度小时超标9时至次日凌晨2时均有出现,超标频率最高在14—16时;O3臭氧90百分位浓度安徽省3年年均增长率达到7.8%,O3浓度年评价超标城市由东部城市向江苏西北部和安徽省转移;O3浓度超标城市年均天数在江苏省最多,安徽省增长较快,2018年几乎与江苏省持平。  相似文献   

4.
根据盐城市大丰区2020年1月~2021年2月环境空气自动站臭氧数据,对臭氧质量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在2020年盐城市大丰区大气污染以臭氧污染为主,且污染较严重的情况集中在气温较高的4~9月份;臭氧浓度月变化呈双峰形,峰值分别出现在6月和9月,12月浓度最低。季节上,臭氧浓度呈现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变化特征。臭氧浓度的日变化趋势呈现出显著的单峰形特征;在空间上,人类活动量较大、周边建筑较密集区域的臭氧浓度高于远离"闹市"、地势较为开阔的区域;臭氧浓度与二氧化氮浓度呈显著的负相关;臭氧浓度与气温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与相对湿度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2019年5月与2017年、2018年同期威海市臭氧浓度特征,利用HYSPLIT后向轨迹模型研究了威海市夏季臭氧浓度异常升高过程的气团来源及传输途径,对威海市臭氧污染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威海市自2019年5月以来,臭氧浓度超标天数达20 d左右且出现四次污染过程。通过综合分析表明,海陆风局地环流,西部或西南部污染气团的影响,以及NOx的外来输送或区域积累是造成臭氧浓度升高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臭氧防治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6.
利用2014~2017年九江市环境监测站环保资料和手工采集资料分析了九江市2014~2016年O_3时空分布。结果表明:九江市O_3浓度以年均20.9%的速率增加,九江市污染物超标(轻度污染)的60 d中有17 d为臭氧超标,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占全年的26.3%,且夏季臭氧污染呈现爆发性增长趋势。庐山气象台站O_3浓度始终高于其它站点。大量的植物源VOCs排放及适当的NO_x,及庐山的半山谷环境是致使其O_3浓度维持较高的原因;较低浓度的NO,较弱的滴定作用是其无明显日变化趋势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利用2016~2019年宿迁中心城区四个国控站点O3浓度监测数据和欧洲中心(ECMWF)0.25°×0.25°的NetCDF资料和本地气象部门提供气象数据,分析了宿迁市O3浓度的分布特征,探索了研究气象条件对O3生成和浓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016~2019年宿迁市臭氧超标越来越重,臭氧超标开始时间提前至2月,臭氧超标结束时间延长至10月,整体臭氧污染态势严峻。结合气象资料分析,在无明显大尺度环流系统控制的稳定经向环流形势下出现臭氧污染的天数最多;在同时满足T平均不低于27℃且T最高不低于25℃、RH平均不高于70%且不低于50%和WS平均在2m/s^4m/s区间且风向为偏南风向时,臭氧易发生超标现象,超标率达75%,而三项均不符合时,臭氧超标率仅为9%。  相似文献   

8.
孙丹 《绿色科技》2022,(6):81-85
利用2016~2019年宿迁市中心城区国控站点臭氧(O3)监测数据,分析了宿迁市臭氧(O3)的污染状况以及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16~2019年,宿迁市区的臭氧浓度和超标天数均呈上升态势。臭氧超标出现时间由2016年的6~9月延长至2019年的2~10月,全年污染最为严重的时段为5、6月份;小时浓度变化呈单峰型分布,超标日峰值出现时间由2016年的15时延迟至2019年的17时。  相似文献   

9.
选取2015~2018年南充市南部县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南部县近四年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南部县2015~2018年环境空气质量总共1232 d达标,达标率(优和良的天数占比)87.6%。环境空气质量首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SO_2)、二氧化氮(NO_2)、可吸入颗粒物(PM_(10))、臭氧(O_3)和细颗粒物(PM_(2.5)),出现天数占比分别为0.2%、4.7%、39.6%、17.3%、38.3%。环境空气污染物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其中污染最严重的为冬季。2015~2018年SO_2年均浓度、NO_2年均浓度、O_3日最大8 h第90百分位数和一氧化碳(CO)日均第95百分位数均达到二级标准限值;PM_(2.5)年均浓度均超过二级标准限值,2018年PM_(10)年均浓度达到二级标准限值;2015~2017年PM_(10)年均浓度均超过二级标准限值。南部县2015~2018年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以期为南部县今后改善大气环境,完成环境保护目标,主要污染物减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家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2018~2020年监测结果,统计分析辽宁省14个城市77个监测点位的监测数据,重点分析大连市、丹东市、锦州市、盘锦市、营口市和葫芦岛市6个沿海城市。空间分布分析表明,臭氧污染空间上呈现西高东低的特征,2018~2020年全省臭氧污染逐年改善且高值区范围逐年缩小,沿海城市臭氧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持平;季节上臭氧污染春夏季高于秋冬季,空间上除冬季外均呈现西高东低的特征,沿海城市春夏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秋冬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20年1、4、6、10月作为四季的典型月份,全省及沿海城市臭氧空间分布符合相应季节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气象因素对攀枝花市臭氧(O3)的影响,对2015年攀枝花市5个国控环境监测站和同期气象台的逐日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攀枝花市O3浓度受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O3变化与气温呈正相关关系,相关性较大,与相对湿度与风速呈负相关关系,相关性较小。揭示当地政府应根据气象条件来合理管控相关企业,制定相应的防护政策,以减少O3污染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以滇西高原山地城市德宏州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德宏州近年来污染物变化特征,利用后向轨迹模型对关键污染过程主要原因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2015~2018年,芒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较好,各年度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2018年污染天数最多,2017~2018年污染程度相对其他年份较重,污染出现时段主要为1~5月,环境空气质量出现污染的天数中,首要污染物主要为细颗粒物和臭氧,典型污染时段环境空气质量受到一定外来生物质燃烧带来的传输贡献。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臭氧(O_3)污染受光化学反应、区域传输和气象条件的共同影响。对2018年6~7月邯郸市O_3及其前体物浓度以及气象因素进行了在线监测,并使用Hysplit-4对O_3高浓度时段(2018年6月1~7日,6月19~30日和7月1~7日)邯郸每日气团进行72 h后向轨迹模拟,对邯郸市夏季O_3污染影响因子及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监测期间O_3平均小时浓度为90.7μg/m~3,每日之中O_3浓度呈单峰分布,在11:00~13:00达到峰值。VOCs的组分占比为烷烃(70.1%)芳香烃(17.2%)烯烃(10.0%),2-甲基戊烷、异戊烷、异戊二烯、丙烷、对-二乙基苯、乙烷、乙炔、乙烯、苯乙烯是VOCs中浓度较高的物种。低风速及东北风向、西南风向是邯郸夏季O_3浓度较高的原因,风速为0.4~0.8 m/s时,O_3日均浓度较高。为此,提出了邯郸处于显著的NO_x控制区,加强对NO_x的管控才能有效降低邯郸夏季O_3污染。O_3高浓度时段均有来自东南方向的气流,邯郸市夏季O_3浓度较高的原因可能是本地排放和近距离输送,远距离输送不是O_3高浓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19年空气自动站监测数据,对比分析了东北沿海城市与我国其他污染防控重点区域的臭氧污染特征,并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阐述了东北沿海城市与内陆城市以及其他沿海城市臭氧浓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东北沿海城市受光照时长影响,臭氧小时浓度峰值出现时段较晚;在海陆风影响下,夜间可能也出现一次峰值。虽然臭氧年均值达标,但臭氧污染日占比较大,东北沿海城市的臭氧污染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5.
马琳林 《绿色科技》2022,(2):116-118
分析了2019年肇庆市六项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AQI达标率、不同污染级别、首要污染物占比等月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肇庆市冬春季主要以PM2.5或NO2作为首要污染物,除臭氧外的各项污染物浓度也相对较高;夏秋季首要污染物主要以臭氧为主,臭氧浓度也相对较高。4~7月份的AQI达标率较高,8~11月份超标率相对较高,且臭氧月评价浓度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因此,肇庆市夏秋季主要的大气污染防治在于臭氧,冬春季主要的防控重点应该放在PM2.5与NO2方面。  相似文献   

16.
高木木  孙学斌  陈杨 《绿色科技》2022,(22):171-174+180
利用2022年沈阳市环境空气监测点位臭氧监测数据,针对沈阳臭氧浓度变化特征,结合气象资料分析了其对臭氧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沈阳市不同区域臭氧浓度变化特征基本一致。臭氧浓度日变化呈单峰趋势,最大值出现在14:00左右,最小值出现在6:00左右;臭氧浓度受温度、天气情况影响,臭氧浓度变化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以杭州市临安区4种不同类型的城建绿地(居住区绿地、商业绿地、公共服务设施绿地和广场绿地)为研究对象,在2017年3月-2018年2月,采用实地测量法对绿地内的PM2.5浓度及气象因子(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进行监测,研究城建绿地内PM2.5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绿地的PM2.5浓度季节变...  相似文献   

18.
利用激光雷达对东北沿海城市高空臭氧浓度进行了垂直观测,发现可以分析高空臭氧污染气团是否沉降至地面,进而判断臭氧污染来源是否为外部传输。结果表明:激光雷达垂直观测技术可以较好地应用于臭氧污染分析,尤其在判断臭氧污染来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大连市和营口市作为东北沿海城市的典型代表,在本地生成臭氧和外部污染传输单独发生时,臭氧污染情况较少,只有在二者共同作用下,才会发生臭氧污染较重情况。  相似文献   

19.
以2017~2019年永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为基础,结合气象和地形条件,对空气质量和主要大气污染物变化进行了分析,并以2018年空气质量数据和气象数据为例,对主要大气污染物之间及其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近几年来永州市空气质量优良率略有上升;各项污染物中对综合指数贡献由大到小依次是:PM2.5PM10O3NO2COSO2,污染天气主要集中在秋冬季,温度与气压、NO2、PM10、CO、PM2.5呈现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并呈线性相关;PM2.5与NO2、PM10、CO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M2.5与PM10、CO呈线性相关;NO2与CO、PM10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温度呈负线性相关;O3与CO呈现显著负线性相关。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从日常防控、应急管控、长效管控计划3个方面提出了永州市大气污染控制的对策,以期为改善其空气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根据孝感市区空气质量检测资料,对孝感市PM10的污染水平、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012年孝感市区PM10年平均浓度为0.106mg/m^3,略大于国家环境二级质量标准(O.1mg/m^3),属轻度污染;受气候影响,PM10污染季节变化明显,夏季浓度低;在空间分布上PM10污染呈现区域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