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不同栽培基质条件下荔波唇柱苣苔的光合生理特性,分别在田园土(CK)、泥炭土︰珍珠岩︰黄心土(2︰1︰1,A1)、腐殖土︰珍珠岩︰黄心土(2︰1︰1,A2)和腐殖土︰黄心土(2︰1,A3)4种不同栽培基质下,采用LI-6400XT测定荔波唇柱苣苔的光合参数及其影响因子的日变化。结果表明,4种栽培基质荔波唇柱苣苔的净光合速率[Pn,μmol/(m~2·s)]日均值为A2(1.00)A3(0.82)A1(0.76)CK(0.46)。不同栽培基质荔波唇柱苣苔(Pn)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无光合"午休现象";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_2浓度(Ci)日变化与蒸腾速率(Tr)日变化趋势相似,呈双峰曲线。相关性分析表明,CK中Pn与Gs呈显著正相关;A1中Pn与相对湿度(RH)呈显著正相关;A2中Pn与Ci、空气温度(Ta)呈显著正相关;A3中Pn与Tr呈显著正相关;A1、CK中Tr与Gs呈显著正相关,A2、A3中Tr与Gs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栽培基质荔波唇柱苣苔的光合日进程有所不同,说明荔波唇柱苣苔的栽培中要考虑相应的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2.
3.
莨山唇柱苣苔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能快速繁殖莨山唇柱苣苔,以其嫩叶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组织培养研究。研究结果表明:MS+BA 1.0 mg.L-1+NAA 0.5 mg.L-1为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MS+BA 0.5mg.L-1+NAA 0.3 mg.L-1为丛生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MS+NAA 0.3 mg.L-1+石英砂为最佳生根培养基。在80%遮阳网下进行炼苗,移栽25 d后成活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4.
广西唇柱苣苔属植物的引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西植物研究所引种的20种野生唇柱苣苔属植物的生长状况、物候期、引种驯化栽培技术及应用前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唇柱苣苔属植物在有保护设施条件下观赏性状比野生性状优良,开花物候期比引种地提前,无病虫害现象发生;②在疏林下,植物观赏性状跟引种地基本一致,开花比引种地延期,部分种类虫害较严重;③生长快、适应性强、繁殖栽培容易;④唇柱苣苔属植物适合盆栽观赏,其次是用于花坛布置、岩石园造景。  相似文献   

5.
烟叶唇柱苣苔为苦苣苔科唇柱苣苔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但缺少对其人工栽培及其相关生理的研究报道。为给烟叶唇柱苣苔的设施栽培提供生理学依据,以不同温度处理烟叶唇柱苣苔叶圆片,测定电解质渗出率的变化,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并计算其高温半致死温度(LT50),并将植株置于LT50下进行胁迫处理,观测并分析了不同处理时间后叶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烟叶唇柱苣苔叶片的电解质渗出率与处理温度的关系,用logistic方程y=100/(1+17.967e-0.068x)拟合良好,得到其高温半致死温度为42.3℃;随着LT50胁迫时间的延长,SOD和POD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MDA和Pro含量则一直升高,在处理40 h后叶片已经严重失水灼伤,处理48 h后植株萎蔫,已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10月16日讯:据中科院广西植物研究所的消息,该所博士许为斌今年8月底在对湖南彬州的万华岩溶洞进行科学考察时,发现了一种与报春苣苔正种有差异的野生报春苣苔。经鉴定,他们认为这可能是苣苔属的新物种。许为斌说,郴州发现的报春苣苔为多年生  相似文献   

7.
8.
人参黑斑病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江西报春苣苔属Primulina (苦苣苔科)3个新纪录种:休宁小花苣苔P. xinningensis (W.T. Wang) Mich.. Moller&A. Weber、丹霞小花苣苔P. xinningensis(W. B. Liao&S. S. Lin&R. J. Shen) G. Z. Zhang、短序报春苣苔P. xinningensis。休宁小花苣苔分布于婺源县灵岩洞;丹霞小花苣苔分布于宁都县翠微峰和兴国县冰心洞;短序报春苣苔分布于广丰县滴水岩。  相似文献   

10.
在野外调查基础上,对瑶山苣苔(Dayaoshania cotinifolia)伴生群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4 000m2的样方中,有维管植物208种,隶属于78科147属。群落外貌以小型叶面积、纸质、单叶为主的常绿高位芽植物为特征。群落垂直结构较复杂,成层现象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植物。群落幼苗储备量大,更新良好。瑶山苣苔生存群落表现出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各项物种多样性指数排序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杨树黑斑病病原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京市杨树黑斑病病原菌主要是Marssonina brunea(Ell.et.Ev.)Magn。它有2个专化型:(1)M.brunnea f.sp.tomentosa,主要危害白杨派的毛白杨、新疆杨。5月初即可发生,7—8月达到高峰,使树叶早落。分生孢子容易萌发,产生1—2个芽管;(2)M.brunnea f.sp.aigeiros,主要危害黑杨派、青杨派以及派间和派内的杂交种。发病较晚,7月以后开始发病,9—10月达要高峰。分生孢子萌发较难,萌发时形成1—4个芽管。少数地区和个别树种上还发现M.populi(Lib)Magn。  相似文献   

12.
月季黑斑病发生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2013连续四年,在郑州市城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定点重复试验,掌握了郑州地区月季黑斑病(Actinonema rose(Lib)Fr)的发病时间和发病规律;肯定了月季黑斑病菌在郑州地区没有有性时代,月季黑斑病,在郑州地区每年4月初开始发病,而且地栽发病轻于盆栽;初侵染和再侵染均为无性时代的分生孢子盘产生的分生孢子,月季不同品种,黑斑病发生危害程度亦不相同,根据对212个月季品种调查,仅皇后等3个品种未见发病。化学药剂防治,以0.5%波尔多液效果最好,防效为82.45%。通过试验,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杨苗黑斑病症状及发病规律,提出5点防治性措施。  相似文献   

14.
冬枣黑斑病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了50%扑海因、70%代森锰锌等防治冬枣黑斑病的有效化学药剂,800倍液防治效果达85%以上;筛选出了生防菌T13菌株并研制了生防菌T13制刑和混配制剂,T13制剂800倍液对黑斑病的防效达70%以上,混配制剂800倍防效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核桃黑斑病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桃细菌性黑斑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近年来已对大部分地区核桃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到2008年底,永平县核桃种植面积已达91.8万亩,居大理州第一位。但自2007年5月以来,境内大面积的核桃果树遭受了细菌性黑斑病侵染危害,累计受害面积已达6.94万亩,其中:重度受害面积5.68万亩,中度受害面积1.21万亩,轻度受害面积0.05万亩,因此,受害区域的防治形势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16.
以弥勒苣苔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不同浓度与基本培养基组合对弥勒苣苔组培苗生根的影响,并对诱导生根的组培苗在9种移栽基质中的移栽成活率和生长状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弥勒苣苔组培苗在1/2 MS+IBA 0.1mg/L培养基中生根率达到89.6%,平均生根数量为4.3条,与其他处理差异极显著,为弥勒苣苔组培苗的最佳生根培养基;将生根苗移栽到基质[V(草炭)︰V(蛭石)︰V(珍珠岩)=1︰1︰1]中栽培,60d后统计其移栽成活率达100%。所筛选出弥勒苣苔组培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和移栽的最佳基质,可为弥勒苣苔的种质保存及资源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杨苗黑斑病是苗圃中常见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区小叶杨一年生实生苗发病最严重。病原菌是杨盘二孢菌Marssonina populicola Miura属半知菌类、黑盘孢目、黑盘孢科。症状:先由下部叶片背面产生针尖大的亮点,当  相似文献   

18.
杨树黑斑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杨树苗木生长期定期施用1%波尔多液,感病指数可下降到15以下,是预防杨树黑斑病的有效措施;在病原孢子飞散侵染期,施用80%代森锌、50%多菌灵、50%甲基托布津均可遏制杨树黑斑病的发生,其中,65%代森锌15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为明显,可使感病指数下降到8以下。  相似文献   

19.
杨树黑斑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遭受黑斑病危害,叶片早期脱落,造成二次发芽,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杨树黑斑病的病原菌属真菌中的半知菌类,病菌在病叶或病梢内越冬, 在5、6月份开始发病,7、8月份雨季较频繁时叶片水膜孢子为胶状物,雨水较频繁时叶片水膜孢子稀释,此时开始侵染,3~5天后发病。该病严重发生时叶片变黑,枯干脱落,附着在树上的叶片一旦叶柄变黄即证明已经枯死,用外力轻摇树干即落叶。叶片脱落是由于病菌侵染后,树木  相似文献   

20.
月季黑斑病初侵染源及其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季黑斑病以菌丝和分生孢子为初侵染源。经对9个城市的月季病叶进行保湿培养后发现,采自南京的个别病叶诱发出有性世代,其它病叶均产生分生孢子。防治试验表明,1%福美砷抑菌作用显著,用1%福砷药沙撤在盆栽月季土表,兼有隔离和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