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艾启芳 《贵州林业科技》2010,38(1):15-17,34
喀斯特地区的石质边坡生物治理是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课题,喀斯特灌木护坡是一种生物护坡技术,经过研究与实践这项技术可以解决喀斯特地区的公路建设形成的石质边坡护坡难题,既可保护公路,又可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美化公路沿线的景观,生态恢复自然、护坡能力强。本文主要介绍喀斯特灌木护坡的技术原理、技术工艺、实际应用等。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对于公路的边坡防护,采取的技术可多种多样。目前公路边坡防护的形式逐渐以植被生态防护为主,灵活地将各种形式结合到一起,以确保公路边坡的可持续性。针对干旱地区的气候和土壤等环境条件,采取一定的防冲刷措施,使植被得以恢复。阐述了公路边坡的植被恢复的意义: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固土护坡,改善土壤环境等,使生态功能回归,从而实现生态环境的优化。  相似文献   

3.
该文通过试验确定了生态袋防护技术在山区公路护坡中的应用,可替代石砌护坡,通过在不同坡度采用不同的植物品种和种植方式,对形成的植被生长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筛选出更加适合山区公路的生态袋防护植物品种和种植方式,对今后山区的边坡生态袋柔性防护应用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紫穗槐在公路边坡上的应用技术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穗槐由于其许多优良的生物学特性及广泛的生态适应性,在许多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其中在黑龙江省目前主要应用在公路边坡护坡绿化。文章主要介绍了紫穗槐在公路边坡护坡应用的种子直播与植苗栽植技术,同时介绍了其2种主要应用模式及其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谢潇  孙秀山 《绿色科技》2020,(4):192-194
指出了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等工程活动的急剧增加,大规模的裸露边坡开始出现,对边坡土体的结构和原有植被产生了破坏,极易造成水土流失、边坡失稳、生态环境破坏等不良影响。边坡的生态防护不仅可以加固边坡土体,还能起到美化生态环境的作用。对边坡生态防护的主要方法进行了总结,并从水文效应和力学效应2个方面阐述了其防护机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生态护坡技术目前研究中存在问题及发展的趋势。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选取赤通高速公路边坡为研究对象,采用厚层基材喷附技术进行的生态防护,对其护坡效果进行了连续3年的跟踪调查,以评价该技术的护坡效果及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建植护坡植物群落的覆盖度、种类组成、群落多样性和建植当年相比,均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增加。该技术在赤通高速边坡生态防护的应用中是成功的,具有施工效率较高、生态恢复效果好、护坡效果显著等优点,可以在该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边坡形成的危害,介绍了边坡植物护坡类型、技术特点、适用条件及应用现状,针对植物护坡技术中的难点问题,提出了边坡植物护坡技术研究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白蔹是一种野生藤本植物,具有绿期长、生长迅速、病虫害少、护坡功能强、生态效益显著等优点,具有一定的景观效果,是一种理想的山区公路边坡绿化护坡植物。为广泛推广应用,该文对白蔹在公路边坡绿化防护应用试验及白蔹扦插繁殖试验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在山区护坡实际运用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9.
椰纤维植被护坡技术在岩石边坡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椰纤维植被护坡技术广泛应用于废弃矿山、高速公路、河流堤坝等边坡的防护与生态恢复.现主要阐述椰纤维植被护坡技术的概念、护坡机埋、作用及其在岩石边坡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公路边坡生态的稳定性影响着公路周边环境质量,加强公路边坡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助于提高公路建设和发展水平。该文论述了国内外公路边坡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现状,总结了常用的生态修复技术,提出要依据区域地理环境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同时概述了生态修复评价的研究进展,指出我国在公路边坡生态修复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后续深入开展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裸露边坡植被重建已成为解决工程边坡生态问题的一项重要技术,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推行。为科学地评价边坡植被恢复效果,常需要对恢复时期植被群落的动态变化进行长期跟踪监测,以调查边坡植被群落演替规律。围绕裸露边坡植被群落演替的主题,综合阐述了我国工程边坡植被恢复技术应用现状,国内外关于裸露边坡重建植被群落演替研究进展,以期为植被护坡技术的改进与创新提供参考,就群落演替研究在植被护坡领域的广阔前景寄予了希望。  相似文献   

12.
东北地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植物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东北公路边坡的气候特点和土壤条件,对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用植物选择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适用于东北地区公路边坡的草本植物、灌木树种和藤本植物,对东北地区公路边坡的生态防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南洲国家湿地公园南茅运河地质基础,采用生态柔性护坡技术,打造现代生态健康河流。其技术的核心是通过使用高抗拉强度的生态袋,配合正三角工形工程固定扣、粘剂、锚杆等特有的加固法,形成牢固的坡体护坡结构;特点是构造成的边坡造型美观、结构稳定,流水不流土,能够对植物生长提供优良条件。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公路边坡开挖使地表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易在坡度较大或构造不良的地方造成崩塌、滑坡等,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危害。阐述了公路边坡几种常用的生态恢复技术及公路边坡植物的选择,探讨了通过边坡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达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和美化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植物护坡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道生态系统中的河岸侵蚀和滨水缓冲带建设倍受关注。本文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机场镇的生态河道示范工程为例,探讨了以生态修复和稳定坡岸为目标的植物护坡技术在生态河道坡岸修复中的应用及其生态效应。在不同河段分别采用了全系列生态护坡、土壤生物工程护坡和复合式生物稳定等三类植物护坡技术。通过对工程实施后3年(2004~2006年)来的生态监测发现,护坡植物生长良好,新生枝叶和根系的护坡作用明显,土壤抗剪强度明显增加,河岸土壤侵蚀得到有效控制,坡岸的结构稳定性增强;同时河岸生境得到改善,本地植物快速恢复,生物多样性增加,河岸植物群落结构由单一结构向复杂结构转变,生态稳定性逐渐增强。生态河道的植物坡岸修复技术可以在我国各类坡岸的生态修复和边坡稳定中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6.
该文阐述了新型生态护坡技术——植物纤维毯护坡。通过在河北省大广高速公路衡大段项目建设中在植物纤维毯种植紫穗槐、沙打旺等植物,取得了显著的防护效果。科学地总结了植物纤维毯中植物品种的选择和生长情况,对衡大段粉砂性土路基进行边坡防护的实际作用情况,以及采用植物纤维毯技术在现代高速公路边坡防护方面的优异性均进行了详细论述,对具体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做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公路边坡开挖使地表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易在坡度较大或构造不良的地方造成崩塌、滑坡等,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危害。阐述了公路边坡几种常用的生态恢复技术及公路边坡植物的选择,探讨了通过边坡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达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和美化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速公路边坡植被的主要目的是固土护坡,防止公路边坡水毁,稳定公路路基,以及美化公路沿线景观环境。植被可以减少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避免了人工构筑物护坡损害路容景观和增加的幅射热。本文根据高速公路边坡的特点,对福泉高速公路泉州段边坡生态防护的植物选择进行了探福泉高速公路边坡植物选择刘建培惠安县林业局,惠安362100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1概述福泉高速公路是目前泉州境内现有的惟一一条高速公路,于1999年通车运行,它主要为泉州市通往福州、厦门、漳州等东部沿海地区提供了快捷通道,路线经由莆田泉州界的泉港区界山进入泉州,经涂岭、路口,惠安县的官溪、松溪、坝岭,洛江区的阳江,丰泽区的西福、大坪,晋江市的溜石、赖厝、内坑,南安市的山林,至泉州厦门界水头劳光,里程约87km,沿线多为山地丘陵。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草业技术的发展,对于公路边坡的护坡,人们不仅只考虑传统的浆砌块石或混凝土块护坡,在可能的条件下,更多地考虑采用植草护坡方式,本文介绍了大连市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公路绿化中采用客土喷播植草绿化工艺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大理海东新城在建设过程中形成大量裸露高陡岩石边坡,传统工程护坡确实虽可达到加固及稳定边坡的作用,但是不能满足海东城市绿化美化的需求。结合海东新城片区边坡绿化生态修复存在的问题,探索出了以鱼鳞坑客土生态修复技术模式为基础,辅以高次团粒喷播和三联边坡生态防护的技术模式,以三个技术模式支撑海东边坡绿化,实现了绿色海东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