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杉木林下多花黄精种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杉木林下套种的多花黄精为试验对象,研究杉木林不同保留株数对多花黄精产量的影响及杉木林下多花黄精的生长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杉木林下种植多花黄精的物侯期与野生多花黄精的物侯期基本一致,杉木林下多花黄精可以正常生长发育,在适宜密度下多花黄精根茎鲜重可达到1600kg/hm2以上,产量较高,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林下套种中药材模式。多花黄精是一种喜阴湿、耐寒植物,其适生环境需一定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才能进行营养积累。上层杉木林密度对多花黄精根茎产量有较大影响。上层杉木林保留株数以600株/hm2~900株/hm2为宜。在杉木林下套种多花黄精,形成了林药复合林,开辟了多花黄精生产的新途径,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毛竹生产的经济效益,在湖南省桃江县进行了为期9年的毛竹低产林单项改造措施试验,结果表明:新竹平均增加299株/hm2,平均增量为406.7%;胸径平均增加0.53 cm,平均增量为6.4%。在实施低产林单项改造措施试验项目的同时,还进行了低产林综合改造措施的试验,结果表明:3种不同经营类型的毛竹其出笋数、新竹数及新竹胸径的差别较大,集约化经营效果特别明显。  相似文献   

3.
笋竹两用毛竹低产林改造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笋竹两用毛竹低产林采取垦复、松土、施肥、调整竹林结构等技术措施 ,实施一个调整期的集约化经营管理 ,把低产的笋竹两用林改造为丰产林 ,立竹密度从 1 2 1 5株 /hm2 提高到 2 2 80株 /hm2 ,立竹平均胸径从7.6cm提高到 1 0 .1cm ,改造后每hm2 可获得约 71 3 2 .5元的纯利 ,是改造前的 1 .6倍 ,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4.
杨庆平 《绿色科技》2023,(19):113-116
为分析主伐择伐保留、套种栽植密度对成熟杉木林下套种楠木林分生长量的影响。于2015年福建省邵武卫闽国有林场开展试验研究,选取立地条件相近的26年生成熟杉木纯林进行主伐择伐,保留3个密度处理,分别为600、750、900株/hm2,于2015年1月在林下套种2年生楠木,套种密度分别为1200、1050、900株/hm2,并设置主伐择伐保留900株/hm2,杉木不套种楠木的对照组,于2023年3月对林分生长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主伐择伐保留杉木密度600株/hm2、林下套种楠木1200株/hm2时主林层杉木、亚林层楠木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单株立木材积高于其他密度处理和对照组(P<0.05);主林层杉木单位面积蓄积随主伐择伐保留密度增加而增加,亚林层楠木单位面积蓄积随择伐保留密度增加而减少,但各处理间总单位面积蓄积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对于成熟杉木林,主伐择伐保留密度增加后,对杉木及林下套种楠木生长产生不良影响,但是林分生长量未有显著变化,考虑原因可能是...  相似文献   

5.
腾冲红花油茶低产林抚育改造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面积28 hm2、树龄39 a、直播造林且长期失管的腾冲红花油茶低产林开展抚育改造试验.通过多年的试验研究,摸索出林相林园治理、密度调整、树型调整、加强土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抚育改造综合技术.改造后第四年的林分质量明显改善,树势恢复,大幅增产,采前落果得到根本遏制;植株平均结实率由19.93%增加到41.07%,粗油产量达220.5 kg/hm2,为改造前24 kg/hm2的9.19倍,为病虫害试验对照产量124.5 kg/hm2的1.77倍.试验结果为腾冲红花油茶低产林抚育改造,老产区巩固产业持续发展,提高油茶产量和品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山核桃投产林林下套种绿肥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增加山核桃投产林林下植被覆盖度、提高林地水土保持效果,增加土壤肥力,2008—2009年开展了山核桃林下套种1年生黑麦草、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红三叶以及紫花苜蓿等5种绿肥,对其生物量、土壤有机质、林下昆虫多样性、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清耕为对照)。结果表明:(1)林下套种绿肥显著增加林下植被生物量,以1年生黑麦草效果为好,鲜质量和干质量分别达到55 000和9 420 kg/hm2,套种白三叶使土壤有机质增加了2.3 g/kg;(2)林下套种绿肥有利于增加害虫天敌数量和减少害虫密度,其中主要害虫山核桃蚜虫、山核桃花蕾蛆等害虫密度分别降低了57.14%和36.45%;(3)林下套种绿肥显著提高山核桃产量,套种平均产量为821.55kg/hm2,较对照增加12.46%,套种后果品品质也明显提高;(4)综合评价5种套种绿肥的效果后认为,山核桃林下以套种白三叶、1年生黑麦草和多年生黑麦草较好。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低产栗林的本底调查和成因分析,划分出4种低产林类型,分别选择不同改造方式开展品种更新、密度调整、树体改造和林分扶壮等综合技术措施应用,改造规模35hm2。改造后第57a年栗实均产量达2 046kg/hm2,是改造前的37a年栗实均产量达2 046kg/hm2,是改造前的36倍,其中新造更新类型单产1 974kg/hm2,换接改造类型单产2 119.5kg/hm2,实现了栗林丰产稳产和优质丰收,栗林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福建省宁化国有林场36年生福建柏林下套种闽楠生长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闽楠适合在福建柏成熟林林下套种,在套种前,需对福建柏进行择伐并修枝;福建柏择伐后保留密度对套种的闽楠生长具有显著影响,保留密度300株/hm2的闽楠生长最好,平均胸径4.3cm,平均树高5.4m,胸径、树高生长量的高低顺序依次为300株/hm2﹥600株/hm2﹥900株/hm2;在相同保留密度下福建柏修枝对林下套种闽楠生长具有显著影响,修枝高度6米的林下套种闽楠生长效果最好,平均胸径4.2cm,平均树高5.5m;闽楠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依次是福建柏修枝高度6m﹥4m﹥不修枝。  相似文献   

9.
板栗低产园改造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开展板栗低产园改造技术试验研究,采用高接换种配置授粉树、微肥"三喷"、间伐降密、结合树体管理、无公害化防治病虫害等综合技术措施,对8~10a生年生低产栗园实施改造,产量由改造前的1245.0kg/hm2和487.5kg/hm2提高到了5461.5kg/hm2和4637.3kg/hm2。增产4216.5kg/hm2和4149.8kg/hm2,增值2.4万元/hm2和2.3万元/hm2,增产率达338.7%和851.2%。  相似文献   

10.
马尾松低产林套种福建柏的效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贫瘠山地马尾松低产林林冠下套种福建柏的调查研究表明,马尾松低产林套种福建柏后林分生产力得到明显提高,18年生林分的平均树高、胸径、材积及畜积量分别达8.78m、10.83cm、0.0414m^3和57.96m^3/hm^2,比未套种的马尾松低产林分别提高了56.23%、38.85%、181.63%和206.83%。同时,套种福建柏后林地土壤肥力得到明显提高,土壤保肥蓄水能力增强,马尾松低产林改造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桂花和竹柏圃地庇护性混交、紫玉兰和紫薇山地林下套种混交种植试验表明:圃地庇护性混交提高圃地单位面积小苗育苗量37500株/hm2,竹柏通过庇护性遮荫种植平均地径增加25.5%,苗高平均生长增加32.3%,冠幅增加24.2%;山地耐荫绿化苗木桉树林下套种混交,增加林地苗量4000株/hm2,紫玉兰平均地径生长增加20.5%,当年平均抽梢生长增加106.1%,冠幅生长增加19.5%;紫薇林下套种平均地径生长增加9.3%,冠幅增加11.5%;同时,节约竹柏遮荫成本约18万元/hm2。  相似文献   

12.
通过样方调查,对深圳市龙岗区生态风景林中的未改造低效林、天然次生林及3种改造林分(林下套种林、皆伐林、疏伐林)的植物多样性进行对比分析,了解不同改造措施对林分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类型林分的物种丰富度排序为林下套种林>皆伐林=天然林>疏伐林>未改造林;经过3种方式改造后林分乔木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皆高于未改造低效林和天然次生林,其中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均以林下套种林最高,其次是皆伐林,Simpson指数以皆伐林最高,林下套种林次之;改造后林分灌草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高于未改造林,其中皆伐林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天然次生林.综合比较疏伐、皆伐和林下套种3种改造方式对生态风景林群落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疏伐是较适宜本地区生态风景林改造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低质低产林的更新和改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赤峰市现有森林面积 330万hm2 ,其中天然林 170 .4万hm2 ,人工林 114 .6 7万hm2 。在这些森林中 ,由于各种原因形成了大面积林相残缺 ,效益低下的低质低产林分 ,其中杨树低质低产林 2 0多万hm2 、山杏低质低产林 13.3万hm2 、次生林低质低产林 2 0万hm2 。为了使森林植被有一个合理的布局 ,提高森林生产力和土地利用率 ,缩短森林自然演替过程 ,在“全面规划 ,因地制宜 ,抚育为主 ,抚育改造利用相结合 ,提高森林的质量和产量”的原则指导下 ,拟对赤峰市现有低质低产林进行如下改造。1 杨树 (小老树 )低产林改造措施杨树低产林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绿竹低产林改造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建省福安市城阳乡占洋村、溪柄镇黄兰和白沙村绿竹低产林中采用随机方法设置试验小区,进行绿竹低产林改造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分析.对试验结果采用LSD分析,结果表明,低产林改造对绿竹产笋量影响极显著,产量比CK提高了280.84%~289.85%,但对竹材产量影响不大.经济分析表明,低产林改造后的竹林每年比CK增加纯收入15 948.29~16 282.85元/hm2.  相似文献   

15.
兴安落叶松天然林2种林型林分更新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分结构对兴安落叶松林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1)年龄56~65 a草类-落叶松林平均更新密度达1 363株/hm2,较54~63 a杜香-落叶松林和36~48 a草类-落叶松林分别高12.8%,36.5%。2)年龄36~65 a,密度315~3 263株/hm2范围内的草类-落叶松和年龄54~63 a密度865~2 241株/hm2范围内的杜香-落叶松林,在其它条件相近情况下,随着林分年龄和密度增加,林分更新呈增加趋势;随着枯倒木数量和其腐烂程度的增加,更新密度增加;随着林下草本和灌木盖度增加,更新密度呈下降趋势。3)不同水平格局的林分更新不同,当聚集分布、随机分布和均匀分布时,平均更新密度分别为1 415株/hm2,1 165株/hm2,118株/hm2。  相似文献   

16.
试验研究了不同造林密度方式对樟树生长影响,在改造低质低效林分、提高樟树造林水平方面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樟树在尾巨桉林皆伐后不同密度纯林造林(zc1=樟树纯林4500株/hm~2、zc2=樟树纯林1200株/hm~2),桉树择伐后林下套种樟树(za=樟树保留600株/hm~2、桉树套种600株/hm~2),造林3年后均表现出不同的生长状况:成活率zazc1≈zc2,树高生长za≈zc2zc1、胸径生长zc1za≈zc2。  相似文献   

17.
罗田县板栗低产林改造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罗田县板栗低产林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5种低产林类型及分类改造试验结果。改造试验结果得出,低产林用良种穗条嫁接换种后,第4~5 a能达到丰产水平,经济效益增加最高;密林疏伐改造将栗林密度控制在30~45株/667 m~2,恢复产量见效快;整形修剪增产明显,能有效调节板栗大小年,实现稳产。生产中低产林因其不同的形成原因,成为多种类型的综合体,需各种改造技术组合使用,达到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福建酸竹低产林改造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取劈山清杂、全面锄草松土、施肥及调整竹林结构等措施,改造福建酸竹低产林。结果表明:施复合肥450kghm2,每年平均留养竹2000株hm2,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6a生的杉木林下套种的闽楠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不同杉木保留密度下套种闽楠的生长量和土壤养分,结果表明:保留900株/hm2的处理最优,通过林下套种闽楠,可以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含水率。杉木林下套种闽楠可以作为杉木纯林改造的栽培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20.
2014~2016年对古田县大甲镇岩前村18.67 hm~2油茶低产林,开展密林疏伐、整形修剪、平衡施肥、土壤垦复等不同技术措施的改造试验,并调查春梢数、春梢长度、花芽数、单株产量、冠幅产量、果实含油率等生长量和产量指标。分析表明,在4种低改技术措施中,效果最显著的为4种技术措施共同实施,可使油茶林增产292.3 kg/hm~2,产油量增加371.2%,在油茶低产林改造中全面实施密林疏伐、整形修剪、平衡施肥、土壤垦复的综合改造技术可达到丰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