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新常态"下建筑业发展趋势为生产方式工业化、施工组织装配化。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建筑业实现节能减排、减少污染、促进建筑行业发展转型过程中发挥相当积极的作用。在建筑行业相关人才培养中正在增加装配式建筑相关内容,设置装配式建筑相关专业。本文旨在探索装配式建筑专业建设一体化的方案内容及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建筑业迅速发展,为了降低建筑施工能源资源消耗,发展装配式建筑具有重要的意义。装配式建筑是由预制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是现代化工业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通过装配式建筑建设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程质量,减少施工过程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安装施工是装配式建筑施工建设的重点内容,如何提高安装施工质量显得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3.
正根据国务院最新出台的《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及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重点推进地区,因地制宜发展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等装配式建筑,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的发展规划,装配式建筑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博海木工机械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并推进木结构的预制化、标准化、工业化,开发木结构节能、环保技术应用,2016年10月,在河北森居木结构房屋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不断推进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受到众多学者广泛的关注,但受国家政策和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动向一直处于持续演化中。采用知识图谱可视化工具CiteSpace对中国知网1975~2021年间的装配式建筑相关的3938条文献进行了聚类分析和时间线图谱分析,总结了我国装配式建筑研究发展的文献数量及演化特征、研究机构和作者合作特征以及不同时段研究热点等。研究表明:我国装配式建筑研究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从2015年开始,我国装配式建筑研究迅速发展,随着国家的装配式建筑规划密集出台以及各种政策的支持,掀起了一股装配式建筑研究热潮;研究机构已初步形成合作网络,网络密度为0.0034,密切程度较低;装配式建筑与BIM技术的结合、预制构件、装配式施工技术等都是现阶段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行业日新月异,国家也先后出台了有关装配式建筑的政策。随着装配式建筑的普及,为了提高其工程质量,BIM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并被应用于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阐述了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构件生产以及施工等各个阶段的应用情况,对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装配式建筑与竹建材竹建筑装配式建筑是用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推动化解过剩产能。《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云南要大力发展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和混凝土建筑,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倡导发展现代木(竹)结构建筑,不断提高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装配式建筑是建筑行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以框架柱单构件为对象,分别计算出该构件装配式及现浇式结构的造价成本,并对比分析了其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降低装配式建筑成本的措施,主要包括制定与完善相关法规、标准,政府合理进行宏观调控,形成完整生产链的企业经营模式,合理布置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企业,提高构件吊装技术水平等。  相似文献   

8.
梁井平 《绿色科技》2013,(6):296-297
指出了目前节能减排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在建筑、工业、交通三大耗能领域,建筑领域的节能减排更是重中之重。近几年来,绿色建筑在我国也迅速发展起来,作为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重要一环,绿色施工也正在被社会所重视。对绿色施工的控制要点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对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2017~2019级学生的装配式建筑课程学习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将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的教学过程结合起来,可以加强学生对装配式建筑课程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装配式建筑课程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并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对培养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指的是木结构构件、部品部件在工厂预制,现场装配而成的木结构建筑.装配式木结构建筑的最主要的特点是:大量现场施工转移到工厂生产;计算机辅助制造;房屋质量控制由工地前移到工厂,满足严格的质量认证管理要求. 在北美地区,装配式木结构发展的动因源于一方面建筑规范和消费者对建筑性能如安全性、耐久性、舒适性等的要求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建筑工期、建筑成本压力不断上升,建筑物对环境影响的要求更加严苛,迫使建筑业改革传统的现场建造方式,更多采用工厂预制、现场装配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寻求建筑业稳定、可持续的良性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在室内设计中大量应用装配式现代木结构建筑构件,不仅能够体现室内设计整体风格及特点,同时也能明显降低室内各类原材料消耗,从而达到资源优化利用的目的。阐释了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构件特征,介绍了装配式木结构建筑结构类型,论述了现代木结构建筑室内设计风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构件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伴随着绿色节能理念深入人心,具有高效安全环保特点的装配式建筑逐步渗入我国建筑行业各个领域。分析了导致装配式建筑招投标中存在一些特殊问题,如缺少规范的技术要求以及标准的工程量清单,缺少完善的招投标方法、评标方案等,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木结构是日本住宅建筑的最主要结构形式,其中预制装配式框板胶合木结构经历了约50年的研究和发展,以结构的坚固耐久性以及生产施工的预制化、标准化著称。本文对其结构特点、生产施工等方面进行总结,并对其近年开发的抗震性能测试方法进行介绍,期望为中国木结构的开发及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日本预制装配式框板胶合木结构的技术特点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结构是日本住宅建筑的最主要结构形式,其中预制装配式框板胶合木结构经历了约50年的研究和发展,以结构的坚固耐久性以及生产施工的预制化、标准化著称.本文对其结构特点、生产施工等方面进行总结,并对其近年开发的抗震性能测试方法进行介绍,期望为中国木结构的开发及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混凝土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是非常关键的材料之一,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因为具备优良的性能获得了建筑行业人士的认可,并被频繁使用在各项目工程中。以实际工程为例,阐述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优缺点,并对其技术要点展开了分析,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6.
竹质双拼梁构件研发及其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轻质高强的竹质双拼梁结构构件为研究主线,以整张化的竹束单板增强人工林木材为突破点,开发新型竹束单板层积复合材料(BLVL)及双拼梁构件并将其应用于装配式建筑。文中从BLVL材料的层积结构优化与开发、物理力学性能表征到竹质双拼梁构件的结构设计与承载力计算、加工组装工艺和不同类型双拼梁的抗弯特性研究等方面,系统阐述了竹质双拼梁在材料和结构上的特点及优势;在此基础上,以模块化连接组装技术制造的竹质生态停车棚为典型案例,论述了竹质双拼梁构件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多场景应用情况;最后,针对研发与推广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指出竹质双拼梁构件及其在装配式建筑中应用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以上海市皮肤病医院门急诊医技病房综合楼项目为例,研究了BIM+PC技术在装配式医院建筑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主要包括BIM模型构建、BIM管线综合、基于BIM的医疗工艺分析、PC构件深化设计、PC构件运输模拟、BIM-4D施工模拟和云平台PC构件管理等内容。以精细化地控制预制装配式医院建筑的建设进度、质量、安全和造价,达到良好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8.
梁宏  刘宏财 《林业科技情报》2010,42(2):50-51,53
目前我国在建筑节能方面已经投入了相当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研究工作主要限于建筑节能技术和建筑节能政策方面,对于建筑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和控制仍关注不足。本文重点研究节能建筑外墙外保温的施工管理过程,针对外墙外保温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在实际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建议,对提高节能建筑外墙外保温施工的质量管理水平大有卑益。  相似文献   

19.
与传统现浇施工方式相比,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方式虽然带来了更快的施工速度和更高的施工质量,也减少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但是同样也带来了一些新的安全风险。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如运输、存放、吊装、支撑、灌浆等环节的安全风险,并给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2017年7月14日,上海——今天加拿大木业与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在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总部签订了关于共同研发、推广、应用装配式木结构建筑体系及预制非承重节能木墙系统的合作谅解备忘录.仪式由加拿大木业中国区总裁黄华力和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琰代表双方签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