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一年生木荷容器苗和裸根苗在不同造林地类型上造林,比较造林效果。结果表明:木荷容器苗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在不同的造林地类型中均明显优于裸根苗。木荷容器苗造林树高生长和地径在不同的造林地类型中均明显优于裸根苗,并且差异显著。不同的造林地类型中,采伐迹地的成活率、保存率、树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最好,其次为林冠下,再次为生物防火带。  相似文献   

2.
飞播造林由于受各种自然和人为条件的制约,不可能全部成林,1958年~1986年全省播种总面积2899.97万亩中,成效面积占27.7%。为了扩大飞播造林成果,提高飞播造林成效,在飞播造林后逐步形成了补播、扩播、新播的人工播种造林体系,20多年来播种面积占飞播总面积32%。作为飞播造林的补充和延伸,对巩固和扩大四川飞播造林成效起到了重要作用。作者全面总结了飞播造林中人工播种造林的发展、认识和实践,以及人工播种造林的优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3.
风沙源治理工程是在山西省左云县实施多年的重大工程,造林实践中通过推广应用抗旱造林技术,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森林覆盖率。笔者介绍了抗旱造林中树种选择的原则和可选择的阔叶类、针叶类、灌木类树种,并从整地技术、容器苗造林技术、覆膜造林技术、新抗旱造林技术等方面总结了左云县风沙源治理工程中的抗旱造林技术,以期为今后相似地区的造林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杨树深栽造林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深栽造林的试验研究结果以及宁夏、甘肃、新疆、内蒙等省区在推广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出杨树深栽造林中造林地选择,整地、树种选择、苗木质量和标准、造林季节和抚育管理等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一、基本情况:1、陇川县1988年人工造林面积,经88年11月份和12月初林业部门检查验收后,当时落实上报的总面积为18400亩。在造林总面积中,国营造林面积4300亩(包括国营林场造林面积2000亩),占总造林面积的26.1%。新队,联户和个体造林面积13600亩,占总造林面积的73.9%。在造林面积中,用材林面积12465亩,占造林面积的67.7%。其中:杉木11282亩,思茅松487亩,秃杉451亩,其它树种245  相似文献   

6.
厚朴与日本落叶松造林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应用厚朴与日本落叶松混交模式在高寒山区的不同地类、不同坡位和坡向造林后三年生幼树生长情况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造林地类、坡位和坡向等因子对造林成活率、幼树的高生长和地径粗生长影响显著。在造林地类中,以坡耕地造林的幼树生长明显优于荒山荒地的;在荒山造林中,坡位和坡向对幼树的生长产生显著影响,在阴坡的山下部环境中厚朴生长最好,阳坡的中、下部环境中日本落叶松生长效果最好,其它坡向坡位次之。  相似文献   

7.
太行山抗旱造林技术包括重截干造林技术、小鱼鳞坑整地造林技术、苗木浸泡造林技术、GGR和抗旱保水剂处理技术、树盘覆盖造林技术、树干封闭技术、点播造林等.2009年,鹤壁市共推广太行山抗旱造林技术2 000 hm2,在廊道绿化中推广该技术120 km,栽植树木400万株.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干旱沙漠区因造林成活率低导致造林补植比重大、造林成本增加、影响林分质量提高等问题,就主要造林树种北沙柳机械打孔深栽抗旱造林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具有造林成活率和劳动效率高、不需专门整地、简单实用等优点,其造林成活率较常规人工挖坑造林提高23.5%~42.8%;劳动效率是人工挖坑造林的2.67~3.78倍,适宜于在沙区灌木造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造林密度对林木的生长发育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如果造林密度不合理,会导致林木生长缓慢,发育不良,材质变差,严重影响到造林效益。因此,在造林工作中确定合理的造林密度至关重要。本文探讨和分析造林密度的具体作用,论述造林规划设计中造林树种与造林密度的选择方法,以期全面提高造林规划设计水平,为造林工作稳定有序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太行山区抗旱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行山抗旱造林技术包括重截干造林技术、小鱼鳞坑整地造林技术、苗木浸泡造林技术、GGR和抗旱保水剂处理技术、树盘覆盖造林技术、树干封闭技术、点播造林等。2009年,鹤壁市共推广太行山抗旱造林技术2 000hm2,在廊道绿化中推广该技术120 km,栽植树木400万株。  相似文献   

11.
王伟 《中国林业》2012,(11):36-36
造林工作中,造林地的清理是造林整地翻垦土壤前的一道工序。通过整地可以改善造林的立地条件、清除灌木、杂草和采伐剩余物。造林整地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首先是因为造林地种类多、条件差,多为未经耕作过的自然状态,这就决定了整地任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寿宁县2011年度山地枫香造林的成活率和高生长量的调查,对不同坡位、不同植被盖度对枫香造林成效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坡位和植被盖度对枫香造林成活率和高生长量影响较大;成活率大小顺序为坡下盖度中坡下盖度小坡中盖度大坡中盖度中坡上盖度大坡中盖度小坡上盖度中坡下盖度大坡上盖度小;高生长大小顺序为坡下盖度中坡下盖度小坡下盖度大坡中盖度中坡中盖度大坡上盖度大坡中盖度小坡上盖度中坡上盖度小。枫香最好选择下坡造林,不宜选择上坡造林,不能选择山顶造林。中、下坡植被盖度较大的,可采取挖大穴造林;中、上坡植被盖度较小的,可采取挖小穴造林。  相似文献   

13.
鄂西北半干旱地区多季节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鄂西北秋季造林比春季造林成活率可提高30%左右,差异显著;苗木高生长可提高1.6~6.0倍,地径生长变化不大;对于不同树种,中、晚秋造林成活率不同,针叶树种如湿地松、杉木等中、晚秋造林成活率变化不大,而阔叶树如刺槐、沙棘等晚秋造林成活率则明显高于中秋造林。因此,鄂西北地区造林应根据造林树种不同而选择相应的造林时间,尤其是阔叶树种应在10月中旬造林效果最佳,针叶树种造林时间可以提前到9月中旬。  相似文献   

14.
时讯     
淅川造林严把“五关”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的河南省淅川县在造林过程中,为确保造林成活率,严把造林五个关键环节,实现造林质量、造林保存率双突破。  相似文献   

15.
阿克苏地区气候干旱,生态环境恶劣,造林难度大,根据阿克苏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在造林工作中应采取造林整地、良种壮苗、合理密植、科学营造、合理选择树种、抚育管护、造林典型模式设计等项技术措施,提高苗木抗旱性能和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造林不见林的现象,该文以系统的观点对造林管理中造林任务的下达制度、造林统计制度、造林绿化活动中人的要素、造林投资、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中的荒山使用权的改革等5个方面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一些肤浅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梯田挖穴整地造林最好,其次为水平沟整地造林和鱼鳞坑整地造林,不整地造林效果最差。在生产中根据地形情况与林农习惯,采用前三种整地造林,均可不同程度的起到保土、保肥、保水的作用,有利于油松生长。  相似文献   

18.
一、研究造林密度的意义用材林的造林密度,对单位面积的木材产量和质量有重要影响,还影响造林成本,造林后的间伐利用和人工林的生长发育,关系到整个营林工作的多快好省,还是少慢差费。可见造林密度是造林工作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造林密度过大,势必增加造林抚育费用,同时也不利于林木生长,减少林分的木材产量,降低经济收益。提前间伐,间  相似文献   

19.
影响雨季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朝阳油松、侧柏混交试验调查分析 ,得出选择造林树种、造林时间、造林时机、坡向和坡位是影响该地区雨季造林成活的主民因素。造林时间以 6月中下旬至 7月中旬为好 ;造林时机以小雨或阴天成活率最高 ;坡向以北坡、坡位以下部为好  相似文献   

20.
在森工采伐方面,由于发展集材机械,普及机动锯,引进拖拉机、装卸机和实行原条作业,大大的节省了劳动力。但在造林及其后的除草、修枝、间伐等抚育作业方面的省工化,和森工主伐作业相比,明显落后。造林和它以后的抚育作业,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在抚育作业的总体结构中,必须考虑更能省工的造林法。近年来研究的丛植造林被认为是能省工的造林方法,并在生产中得到应用。这种造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