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竹子叶螨的生物学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危害竹子的三种主要害螨——南京裂爪螨、竹裂爪螨、竹缺爪螨,在竹叶背织网或不织网危害,都在3月出蛰、11月入蛰。竹腔注药法具有经济、安全,防效达99%以上,为最佳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调查研究了2006年重庆市高温干旱灾害影响下7种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动态,并对灾害作用机理做了简要分析。高温干旱灾害影响下,黄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 Tsai、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鞭角华扁叶蜂Chinolyda flagellicornis(F.Smith)、蜀柏毒蛾Parocneria orienta Chao、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 Linnaeus、竹裂爪螨Schizotetranychus bambusae Reck及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 & Buhrer)的发生面积、危害程度等均表现上升态势。  相似文献   

3.
竹裂爪螨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孙绪艮  周成刚 《林业科学》1997,33(3):274-279
竹裂爪螨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孙绪艮,周成刚,刘玉美,由春香,于波(山东农业大学泰安271018)关键词竹裂爪螨,生物学特性,有效积温,发生代数竹裂爪螨SchizotetranychusbambusaeReck是危害竹叶的重要害螨。国内分布于广东、广西...  相似文献   

4.
一、锡盟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现状 锡盟现有林地面积990万亩,其中以中幼林居多。随着造林力度的逐年加大.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El趋严重.已成为严重制约我盟林业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据调查统计.全盟严重成灾的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已由80年代初的几种增加到16种.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达100多万亩.并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常发性病虫害如杨柳毒蛾等危害呈上升趋势:二是突发性病虫如芫菁类发生严重:三是鼠害严重成灾。尤其是在新造林地。发生面积、危害程度都在逐年加大:四是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压力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5.
首次研究南京地区竹锈褐斑病,确定了在南京地区的病原主要为南京裂爪螨Schicotetranychus nanjingensis Ma et Yun,同时伴有竹裂爪螨Schicotetranychus yoshimekii Ehara危害.对南京裂爪螨进行了生物学特性观察并建立特定年龄生命表.该螨在南京地区3月上旬出蜇,11月上旬以卵和雌成螨越冬.生活史分为5个阶段:卵-幼螨-前若螨-后若螨-成螨,不同温度对南京裂爪螨各虫态的生长发育和存活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20~32 ℃是南京裂爪螨生长的适温区.  相似文献   

6.
毛竹叶螨及其天敌捕食螨的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福建南平西芹毛竹叶螨危害的毛竹林调查分析 ,结果表明 ,毛竹叶螨及其天敌对时空资源利用程度序列为 :捕食螨 (Bi =0 5550 ) >竹小爪螨 (Oligonychusurama) (Bi=0 4 467) >南京裂爪螨 (Schizotet ranychusnanjingensis) (Bi=0 30 97) >竹缺爪螨 (Aponychuscorpuzae) (Bi=0 2 875) >竹裂爪螨 (S .celarius) (Bi=0 1 674 ) >苔螨 (Bryobiasp .) (Bi=0 1 4 1 7)。捕食螨对南京裂爪螨、竹小爪螨、竹缺爪螨的时空跟随效应强 (Cij值分别为 0 574 3、0 4 830、0 4 371 )。叶螨间南京裂爪螨与竹缺爪螨对时空资源竞争最激烈 (Cij=0 60 76)。竹小爪螨与其它 4种叶螨竞争较激烈 (Cij>0 2 )。南京裂爪螨、竹小爪螨、竹缺爪螨 3种叶螨不同螨态中以竹小爪螨卵和成螨占有较大时空资源 ,其种内竞争激烈 (Cij值大 )。种间以竹缺爪螨和南京裂爪螨卵、幼若螨、竹缺爪螨幼螨与南京裂爪螨卵、竹小爪螨成螨与竹缺爪螨幼若螨竞争激烈 (Cij>0 4 )。捕食螨对 3种叶螨不同螨态的跟随效应以南京裂爪螨幼若螨、成螨、竹小爪螨成螨、竹缺爪螨幼若螨最强 (Cij>0 5) ,其余依次为竹小爪螨卵、南京裂爪螨卵、竹缺爪螨成螨、竹小爪螨幼若螨、竹缺爪螨卵  相似文献   

7.
《广西林业》2009,(3):I0006-I0007
广西是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多发区域之一,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多,分布广,危害严重,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全区危害较严重的林业有害生物有143种,其中本土林业有害生物126种,外来林业有害生物17种。年均发生面积为30多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总额为2.28亿元,生态效益损失颔高达22.36亿元。2008年发生总面积达39.0875公顷。据有关部门预测,未来几年,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如松毛虫、松材线虫病、松突圆蚧、桉树枝瘿姬小蜂、油桐尺蠖、竹蝗等呈持续上升态势,对我区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建设构成极大威肋,防治任务十分繁重。  相似文献   

8.
在21℃、24℃、27℃、30℃、33℃5种不同温度条件下,用新鲜的离体楠竹叶片在室内饲养竹裂爪螨,得出该螨实验种群的主要生物学参数,应用直接最优法计算该螨的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2.53℃、150.25日度,根据气象资料预测竹裂爪螨在长宁竹区年发生13-14代;每年3月下旬-4月上旬出蜇,11月份开始以雌成螨越冬。林间实际调查表明,楠竹害螨在竹区的发生与危害存在明显的春季高峰并与楠竹林的敏感生长期相吻合;降雨与高温严重影响楠竹害螨的生长发育,表现为7、8月份高温多雨季节林间害螨种群数量呈现出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9.
余杭植绥螨是竹裂爪螨的重要天敌.室内20℃恒温饲养余杭植绥螨需21.2 d完成一个世代、28℃则10.4 d就可完成,30℃以上出现死亡.幼螨、第1若螨和雄成虫捕食量相对较少,雌成螨每天平均捕食竹裂爪螨5.5头,最多可捕食13头,雌成螨期最多可捕食165头.雌成螨捕食量大,发育即加快,产卵量增加,产卵期延长,卵粒个体也加大.一头雌成螨一生产卵量7~15粒,卵产于竹叶背面基部茸毛丛中或竹裂爪螨的丝网内.余杭植绥螨随竹裂爪螨种群数量的消长而消长,竹裂爪螨在浙江有二个明显的高峰期,其每个高峰期5~7 d后,余杭植绥螨也出现明显的高峰期;而余杭植绥螨每次高峰期后6~9 d,竹裂爪螨发生量就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0.
从实验种群生命表的参数分析毛竹害螨暴发成灾的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分析南京裂爪螨、竹裂爪螨、竹缺爪螨在20℃、25℃、32℃温度条件下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观:温度是影响这三种害螨总产卵量、世代存活率、生殖力以及种群增长指数的重要因素之一。三种害螨的共同天敌竹盲走螨在25℃条件下分别以这三种害螨为猎物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①竹盲走螨以南京裂爪螨为猎物其净增殖率(Ro=22.35),内禀增长率(rm=0.155),周限增长率(λ=1.168)均高于南京裂爪螨(Ro=20.84,rm=0.089,λ=1.094),而种群倍增时间(t=4.466)低于南京裂爪螨(t=7.704),因此在林间能有效地控制南京裂爪螨种群的增长;②竹盲走螨以竹裂爪螨为猎物,其净增殖率(Ro=28.35)、内禀增长率(rm=0.152)、周限增长率(λ=1.164)均低于竹裂爪螨(Ro=39.28,rm=0.192,λ=1.212),而种群倍增时间(t=4.5659)高于竹裂爪螨(t=3.6037),因此在林间猎物处于高密度时不能完全有效地控制竹裂爪螨种群的增长;③竹盲走螨以竹缺爪螨为猎物,其净生殖率(Ro=21.89)与竹缺爪螨(Ro=21.89)相近,而内禀增长率(rm=0.148),周限增长率(λ=1.160)低于竹缺爪螨(rm=0.185,λ=1.203),种群倍增时间(t=4.6753)高于竹缺爪螨(t=3.752),因此在林间竹缺爪螨密度较高时不能很好地控制竹缺爪螨种群密度的增长。最后从混交林、纯竹林、地面垦复与天敌的关系进行分析,揭示毛竹林近年害螨暴发成灾的成因之一,提出修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温度、光照对南京裂爪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京裂爪螨 (Schizotetranychus nanjingensis Ma et Yan)常与竹缺爪螨 (Aponychuscorpuzae Rimando)、竹裂爪螨 (Schizotetranychus bambusae Recb)等害螨共同或单独在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 Mazel et H.de L ehaie)叶背刺吸危害 ,造成竹叶早衰、早落[1~ 3] 。有关其生活习性及其发生与部分环境因子的关系以及防治技术 ,前人已作了研究[3~ 9] ,但未见光照对其存活、发育、繁殖的影响以及温度与其存活的关系等文献报道 ,本文就此作一研究报道。1 材料与方法1 .1 温度试验设置 - 1 0℃± 1℃、2℃± 1℃、2 0℃± 1℃、2 5℃…  相似文献   

12.
应用实验种群生命表数据分析毛竹林本土优势种竹盲走螨和引进种胡瓜钝绥螨对毛竹4种害螨南京裂爪螨、竹裂爪螨、竹缺爪螨、竹刺瘿螨的控制能力。结果表明①胡瓜钝绥螨取食上述4种害螨的世代存活率分别为90.4%、77.55%、87.93%、81.63%,每雌总产卵量分别为38.12粒、45.77粒、35.59粒、30.26粒,而乡土优势种竹盲走螨取食上述4种害螨的世代存活率分别为95.23%、100%、87.7%、80.48%,每雌总产卵量分别为44.5、46.8、41.15、20.1粒;②竹盲走螨以南京裂爪螨为猎物时其内禀增长率(0.155)与引进种胡瓜钝绥螨(0.154)相近,均明显高于南京裂爪螨(0.1089);③竹盲走螨以竹裂爪螨为猎物其内禀增长率(0.152)与胡瓜钝绥螨(0.152)相同但明显低于竹裂爪螨(0.192);④竹盲走螨以竹缺爪螨为猎物时其内禀增长率为(0.148)明显低于引进种胡瓜钝绥螨(0.175)和其猎物(0.185);⑤竹盲走螨取食竹刺瘿螨易大量逃跑,雌螨产卵量低,引进种胡瓜钝绥螨取食竹刺瘿螨能正常生长发育,但是其内禀增长率(0.144)明显低于其取食上述其余3种害螨的内禀增长率,产卵量高于当地种竹盲走螨,并描述1998年以来每年5—6月助迁人工繁殖的胡瓜钝绥螨控制毛竹害螨蔓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竹叶螨对毛竹危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南京裂爪螨 Schizotetranychus nanjingensis Ma et Yun、竹缺爪螨 Aponychuscorpuzae Rimando和锈螨 Eriophyes sp.的混合危害对毛竹光合作用和竹叶生长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受害 5级竹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强度和生长量分别下降 51.55%、79.6 %和 72 .6 %。新生竹叶明显变少、变小。受害程度愈重 ,表现愈明显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曲靖市地处滇东高原、辖7县1市1区。森林的构成树种较为简单,云南松、华山松、杉木3个树种就占了全市有林地面积的90.2%。调查表明:其主要森林病虫害种类52种,其中国内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1种,云南省补充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3种,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12种,外来林业有害生物3种;发生有害生物面积142万余亩,其中虫害就近133万亩。仅松小蠹发生面积达62.7万亩,是曲靖市危害最严重的虫害。调查结果为曲靖市今后更有效地开展监测、检疫、防治森林病虫害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进一步探索了对该市森林危害最大的松纵坑切梢小蠹和华山松木蠹象的危害特性及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总结分析2020年全国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研判2021年发生趋势.结果显示:2020年全国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持续高发频发,偏重发生,全年发生面积1278.44万hm2;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总体仍呈快速扩散蔓延态势,防控形势严峻;灾害突发频发,局地危害严重;常发性林业有害生物整体轻度危害.预计2021年全国主...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浙江毛竹山区发生了一种毛竹锈褐斑病,经初步鉴定,该病由竹裂爪螨(Schizote-tranychus bambusae Reck)引起的,主要为害毛竹,但也能为害早竹,雷竹,哺鸡竹,淡竹,石竹,刚竹、苦竹等竹种。目前危害毛竹特别严重,株发病率50% ̄100%,感病指数26.2 ̄78.8,引起大量落叶,造成竹子生长迟缓,竹材质量,出笋量和毛竹的立竹量大大下降,严重的导致竹林全部枯死,竹山荒芜  相似文献   

17.
利用对竹叶可溶性糖、蛋白质、单宁和类黄酮含量的测定和毛竹叶部主要害虫种群的系统调查等资料。采用通径分析研究了竹叶4类化学成分对竹刺瘿螨、南京裂爪螨、竹缺爪螨、竹小爪螨、蠕须盾蚧和刚竹毒蛾等害虫的影响。结果表明:除竹刺瘿螨和南京裂爪螨外,竹叶化学成分对其余4种叶部害且:有着显著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各害虫种群的抑制作用;对于竹缺爪螨,直接作用以可溶性糖的影响最大,间接作用以类黄酮通过可溶性糖的影响较大;对于竹小爪螨,直接作用以单宁的影响最大,间接作用中则以类黄酮通过单宁的影响最大;对于蠕须盾蚧,直接作用以类黄酮的影响最大,间接作用以单宁通过类黄酮的影响最大;对于刚竹毒蛾,直接作用以蛋白质的影响最大,间接作用以类黄酮通过蛋白质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8.
为掌握东莞市目前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动态及危害状况,2016-2017年采用踏查和标准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市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危害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普查,分析东莞市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常发种类、分布地点、危害严重程度及寄主植物等,并预测其发生趋势。东莞市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有9种,分别为薇甘菊(Mikaniamicrantha)、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红火蚁(Solenopsisinvicta)、黄野螟(Heortiavitessoides)、南洋臀纹粉蚧(Planococcuslilacinus)、灰同缘小叶蝉(Coloanacinerea)、朱红毛斑蛾(Phaudaflammans)、绿翅绢野螟(Diaphaniaangustalis)和油桐尺蛾(Buzurasuppressaria)。其中,薇甘菊危害程度较为严重,红火蚁、黄野螟和灰同缘小叶蝉次之,南洋臀纹粉蚧为新发生检疫性害虫,需密切关注其发生动态。根据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现状,预测这几种主要害虫的发生趋势,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建议,为东莞市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全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和危害呈快速发展趋势。目前,我国现有林业有害生物8000多种,能造成严重危害的292种类,年均发生面积1000多万hm2,已超过年人工造林面积;年致死树木4000万株,等于损失掉新造林面积的8%;直接经济损失和生态服务价值损失达880亿元,相当于全国林业总产值的1/10。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严重发生,制约了我国生态建设步伐,威胁到生态安全,已成为影响我国生态建设的障碍。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南京地区竹锈褐斑病大量发生,该病对竹种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带来了一定影响.该病病原为南京裂爪螨.对竹锈褐斑病分别进行了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1)利用6种药剂对竹锈褐斑病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野外防治研究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对南京裂爪螨的毒力最高,LC50为0.060 mg/mL,其次为哒螨灵、腚虫脒、炔螨特、四螨嗪,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最低.15%阿维菌素在浓度为1.2 mg/mL时具有较好的野外防治效果.(2)利用野外发现的天敌竹盲走螨属,按照益螨∶害螨比例为 1∶10、1∶30和1∶50野外释放结果表明:林间最适释放天敌比例在1∶10~1∶30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