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8年7月深圳市发现了松材线虫萎蔫病,该病蔓延扩散迅速,到1989年9月,发病面积已达21万亩,较前1年同期病害面积扩大了23.5%,病死松树增加3倍多。本文对该病的症状、病原、传播媒介和致病过程分别作了介绍,并针对深圳市松材线虫萎蔫病的特点提出了防治意见。  相似文献   

2.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Ius)萎蔫病主要发生在日本、美国、法国、朝鲜及我国台湾。它是日本森林的一种特大病害,受害最重的1979年损失松材达240万立方米。我国大陆在1983年才在南京郊区首次发现。这种线虫病不仅为害性大,蔓延也快。据南京市农林局资料,1983年南京因此而枯死的松树不过200多株,到1986年竟达10万株以上。松材线虫在日本主要为害日本赤松、  相似文献   

3.
拟松材线虫导致马尾松萎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拟松材线虫导致马尾松萎蔫方光明(德兴市林业局334200)马尾松pinusmassoniana是我国南方的主要树种之一。近几年来,我市马尾松呈块状或单株发生枯萎,面积由1992年40hm2扩展到666.7hm2多,涉及到3乡1场(皈大、新建、李宅乡、...  相似文献   

4.
自1982年秋南京中山陵园发现黑松(Pinus thunbergii)遭受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为害以来,此病已陆续蔓延至南京市各区及江宁、江浦、六合三县,以及毗邻的镇江市句容县,寄主范围已扩及千头赤松(P. densiflora var umbraculifcra)、火炬松(P. teada)、海  相似文献   

5.
引言 我们曾报导松萎病的早期症状,如松脂渗漏,扩散入管胞部分。用酸性品红和伊文思兰标记追踪上升的液流,就能测定依次堵塞的木质导水管胞。这些症状明显是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产生的作用物引起的。松材线虫扰乱了木质部中薄壁组织的细胞壁和膜系统。因此,为了人工复制相同症状,把纤维素酶加进松苗,用此  相似文献   

6.
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的形态鉴别王成法贺长洋薛金芹(长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65800)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与拟松材线虫B.mucronatus形态上非常相似,二者有混生现象,但两者致病力差别很大,前者致病力极强,而...  相似文献   

7.
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树萎蔫病、松树枯萎病,是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引起的一种毁灭性森林病害。松材线虫原来广泛分布于北美地区,但在原产地并未造成严重危害。1905  相似文献   

8.
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的几种鉴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形态、生化与分子以及致病性3个方面综述了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的鉴别方法,旨在为松材线虫病的防治和进出口检疫提供更多更安全的检疫方法,同时为更好的区别两种线虫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型电泳法,分析了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的可溶性蛋白.从电泳图谱蛋白带数、迁移率等方面的比较,两线虫可溶性蛋白的电泳图谱差异不明显,相互间不存在可见的特异性蛋白.  相似文献   

10.
11.
《湖北林业科技》2015,(6):40-44
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共同构成松材线虫复合群体,为松材线虫病的病原物。拟松材线虫危害过去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相关研究工作不如松材线虫细致。近年来,随着拟松材线虫致病性增强现象不断被报道,人们逐步加强了拟松材线虫研究。本文从拟松材线虫分类学特征、致病性研究及与松材线虫关系等角度对拟松材线虫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2.
松材线虫作为外来入侵种,逐步取代拟松材线虫占据生态位。初步研究表明这可能与两种线虫的繁殖能力差异关系密切。本研究采取了两种方法,即离体条件竞争试验和体内竞争试验比较二者繁殖力。结果表明,松材线虫的繁殖水平明显高于拟松材线虫。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混合物长时间培养后,松材线虫逐步竞争淘汰拟松材线虫。除此以外,离体培养和体内竞争结果均表明,竞争条件下松材线虫的繁殖力高于非竞争条件。  相似文献   

13.
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分泌的纤维素酶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微晶纤维素(MC)和水杨素(SC)三种底物,用刚果红染色法和DNS法分别定性和定量分析了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分泌物中纤维素酶系组分和酶活力.结果表明,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分泌物中存在完全降解纤维素所需的3种酶系组分:内切-β-1,4-葡聚糖酶、外切-β-1,4-葡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松材线虫分泌物中三种酶活力明显高于拟松材线虫酶活力.研究结果为更好的解释松材线虫致病机理提供了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14.
收集松材线虫5虫株与拟松材线虫1虫株进行生物学杂交,结果显示:松材线虫各虫株均能与拟松材线虫杂交且杂交率均较高,但杂交后代中普遍存在线虫死亡率较高的现象.用杂交后代线虫与未杂交亲本线虫分别接种2年生马尾松苗,结果表明杂交后代线虫对接种松苗的致病性小于其未杂交亲本线虫,从接种后萎蔫的松苗中再分离线虫,杂交后代线虫再分离数远少于亲本线虫数.  相似文献   

15.
调查了发生松树死亡的武汉市、黄石市、咸宁市等16点松材内的线虫种类。具长尾尖突的Bursaphelenchusmucronatus(Bm)是优势种,以新死树木材内群体数量较大。接种试验表明,Bm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引起黑松和马尾松苗死亡。提出有必要对湖北各地的Bm的致病性作进一步测定。  相似文献   

16.
松材线虫在松树体内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7.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和拟松材线虫B.mucronatus是伞滑刃属内两个独立的种,均可引起松材线虫病。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能否进行种间杂交在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采用4个虫株在实验室条件下开展了杂交试验及杂交后代繁殖力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室条件下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可成功杂交,他们之间未发展出严格的生殖隔离,二者极可能来源于同一祖先。  相似文献   

18.
Ⅰ、引言在我们以前的论文中,报道过用水溶性染料标记的液流追踪法,可以不需要任何技术和耗费操作时间,就能容易地鉴别出松萎蔫病的初期症状和松树的恢复现象(Sasaki等,1984)。从接种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ius)的苗木横切面上,在树脂道周围可观察到末染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拟松材线虫分布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西省拟松材线虫分布简报姚晓华(江西省森防站南昌330006)近年来我省许多地方发生松树枯死现象,鉴于毗临本省的江苏、安徽、浙江、广东等省局部地区发生松树毁灭性病害——松材线虫病,省森防站对松树枯死现象给予了高度重视,一方面要求各地、市、县森防站每年...  相似文献   

20.
遗传背景相对一致、致病力稳定的植物线虫材料是开展其遗传学和致病机制研究的基础。对分别来自中国和日本的4个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和1个拟松材线虫(B.mucronatus)虫株采用两条幼虫配对在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基质上进行单异活体共培养的方法获得了若干个遗传背景相对一致线虫家系,家系成功率为13.3%~20%。线虫家系在盛有灰葡萄孢培养基质的、直径为9 cm的培养皿上取食完全所需的时间为10~44天。对不同家系进行了致病力测定表明,家系间的致病力分化明显。综合考虑感病率、感病指数、接种松苗死亡历期等指标,其中松材线虫家系AN19#F1的致病力最强,而拟松材线虫虫株AN5#所建家系都没有表现致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