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雏鹅是指孵化出壳到1月龄内的小鹅。具有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体温调节机能较差,消化道容积小、消化吸收能力差,个体小、抗病力差等生理特点。 相似文献
3.
育雏在鸵鸟养殖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鸵鸟出壳后 3月龄内对环境条件十分敏感 ,管理工作稍有疏忽将会造成重大损失。因此 ,在雏鸵鸟的管理中 ,应根据其生理特点 ,做好培育工作。1 雏鸵鸟的生理特点1 1 对温度反应敏感 初生雏鸟全身生着绒毛状的穗状羽毛 ,缺乏御寒能力 ,既怕冷又怕热 ,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极差 ,因此育雏期应严格掌握好育雏温度。1 2 前期生长发育快 ,新陈代谢旺盛 雏鸟出生重一般为 0 8~ 1 0kg ,1月龄体重达 4~ 5kg ,3月龄体重可达 2 5kg左右 ,是初生重的 2 5倍。在日粮配合时 ,除能量、蛋白质、微量… 相似文献
4.
雏鸵鸟是指三个月龄以内的小鸵鸟.雏鸵鸟的各项生理机能尚不健全,机体抵抗力差,对环境温、湿度的变化敏感,饲养管理不到位将影响雏鸵鸟的成活率和健雏率.鸵鸟是广西的外来品种,目前在广西发展迅速.但是在南方高温高湿气候下,雏鸵鸟的饲养管理一直面临多方面的问题.本文就本人工作经历谈谈提高雏鸵鸟成活率和健雏率的一些方法和体会,不足之处请指正. 相似文献
5.
雏鹅是指从出壳到4周龄以内的小鹅,绒毛稀少,体小娇嫩,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不健全,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力差,如果不加强饲养管理,极易引起发病和死亡。育雏的培育是养鹅生产中的重要环节,育雏过程中要降低雏鹅死亡率,必须采取综合饲养管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姜文联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1995,20(1):22-23
种鸵鸟的饲养管理姜文联(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广州510640)鸵鸟的饲养管理类似于家禽,但又与家禽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是因为普通家禽与鸵鸟相比,无论是体型、习性、驯养时间、繁殖能性都有所不同。鸵鸟的人工饲养可分为三个阶段:雏鸟阶段(0~3月龄)。中鸟... 相似文献
7.
8.
澳洲鸵鸟是世界上最大的走禽之一,原产于澳洲南部的草原和沙漠地区。呼和浩特市人民公园于1985年引进并饲养了一对澳洲鸵鸟。1997年首次繁殖成功,现将有关资料报道如下:一、设备和管理1.房舍及运动场1996年将两只澳洲鸵鸟(以下简称鸵鸟)从原来明暗潮湿且没有取暖设备的兽舍搬迁到阳光充足、干燥、空气通畅、有林荫的地方。运动场的面积为150m2,四周用铁栏杆做成围墙,场地的北面建一间20m2的乌舍,内设取暖设施。室内地面铺租沙和垫草。冬季室内温度保持在5℃~10t。2.管理夏季不完全铲除运动场上的杂草,任鸵鸟自由啄食。网围栏外…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李鑫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2019,(4):32-33
刚出壳的雏鸭体质弱,绒毛少,体温调节能力差,因此在饲养上需人工供温。另外,雏鸭的消化道容积小,消化能力也较差,注意充分满足其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同时还要根据水禽的生活习性,人为地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培育出生长发育正常,生活力强的雏鸭,为选留蛋鸭后备鸭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鸵鸟的孵化和饲养管理刘长军(山东省泰安市郊区第二职业中专271029)一、鸵鸟的孵化野生鸵鸟到3岁性成熟,年产蛋20—30个,孵化期6周,胚鸟缺啄壳齿,以脚蹬破蛋壳而出。雌雄都参加孵化和育雏,繁殖寿命30—40年。人工饲养者,一般在18—30月龄性成... 相似文献
14.
段忠友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2005,26(9):15-16
0~4周龄的鹅称为雏鹅。雏鹅生长速度快,一般初生个体重100~130克左右,正常饲养条件下,到4周龄时其个体重可增加10多倍,达到1千克以上。雏鹅的绒毛稀少,且体温调节机能尚未健全,对气候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弱,尤其是抗寒性能很差。而且,雏鹅的消化系统体积尚小,消化机能还不健全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雏鸵鸟是指3月龄以内的鸵鸟。育雏是养殖鸵鸟成败的关键,雏鸵鸟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鸵鸟场的生产效率,决定鸵鸟产业的经济效益。雏鸵鸟的培育是鸵鸟养殖中最困难的一环,也是对技术和经验要求最高的一环。近两年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饲养技术水平,使雏鸟的成活率不断提高,现在大部分鸵鸟场雏鸟成活率低的问题己基本解决。但对于一些缺乏生产经验或缺乏技术力量的鸵鸟场,这些问题仍然存在,育雏成活率仍然很低,应引起生产者的高度重视。为此本人就将近两年在育雏工作中的一些经验简述如下。1影响鸵鸟育雏成活率低的原因1.1饲养密度一般1… 相似文献
19.
育雏是养鹅生产的关键.它直接影响到雏鹅的成活率和养鹅的经济效益。根据雏鹅绒毛稀、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力弱和怕冷、怕热、怕湿的生理特点.雏鹅的饲养管理应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