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析西南地区玉米育种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西南地区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的30%,是中国玉米重点产区之一.但由于本区生态条件复杂,玉米病虫害种类多,发病程度严重,选育推广玉米杂交种有别于温带玉米产区.本人依据多年的玉米育种实践,对西南地区的玉米杂交种选育目标、抗性、杂优模式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一、品种来源 "新多2号"是新疆畜牧科学院育成的多穗型青贮专用玉米品种.1992年经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近年来,全疆12个地(州、市),30余个县市已推广1×104hm2.  相似文献   

3.
玉米纹枯病属世界性土传病害,在我国各玉米产区普遍发生,已成为我国玉米主产区主要病害之一,且日趋严重.一般田块发病率为10~30%,重病田达50%以上.随着玉米播种面积的迅速扩大和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纹枯病发展蔓延迅速,已成为制约玉米持续增产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4.
玉米自交系444在东北地区的应用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优良自交系444在春玉米区已应用20多年,选育品种之多、使用时间长、推广面积大、应用价值高、具有中国育种特色。其中四单19(444×MO17)通过黑审(1992)、吉审(1993)、蒙审(1994)、国审(1996)以后,连续30a推广面积居全国前10位,累计推广面积946万hm2;玉米自交系444改良研究也取得明显效果,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用444及其衍生系作亲本育成的玉米单交种有60多个,通过吉林、辽宁、内蒙、黑龙江等省和国家的审定。推广面积之大,是国内自选系中少有的,它为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基于呼市地区玉米生产在品种、种植技术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开发筛选推广粮饲兼用型玉米新优品种及整合配套栽培技术良种良法推广的迫切要求,整合筛选确立一批当前玉米生产主推品种,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10多项栽培类试验研究,优化组合10多项核心技术,整合出以玉米新优品种、测土配方施肥、地膜覆盖、合理密植、叶龄管理五大核心配套栽培技术,2010~2011年已在全市玉米高产创建中大面积示范推广,显示出了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6.
优质蛋白玉米,又称高赖氨酸玉米,因其籽粒所含赖氨酸和色氨酸比普通玉米高一倍以上,所以其营养价值比普通玉米高得多.研究表明,用这种玉米养猪比普通玉米养猪饲料报酬率提高30%,养鸡产蛋量提高15%以上,因此倍受养殖户和饲料加工企业欢迎.这几年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发展前景看好.根据近年来的试验研究和生产经验,要种好优质蛋白玉米,需特别注意以下五点: 一、注意隔离.由于目前生产上推广的优质蛋白玉米如中单206、中单208、中单9409、农大101、鲁单203等均是由opaque-2隐性突变基因控制的,与普通玉米串粉后,当代所结籽粒就变成了普通玉米,其赖氨酸、色氨酸含量大幅度降低.因此,凡生产上种植优质蛋白玉米的地块,应与普通玉米隔离开,方法是在播期上与其它玉米错开20-30天或与其它玉米保持200m以上的距离.如果是集中连片大面积种植,隔离条件即使差些也影响不大,只是赖氨酸含量受点影响,并不会影响单位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7.
文章结合不同种植方式试验和大面积推广实践,论述了玉米单株定植在黔西北山区玉米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试验证明,实行玉米单株定植可提高种植密度,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促进玉米根系发达、茎粗叶茂、穗大粒多产量高.  相似文献   

8.
密植型玉米新品种鉴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10个密植型玉米新品种在旱地和旱期浇水2种条件下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先玉335、大丰30、登海662这3个玉米品种抗旱性较好,可以作为旱地玉米生产中的推广品种;先玉335、大丰30、郑单958这3个品种是水分满足条件下玉米生产中较好的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9.
针对河北省各生态地区气候资源相差较大,夏玉米播种区域与其适应性不相符,造成玉米减产或产量不稳等突出问题。本试验使用高稳系数法对目前广泛推广的夏播玉米品种进行适应性筛选和研究。结果表明,山麓平原过渡区夏玉米适应性好、适宜推广的玉米品种为极峰30号、京农科728、伟科966;山前平原区适应性好、适宜推广的玉米品种为福玉69、郑单958、裕丰512;黑龙港地区适应性好、适宜推广的玉米品种为中地88、福玉69、衡玉1587。  相似文献   

10.
地膜在生产中已被人们利用30多年,最初的集体生产仅在育苗中利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增温栽培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越来越广泛.通江县1988年地膜玉米在800m以上高山地区得以推广,被人们称之为白色革命.随后地膜玉米、甘薯、马铃薯在全县普遍推广,增产效果显著,蔬菜、水果、食用菌膜栽技术也随之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1.
玉米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它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因此,对于玉米种植技术的推广十分必要,能够更好的促进玉米产量的提高,所以说进行玉米种植技术的推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系统的介绍了玉米种植技术的推广方法与意义,这对于玉米种植技术的推广有一定借鉴作用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郑单二号玉米杂交种,在我省已大面积推广,为我省玉米的主要当家品种,栽培面积达千万亩以上,十几个省市已示范推广,据不完全统计种植面积已达两千多万亩.对促进玉米生产、粮食上纲过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使郑单二号玉米更好的为普及大寨县服务,必须保持杂交种的  相似文献   

13.
17个专用玉米在石河子的生态适应性和产量表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生育期和产量两个方面考察了内地引入的17个不同专用玉米品种在新疆石河子地区的生态适应性及产量表现.结果表明,3个高蛋白玉米、2个高淀粉玉米、3个高油玉米作为粒用型玉米在石河子及光温条件相同的地区有推广价值,3个高蛋白和高油玉米可做为青贮玉米在农区推广种植.2个青贮专用玉米因生育期太晚,推广地区有限.  相似文献   

14.
玉米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占粮食总产量的30%.烟后玉米免耕高产栽培技术成为我国农业新型的试点技术,不仅受到了广大农户的关注,在一些地区进行了实际作业,解决了粮食作物的争地矛盾.经过不断的探索、推广几个阶段后,达到粮经作物双丰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南通市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合海安县种植的高产、优良玉米品种、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对6个玉米品种进行了对比种植研究.结果表明,“NT1201”、“苏玉30”、“青农105”3个品种产量高、综合性状好,适宜在海安县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6.
玉米制种产业在河西走廊的农户覆盖率达到34%,有94万农民受益,张掖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来源于玉米制种,种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2012年全省仅玉米和蔬菜花卉制种为农民提供的收入超过了35亿元,玉米平均收入为2 500元/hm2,较上年增加了12%以上,带动10万多农户增收。马铃薯制种平均增收300元/hm2。陇薯系列马铃薯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73.3万hm2,农民获纯收益30多亿元。  相似文献   

17.
育成我国首例对玉米南方锈病免疫系齐319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玉米锈病在世界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在我国以往多发生在玉米生育后期 ,为害性不大。但近年来 ,在许多玉米产区 ,由于气候条件的适宜和感病品种的扩种 ,使玉米锈病呈上升趋势。据报道 ,1 997~ 1 999年浙江省淳安县、1 998年河北省邯郸和沧州地区及山东省的大部分地区均大面积爆发玉米南方锈病 ,使玉米产量一般减产 5%~ 30 %,严重的甚至绝收。选育抗病品种是控制玉米锈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美国及非洲许多国家推广抗病品种防治锈病 ,已取得明显成效。在台湾省已有抗普通锈病品种的报道 ,自推广台杂 351和台农 1号抗普通锈病的玉米后 ,病害…  相似文献   

18.
一、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是由突脐蠕孢属引起的,是我国玉米主要产区的常见病害,给我国玉米种植业造成严重损失.随着抗病杂交种的推广和栽培制度的变更,大斑病危害一度得到控制,但由于大斑病菌生理小种多,变异速度快,我国部分地区大斑病危害有所回升.  相似文献   

19.
一埯多株玉米种植技术与传统一埯单株玉米种植方法两者相同条件是:同样的土地、同样的自然环境、同样的种子、同样的肥料、同样的耕作方法.不同的是:将传统的一埯单株玉米改为一埯多株,其效益差异甚大.多株玉米增产幅度是传统一埯单株玉米的30%-50%以上.特别是两种作物间作,其经济效益更高,农民种1公顷土地的收入,就等于1.5-2公顷土地的收入.  相似文献   

20.
白山市江源区农机推广站从1985年开始引进和推广玉米机械化地膜覆盖技术,先后引进了多种型号的人畜两用小型地膜覆盖机,至1987年,白山市的玉米机械化地膜覆盖面积推广到5000多亩,人畜力机型远远满足不了铺膜作业量迅速增加的需求,为了解决白山市玉米地膜覆盖继续扩大面积的需要,我站于1987年开始研制与小四轮拖拉机相配套的2PQW-120型作畦地膜覆盖机,并于1988年7月通过吉林省农机新产品鉴定,获得农机新产品推广许可证,开始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推广。目前白山市玉米机械化地膜覆盖技术推广面积每年都能达到8万亩以上,占全市玉米种植面积的20%以上。同不铺膜玉米相比,平均每亩增产30%~40%,好的地块最高单产可达到800公斤以上,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随着其他先进的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并与机械化地膜覆盖技术相结合,使玉米机械化地膜覆盖技术为主的农机化新技术成为我市高寒、半高寒山区粮食稳产高产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