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 炼山是我国南方林区栽培杉木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杉木丰产林基地建设的迅猛发展,炼山引起的生态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目前林业界对炼山的利弊众说纷纭。鉴于此,我所承担了国家“七五”攻关项目“炼山对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在福建尤溪建立了12个不同坡度径流小区,对炼山林地的水土流失规律、炼山引起的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酶活性的变化及林木生长效果进行了连续4年系统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炼山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炼山第1年的径流量和泥沙冲刷量分别达2743.3立方米/公顷和24.8吨/公顷,分别是不炼山林地的11倍和88倍,炼山后3年中,有机  相似文献   

2.
杉木幼林地水土流失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4个坡度级的山场上建立12个径流小区,连续4年对炼山的杉木幼林地定位观测,分析了杉木幼林从炼山起至郁闭止,林地的水、土、肥流失的季节和年度的变化规律,划分了水土流失时期,分析坡度与流失的关系。结果指出,炼山后第一年水、土、肥流失最严重,泥沙冲刷量达24.81t·ha~(-1),以后逐年递减,至第4年趋于稳定,与不炼山的接近。常规幼林抚育措施加剧了林地水土流失,建议调整幼林抚育方式和季节,并采取必要的生物措施。  相似文献   

3.
毛竹林地土壤水土流失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装置,对毛竹林地土壤流失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林地坡度是影响林地土壤流失的主要因子,坡度在30耙陨鲜?极易造成林地土壤冲刷;地表覆盖能有效地降低地表径流中的泥沙含量;大雨、陡坡、全垦造成的水土流失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4.
元谋干热河谷8种植被类型的林地土壤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通过对元谋干热河谷区加勒比松人工林、加勒比松 车桑子人工混交林、山合欢天然更新林、车桑子 山毛豆人工混交林、桉树人工林、草地、荒坡、膨胀土8种植被类型林地1 m土层内不同层次雨季(8月2日~9月2日)土壤水分含量的分析研究得出:在雨季8种植被类型林地土壤的水分含量均较低,因其土壤的物理性能较差,故蓄水保水能力也较差;各植被类型林地土壤的有机质、养分含量均极低,按照土壤养分含量分级标准,各植被类型林地土壤的养分含量均在6级以下。元谋干热河谷区林地土壤的贫瘠特性致使林木长势较弱,是造成其植被恢复困难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5.
对广西高峰林场第二代尾叶桉林进行炼山与不炼山生长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炼山样地的尾叶桉树高与胸径生长均优于炼山样地的,不炼山的尾叶桉蓄积生长迅速,是同期炼山样地的2倍以上.炼山后造成地表覆盖物的销毁,枯落有机物和养分库大量损失,增大了幼林地的水土流失,不利于幼林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以炼山造林为对照,研究了桉树免炼山轻度耕作法造林效果,结果表明:免炼山轻度耕作法造林可节约生产成本300元/hm2、增加立木材积20.4 m3/hm2.免炼山轻度耕作法造林可有效减少水土流失、保护林地生态环境,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巨尾桉二代萌芽更新林地清理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巨尾桉二代萌芽更新林地清理方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巨尾桉二代萌芽更新的林地清理方式以不炼山且伐桩不覆盖处理为最好 ,与炼山的处理方式相比 ,该模式不但有利于伐桩早萌芽且萌芽率高 ,而且林分径高比例较为协调 ,抗风能力强 ;不炼山的林地采伐剩余物多 ,白蚁食物丰富 ,伐桩及萌芽条基本不受白蚁危害 ,更新效果较为理想 ,2 6 5个月林分有效株数、萌芽率、平均树高和胸径分别达 3 2 1 7条·hm- 2 、81 0 4%、7 3 0m和 6 2 0cm ;实行不炼山 ,采伐剩余物的腐烂分解将使腐殖质增多 ,利于地力的维持。不论从经济还是生态角度出发 ,巨尾桉二代萌芽更新应采用不炼山伐桩不覆盖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杉木连栽障碍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连栽引起了杉木林地生态环境恶化,如炼山和全垦使得养分和水土流失,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发生改变;另一方面是由于微生物区系的变化及土壤酶活性的改变使得次生代谢物质如酚类大量积累,使杉木产生自毒现象.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依据所设固定样地的观测资料,研究了炼山与未炼山两种林地清理方式对2年生巨尾桉人工林林木生长量及其林下灌草层植物种类组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林地清理方式的2年生巨尾桉人工林林木生长量差异不显著;林分郁闭前,2年生巨尾桉人工林群落的灌草层植物物种丰富度炼山清理的低于未炼山清理的,但炼山清理有利于灌草类植物在巨尾桉人工林幼林期的迁入与定居。  相似文献   

10.
不同林地清理方式对杉木人工林地力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建立12个径流场对不同林地清理方式林地肥力变化进行了6年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采伐迹地的不同清理方式导致了林地肥力的较大差异。炼山清理迹地具有短期的激肥效应,经雨水冲刷,林地肥力急剧下降,至杉木幼林郁闭,肥力趋于稳定。其林地肥力变化可分为激肥效应期、肥力下降期和肥力稳定期,在同一林地上周期性炼山是导致连栽地力衰退的重要原因。不炼山林地6年的肥力变化可分为采伐剩余物分解初期、分解高峰期和分解末期,经采伐剩余物分解,其林地养分得到富集,肥力得到维持。  相似文献   

11.
林地不同清理方式对尾巨桉萌芽更新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清理方式进行了尾巨桉萌芽更新造林,对更新林分的萌芽率、生长情况、林地肥力、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免炼山方式林分的萌芽率、平均树高、平均胸径、3年生每公顷蓄积比炼山方式的分别高出16%、6.2%、6.4%、36.1%;采用免炼山方式进行萌芽更新造林,能有效提高林地肥力,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环境,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炼山后板栗林地土壤孔隙度大大增加 ,其增加程度取决于非毛管孔隙度的增加 ;土壤中大于 0 .2 5 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降低 ,虽改善了土壤的通透性和肥力 ,但遇强降雨时 ,坡度较大的林地易引发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3.
炼山对不同立地5年生杉木幼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福建尤溪和南平的3种地位指数林地上.对炼山和不炼山的1~5年生杉木幼林生长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炼山对不同立地杉木生长的效应是不同的,炼山对14地位指数级林地1~5年生杉木幼林的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18以上地位指数级林地杉木幼林的生长没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福建尤溪和南平的3种地位指数林地上,对炼山和不炼山的1~5年生杉木幼林生长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炼山对不同立地杉木生长的效应是不同的,炼山对14地位指数级林地1~5年生杉木幼林的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18以上地位指数级林地杉木幼林的生长没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造林地清理是营造人工林的关键。化学除草清理造林地 ,能彻底解除各种为害杂草、灌木 ,改良造林地卫生状况 ,为挖穴造林创造条件 ,是不“炼山”造林的新工艺。“炼山”对造林成活率具有明显的提高效应 ,原因是减少了为害杂草、灌木对幼树争夺空间、水分和养分。但“炼山”对水、土、肥流失十分严重 ,根据俞新舀教授在当年造林地定位观察结果表明 ,“炼山”的年径流量为 2 74 3.39m3/hm2 ,年土壤流失量为 2 4 .811t/hm2 ,分别是不“炼山”的 11倍和 88倍 ,有机质、速效氮、磷、钾的流失量分别为不“炼山”的 15倍、2 4倍、16倍和 5倍。…  相似文献   

16.
水土流失地区的相思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新会市罗坑一带的严重水土流失地段营造相思的试验结果表明,造林后1年其郁闭度一般可达0.8~0.9,有效地覆盖光秃的林地,达到了控制水土流失的目的。文中针对水土流失地区的特点,提出了一整套在严重水土流失地上营造相思林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胡伟青 《防护林科技》2010,(2):23-24,54
对广东省九连山林场于2004年春季在不炼山的情况下采用酸枣、火力楠、木荷等乡土阔叶树种营造的混交林,5 a后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不炼山的生态造林模式,其造林效果较好,表现为:以阔叶树为主的乔木层已覆盖了全部林地,灌木层也生长良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完好,很快形成了较稳定的复层结构。  相似文献   

18.
陈黑虎 《绿色科技》2011,(4):75-76,78
指出了炼山是人们为植树造林在采伐迹地或宜林山地用火烧形式来清理林地的一种营林措施,选取经过炼山处理的营林地区和未经过炼山处理的营林地区栽植时间相差不多的杉木苗木进行跟踪观测,结果说明:炼山确实有助于促进杉木幼林的生长,但这一优势是短暂的,一般只在炼山后的前3年有效,第4年后其生长速度往往不及未经过炼山处理的苗木。  相似文献   

19.
《云南林业》2010,(6):69-69
1栽培及管理1.1林地清理在造林打塘前,把造林地内的灌木和杂草全面砍倒后,开好防火线.组织好人力后在阴天或晴天上午10点前进行炼山.炼山后应及时挖塘。林地清理最好在造林前1年的9~11月底完成。  相似文献   

20.
林火与水土流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综述了林地用火与水土流失关系, 阐明在北方及南方平原林地"规定用火"或"迹地用火"后, 土壤渗透性能得到改善, 水土流失较为轻微; 而在南方山区, 强度火烧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陡坡地段可蚀性较强的土壤水土流失尤为严重。根据火后土壤生境特点及用火现状, 指出林业用火与耕作制度有机组合, 形成特定的"农林业系统", 将为南方林业生产带来重大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