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虾、蟹、贝幼体以及海水仔鱼的生物饵料,新月菱形藻和铲状菱形藻提供的必需脂肪酸主要是20∶5(n-3),杷夫藻提供的主要是22∶6(n-3),在本试验条件下既能使微藻快速生长,又能合成较多脂肪以及(n-3)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最适温度因藻种而异,新月菱形藻为20℃、铲状菱形藻为15℃、杷夫藻为20℃。  相似文献   

2.
蒽与UV-B辐射共同作用对2种海洋微藻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多环芳烃(PAHs)蒽单独胁迫以及与UV-B共同作用对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lum)和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ng)的毒害作用,对小新月菱形藻,蒽质量浓度设为0.0,20.0,35.0,62.5,113.0,200.0μg/L以及辐射剂量1.3J/m^2,对亚心形扁藻,蒽质量浓度设为0.0,35.0,62.5,113.0,200.0,350.0μg/L以及辐射剂量2.77J/m^2,结果表明,蒽单独胁迫以及蒽与UV-B共同作用都使这2种海洋微藻受到伤害,微藻的组对增长率,叶绿素-a质量浓度,类胡萝卜素含量都有下降的趋势,但是,蒽在UV-B辐射下发生的光致毒性使海洋微藻受到更大的伤害,蒽对这2种海洋微藻生长的48h.EC50分别为167.9μg/L,和141.3μg/L,而蒽+UV-B对2种藻生长的48h.EC50分别下降为122.3μg/L和115.5ug/L,2种藻类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含量在UV-B辐射存在下也比无UV-B辐射低,蒽的光毒性直接受到蒽质量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盛夏高水温与七种单细胞藻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8月3日 ̄10日,在室内自然温度变化(27 ̄31℃)条件下,对湛江叉鞭金藻,球等鞭金藻,牟氏角毛藻,新月菱形藻,盐藻,青岛大扁藻和日本小球藻等7种单细胞藻做了高温增殖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在盛夏高温期间,生长最快的是扁藻和球等鞭金藻,生长一般的是叉鞭金藻,盐藻和小球藻,生长处于指数下降期的是新月菱形藻。  相似文献   

4.
《淡水渔业》1973,(9):8-13
螺旋鱼腥藻(Anabaena spiroides)是兰藻门(Cyanophyta)鱼腥藻属(Anabaena)内的一种,因其形如弹簧呈螺旋状,故谓之螺旋鱼腥藻。  相似文献   

5.
1994年8月3日~10日,在室内自然温度变化(27~31℃)条件下,对湛江叉鞭金藻、球等鞭金藻、牟氏角毛藻、新月菱形藻、盐藻、青岛大扁藻和日本小球藻等7种单细胞藻做了高温增殖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在盛夏高温期间,生长最快的是扁藻和球等鞭金藻;生长一般的是叉鞭金藻、盐藻和小球藻;生长处于指数下降期的是新月菱形藻。  相似文献   

6.
球等鞭金藻8701的耐低温机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宫相忠 《水产学报》2001,25(1):20-25
对耐低温品系球等鞭金藻8701在低温下与活性氧清除和伤害有关的几个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其耐低温机理,并与该藻种的低温敏感品系球等鞭金藻3011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球等鞭金藻8701在低温下(8℃)培养一周,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略有下降,但仍保持极高的酶活性,因此能够及时清除低温胁迫产生的过量活性氧,使其细胞内保持较低的膜脂过氧化水平和较低的电解质外渗率,(2)球等鞭金藻3011在低温下胁迫一周,其细胞内的膜脂过氧化水平和电解质在率大大高于球等鞭金藻8701,这与其SOD活性较低,并且在低温下其活性大幅度下降有关,(3)与DOD相比,两种不同品系球等鞭金藻的过氧化物酶(POD)对减轻其低温伤害,提高其耐低能力,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主养青鱼高产池塘的浮游植物和有机碎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报道了主养青鱼净产11.25、15吨/公顷·年两个产量级池塘的浮游植物和有机碎屑组成、现存量的研究结果:浮游植物丰度为20-60mg/L,有机碎屑丰度为30-70mg/L;浮游植物群落由7种优势种群交替组成,它们分别是隐藻(Cryptomonas.spp)、蓝裸甲藻(Gymnodinumcyaneum)、裸藻(Euglenaspp)、针杆藻(Synedrasp.)和菱形藻(Nitzschiasp.)、尖头藻(RaphidiopsissPP)、裂面藻(Merismopediaspp.)、绿球藻类(Chlorellaceaespp.),隐藻为主的鞭毛藻类占优势。文中还探讨了浮游植物与鱼池水质净化、浮游植物有机碎屑丰度与鱼产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伊晓楠  阚国仕  张少斌  刘慧 《水产科学》2007,26(6):372-372,371
藻胆蛋白(Phycobiliprotein)是红藻和蓝藻特有的捕光色素蛋白,包括藻红蛋白、藻蓝蛋白和别藻蓝蛋白3类。藻胆蛋白本身为亮丽的天蓝色,在蓝紫光激发下能发出强烈的荧光,它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因此,藻胆蛋白用途极为广泛,既可以作为天然色素应用于食品、化妆品、染料等工业,又可制成荧光试剂,用于临床医学诊断和免疫化学等研究领域中,同时还是一种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可制成保健品及药品等。  相似文献   

9.
王淑波 《水产科学》1995,14(4):40-42
本文主要论述采用琼脂平板培养基法、水滴分离法和稀释分离法等,对国内贝类人工育苗常用的单细胞饵料生物进行分离。金藻、塔孢藻(或扁藻)、硅藻和小球藻等均可在琼脂培养基上形成单体藻落,适时采取基面上形成的单体藻落,接入培养液中,即可达到纯种分离的目的。同时对目前藻种渡夏提出了保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1998年4月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二界沟镇顺达(实业)集团公司在河豚鱼养成期间,突患棵沟藻(G.coeruleumDoyicr)病,探沟藻属于原生动物鞭毛虫类,由于该藻代谢产物具有毒素,当养殖水体中的裸沟藻数量较多时,可使养殖鱼类患病。一、放养与管理l、放养规格及放养量个体大小1  相似文献   

11.
就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藻液及各组分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早期发育阶段的影响及敏感性时期作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原肠期前的发育卵和初孵仔鱼对赤潮异弯藻较其他发育阶段更为敏感。在同等条件下藻液对牙鲆早期发育各阶段的毒性最大,其次是藻细胞碎片和藻细胞内容物,去藻过滤液的毒性最小。暴露在高浓度80000cells/ml藻液中,96h后仔鱼的存活率为47.6%;而在同浓度的去藻过滤液中,96h后仔鱼的存活率为90%。藻液对牙鲆仔鱼96h LC50为35042cells/ml。  相似文献   

12.
球等鞭金藻培养液中卵形小球藻的繁殖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胜利 《水产科学》1995,14(1):21-23
不同藻类生长、繁殖的生态条件是不尽相同的利用球等鞭金藻(Isochysisgalbana)与其污染藻-卵形小球藻(C.ovalis)生态习性的差异,在培养过程中对藻液PH值进行人工控制,使其保持在球等鞭金藻生长的适宜范围之内,从而达到促进球等鞭金藻生长,控制卵形小球藻繁殖之目的。本文通过对3组污染程序不同的藻液的对比培养实验发现,在温度范围17-18.4℃,照度范围3000-8000Lux条件下,  相似文献   

13.
3种植物生长激素对2种底栖硅藻生长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原位光密度法探讨三十烷醇(TA)、吲哚乙酸(IAA)和赤霉素(GA3)对咖啡形双眉藻(Amphora coffeaeformis)和灰状舟形藻(Navichla corymbosa)生长速率的影响。单因子试验结果表明,3种植物生长激素对2种底栖硅藻生长速率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其中IAA和GA3对2种底栖硅藻的最佳质量浓度均为0.5mg/L,TA对咖啡形双眉藻的最佳质量浓度为1.0mg/L,对灰状舟形藻的最佳质量浓度为0.1mg/L,正交多因子试验结果表明,培养2种底栖硅藻的TA、IAA和GA3最佳质量浓度(mg/L),配比分别为:咖啡形双眉藻0.5:0.5:0.5;盔状舟形藻0.1:0.05:1.0。  相似文献   

14.
6月上中旬采攮主荣成海域的魁蚶,在常温条件下,投喂小球藻和小新月菱形藻,经11天促熟便可自然产卵。幼虫培育主要用湛江等鞭金藻和小球藻混投,育成率达55.6%,340m^3水体出壳长700μm以上稚贝20.1亿粒(591.2万粒/m^3),经40余天海上保苗出商品苗3.52亿粒(103.53万粒/m^3),保苗率17.5%。  相似文献   

15.
利用5株海洋微藻和酵母强化的褶皱臂尾轮虫投喂中华绒螫蟹蚤状幼体,记录其变态阶段、变态时间和成活率。研究结果表明:直链藻强化的轮虫投喂的蚤状幼体到大眼幼体的成活率最高(15.2%),海水小球藻次之(11.5%),酵母最差(0);直链藻组的变态时间最短,优于其它海洋微藻及酵母。  相似文献   

16.
根据2002年5月对同安湾6个采样点所采集样品的分析,共鉴定网采浮游植物2门35属74种,其中硅藻门67种,甲藻门7种。优势种为奇异棍形藻(Bacillaris paradoxa),其次为海生斑条藻(Grammatophora marina)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浮游植物种类以广温广盐种为主。调查期间共发现赤潮生物27种,主要种类有奇异棍形藻和中肋骨条藻等。同安湾赤潮的发生与海水中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摘要:电解锰行业较聚集的松桃河流域锰污染问题突出,但其水生生态系统的风险尚不明确。本文根据现场调研和监测,了解了松桃河主要藻类的分布和生长情况,并对松桃河的水质指标、底泥和藻类的金属含量进行了研究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松桃河有藻类聚集生长的区域较少,主要在部分河水流速较缓、周边有居民区的受污染河段发现了附着在河底石块上生长茂盛的水绵属(Spirogyra)和刚毛藻属(Cladophora)丝状藻群落;松桃河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和锰,流经锰聚集区的河段超标情况明显,丝状藻和底泥的Mn含量均较高且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但两者的金属元素含量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丝状藻呈现出对金属离子选择性的累积,特别是对Mn的累积能力较强,同时水绵属丝状藻和刚毛藻属丝状藻也展现出对金属元素累积能力的差异性;丝状藻中的Mn等金属元素主要来自底泥,其次来自河流,丝状藻的锰含量比较综合的反映了河流的锰污染水平和累积情况;松桃河的活体丝状藻对Mn的富集系数达到2.6以上,显示了超强的锰富集和耐受能力,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分析测定了裂壶藻粕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并研究了在鲍苗配合饲料中添加30%的裂壶藻粕对鲍苗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裂壶藻粕的粗蛋白含量为44.0%。经过60天的培养,实验组(在商品配合饲料中添3n30%的裂壶藻粕)鲍苗较对照组(只投商品配合饲料)的成活率差异不明显,但壳长和体重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3.4%和16.0%。  相似文献   

19.
采用显微观察方法研究了一种在鱼池中经常形成水华的裸藻(Euglena SP.)的形态特点,包括藻体外形、裸藻红素、鞭毛、眼点、色素体及副淀粉等形态结构,并探讨了这种裸藻的繁殖方式。  相似文献   

20.
连续纯种培养单细胞藻技术苏进和(广东省珍珠企业总公司,广州510220随着贝类人工育苗生产的不断发展,作为贝类幼虫饵料的单细胞藻,其培养技术也不断提高。但在生产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常常难以连续提供不受敌害污染的单细胞藻种用于生产性的扩大培养,造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