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野生草莓种质资源在草莓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野生草莓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多种优良性状,尤其在抗性方便更具有独特之处,是提高草莓品种抗病,抗虫和抗不良环境胁迫的重要基因资源。本文介绍了野生草莓种质在草莓育种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中国草莓属( Fragaria) 植物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中国是世界上野生草莓种类最丰富的国家。近20年来, 从国内外收集保存了103份野生草莓资源, 鉴定出我国自然分布有11个种, 约占世界草莓属植物20个种的一半。这11个种包括8个二倍体种: 森林草莓(Fragaria vesca L. ) 、黄毛草莓( F. nilgrrensis Schlecht. ) 、五叶草莓( F. pentaphylla Lozinsk. ) 、纤细草莓( F. gracilis Lozinsk. ) 、西藏草莓( F. nubicola Lindl. ) 、绿色草莓( F. viridis Duch. ) 、裂萼草莓( F. daltoniana Gay) 、东北草莓( F. m andschurica Staudt) 和3个四倍体种: 东方草莓( F. orientalis Lozinsk. ) 、西南草莓〔F. m oupinensis ( Franch. ) Card. 〕、伞房草莓( F. corymbosa Lozinsk. ) 。对我国原产野生草莓种类进行了较系统的性状描述和分类研究, 并列出了我国野生草莓分种检索表。提出我国分布有11个种的结论比以前记载的8个种更全面和完整。  相似文献   

3.
长白山主要野生果树种质资源及利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周繇 《中国果树》2002,(4):11-13
长白山区位于东经125°20'~130°20',北纬40°41'~44°30',最高处白云峰海拔2691 m,最低处珲春市敬信乡海拔仅4 m.通化、白山、延边等地区22个市、县均属于该山区,总面积为75940 km2.  相似文献   

4.
中国野生草莓资源研究及利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薇  杨明挚 《中国南方果树》2012,41(4):50-52,58
中国的野生草莓资源有11个种,约占世界草莓属植物20个种的一半,是我国草莓产业发展的宝贵资源库。近年来随着草莓产业的迅速发展,野生草莓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综述了野生草莓资源特别是我国野生草莓研究和利用的主要进展,并针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6.
我国的草莓野生种质资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雷家军  杨高 《果树科学》1997,14(3):198-200
通过10余年的收集、调查、整理,共收集到野生草霉资源40余份,介绍了其中从我国云南、甘肃等地收集到的6份,经鉴定为黄毛草莓,五味草莓、纤细草莓、森林草莓等。  相似文献   

7.
海南省的野生果树种质资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苗平生 《园艺学报》1990,17(3):169-176
海南省的野生果树种质资源极其丰富。作者综合了前人及自己的调查结果,初步查明有85种,分属于37科,其中有浆果、核果、柑果、荚果、聚花果、坚果、荔枝等类。多数种的果实可鲜食或加工,有些种则是生产上的重要砧木。这些种质资源除可直接利用外,还是有价值的育种原始材料。  相似文献   

8.
河南野生果树种质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遂义  张庆连 《果树科学》1992,9(4):239-242
  相似文献   

9.
陕西秦巴山区的野生果树种质资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野生果树种质资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黑龙江省位于我国最北部,蕴涵着许多极抗寒野生果树种质资源,过去对该区域的野生果树资源情况报道甚少。我们于1983-1985、1987-1989、1994-1996、2000-2001年对黑龙江省野生果树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旨在为深入系统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草莓病毒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周厚成  何水涛 《果树学报》2003,20(5):421-426
综述了草莓皱缩病毒(SCV)、草莓斑驳病毒(SMV)、草莓镶脉病毒(SVBV)、草莓轻型黄边伴随病毒(SMYEaV)、草莓轻型黄边病毒(SMYEV)和草莓潜隐环斑病毒(SLRSV)等6种主要草莓病毒的分类地位、地理分布、传播途径、理化及分子生物学特性,介绍了23种草莓病毒病检测方法、控制手段。应用指示植物小叶嫁接法检测草莓病毒病仍是特异、灵敏的标准方法,但更快捷、准确、灵敏的血清学检测(ELISA)和分子生物学检测(PCR)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草莓病毒病的控制方法主要有培育无病毒苗木、选育抗蚜虫、抗病毒品种和应用转基因技术获得抗病毒植株。  相似文献   

12.
果树倍性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庆华  刘平  刘孟军 《园艺学报》2012,39(9):1639-1643
 对果树倍性育种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单倍体产生途径和育种应用、多倍体的诱变方法、无性多倍化和有性多倍化的途径、嵌合体的纯化、倍性鉴定方法、植物多倍化的遗传效应及其对果树生长发育和抗逆性的影响等;提出了果树倍性育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3.
草莓果实软化机理及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综述了草莓果实软化过程中细胞及呼吸作用的变化;细胞壁水解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甲酯酶、纤维素酶)在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的活性及其作用;内源激素(乙烯、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在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的含量变化及其与果实软化的关系;钙对草莓果实成熟的影响及其与软化的关系。总结了近年来控制果实软化的主要措施,包括草莓果实的采前处理和采后处理,介绍了草莓果实的采前保护、采前喷钙、采后冷藏、气调贮藏、涂膜处理、辐射电磁处理、热处理以及防腐保鲜剂等技术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
在对西藏野生草莓资源考察的基础上,初步研究了其观赏特性,针对目前西藏野生草莓种质资源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措施。认为西藏野生草莓的花、果、叶及匍匐茎均具有观赏价值,能够运用盆栽、草坪建制、假山绿化等方法实现其观赏价值;在种质资源保护方面,认为加强宣传,提高资源地农牧民群众资源保护意识是重要措施,建立种质资源圃是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5.
草莓脱毒及组培快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春玲 《北方园艺》2007,(5):210-211
剥离培养0.3mm的草莓微茎尖,脱毒率可达100%.最佳芽诱导培养基为MS BA1.0mg/L;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十BA0.5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 BA0.1mg/L 活性碳1.0g/L.  相似文献   

16.
自然五倍体野生草莓果实风味物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国自然五倍体野生草莓黑1与黑6的成熟果实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气相色谱—质谱(GC–MS)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分析果实香气、糖、酸成分。结果表明,自然五倍体野生草莓含11类92种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大于1%的成分有5类共22种,其中乙酸乙酯、丁酸乙酯、3–甲基丁酸乙酯、己酸乙酯、乙酸桃金娘烯醇酯、2–戊酮、甲基壬基甲酮、乙醇、2–庚醇、1–己醇、(E)–2–己烯–1–醇、己醛、(E)–2–己烯醛、4–甲氧基–2 ,5–二甲基–3(2H)–呋喃酮是主要的香气物质,与东方草莓黑10(4x)、东北草莓吉12(2x)相比,3–甲基丁酸乙酯为自然五倍体试材所特有,而4–甲氧基–2 ,5–二甲基–3(2H)–呋喃酮、2–戊酮、2–庚醇、1–己醇、(E)–2–己烯–1–醇的相对含量较高;自然五倍体野生草莓的主要糖成分为果糖,其次为葡萄糖,蔗糖最少,山梨醇在两份野生资源中差异较大;苹果酸为自然五倍体野生草莓的主要酸成分,其含量占总酸含量的86%以上。  相似文献   

17.
草莓叶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吴雪梅  汤浩茹 《果树学报》2004,21(6):598-602
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是目前草莓遗传转化的主要方法,因此建立一个高效稳定的叶盘再生体系是获得转基因草莓的必要条件。迄今为止,导入草莓的基因大多为报告基因,少数为具有经济价值的目的基因,且受体再生率较低,转化方法单一,转化品种有限。就影响草莓离体叶片不定芽诱导的主要因素—材料的基因型、生理状态、培养基的成分、培养方法等的研究情况及草莓的基因转化情况作了综述,对今后工作重点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红颊、佐贺清香、丰香草莓进行塑料大棚促成栽培,对其繁苗率、发病率、成苗率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红颊、佐贺清香的成苗率均高于丰香;红颊前期产量和总产量高于丰香,可以作为如皋市草莓设施栽培的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19.
草莓茎尖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童子一号草莓为试材,对草莓葡匐茎茎尖进行组织培养,筛选出低成本下草莓诱导分化培养基、继代增殖培养基分别为:MS BA 0.5 mg/L、MS BA 0.5 mg/L,瓶外生根最佳生长调节剂浓度为IBA 800 mg/L,在温度20~30℃、光强为4 000~10 000 lx、湿度为85%~95%时,组培苗生根性状良好.此方法繁殖的无毒苗,移栽成活率可达99%,每株成本也下降了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