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秋季中华蜜蜂工蜂有分泌活性舌腺(9日龄)和无分泌活性的舌腺(采集蜂)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和比较,发现二者的舌腺细胞的超微结构存在着差异。9日龄工蜂舌腺处在分泌活性状态。细胞核发达,多突起;粗面内质网发达,成平行状排列;胞内管、胞外管中都充满电子致密度均匀的物质,即王浆物质;有大量的分泌块;线粒体内嵴排列紧密,呈板层状。而采集蜂舌腺处在无分泌活性状态。核周边异染色质增多;粗面内质网不太发达,多呈泡状;胞内管中物质为一些不均匀的电子致密度大的粗颗粒物质;胞外管中只有少量水样物质;线粒体内嵴间隙相对变大,多发现内嵴间隙呈管泡状。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研究了意大利工头部腺体营养腺,上颚腺和头唾腺的形态结构以及随工蜂日蜂日龄改变腺体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工蜂羽化后,在各个日龄段随其职能分工的不同,营养腺的形态结构有相应的变化,要经历发育-饱满发达-萎缩的阶段。营养腺分泌细胞中粗面内质网与日龄改变关系最密切。上鄂腺从工蜂出房时已基本发育完成,大小无明显的改变。头唾腺从工蜂出房后随其日龄增长而不断增大,外勤蜂后腺泡饱满发达。  相似文献   

3.
麦饭石是一种天然矿物质营养源。本试验研究了给意蜂饲喂麦饭石矿化水对王浆腺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组18日龄工蜂王浆腺细胞粗面内质网、核糖体、核仁、储存泡及分泌颗粒都较发达,而对照组18日龄工蜂王浆腺则已退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观察中华蜜蜂(Apisceranacerana)1~14日龄各龄工蜂进入王台哺育蜂王幼虫的次数和研究3~12日龄工蜂王浆腺的重量着手,对中蜂适龄泌浆蜂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中蜂6~8日龄工蜂为适龄泌浆蜂。据此,我们认为:在中蜂生产蜂王浆期间应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培育和维持大量的6~8日龄工蜂,以提高蜂王浆的产量。  相似文献   

5.
用光镜和电镜对太湖鹅休产期和产蛋期的甲状旁腺的组织结构和细胞结构进行对比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鹅甲状旁腺只有主细胞,没有嗜酸性细胞。主细胞排列为团状或索状,由薄的结缔组织和毛细血管分成不明显小叶状,休产鹅和产蛋鹅甲状旁腺光镜下的组织结构没有明显差别;但主要细胞的电镜结构具有明显差别,产蛋鹅的主细胞呈分泌活动旺盛状态,胞质内线粒体、脂质滴数量较多,糖原颗粒集聚,粗面内质网末端扩充,高尔基体发达,分泌颗粒较多,但大小不一。休产鹅主细胞呈分泌活动相对平静状态,胞质内细胞器不发达,分泌颗粒也较少。  相似文献   

6.
家蚕粘液腺分泌物形成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祥  森精 《蚕业科学》1994,20(1):39-42
为了解家蚕粘液腺分泌物形成及释放的特征,对粘液腺枝状部横断面的超微结构作了观察。结果表明,粘液腺枝状部合成的分泌物质,经粗面内质网到达高尔基器,形成具有界膜包被的分泌颗粒,在微绒毛区以膜融合方式释放到分泌管的袋状部中,再进入腺腔。  相似文献   

7.
蜂王浆是5~15日龄的哺育工蜂的咽下腺(subpharyngeal gland)和上颚腺(mandibular gland)分泌的、用以饲喂蜂王和3日龄以内工蜂、雄蜂幼虫的浆状物质。人们利用蜂群的哺育蜂过剩时就会筑造自然王台培养蜂王的习性,人为地给予较多的人工台基,移入12~24小时的幼虫,待蜂王幼虫消耗较少、剩余王浆量最多的时侯,取出蜂王幼虫,收集台基内的王浆。由于工蜂和蜂王幼虫遗传上的一致性以及蜂群能够接受人工台基,这为大量生产蜂王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笼养和网上地面混合平养对鹅尾脂腺形态学及组织学的影响,研究以同批孵化的四川白鹅为试验对象,0~28日龄进行室内网上育雏,29~120日龄进行室内网上地面混合平养,于120日龄从试验鹅群随机挑选60只公鹅,等分为笼养组和网上地面混合平养组,饲养至270日龄进行屠宰。采集双侧尾脂腺称重后,从每组随机挑选6只鹅的左侧尾脂腺用于制作石蜡切片和HE染色,分别测定尾脂腺Ⅱ区管腔上皮厚度、Ⅱ区管腔面积、Ⅲ区管腔上皮厚度和Ⅲ区管腔面积。结果显示:在形态学层面,两种饲养方式下鹅的尾脂腺重量及其器官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在组织学层面,与混合平养组相比,笼养组鹅尾脂腺的Ⅲ区管腔面积极显著降低(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尾脂腺器官指数与Ⅱ区管腔上皮厚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Ⅱ区管腔面积与Ⅲ区管腔上皮厚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研究表明,与混合平养相比,笼养抑制了鹅尾脂腺组织学结构的发育,可能减弱了尾脂腺合成和分泌油脂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蜂业》2013,(12):61-62
哺育蜂头部的两个腺体咽下腺和上颚腺产生幼虫食物。咽下腺和上颚腺分泌物的比例随幼虫日龄、性别和级型变化。发育为蜂王的幼虫在最初3天内食用100%的上颚腺分泌物,幼虫期最后两天的食物由上颚腺和咽下腺按1:1的比例分泌。饲喂蜂王幼虫的混合物称为“蜂王浆”,  相似文献   

10.
对1-4周的仔猪睾丸间质细胞的形态学发育过程进行了光镜电镜观察,结果:(1)随仔猪年龄年龄增长,间持细胞总数明显增多,3周龄时达到高峰,4周龄时出现下降趋势,间质细胞密度随细胞总数增多而逐渐增加,周围曲细胞精管逐渐发育成形,至3周时与间质组织界限已渐明显;(2)随仔猪日龄的增长,间质细胞内线粒体,滑面内质网、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和胞浆内膜性分泌小泡的数量显著增多,至3周龄时细胞内出现黑色的内罐  相似文献   

11.
为确定鸡轮状病毒感染的病理变化特点,对自然发病和人工发病轮状病毒感染鸡进行了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病特征性的病理剖检变化为肠黏膜脱落出血,呈卡他性炎症表现。特征性组织学变化为小肠绒毛显著缩短,肠腺深度增加;除肠绒毛缩短外,肠上皮还变为扁平或立方形,并伴发坏死、脱落,黏膜充血、水肿与淋巴细胞浸润。电镜观察,肠黏膜上皮细胞的线粒体肿胀,嵴变粗,排列紊乱;粗面内质网及滑面内质网均扩张呈圆形,粗面内质网表面的核糖体部分脱落,胞浆内游离的核糖体减少。  相似文献   

12.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对15只正常中华鳖小肠和大肠黏膜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华鳖小肠黏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以高柱状吸收细胞为主,具有发达的微绒毛、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和膜包小囊泡,其结构的发达程度已接近高等哺乳动物和鸟类。吸收细胞之间可见少量低电子密度的亮细胞,其种类需进一步确定。杯状细胞明显可见,胞质内含大量黏液性颗粒,细胞游离面形成明显的微绒毛。内分泌细胞很少。大肠黏膜上皮细胞排列松散,全部由上下粗细不均的柱状细胞组成。大肠上皮内未见专门的杯状细胞,但上皮细胞顶部胞质内含大量黏液颗粒,细胞器分布于黏液颗粒团之下的胞质中。细胞间隙宽大明显,有利于黏膜免疫细胞出入上皮。小肠和大肠均未见腺体分布。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对牛乳腺上皮细胞超微结构和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试验分离、培养和鉴定了牛乳腺上皮细胞,对细胞进行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制作超薄切片,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发现,牛乳腺上皮细胞呈典型的"铺路石样"单层生长,经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后,细胞发出绿色荧光,且维持转染前的基本形态,可以表达广谱细胞角蛋白。在超微结构上,转染前后的牛乳腺上皮细胞均有大而明显的核仁,核膜清晰,核内聚集有异染色质,表明遗传物质稳定。细胞表面微绒毛发达,显示物质、能量或信息的交流活动较强;胞质内线粒体、内质网丰富,胞质内均含有大量的脂滴,显示细胞营养物质代谢旺盛。对GFP标记乳腺上皮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显示细胞内含有60条染色体,形态正常,呈二倍体核型。试验结果表明,绿色荧光蛋白可以用于标记牛乳腺上皮细胞,不会对细胞体外生长活性和超微结构等造成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用透射电镜技术对重口裂腹鱼消化道黏膜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口咽腔和食道黏膜上皮均为复层上皮,上皮中存在大量粘液细胞,相邻细胞间通过发达的犬牙交错的桥粒紧密相连,表层和中间层细胞中有较多致密颗粒,表层细胞游离端表面有绒毛状突起。前肠吸收细胞微绒毛长而密,细胞质中线粒体、滑面内质网、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发达。后肠吸收细胞微绒毛短而粗,终末网区中吞饮小泡较多。巨噬细胞中有多量溶酶体,其中见有凋亡细胞。2种形态的肥大细胞含大量分泌颗粒。肠黏膜上皮中存在少量凋亡细胞,其胞体、胞核和胞质均见有明显的形态学变化。  相似文献   

15.
禽脑脊髓炎病毒感染鸡胚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6日龄SPF鸡胚经卵黄囊分别接种禽脑脊髓炎病毒VanRoekel株、1143株和NH937株,10日后剖杀。鸡胚主要病变:眼观活动减弱,发育不良,体重减轻,皮下和脑部出血,脑积水和萎缩,脑重量明显减轻;光镜下见中枢神经组织非化脓性脑脊髓炎,腺胃、十二指肠、肝、胰、肾淋巴细胞浸润,骨骼肌萎缩、肌间水肿,其中神经细胞中央染色质溶解具有证病意义;电镜下脑神经细胞胞核淡染,胞浆内近核处粗面内质网崩解,十二指肠上皮细胞、胰岛细胞胞浆内含有约25~30nm密集或散在的病毒颗粒。  相似文献   

16.
由同一只蜂王产下的受精卵发育成的幼虫若在整个幼虫期都喂蜂王浆,幼虫只需13天就发育成性器官完全的蜂王;若在前三天喂蜂王浆,之后喂蜂粮(蜂蜜和花粉的混合物),幼虫18天后才发育成性器官不完全的工蜂。蜂王在繁殖高峰期,每天的产卵数达到2000粒,超过自身的体重。蜂王浆的寿命一般是2~3年,而工蜂寿命只有30~40天。蜂王浆神奇的功效引起了许多科学家极大的兴趣。蜂王浆(Royal Jelly,RJ)是哺育蜂咽下腺与上颚腺分泌的供3日龄以内蜜蜂幼虫和蜂王食用的浆状物质。蜂王浆中一般含水量为64.5~68.5%,蛋白质12~14%,碳  相似文献   

17.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不同日龄的长爪沙鼠颌下腺IgA的定位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爪沙鼠的颌下腺由导管部和分泌部构成,分泌部主要由浆液腺构成,导管部包括闰管、纹管、颗粒曲管和小叶间导管等。DAB显色结果表明,IgA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浆液性腺泡、闰管、纹管、颗粒曲管和小叶间导管,并可分布于腺泡和腺管间结缔组织,IgA阳性产物的分布具有不均一性,无明显随年龄变化的规律性。阳性产物分布于胞质中,胞核呈阴性,对照组阴性。提示从浆细胞产生或循环而来的IgA先经结缔组织进入颌下腺组织,进而定位分布于浆液腺泡和各级导管,导管部有较多的IgA分布。  相似文献   

18.
乔廷昆 《中国蜂业》2000,51(4):21-22
(续 1 999年第 6期 )蜂王浆蜂王浆是工蜂舌腺和上颚腺分泌的乳状物质。又名蜂皇浆、王浆、蜂乳。蜂王浆为乳白色或淡黄色、半透明、微粘的浆状半流体 ;微带特殊的香气 ,味酸涩带辛辣、略甜。人工促使年幼蜜蜂分泌蜂王浆是通过紧脾等手段使蜂群产生育王欲望和泌浆能力 ,并模拟王台的形状仿造许多蜡质或塑料王台。将 1日龄小幼虫移入假王台内 ,放入蜂群中供蜜蜂吐浆 ,待假王台内的王浆达到一定数量时取出冷冻保存。在蜂群中 ,群王浆主要是用来哺喂 1~ 3日龄的幼虫和饲喂蜂王。同样的受精卵 ,产在王台里 ,始终饲喂蜂王浆 ,经 1 6天即可成为有…  相似文献   

19.
蜂王浆功能因子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蜂王浆是 5~ 15日龄工蜂舌腺和上腭腺所分泌的乳白色或淡黄色乳状液体 ,是蜂王幼虫整个发育期和雄蜂幼虫前期的惟一食物 ,类似于哺乳动物的乳汁 ,又称蜂皇浆、王浆、蜂乳[1] 。对蜂王浆的重视和注意 ,首先是发现了喂饲蜂蜜的幼蜂只能长成工蜂 ,寿命一般 30~ 4 0天 ,最长 7~ 8个月 ,而喂饲蜂王浆的幼蜂能够长成蜂王 ,寿命长达 3~ 5年。这一现象提示人们利用蜂王浆作为延年益寿的食品 ,但对其性质和作用机理并不了解。到 1888年 ,德国化学家A .Von .Planta才第一个对蜂王浆的组分进行一般性研究 ,至此人们开始了探讨蜂王浆的奥…  相似文献   

20.
意大利蜂工蜂幼虫,蛹的营养价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7~20日龄意大利蜂工蜂幼虫、蛹每一日龄的体重、含水量、蛋白质、脂肪、灰分、氨基酸含量以及9日龄幼虫、19日龄蛹的维生素和10种重要矿物质元素含量的测定,发现工蜂幼虫、蛹的营养成分与蜂王幼虫、雄蜂幼虫和蛹比较接近。含水量8169~73.48%,干物质中含蛋白质4236~48.47%、脂肪1575~20.63%、灰分999~18.74%,17种氨基酸的含量达2635~4472%,尤以谷氨酸、天冬氨酸、赖氨酸和亮氨酸的含量最为丰富;此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和维生素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