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旱地地膜集流增墒覆盖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针对广大干旱地区气候及土壤特点,和目前一般采用的平铺覆盖法及机铺膜造成的微弓形覆膜状况,导致膜上贵如油的春雨散流到膜边露地上,发生膜下不如露地墒情好的问题,我们试图寻找有别于平川水地区的有效的旱地优化覆盖法。通过一系列试验处理与多点示范,从而总结出针对不同作物的8种旱地地膜集流增墒覆盖法,对集流膜上降雨、增加膜下根际土壤水分、促进苗期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均有明显的效果。一般比常规覆盖法膜下降雨利用率提高2~3倍,增产10~30%。  相似文献   

2.
旱地地膜玉米集流增墒覆盖法及增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干旱地区气候和土壤特点及常规覆盖栽培的缺点,在调查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引进和试验提出了6种旱地地膜玉米集流增墒覆盖法,对集流膜上水分、增加膜下根际土壤含水量、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提高玉米产量均有明显效果。一般较常规覆盖法降水利用率提高2~3 倍,产量增加61% ~244%  相似文献   

3.
地膜玉米集流增墒覆盖法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结果表明,双槽覆盖盖法和膜边垄土覆盖法对集流膜上降雨,增加膜下根限土壤水分,促进玉米生长,提高一产量均有明显效果,增产增收效益显优于常规覆盖法,其玉米全生育期土壤含水量较常规覆膜法提高10-12g/kg,产量增加15%-24%。  相似文献   

4.
玉米双垄沟覆膜集流增墒栽培技术是旱作区为提高集雨效率, 灌区为提高水分利用率而总结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玉米栽培技术, 旱作农业区应用较多。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5.
《现代农业》2006,(3):9-9
一、双垄沟覆盖法适于玉米、高粱、西瓜、甜瓜、蓖麻等。覆盖膜时按宽窄行规格,在覆膜带上人工或机械开出两条深5厘米、宽10厘米的小垄沟,而后用80厘米宽地膜一覆两行。播时打孔,将种子点播于垄沟,覆土后膜上形成两条凹陷集流沟(也可开沟播种后覆膜,放苗后压土),使膜上降雨经插孔渗入根际。二、膜边拢土覆盖法适于玉米、高粱、西瓜、蓖麻等。常规法平铺覆盖之后,在膜侧露地上用犁浅串或人工拢起两条5~10厘米高的小土堰,中间形成一种膜槽,于膜上打孔播种。三、低穴播种覆盖法适于玉米、高粱、甜瓜、蓖麻等作物。在一般平铺覆盖的基础上,打孔…  相似文献   

6.
干旱地区降水偏少,土壤耕层严重缺墒,常对地膜玉米的稳产、高产造成很大影响.而且常规地膜覆盖形成膜面微弓形,使膜上有限降水散流到膜边露地上,发生膜下墒情不如露地墒情的问题.同时,常规地膜玉米播种期易受土壤墒情的限制,往往在春旱年份难以适期播种.针对上述问题及我县干旱少雨的实际,我们经过多年试验,采用双垄沟集流增墒技术能有效地提高天然降水利用率,且播期不受土壤墒情的限制,达到适期播种抗旱增产的效果,该技术2002年全县示范推广475亩,平均亩产483,71千克,较常规地膜覆盖亩产438.47千克,亩增粮45.24千克,增产10.30%.  相似文献   

7.
定边县旱作玉米地膜覆盖综合节水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边县位于陕西省北部,光温资源丰富,但年均降水量只有316.9 mm,蒸发量达到2 490 mm,是年降水量的7.9倍,属于典型的半干旱区。全县耕地面积280万亩,其中近90%属旱作农业区,玉米是主要的旱地作物,种植面积约35万亩,是仅次于马铃  相似文献   

8.
平定县属北方半干旱区,丘陵旱地多,地形复杂多样,气候条件差异大.长期以来,由于十年九旱,全县2.92万公顷的旱地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为此我们从1992年开始探索和研究与山旱地农业生产相适应的早作农业技术,进行了旱地玉米生物覆盖栽培技术的试验与应用,收到较好效果,开辟了旱地玉米增产的新途径.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使我县旱作农业措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而且也为我县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对我县连年抗旱减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一项农民认可的投资少、无污染、增产效果明显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