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为了解河北某地区羊梭菌病发病状况,为羊梭菌病的综合防控提供参考。采用现场调查询问记录等方式对2019—2021年间当地养羊户疑似羊梭菌病病例的饲养方式、养殖环境、免疫情况等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羊梭菌病发病一般呈混合型,很少存在单一病种。规模场有严格的管理、饲养、免疫等程序,且圈舍饲养,近3年规模场发病率较散养户低,甚至不发病;而散养户不同程度发生羊梭菌病,发病较重的养殖户在放牧区有交集,放牧发病率高于舍饲养殖户。  相似文献   

2.
<正>羊梭菌病是由梭菌属的几种主要致病性梭菌引起的羊只急性传染病。现将该病的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一、病因在正常情况下,羊肠道中的梭菌并不表现出致病作用,只有在羊只感染大量病菌,或外因导致羊只抵抗力下降时,才容易诱发羊梭菌病。二、流行特点羊梭菌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春夏与秋冬之交季节易多发。主要以2~4月龄的肥壮绵羊发病为主,  相似文献   

3.
羊梭菌病是羊饲养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疾病的统称,包括羊肠毒血症、羊快疫、羊猝疽、羊黑疫及羔羊痢疾。该类疾病可严重影响羊的正常生长发育,给我国养羊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患该类疾病的羊通常表现为突然发病、病程短、死亡率高。本文通过介绍梭菌病的临床症状、诊断方法、流行病学特点,提出该类疾病的综合防控措施,以期帮助养殖人员正确防控羊梭菌病,促进我国养羊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准确掌握舍饲养殖条件下陕西省羊梭菌病的流行和发病情况,采用实地调查和发放调查表的方式对陕北、关中、陕南等地区32 181 400只羊进行羊梭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羊梭菌病发病率为0.015%~5.235%,病死率为16.970%~42.412%,陕南和关中地区发病率较高,陕北地区呈下降趋势,该病主要发生于3月-5月,羔羊和幼龄羊较易感,注射疫苗能较好地预防该病的发生,病羊的病死率与发病地区、时间、是否注射疫苗都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羊肠毒血症也被称为软肾病或血肠子病,是因D型产气荚膜梭菌也可称之为"魏氏梭菌"而引起的一种急性非接触性传染病,病菌通常在健康羊的肠道中与病羊的粪便和肠道及其土壤里存在,入侵机体后可快速形成毒素,进而使羊发生中毒甚至死亡。羊的每个年龄段均可感染,尤其青壮年的羊极易发病,因发病较急和潜伏期较短的特性,该病会给养羊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危害,对经济效益损害较大。该文针对羊肠毒血症的防治方法加以总结,希望能给养殖人员提供此病的防治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羊肠毒血症是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毒血症,病羊死后肾组织软化,又被称作"软肾病"。此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春末夏初发病较多,常突然发病,病程短,死亡快,给养羊业带来巨大的威胁。1发病情况2017年3月18日,王某的养殖场从外地引进了230只10~12周的小尾寒羊,膘情良好,精神、食欲俱佳。引进3天后,羊群中有异常的现象出现,有的羊精神不振,没有食欲,以为是长途运输引起的应激  相似文献   

7.
羊魏氏梭菌病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传染病,又称产气荚膜杆菌病,该病发病突然,病程急促,往往来不及救治,而且死亡率极高,对养羊业危害极大,近两年养羊业在我国许多地区迅速发展,给养殖户带来了不少经济损失。本文对羊魏氏梭菌病的诊治进行了简述,以期为养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羔羊梭菌性痢疾简称羔痢,是由B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该病以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为特征。有时C、D型魏氏梭菌也参与致病。一、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淄博市淄川区黑旺镇某养羊户,存养黑山羊73只,2000年11月上旬,有18只母羊产羔32只,其中有7只羔羊发病死亡。发病初期精神萎顿,不想吃奶,不久即下痢,粪便恶臭,后期带血,成为血便,病羊虚弱,卧地不起,于1天~2天死亡。个别羔羊表现为腹涨而不下痢,或只排少量稀粪,羔羊呈现神经症状,四肢瘫痪,卧地不起,口流白沫,呼吸急促,最终昏迷。体…  相似文献   

9.
<正> 羊的梭菌病是由梭菌属的几种主要致病性梭菌引起的羊的类急性传染病。由病败梭菌引起的叫“羊快疫”。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叫“羊肠毒血症”,也叫“软骨病”或“羊快疫”。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叫“羊猝狙”,B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羔羊梭菌性痢疾,简称羔痢(以上B、C、D)三型梭菌也叫产气英膜杆菌)。在正常情况下,羊肠道中的梭菌并不表现出致病作用,只有在羊只感染大量病原菌,或外因导致羊只抵抗力降低时容易透发此病。 一、羊梭菌的主要特点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  相似文献   

10.
据报道,新疆西部牧业公司多胎肉羊良繁基地用湖山寒羊(简称湖羊)与澳大利亚陶赛特羊、南非的杜泊羊、波尔羊杂交所产的羔羊,最多的一胎5只,每只刚产的羔羊体格健壮,都在2.5千克左右。该基地目前已生产的62只母羊,平均每胎产羔2.5只,还有1300多只在待产。根据遗传学理论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由于湖羊与陶赛特羊、杜泊羊、波尔羊均具有一年多胎、一胎多只的特性,湖羊与这些羊杂交,实现两年三胎是没有问题的。据目前的饲养情况看,羊羔的生长势头非常好,喂4个月左右,羊羔就可以宰杀,净肉量每只达17千克至20千克不成问题。还可以利用母湖羊一年发…  相似文献   

11.
2008年5月12日,精河县托里乡四物场有一群320只的羔羊相继发病,发病25只,已经死亡6只,症状完全相同,通过临床症状,初步诊断结果为羔羊痢疾。该病属急性毒血症,引起本病的病原主要以B型魏氏梭菌,病羔羊大批死亡,其死亡率达50%,给养羊业带来重大损失。B型魏氏梭菌是土壤常在菌,羔羊通过吃母羊的奶时被其粪便污染的乳头或饲养员的手,进入到羔羊的消化道内感染,也可通过脐带或外伤感染。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羊肉的需求量也在随之不断增加,使得我国各地区的羊饲养规模大幅度提升,各类疾病也日益凸显。本文根据宝鸡市扶风县天渡镇小峰羊场绵羊梭菌性羊肠毒血症7例的实例治疗情况,分析了羊梭菌病的发病原因,详细介绍发病后的特征,介绍相关预防控制措施,以期为广大养殖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魏氏梭菌又称魏氏梭菌性肠炎或兔肠毒血症,主要是由A型魏氏梭菌及其毒素引起的以急性水样腹泻和高死亡率为特征。2006年5月10日,吉林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某獭兔场的500多只獭兔部分发病,出现死亡,将死亡的5只獭兔送到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兽医院剖检,初诊为魏氏梭菌病,后经实验室检验确诊为A型魏氏梭菌病,经过治疗病情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14.
羊消化道梭菌感染是临床常见的细菌性疾病,病羊死亡率高,危害很大。梭菌不但能产生气体和毒素直接危害机体,还能形成芽孢,长时间威胁羊群健康。临床常见疾病有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黑疫及羔羊痢疾等。本类疾病发病急,治疗难度大,临床一定要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15.
绵羊巴氏杆菌病是由溶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以败血症和肺炎为特征的疾病。绵羊腐败梭菌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点是发病快,病程短,死亡率高,给养羊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确诊一例绵羊巴氏杆菌病与腐败梭菌病的混合感染疾病,并根据药敏结果用药达到较好的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16.
<正>羊肠毒血症是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主要特征为腹泻、惊厥、麻痹和突然死亡,由于肾脏软化如泥,所以又称为软肾病。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D型魏氏梭菌在羊肠道中大量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一、临床症状2013年6月,建平县铁南街道某养羊户饲养的以放牧为主的绵羊,发生以腹泻为特征的疫病,突然发病,1天之内死亡7只,发病的羊只膘情较好,均在4~12月龄之间。病羊呈腹痛症状,奔跑或卧地,临死  相似文献   

17.
<正>羊梭菌性疾病是由梭菌属(Clostridium)中的病原菌所引起羊的一类传染疾病的总称,包括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狙、羊黑疫、羔羊痢疾等病。其特点是发病急促、病程短暂、病死率高,对养羊业危害很大。1发病情况2015年4月份,迁安市彭店子乡某养羊户饲养的小尾寒羊发生了一起病例,5天内有6只羊陆续死亡,以膘情中等为主,发病迅速,有的未发现症状即死亡,遂找笔者前去就诊。2典型症状  相似文献   

18.
獭兔魏氏梭菌病又称魏氏梭菌性肠炎,是一种高度致病性的急性传染病。发病兔致死率很高,常给獭兔养殖业带来很大损失。1发病情况2009年11月下旬,抚顺县某养殖獭兔农户,饲养的120只獭兔突然发病,经询问畜主得知兔群未进行过任何疫苗的免疫接种。经笔者和同事的初步诊断为魏氏梭菌病。用药3d后病情好转,又对症治疗5d全群治愈,从发病到治愈共死亡45只。  相似文献   

19.
绵羊梭菌病包括羊快疫、羊猝狙、羊肠毒血症和羊黑疫等一些由梭状杆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传染病,其临床症状极其类似,一般统称为羊梭菌性疫病。这类疫病都具有发病突然,病程急促的特点,往往来不及救治,而且死亡率极高,兽医临床习惯称之为绵羊猝死症。这类疾病症状与中毒相接近,很容易误诊,对养羊业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四川省某养殖场湖羊患病情况,以1只发病湖羊为例,研究观察病羊临床症状、解剖变化,采用H.E.染色方法分析病羊实质器官病理组织学变化,并从病羊中分离出菌株Z-1,采用生理生化、16S rDNA基因测序对其鉴定,采用腹腔注射对菌株Z-1进行动物回感试验,纸片扩散法对菌株Z-1进行药敏分析。结果表明:患病羊病症有高热、剧烈咳嗽并伴有喘气,口鼻周围可见黄色浓稠分泌物;解剖变化为多个实质器官明显肿大、充血,肺脏充血、颜色暗红,切开有血样泡沫状液体流出;病理组织切片可见肺、肝、脾等组织细胞肿胀、充血、出血,肺泡腔和细支气管中有大量粉红色纤维素性渗出物,炎性细胞浸润;菌株Z-1为革兰氏阳性菌,乳糖、七叶苷和山梨醇等生化反应呈阳性反应,木糖醇、甘露糖和蜜二糖等生化反应呈阴性反应;16S rDNA基因目的片段长度为1 428bp,与菌株NR_026471的相似性达到98%,综合鉴定为链球菌;动物回感试验表明该菌株对小鼠具有很强的致病性;药敏试验表明该菌株对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等敏感,对氨苄西林、青霉素和拉氧头孢等耐药。综上,该病湖羊患链球菌感染的纤维素性肺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