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为辣椒红色素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考察了辣椒红色素的含量与色价之间的关系,并且研究了温度、光照对辣椒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考察和比较了天然抗氧化剂没食子酸、迷迭香酸、茶多酚、天然VC和化学合成抗氧化剂BHT、TBHQ对辣椒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辣椒红色素色价和辣椒红素含量相关性很好。温度超过80℃对辣椒红稳定性的影响较大;在避光条件下辣椒红较稳定,强光条件下极不稳定;通过添加抗氧化剂,可以改善其不稳定性,延缓褪色,且没食子酸和TBHQ的效果显著。[结论]没食子酸为抗氧化剂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红蓝草红色素的稳定性。[方法]以乙醇为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从红蓝草中提取红色素,并对该色素在不同pH、温度、光照、氧化剂、还原剂、食品添加剂和不同金属离子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检测。[结果]红蓝草红色素易溶于水和乙醇;在pH值小于11的介质中显橙红色,性能较稳定;当pH值大于12时显黄绿色,红色素性能不稳定;红色素耐热性好,耐光性好;氧化剂使红色素褪色;食品添加剂蔗糖、柠檬酸、山梨酸钾对红色素性能影响不大,而维生素C使红色素褪色;K+、Na+、Cu2+、Mg2+、Zn2+、Ca2+对红色素无不良影响,而加入Fe3+、A l3+时,出现了偏暗偏红现象,Fe3+、A l3+对红色素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结论]红蓝草红色素是一种较稳定的药食兼用色素源,可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天目琼花果实中红色素的稳定性,并对其主要影响因素如温度、光照、pH值、金属离子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小于40℃、无光照条件下,天目琼花果实中红色素的稳定性较好;pH值为3.0~8.0时,天目琼花果实中红色素比较稳定;金属离子对天目琼花果实中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差别比较大,其中金属离子Mg2+、Ba2+、Fe3+和Cu2+易导致其红色素稳定性的下降.  相似文献   

4.
以成熟商陆浆果为材料,应用大孔树脂D301对商陆红色素水提取液进行层析分离,冷冻干燥去除色索水分.将商陆红色素溶液的OD534值作为监测指标.分别进行了pH值、光照、温度、柠檬酸、蔗糖、氯化钠、苯甲酸钠、氧化还原剂、会属离子等不同条件下色素稳定性的观测,同时测定了商陆红色素清除OH·的能力.结果表明:太阳直射光、紫外光及高温条件下色素破坏明显;当pH值在3.2~8.0之间时色素较稳定;氯化钠、蔗糖、柠檬酸、苯甲酸钠、氧化剂、还原剂对色索无明显影响;金属离子Fe2+和Fe3+存在时,对色素有一定影响,其他金属离子如K+、Cu2+、Ca2+、Mg2+则对色素无明显影响;此外,色素还具有一定的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龙葵果红色素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对不同条件下龙葵果红色素特征吸光值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其在不同温度、光照、pH、金属离子、H2O2、食品添加剂等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该色素在酸性条件下(pH≤3)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温度不超过60℃比较稳定;具有一定的耐光性;Na+、Ca2+和Mg2+对色素溶液无影响,Cu2+和Al3+对色素溶液有增色作用,Fe3+对色素有不良影响,能使色素溶液变色;氧化剂H2O2对色素有严重的破坏作用;蔗糖、葡萄糖对色素溶液具有一定的护色作用,高浓度的苯甲酸钠可加速色素降解。  相似文献   

6.
紫荆花红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分光光度法探讨了纯化的紫荆花红色素的稳定性和理化性质.结果表明,紫荆花红色素属花色苷类,最大吸收波长为526 nm,易溶于水等极性溶剂,不溶于石油醚等非极性溶剂.红色素水溶液颜色随pH变化而变化,在酸性条件下呈红色,pH>10时呈褐色.色素耐光性、耐热性较好,苯甲酸钠、蔗糖、抗坏血酸、苹果酸、柠檬酸等添加剂对其影响较小,H2O2、Na2SO3对色素有一定的破坏作用.金属离子Na+、Mg2+、Zn2+、Al3+对色素稳定性无影响,Cu2+、Fe2+对色素影响较小,Fe3+可使紫荆花红色素变为褐色,因此应避免与Fe3+接触或共存.  相似文献   

7.
以湖南武陵山区野生阳荷为材料提取花苞红色素,研究pH值、糖类、防腐剂、氧化还原剂以及金属离子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阳荷红色素对pH值较敏感,酸性条件有利于色素稳定;糖类和防腐剂中的山梨酸钾和苯甲酸钠对阳荷红色素的稳定性无不良影响;抗坏血酸有增色效应,体系中添加12%(v/v)以内的H2O2对色素的吸光值无明显影响;Fe3+、Fe2+、Ca2+、Al3+对阳荷红色素影响较大,Mg2+、Al3+、Cu2+次之,具有增色效应,K+、Na+对阳荷红色素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大花美人蕉叶红色素的提取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美人蕉叶红色素的提取条件和理化性质,结果表明,用料液比160(g·mL-1)、pH值1的40%乙醇作提取剂、在80℃恒温浸提90 min,提取效率较好.美人蕉叶红色素属花色素苷类色素,pH值对色素影响明显,80℃以内比较稳定.光照能加快色素降解.金属离子Na+、Ca2+、Al3+、Zn2+对色素色泽无影响,而Cu2+、Fe3+、pb2+有不良影响.色素抗氧化能力较差而耐还原性能稍好.蔗糖、葡葡糖和盐等添加剂对色素无影响.  相似文献   

9.
辣椒红色素的超声波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福建产干红辣椒皮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法提取辣椒红色素.研究了溶剂种类、用量和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并与索氏提取法进行对比.分析了温度、pH值等因素对所提取的红色素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选择丙酮为溶剂,固液比为1:8,提取时间为50min,所得辣椒红色素的产率为3.4%,色价达到132.辣椒红色素稳定性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在30~70qC范围内,辣椒红色素耐热性较好,色素损失率小,但在70qC以上色素损失率变大.辣椒红色素在酸性和中性环境中比较稳定,碱性条件下色素损失增大.  相似文献   

10.
憎水性红曲红色素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乙酐处理醇溶性红曲红色素得到憎水性红曲红色素,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07和428nm.根据FTIR测定结果,推测在反应中可能发生酮与酸酐的缩合反应.反应后的红曲红色素可以溶于多种较低极性的溶剂,在pH7.5-12.0的碱性缓冲溶液中,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在酸性和pH13.0缓冲溶液中,则出现浑浊.在加热过程中,添加Al3+和Fe3+的色素溶液稳定性较差,添加Sn2+的色素溶液比较稳定,而添加Mg2+和Ca2+后,色素溶液光密度略有上升.色素溶液光密度随光照时间的延长而呈近乎线性下降;在40、60和95℃水浴中加热,色素溶液光密度随加热时间的延长也呈近乎线性下降.  相似文献   

11.
对茶树内生真菌H8菌株红色色素的性质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色素易溶于水、乙酸乙酯,可溶于甲醇、氯仿,微溶于丙酮、乙醇.其水溶液最大吸收峰在470 nm,在酸性条件下较稳定,在碱性条件下易分解且色泽会转为紫红色;Al3+,Fe3+与Cu2+对此红色色素有较大影响,Na+,Mg2+,K+,Zn2+,Pb2+等金属离子对其稳定性影响不大;灯光、紫外线、室内自然光照射及加热条件下稳定;在日光及氧化还原条件下易分解;蔗糖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大.柠檬酸、柠檬酸钠等食品添加剂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以沙棘果实为原料提取色素 ,经正交试验选取最佳提取条件 ,并对脂溶性色素进行了部分理化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 ,沙棘黄色素主要系脂溶性类胡萝卜素。其最佳提取剂为丙酮。最佳提取条件为 :样品研磨 5 min,丙酮与样品的配比为 2∶ 1,多次洗涤 ,提取温度 :4 0℃ ,提取时间 90 min。 PH值、温度、室内自然光、 BHT、 Vc等对沙棘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小 ,直射阳光、 Fe3 + ,Fe2 + ,I-等对色素具有较强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光质对彩色甜椒幼苗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不同光质 (白光、红光、黄光、绿光和蓝光 )对不同品种彩色甜椒幼苗生长及叶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白光和黄光培养壮苗的效果较好 ,其他光质依次为蓝光、红光和绿光。同一光质对不同品种彩色甜椒 Chla含量和 Chla/Chlb影响差异显著 ;采用不同光质处理 ,蓝光最高 ,白光和黄光次之 ,绿光下最低。光质对不同品种彩色甜椒的荧光参数有较大影响 ,在不同光质处理下 ,白光的 Fv/Fm、Fv/Fo、ΦPS 、qp最高 ,NPQ最小 ,表明白光为最有效光 ,其次分别为黄光、蓝光、红光及绿光  相似文献   

14.
紫叶矮樱叶片色素理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紫叶矮樱叶片中提取红色素,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紫叶矮樱叶片红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35 nm,易溶于水和酸性溶剂,难溶苯等有机溶剂;该色素对温度、食品添加剂及酸性条件较稳定;对光、氧化剂和还原剂较不稳定;8种金属离子中,Na2+、Mg2+、Al3+、Ca2+对色素稳定性和颜色无产生不良影响,而Cu2+、Pb2+、Fe3+Fe2+对色素有明显的破坏作用,并使溶液变为绿色和黄绿色。  相似文献   

15.
葡萄红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葡萄皮红色素在食品中使用时的稳定性。[方法]以红提葡萄为材料提取葡萄皮红色素,研究温度、VC和金属离子对葡萄皮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葡萄皮红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30 nm,其残存率随温度上升而逐渐降低,18、25、40、60和80℃条件下的残存率分别为81.77%、80.98%、79.41%、78.80%和75.72%。葡萄皮红色素的残存率受食品添加剂VC浓度的影响不显著。葡萄皮红色素的残存率受K+影响较小,受Fe3+影响较大,在Zn2+、Mg2+、Al3+、Cu2+、Ca2+、Fe3+和K+影响下,其残存率分别为85.05%、85.47%、91.30%、88.72%、85.58%、83.23%和93.47%。[结论]葡萄皮红色素不耐高温,VC对其稳定性的影响不显著,K+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小,Fe3+、Cu2+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从女贞子(Ligustrum lucidum Ait.)中提取红色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对女贞子红色素的理化性质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女贞子红色素微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以体积分数为30%的乙醇溶液为提取剂,微波功率600 W,微波处理时间40 s,浸提温度40℃。该红色素在酸性条件下稳定性良好,对添加剂、还原剂、光照、金属离子(Al3+、Fe2+、Ca2+、Mn2+、Ni2+)等有较高的稳定性,但它的抗氧化性较弱。  相似文献   

17.
以圆锥八仙花(Hydraangea paniculata Sieb.)新鲜粉红花瓣为原材料,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圆锥八仙花红色素最佳浸提条件,即:使用pH值为2的60%乙醇溶液,以料液比为1 g:20 mL,在80℃下提取6 h.该红色素在酸性条件下稳定性好,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及一定的耐光性,不耐氧化还原剂,Cu2+、Fe...  相似文献   

18.
12种阳离子对红白锦鲤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剂浸泡法从红白锦鲤皮肤、尾鳍、鳞片红色部分提取红色素,并研究12种阳离子对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Fe2+、Cr3+对红白锦鲤红色素具有保护作用,且Fe2+Cu2+>Al3+>Mg2+>NH4+>Hg2+>Ca2+;Mn2+、K+、Na+对红白锦鲤红色素基本无作用。阳离子对锦鲤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随添加浓度和处理时间的不同而改变。  相似文献   

19.
以食用辣椒为对照,研究不同遮荫度下观赏辣椒开花结果期生长发育的变化。结果表明:辣椒对遮荫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主要通过增大叶面积来实现,但长期弱光条件严重抑制辣椒的生长发育。观赏辣椒对遮荫的适应能力要强于食用辣椒;适当的遮荫能够增加观赏辣椒的分叉数,从而增加其观赏性。为了使观赏辣椒能正常开花结果,室内的照度必须保持在12 389 lx以上。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火棘中矢车菊素的分离条件及矢车菊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超声提取法是提取火棘红色素的较理想方法;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在90℃和9%盐酸中水解11 min,可以顺利得到其苷元矢车菊素;以苯、乙酸乙酯、甲酸(2∶2∶1)为展开剂的硅胶薄层层析法分离矢车菊素的效果较好;矢车菊素对热和光较稳定,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对Co2+和Bi3+不敏感,对Zn2+、Fe3+、Cu2+不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