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王忠民  石秀花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0):2051-2053,2056
以干制的野玫瑰花为原料,5%的柠檬酸溶液为溶剂浸提得玫瑰色素,研究了该色素的溶解性、光谱特性、颜色反应、色价及不同pH条件的色调等。结果表明:野玫瑰所含色素属花青苷类色素。玫瑰色素(pH 1~3)易溶于酸性含水的极性溶剂中,不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中;玫瑰色素水溶液紫红透明,其对热稳定性较高;食品添加剂和大多数金属离子对色素稳定性无不良影响;Fe2+、Fe3+可引起玫瑰色素溶液变色。  相似文献   

2.
榛子壳棕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开发天然棕色素,以榛子壳为原料,研究榛子壳天然棕色素的提取工艺和稳定性.结果表明:棕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是在80℃下,以60%乙醇浸提80min.榛子壳棕色素为水溶性色素,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强光长时间照射会影响色素的稳定性;在pH值4~12范围内,色素稳定性良好;Na+,K+,Ca2+,Al3+,Mg2+对色素无影响,但Fe3+,Cu2+,Zn2+对其影响较大;色素对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稳定,但柠檬酸使其发生轻微褪色.以榛子壳为原料提取棕色素的提取工艺简单,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以民族药三叶木通的花瓣为材料,对其紫红色素的提取条件及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叶木通花瓣色素提取的最佳条件为:60%乙醇水溶液(V/V)、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1h.三叶木通花瓣色素溶液在酸性环境中呈现鲜艳的橙红色,在中性及碱性环境中变为褐绿色.亚硫酸钠及高锰酸钾对三叶木通花瓣色素具有减色作用,苯甲酸钠对三叶木通花瓣色素具有增色作用,且随着质量浓度的升高增色作用加强;Vc对三叶木通花瓣色素具有一定的减色作用;柠檬酸及EDTA对三叶木通花瓣色素无明显影响.三叶木通花瓣色素在自然光照下稳定,金属离子Ca2+、Mn2+、Zn2+、K+、Na+、Fe2+、Mg+、Co2+、Al3+、Pb2+等对三叶木通花瓣色素及其稳定性没有影响,Fe3+、Cu2+、Sn2+影响色素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以50%乙醇为溶剂,从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浸提剂pH值及不同料液比几个方面对红叶芥色素提取方法及其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红叶芥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是,pH值在3到4的范围内,提取温度60℃,时间0.5 h,料液比1∶30可获得最佳提取率.该色素在峰值为536nm且pH=3时OD值最大,同时金属离子Zn2+、Cu2+、Fe2+、Fe3+在536 nm下对色素的OD值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吉林农业科学》2013,(5):89-92
采用溶剂提取法,对蓝靛果忍冬天然色素的提取进行研究,并对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以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pH值为研究对象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同时研究光照、蔗糖、氧化还原剂、金属离子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乙醇浓度60%,60℃,60min,pH值2。随着蔗糖量的增加,吸光度也逐渐增加,色素对氧化还原剂稳定性较差,金属离子Fe3+、Ca2+、Cu2+对色素的影响较为稳定,Na+对色素的影响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6.
以沙棘果实为原料提取色素 ,经正交试验选取最佳提取条件 ,并对脂溶性色素进行了部分理化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 ,沙棘黄色素主要系脂溶性类胡萝卜素。其最佳提取剂为丙酮。最佳提取条件为 :样品研磨 5 min,丙酮与样品的配比为 2∶ 1,多次洗涤 ,提取温度 :4 0℃ ,提取时间 90 min。 PH值、温度、室内自然光、 BHT、 Vc等对沙棘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小 ,直射阳光、 Fe3 + ,Fe2 + ,I-等对色素具有较强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芳  兰素娟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22):112-116
在超声波辅助作用下,通过单因素和L9(34)正交试验优化紫甘蓝色素提取工艺,并对提取的紫甘蓝色素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提取剂为蒸馏水、温度60℃、时间50 min、pH值为3、料液比1:35。Fe3+、Sn2+、苯甲酸钠、光照对色素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火棘中矢车菊素的分离条件及矢车菊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超声提取法是提取火棘红色素的较理想方法;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在90℃和9%盐酸中水解11 min,可以顺利得到其苷元矢车菊素;以苯、乙酸乙酯、甲酸(2∶2∶1)为展开剂的硅胶薄层层析法分离矢车菊素的效果较好;矢车菊素对热和光较稳定,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对Co2+和Bi3+不敏感,对Zn2+、Fe3+、Cu2+不稳定。  相似文献   

9.
花生衣红色素微波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研究了利用微波辅助提取花生衣红色素 ,并得到最佳工艺条件 :提取功率为 2 40W ,提取溶剂为 60 %的乙醇 ,提取时间为 90s,料液比 (g/ml)为 1∶2 0 ,提取级数为二级 ,色素提取率为 95 .2 6%。花生衣红的最大吸收波长为 2 15和 2 80nm ;对光、热、pH稳定 ;NaCl、Ca2 + 、Mg2 + 、Cu2 + 、Zn2 + 对色素影响不大 ,Fe3+ 对色素影响很大 ;H2 O2 对色素有轻微的减色作用 ,Na2 SO3对色素的作用不明显。蔗糖能使色素增色。  相似文献   

10.
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卫矛花色苷的提取方法,并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卫矛花色苷的最佳提取方法为:以70%乙醇-0.15mol/L盐酸溶液作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30,在50℃条件下水浴加热40min。该花色苷在酸性条件下较稳定,热稳定性较差,对光敏感,不耐氧化还原剂,Al 3+对其有一定的增色护色作用,而Cu2+、Fe3+和Fe2+均有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圆锥八仙花(Hydraangea paniculata Sieb.)新鲜粉红花瓣为原材料,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圆锥八仙花红色素最佳浸提条件,即:使用pH值为2的60%乙醇溶液,以料液比为1 g:20 mL,在80℃下提取6 h.该红色素在酸性条件下稳定性好,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及一定的耐光性,不耐氧化还原剂,Cu2+、Fe...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红龙草色素提取工艺,并研究其稳定性。[方法]以红龙草全草为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红龙草色素提取工艺,并对提取的红龙草色素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红龙草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超声时间30 min,料液比1∶55(g∶mL),α-淀粉酶∶纤维素酶为3∶1,即在溶液中按比例加入0.2%纤维素酶和0.6%α-淀粉酶。光照、pH、过氧化氢、亚硫酸钠、苯甲酸、山梨酸、金属离子Zn~(2+)、Cu~(2+)、Ca~(2+)、Fe~(3+)对色素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影响。[结论]该研究可为红龙草色素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超声波辅助提取紫甘蓝天然色素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超声波辅助提取紫甘蓝色素的新方法以及色素的稳定性。[方法]采取超声波辅助提取紫甘蓝色素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并研究色素的稳定性。[结果]结果表明,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辅助功率80%,浸提时间50 min,浸提温度为40℃,蒸馏水为浸提剂,液固比为40∶1(ml∶g)。紫甘蓝色素对光的稳定性较好;在室温下亦很稳定,温度升高其降解速度加快;对酸、碱和热稳定性较差;食品添加剂蔗糖和柠檬酸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小;Vc和苯甲酸钠影响较大;耐氧化性较好,耐还原性稍差;K+、Na+、Cu2+、Mg2+、Zn2+和Ca2+等离子对色素基本无影响,Fe3+、Al3+和Sn2+等对其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结论]该方法提取色素缩短了提取时间,更有效、更经济。  相似文献   

14.
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醇提法提取橘皮色素中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分析橘皮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以95%乙醇为提取溶剂,在料液比为1∶20(g/mL)、温度为75℃、提取时间为120min条件下提取效果最佳;橘皮色素的稳定性研究表明,橘皮色素在光照条件下稳定性较差,因此贮藏中应适当避光;Mg2+、K+、Na+、Mn2+和Ca2+等金属离子对色素无不良影响;常用食品添加剂葡萄糖和柠檬酸溶液对色素的稳定性几乎无影响;橘皮色素对氧化剂和还原剂亦较为稳定;橘皮色素在酸性条件下比较敏感,在碱性条件下颜色加深。  相似文献   

15.
余珊  郭立强  司珂珂  李容  黄锁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323-2324,2349
[目的]探索超声提取桂西生姜色素的最佳工艺及稳定性。[方法]以生姜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料液比、提取温度、超声功率和提取时间对生姜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再采用正交试验确定超声提取生姜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稳定性试验,研究pH、温度、金属离子、常见食品添加剂、氧化剂和还原剂以及太阳光照对生姜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生姜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提取温度65℃,超声功率140 W,提取时间40 min。生姜色素在酸性条件下较稳定,耐热性较好,耐光性较差,耐氧化还原性较强;苯甲酸钠和柠檬酸对生姜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较大;金属离子中,Ni2+、Fe3+、Cu2+对色素稳定性有一定影响,以Fe3+影响最大。[结论]该研究为生姜色素的开发和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采用单因素试验分析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超声波辅助提取菜用黄麻色素的工艺条件,用Fenton法测定菜用黄麻色素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1)影响色素提取的因素为料液比>超声频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2)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使用60∶40(V/V)的0.1%盐酸和95%乙醇作为提取剂,料液比1∶80(g.mL-1),超声频率为中频,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温度为60℃;以此工艺条件提取色素的产率达25.04%;(3)该色素溶液还原力强,具有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OH的活性,在色素浓度为0.20 g.L-1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率为70.11%,对.OH的清除率为83%.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玫瑰花红色素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研究贮藏条件、不同添加剂和金属离子对纯化前后玫瑰花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比较纯化前后玫瑰花红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该色素稳定性由强到弱的贮藏条件依次是:低温避光>室温避光>室温光照。纯化后的色素在不同储藏条件下的稳定性均高于纯化前的。0.02%~0.04%抗坏血酸对色素的储藏不利,而且对纯化后色素的破坏性强于对纯化前色素的。0.02%~0.04%的亚硫酸钠对色素的稳定性有增强作用。在测试时间内,纯化后的玫瑰花色素在Fe2+、Sn2+离子溶液中保存8 d后的吸光值大于未添加金属离子的溶液,在Pb2+和Mg2+离子溶液中,色素的保存率为75.6%和77.5%。[结论]与纯化前的色素的稳定性相比,纯化后的色素在一些常见离子中的稳定性较强。  相似文献   

18.
樊爱萍  刘卫  吴荣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336-8338
[目的]优化微提取玫瑰花(Rosa rugosa Thunb)红色素的工艺。[方法]以云南高原食用玫瑰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微波提取工艺。[结果]微波提取玫瑰花色素的最佳工艺为:微波功率为560 W,提取时间为35 s,料液比为1∶5,提取溶剂为40%乙醇。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玫瑰花红色素提取率达到81.6%,提取收率达到3.6%。[结论]微波提取技术可较好地提取玫瑰红色素。  相似文献   

19.
以南瓜提取多糖后的滤渣为原料,对南瓜色素进行微波辅助提取和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乙醇∶乙醚(体积比)3∶2,料液比1∶30,在温度60℃下,提取3 h;南瓜果肉色素是一种性质稳定的优良天然色素,该色素在各pH值条件下基本稳定,而且在碱性和中性条件下较稳定,在中、低浓度H2O2中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但在高浓度H2O2中抗氧化能力差,较高温度时才有一定分解,但对光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